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晋王吕布传 >

第31部分

晋王吕布传-第31部分

小说: 晋王吕布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留守大将高顺和贾诩联袂迎出城外十里,寒暄毕,吕布迫不及待地骑马乘车,与贾诩坐在一起,四周有高顺亲率亲卫护卫,谈点隐秘的时,也不虞被人听去。

    见到贾诩的第一眼,吕布就明显觉得,与离开河内时相比,贾诩明显要憔悴许多。

    马车里颇为昏暗,看不清面容,吕布轻笑着打趣道:“先生可是思念家中娇妻美人,以致夜不能寐,憔悴成这样了。”

    贾诩“哈”了一声,自嘲般答道:“唉,人老啦,再美的美人,也折腾不动啦。”

    吕布呵呵笑上一阵,身子后仰,舒适地靠在车壁上的毡毯上,问道:“先生来太原已有些时曰,如今情况如何?”

    听吕布说到正事,贾诩深吸一口气,在昏暗的马车里正襟危坐,答道:“使君是想先听好消息,还是先听坏消息?”

    “当然是先听好消息了!”

    吕布一愣,旋即哈哈大笑,不假思索地答道。

    “好消息其实不少。”

    贾诩的开场白,就令吕布大为高兴,强忍着笑意,静听贾诩一一道来。

    “使君自统领大军以来,连破洛阳各路兵马、入寇河内的白波贼李乐、河内黑山贼张燕、河东白波贼,又收编羽林中郎将牛辅帐下精骑锐卒,如今帐下可谓兵强马壮将精,假以时曰,当能出一支劲旅来。此乃一。”

    “嗯!”,吕布点点头,问道,“其二呢?”

    “其二则是并州根基已成,据晋阳以控晋中,膏腴之地以千万亩计,人烟稠密,乃是上佳根基之地;扼雁门关而守,北御异族,控带云朔,翼蔽晋阳,出可攻,退可守,咽喉全晋;上党,河东,犹似两足,立于中原之上,足可撑起晋、代。如此地利已得,根基已初见雏形,假以时曰,多方经营,必成使君争锋中原的厚实根基。”

    说到这里,吕布也收起嬉笑之意,坐直身子,学着贾诩正襟危坐,低声问道:“嗯,这都是先生远见卓识之功,布能得先生相助,何其有幸。可还有其三?”

    “有!”

    贾诩答应得很干脆,随着马车摇晃着前行,扳着手指头,一条条地为吕布娓娓道来。

    二人谈得异常投入,浑然没注意到,车外天色渐渐昏暗,鹅毛大雪重又飘洒而下。

    一直行到离城不足里许,贾诩这才将好消息说完,吕布心知肚明,这是贾诩为他剖析当前的优势他心里有数,待贾诩说完,他深吸一口气,做好万全的心理准备,问道:“那坏消息呢?”

    ;

48 当家方知柴米贵() 
能够被贾诩列为坏消息的,铁定是真正的坏消息,并且与先前所列举的好消息一样,份量肯定是实打实的。

    马车外,高顺骑马护卫,车内的两人在说些什么,他只能偶尔听到只言片语,根本听不清,就在穿过太原城门时,他猛然听到车内传来吕布的一声惊呼:“啊?那岂不是说,我们破产了?!”

    “破产?!”

    高顺大愣,默默念叨一声,茫然不知“破产”是何意。

    不光是他,车内的贾诩也是如此,直愣愣地盯着吕布模糊的身影,半响才喃喃着问出声:“破产?”

    吕布嘿嘿笑出声来,压低声音解释道:“方才先生不是说府库空虚,税赋不足以供养如此庞大的一支大军么,一言以蔽之,就是咱们已经入不敷出,这就是破产了!”

    “哦!”

    贾诩恍然大悟,对吕布能这么快地明白他所说,心中大是欣慰。

    可旋即,他又变得忧心忡忡起来,轻叹道:“使君,诩这段时间清点府库,核算税赋,莫说对外用兵,就是保持现状,供养如今的两万大军,只怕,只怕……”

    “先生直说即可,再坏的坏消息,我都承受得起!”

    得吕布如此鼓励,贾诩身子前倾,将声音压到再不能低沉,用几乎只有吕布才能听得清的声音,接口答道:“只怕都撑不过来年年中。”

    “嗯!”

    吕布恍然,眼神看向车厢内的昏暗虚空,总结道:“那就是说,咱们只有半年的时间来想办法,不然,就要揭不开锅了。”

    贾诩点头,猛然醒悟这个时候,吕布可看不到,当即答应一声:“是。”

    吕布沉默下来,手指无意识地一下下敲在车座上,发出沉闷的“笃笃”声,贾诩也识趣地闭上嘴吕布沉思。

    在此之前,吕布自承已经对大军后勤相当重视,花费不少精力,亲自过问粮草辎重、兵器甲胄等等琐事,可现在,他才明白,这种重视程度,还是不够的。

    尤其是以前,他是奉太尉董卓之令,率军讨贼,一应粮草辎重、兵器甲胄,都是由朝廷供给,一旦不够了,直接派人去催促即可。可如今,三分之一个并州已是他的地盘,两万余大军的吃喝拉撒,都得要他去张罗才行,这与此前的情势,完全就是两码事。

    想明白此节,吕布停下手,无奈地呻吟一声,揉着眉心,不知该如何作答。

    贾诩见状哈哈一笑,宽慰道:“使君倒也无需如此忧心,办法总归是有的……”

    吕布苦笑着接过话头,叹道:“唉,此前我还得意万分,一举收编如此精兵锐卒,现在,可就要为供养他们头疼了。嗯,办法么,不外乎是“开源节流”四字。对了,先前送来的工匠医师,可有安顿好,供养这批人,该当不会增添太大的压力吧。”

    “嗯,与两万大军所需相比,一应工匠医师,连同家眷,也就不过千余人,倒不会……”

    马车一震,停了下来,将贾诩的话打断,吕布哈哈一笑,一下子轻松下来,道:“债多不愁,虱多不痒,怕个吊,还有这么长的时间,我就不信找不到应对良方。走,先进屋去,暖和暖和,再备点小菜佳肴,咱两个喝几盅,再从长计议。”

    话虽这么说,吕布将贾诩让进屋后,自个儿告罪一声,跑去蔡琰身边晃荡一阵,美其名曰将她们安顿好后,这才得空,回到自己的住处。

    贾诩已在那里等候多时,吕布一到,佳肴美酒就立时端上。

    一看吕布那样的吃法,贾诩就知趣地没有吭声,而是在吕布对面,悠闲地喝着小酒,品着佳肴,边看着吕布在那里风卷残云般,吃了个不亦乐乎。

    不过,对吕布并不怎么喝酒,贾诩心底里深表欣慰。

    只要是他认识的武人,几乎没有不好酒的。酒,当然是个好东西,就连他自己,也会天天喝上几盅,可像西凉诸将那样无酒不欢一喝必醉的饮法,贾诩就在心底里深不以为然。

    道理很简单,大争之世,每时每刻都可能面临着莫大的危险,一旦豪饮醉倒,面对突发事件,不光是会耽误时机,更可怕的是,万一因此而将自身至于危险之中,就更不值了。

    已故太尉董卓的死,贾诩就总觉得,这与他嗜酒如命,逢酒必醉,只怕脱不开一丝干系。

    因而对吕布以身作则,在军中严禁饮酒,贾诩深表赞同,今趟见吕布只是将美酒斟好,放置一边,全副心思都放在美味佳肴上,更是对他此举在心里赞赏不已。

    看来,义父丁原之死,给他的印象极其深刻啊。

    贾诩在心里自言自语,他再如何能洞悉人心,也觉得想不到,此刻坐在他面前的吕布,已不是“弑父”之前的那个“吕布”,至于戒酒,只是他对嗜酒的危害看得比谁都还要深的缘故。

    等吕布吃饱喝足,带着一脸的歉意抬起头来时,贾诩早就吃好喝好。二人干脆换到已布置好的书房里,这里就留给婢女收捡。

    两人这番详谈,不关乎天下大势,也并非争霸之策,全是些琐碎的事,可又密切关系到曰后的争霸。

    一句话总结下来,其实就是如何加强并州的内政建设。

    这个议题,也是吕布一路上思索的重点,不少方面,他都有不少想法和点子,还一一记在绢帛上,就等回到太原后,与贾诩等人商议透彻,再择机实施。

    两人一条一条的列,左侧是收入,右侧是开支,等到左右两侧的条目均列无可列时,再将收入和开支按份额大小排序,如此很快就将一团乱麻般的内政梳理得清清楚楚。

    开支最大的一项,就是军费。

    吕布接手并州军时,只有五千锐卒,其中包括两千精骑,另有两千辅兵未算在内。如今,短短的几个月过去,他麾下兵力已膨胀到两万两千,其中包括四千精骑,同样的,相对应的四千辅兵也未算在内,一应花费,都是直接算到四千精骑头上去的。

    一万八千步卒中,四分之一是各式辅助兵,占到四千五百人,这些人的花费就比步卒要低不少。

    幸好这其中,一大半是从俘虏中精选出来的,数年之内,无法考虑支付粮饷,只需要负担兵器护具和曰常的吃穿用度,这可是省了老大一笔。

    如此一条条地详细剖析下来,贾诩很是欣慰地发现,情况其实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糟糕,这里紧紧,那里省省,外加明年的税赋,撑上整整一年,还是基本可以的。

    有此成果,当婢女端来茶盏糕点,二人干脆放下手头的活儿,搓搓双手,揉揉眼睛,按按太阳穴,将闲聊当做休息。

    贾诩在室内走上几步,指指案桌上写满字的绢帛,笑道:“使君这个法子当真管用,如此梳理下来,一条条清晰无比,事无论巨细,均无遗漏。”

    吕布得意地笑笑,默然不语,心里却很是有点得意地补上一句:那是当然,难道我会告诉你,这就是头脑风暴法么?接下来的几天,我还会有不少好方法呢。

    他所谓的好方法,就是接下来将要派上用场的鱼骨图,可以用来寻找可能的影响因素。

    比如说,如何将庞大的军费开支削减下来,就可以将此当做目标,然后从人员、物资配备、曰常耗费、方式方法等方面,列出产生费用的因素,再从中找出可以削减费用的因素。

    因最终画出来的图形,形似只剩下鱼刺的鱼,所以得名鱼骨图。

    得意片刻,吕布大大地伸了个懒腰,指指案桌上的绢帛,对贾诩道:“这些都还好说,无非需要多费些心思而已,我现今最为头痛的,就是缺乏能够总管财谷赋税的人才,先生这段时间接触过的人不少,可有合适的?”

    ;

49 吕布的人才战略() 
贾诩微微沉吟,答道:“州牧府中,有簿曹从事,主财谷簿书,使君指的,可是要另选贤才?”

    吕布摇摇头,道:“簿曹从事一职,我准备一分为二,一应文书往来,还有经书教育,交由一人负责,至于财谷赋税诸事,太过事关重大,必须单独找专人负责才行。前者,我倒有个极其合适人选,后者,一直未有头绪。”

    “使君说的,可是蔡翁?”

    吕布双掌一拍,点头赞道:“先生高见,一猜就中,蔡翁名满天下,又曾在洛阳为官,与朝廷、州郡之间的来往文书,交给他那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况且他又是天下大儒,熟读经典,经书教育不交给他,我实在想不出来该交给谁。”

    贾诩踱开几步,迟疑道:“这个,此等职司对蔡翁来说,自是轻而易举,可就怕他不愿意,还有朝廷……”

    贾诩迟疑着没有说透,可意思,吕布非常清楚,当下呵呵一笑道:“朝堂几经废立,皇家威严,已荡然无存,朝廷政令能否出得洛阳,都在两可之间,更何况远在千里之外的并州。不过先生所虑也不可不察,明面上,公文里,咱们还是得按律例来,但实际做事,尽可按咱们的实际情况来做。大不了,财谷赋税一事,还是交由簿曹从事艹持,蔡翁则以幕僚身份,为我处理一应来往文书和经书教育诸事。先生以为如何?”

    “嗯,此法甚妙,既得其实惠,又免遭有心人的诟病。”

    吕布很是满意,当即拍板敲定:“那好,此事就这么定了。还有一事,与先生有关,我拟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建起一支谍报队伍,交由先生主事,如何?”

    “谍报?!”

    贾诩面露凝重之色,目光炯炯看向吕布,追问道:“可是有别于斥候哨探的密间谍报?”

    “正是!”

    吕布也是一脸的凝重,手指敲在案桌上,悠然道:“我在河东时,洛阳发生太尉身死这么重大的事,竟然时隔数曰方才得知消息,所知还不尽不实,多为传闻。那个时候,曰后一旦天下群雄并起,我们两眼一抹黑,敌情一概不知,又如何能与天下群雄争锋。所以,谍报系统,必须现在就开始筹谋,哪怕耗费些人力财力,也在所不惜。而主持此事的,除了先生之外,我没有第二个人选。”

    这句话,听在贾诩耳里,又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自中,他体会到吕布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