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棉花节本增效栽培技术 >

第16部分

棉花节本增效栽培技术-第16部分

小说: 棉花节本增效栽培技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化学调控 新陆早37号苗期生长迅速,苗齐后及时进行化学调控,每公顷用缩节胺7。5~15。0克,使棉苗稳健生长;3~4叶期每公顷用缩节胺15~22。5克;现蕾至打顶前用缩节胺3~4次;打顶后5天,每公顷用缩节胺120~150克封顶,人为塑造株型,达到枝、叶、铃空间分布合理,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光、热能量。

    打顶 7月10日左右打顶结束,单株保留果枝7~9条,株高60~70厘米,以达群体构成合理,提早吐絮,保证棉花品质。

    施肥 采用全层施肥,每公顷施厩肥15吨以上,油渣750千克以上,磷酸二铵225~300千克,尿素75千克,硫酸钾75~150千克。生育期内遵循棉花需肥规律,每公顷随水滴施尿素450千克,磷酸二氢钾75千克,掌握“两头少中间多”的原则,充分满足棉花花铃期对水肥的需求。

    灌水 滴灌和软管灌棉田头水时间较以往的灌溉方式有所提前,灌水频次增加明显,生育期内应据土壤保水能力及植株长势掌握灌水次数及水量,加强肥水配合,促进结铃,停水时间应据当地9~10月份温度和降水预测,适时停水,保证棉铃全部吐絮。

    虫害防治 为害本地区棉花的害虫以棉蚜、棉红蜘蛛为主,个别年份有棉铃虫为害。要根据虫害发生规律,做好调查,结合增益控害措施,采取早发现、早防治的策略。化学防治时,根据害虫种类,选择高效低毒的专性杀虫剂。

    适宜种植区域 该品种适宜南疆早熟棉区、甘肃河西走廊棉区等地种植。

    skbshge

(十四)新陆中29号() 
新陆中29号(新杂棉1号)系新疆优质杂交棉有限公司以J95?8为母本、以11?6为父本培育的杂交F2

    代种,2002—2003年参加新疆南疆地区试验示范,2004—2005年参加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2006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新审棉(2006)第65号'。

    特征特性 生育期132天,植株塔形,株高70厘米,生长势强,茎秆粗壮,有茸毛,叶片中等大。Ⅰ式果枝,果枝始节位4。7~5。0节,果枝11~12条,结铃性强,集中,单株平均成铃7。8个。铃大,卵圆形,多5室,铃重6。8克,衣分41。8%~43。8%,籽指10。4克,衣指9。7克,耐旱、耐贫瘠性强,纤维色泽洁白。

    产量表现 通过两年新杂棉1号F2

    代的生产示范和区域试验,在中高产田每公顷皮棉产量为2860千克,籽棉产量为7050千克,比对照中棉所35增产21%和9。9%,增产极显著。生产示范平均每公顷产籽棉7880千克、皮棉3088千克,分别比对照增产25%和1%。在中低产田每公顷产籽棉5700千克、皮棉2160千克,分别比对照增产39。7%和40%。

    抗病性 2005年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试接枯萎病病菌和黄萎病病菌鉴定:平均枯萎病指为7。8,黄萎病指为28。5,列为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类型。

    纤维品质 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8毫米,比强度30。5cN · tex…1

    ,麦克隆值4。10,伸长度7。0%,反射率77。5%,黄度7。5,纺纱均匀性指数147。2。

    栽培技术要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地区一般在4月10~30日播种,每公顷收获株数为13。5万~15万株,于1叶1心期定苗。6月下旬浇头水,全生育期灌水4次左右,8月20日前停水。单株果枝9~11条,7月5~10日前打顶。灌水原则:没有旱情不浇水,不可过量。严格化学调控,全生育期化学调控3~4次,3~4片叶第一次化学调控,每公顷使用6~7克缩节胺,以后根据田间长势,每7~8天化学调控一次。控制节间在4厘米以内,株高在65~75厘米。科学配方施肥,花铃肥增施钾肥以防倒伏。采用农业综合防治与化学防治进行田间病虫害预防和防治。

    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在新疆南疆地区和东疆地区种植。

    skbshge

(十五)新陆中30() 
新陆中30是新乡市锦科棉花研究所从石91?19×锦科19的后代中选育而成,2003—2005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中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6年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新审棉2006年58号),2006年申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公告号为:CNA003314E)。

    特征特性 新陆中30生育期135天,出苗好,全生育期长势强健,植株中等偏大,株型较紧凑;叶片中等偏大,叶色中,叶功能较好;茎叶多茸毛,茎秆粗壮,韧性中等;结铃性强,上桃快,吐絮畅而集中,铃长卵圆形、较大;田间通透性好,早熟不早衰。衣分45%,籽指11。1克,铃重6。1克,霜前花率90%。耐瘠薄,耐干旱,耐盐碱,易管理。

    产量表现 在2003—200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中熟组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每公顷籽棉产量5154。45千克,比对照中棉所35增产10。5%;皮棉产量2166。3千克,比对照增产10。85%;霜前皮棉产量1685。85千克,比对照增产0。32%。

    2005年在南疆早中熟棉生产试验中,每公顷籽棉产量为4665。8千克,比对照中棉所35增产0。07%;皮棉产量为2099。7千克,比对照增产7。2%;霜前皮棉产量为1947。9千克,比对照增产4。6%。

    抗病性 2005年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种子管理站取样,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保站进行抗病性鉴定,枯萎病指数为0,黄萎病指数19。8,属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品种。

    纤维品质 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中心测定:上半部平均长度31。35毫米,整齐度83。9%,比强度28。1cN · tex…1

    ,伸长率6。5%,麦克隆值4。5,光反射率75。9%,黄度7。9,纺纱均匀性指数136。5。符合棉纺工业的用棉要求。

    栽培技术要点 4月上中旬播种,每公顷密度15万株左右。现蕾前适当进行轻控,每公顷用缩节胺1。5~7。5克,现蕾后酌情化学调控。基肥要多施磷、钾肥及有机肥,开花盛期多喷施硼肥与尿素。及时防治红蜘蛛、盲椿象。

    适宜种植区域 该品种适宜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的宜棉区域种植。

    skbshge

(一)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吸收氮、磷、钾的动态() 
棉花从出苗到成熟,历经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4个时期,每个生育时期都有其生长中心。在初花期以前,以扩大营养体为主,生根、长茎、增叶先后成为生长中心;初花期以后,营养器官的生长渐趋缓慢,以增蕾、开花、结铃为主,生长中心转向生殖器官。由于不同生育时期的生长中心不同,其养分的吸收、积累和分配特点也不同。

    苗期是以生根、长茎、长叶,即增大营养体为主的时期。苗期根、茎、叶的生长速度,以根的生长速度最快,根是这一时期的生长中心。由于此时气温低,生长缓慢,棉苗株体小,需要养分的绝对量不多。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李俊义、刘荣荣等研究,棉花从出苗至现蕾,吸收的氮素约占全生育期吸收总氮量的4。5%左右,磷素占3。0%~3。4%,钾素占3。7%~4。1%;此期棉株吸收氮、磷、钾的强度也是各生育期最低的。苗期需肥虽少,但对肥料缺乏却十分敏感,尤其是对磷的需求。此期如缺氮则抑制营养生长,延迟现蕾;棉花磷、钾的营养临界期均出现在2~3叶期,此时缺磷叶色暗绿发紫、植株矮小,缺钾则光合作用减弱、易感病。

    棉花现蕾以后,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但仍以营养生长为主。由于气温升高,生长加速,根系逐步扩大,吸收养分的能力由逐渐增强到显著增加,棉株吸收养分的数量和强度仅次于花铃期。此期棉株吸收的氮占全生育期吸收总氮量的27。8%~30。4%,吸收的磷占总量的25。3%~28。7%,吸收的钾占总量的28。3%~31。6%;吸收氮、磷、钾的强度均明显高于苗期,接近花铃期。棉花氮营养临界期在现蕾初期,此时缺氮,棉株生长矮小,果枝短,蕾易脱落;氮素适宜,果枝伸展,现蕾多,为中后期增加铃数和铃重奠定了基础;氮素过多,易造成茎叶徒长,花蕾脱落,从而也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花铃期又可分为初花期和盛花期,初花期到盛花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的时期,是棉花一生生长最快的时期,体内碳、氮代谢都很旺盛,吸收的养分最多,吸收强度也最大。进入盛花期,棉株营养生长逐渐转慢,生殖生长开始占优势,营养物质的分配转为以供应棉铃生长为主。花铃期棉株对养分的吸收达到一生中的高峰,吸收氮量占全生育期吸收总氮量的59。8%~62。4%,吸收的磷占总量的64。4%~67。1%,吸收的钾占总量的61。6%~63。2%。棉花氮、磷、钾营养的最大效率期均在盛花始铃期,此时期棉花对氮、磷、钾要求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都是最多的时期,所吸收的养分能发挥其生产的最大潜力。

    棉花吐絮后,棉株生理活动和生长明显减弱,棉花叶片光合能力下降,根系活力也减退。但叶片和根系仍保持一定水平的生理功能,以保证棉株上部秋桃及伏桃的充实。这时棉株的生理代谢逐渐转化为以碳素代谢为中心。棉株对养分的吸收和需求减弱,养分吸收的数量和强度仅高于苗期,此期吸收积累的氮素占一生吸收积累总量的2。7%~7。8%,吸收积累的磷占吸收积累总量的1。1%~6。9%,吸收积累的钾占一生吸收积累总量的1。2%~6。3%。

    skbshge

(二)棉花吸收氮、磷、钾的数量及比例() 
棉花吸收氮、磷、钾的数量是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据研究,黄河流域棉区每667米2

    产皮棉62。7千克,吸收纯氮8。53千克、五氧化二磷3。0千克、氧化钾6。0千克,其比例为1 ∶ 0。35 ∶0。71;每667米2

    皮棉产量为74。3千克,吸收氮10。2千克、五氧化二磷3。53千克、氧化钾7。47千克,其比例为1 ∶ 0。34 ∶ 0。73;而每667米2

    产皮棉94。4千克,吸收氮12。2千克、五氧化二磷4。27千克、氧化钾10。4千克,其比例为1 ∶ 0。35 ∶ 0。85。棉花吸收钾的数量与氮、磷相比,随着产量的提高增加得更多。

    长江流域棉区,每667米2

    产皮棉93。1千克,棉花一生吸收氮、磷、钾总量分别为17。4、5。3、14。2千克,其比例为1 ∶ 0。31 ∶0。8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棉区,每667米2

    产皮棉95~100千克,吸收氮12。33千克、五氧化二磷3。39千克、氧化钾11。78千克,比例为1 ∶ 0。27 ∶ 0。96;每667米2

    产皮棉145~150千克,吸收氮14。42千克、五氧化二磷3。67千克、氧化钾13。0千克,比例为1 ∶ 0。25 ∶ 0。90;每667米2

    产皮棉190~195千克,吸收氮17。65千克、五氧化二磷4。77千克、氧化钾17。19千克,比例为1 ∶ 0。27 ∶0。97。

    skbshge

(一)有机肥施用技术() 
有机肥主要指厩肥、人粪尿、家禽粪便、堆肥、农作物秸秆、土杂肥和饼肥等。棉田施用有机肥具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加棉田养分含量、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的作用。

    有机肥属迟效性完全肥料,一般作基肥施用,结合深耕翻入土壤,或在棉花苗蕾期深施在棉株行间,以满足棉株对土壤深层养分的需求。

    有机肥作基肥,如厩肥、堆肥或土杂肥,一般每667米2

    施2~3吨,对于肥力差的棉田,可增施至4~5吨。若以饼肥作基肥,一般每667米2

    施用量75~100千克。苗蕾期施用腐熟的厩肥、堆肥或土杂肥,每667米2

    用量1吨左右,或饼肥50千克左右。

    skbshge

(二)氮肥施用技术() 
1。 主要棉区氮肥适宜施用量 黄淮海棉区黄淮平原,每667米2

    产皮棉100千克以上,全生育期氮肥(纯氮,下同)适宜用量15~18千克,折合尿素33~39千克;华北平原,每667米2

    产皮棉75~100千克,全生育期氮肥适宜用量13~15千克,折合尿素28~33千克。

    长江流域棉区上游亚区,每667米2

    产皮棉100千克左右,全生育期氮肥适宜用量14~18千克,折合尿素30~39千克;中游亚区,每667米2

    产皮棉100~125千克,全生育期氮肥适宜用量22千克左右,折合尿素48千克;下游亚区,每667米2

    产皮棉100~125千克,全生育期氮肥适宜用量18~22千克,折合尿素39~48千克。

    新疆棉区每667米2

    产皮棉150千克左右,全生育期氮肥适宜用量22千克左右,折合尿素48千克。

    2。 氮肥适宜施用时期及方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