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棉花节本增效栽培技术 >

第26部分

棉花节本增效栽培技术-第26部分

小说: 棉花节本增效栽培技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蕾期栽培技术() 
1。 虫害防治 蕾期棉花蚜虫(尤其是苜蓿蚜和桃蚜)逐渐向棉田转移,应多观察,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初发时主要采用土埋、手抹和拔除中心蚜株等人工防治方法;点片发生时,采用40%氧化乐果等高效内吸杀虫剂稀释5~10倍液涂茎,用毛笔蘸药液涂在棉苗红绿相间处,只涂一面,药斑大小以2~3厘米为宜。保护利用天敌,降低虫口密度和后期防治成本。

    2。 调控结合 初蕾期,每667米2

    用缩节胺1。0~1。5克,对水15~20升,叶面喷洒,降低棉株脚高,防止徒长,协调促进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并视棉苗长相,进行棉田叶面根外追肥,即每667米2

    用磷酸二氢钾100~150克、喷施宝5毫升等对水喷雾。

    skbshge

(五)花铃期栽培技术() 
1。 灌水 棉花见花期前后灌头水,以后每隔20~25天灌水一次,全生育期灌水3~4次,8月上中旬停水。

    2。 打顶 应掌握“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7月上旬开始打顶,打顶时间不宜超过7月15日,根据田间密度留果枝8~10台。

    3。 促控结合 初花期、盛花期,每667米2

    分别用缩节胺2~3克、3~4克,对水30~40升,进行叶面喷雾,以促进棉株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使其早结桃、多结桃,防止棉株徒长,减少脱落,并同时进行根外追肥。

    4。 早施、重施花铃肥 结合灌水,头水每667米2

    追施尿素10~15千克,二水每667米2

    追施尿素6千克,促进棉铃膨大发育。同时,对一些长势弱的棉田进行叶面追肥。

    5。 防虫 花铃盛期,正值棉蚜发生危害的高峰期,要根据棉蚜的发生规律,及早预测预报,针对不同的田块和虫情,做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初发时和危害轻的田块,仍用手抹、涂茎等防治方法,保护利用天敌。大面积发生时,用棉胺磷等杀虫剂对水全田喷雾,采用敌敌畏毒沙熏蒸。每667米2

    ,用80%敌敌畏乳油100~200毫升,对水1~2升,稀释后均匀拌在30~40千克细沙上撒入棉田,操作时工作人员要戴手套、口罩,以防中毒。

    skbshge

(六)吐絮期栽培技术() 
1。 防虫 这时棉叶逐渐衰老,抵抗力下降,秋高气爽,降雨少,常有蚜虫、红蜘蛛再次暴发。初发时及时用杀螨剂、杀虫剂等防治,切勿掉以轻心,造成大面积或全田蔓延扩散危害。

    2。 水肥管理 特早熟棉区,吐絮初期棉株基本停止生长,对一些长势弱、表现早衰迹象的棉田,应适时浅灌水一次,补施少量化肥,促进棉铃的饱满和棉纤维的成熟发育。

    3。 收获 棉花达到正常吐絮标准时,要及时分拾、分存、分级交售,避免风吹、日晒、雨淋,降低品级。

    4。 清除残膜 待棉花收获拔秆后,应及时清除田间残膜,减少田间污染。

    skbshge

(一)杂交棉苗期生育特点() 
杂交棉苗期以营养生长为主,根、茎、叶均生长旺盛,为营养生长期,但已有花芽分化。其中根的生长最快,是该期生长的中心。主根伸长比地上部株高增长快4~5倍。

    影响杂交棉苗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此时气温一般偏低而不稳,幼苗抗逆性很差,棉苗生长较弱,易导致病害、死苗或晚发。幼苗株体小,对养分吸收量不多,氮肥过多,会使棉苗营养生长过旺,叶片过大,茎节过长,呈旺苗长相。

    杂交棉苗期要求在一播全苗基础上,达到壮苗早发。关键在于促进根系发育,壮苗先壮根,发苗先发根。只有根系长得深而广,才能培育壮苗,才能促进早发,早现蕾、早开花、早结桃,桃多桃大。壮苗的长势长相是:株高日增量0。3~0。5厘米;6月中上旬现蕾,现蕾时株高10~20厘米,真叶6~8片,棉株敦实、宽大于高,茎粗节密、红绿各半,叶片平展、大小适中。

    skbshge

(二)杂交棉苗期栽培技术() 
1。 营养钵育苗

    (1)选苗床 苗床选择地势高燥平坦、土质松软肥沃、排水、施肥方便、无枯黄萎病、便于就近移栽的场地,集中或分散育苗。苗床与大田按1 ∶ 15比例备钵土,床面宽1。1米,床面长不超过15。0米。四周开好围沟,沟宽约0。4米,抬高床面,便于明水能排,暗水能滤。

    (2)肥土制钵 每667米2

    按2500个钵备足钵土,于春节前,施腐熟有机肥50千克或人粪尿25千克加饼肥2。5千克,冬前深翻冬凌,熟化钵土,春后耕耙碎土,疏松钵土结构。制钵前10~15天,施过磷酸钙2。0千克,氯化钾1千克,硫酸锌50克,充分拌匀。制钵前一日,泼足水分,使钵土湿度为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次日钵土应手捏成团,齐胸落地即散。钵径5。5~6。0厘米、钵高7。0~8。0厘米,制钵要求高矮一致,钵体完整。床面平整,钵与钵靠紧,摆成梅花形,边摆钵边盖膜,防止暴晒雨淋。

    (3)播种 播种育苗,麦套移栽棉在4月5日左右、油菜后移栽棉在4月20日左右、麦后移栽棉在4月30左右为宜,将棉花苗龄严格控制在一个月之内。播种前钵体浇足水,每钵播包衣棉种1粒,用爽土覆盖,厚度为1厘米左右,均匀一致不露籽。播前钵体和播后盖籽土均用多菌灵1000倍液喷施消毒,防治苗病。

    (4)湿足温高促齐苗 苗床播种至棉苗子叶平展期,要充分利用塑膜保湿增温作用,确保齐苗。苗床出苗80%以上时,揭膜通风降温散湿;当晴天最高气温大于25℃时,已出苗苗床应于上午10时前揭膜降温,以防高温烧苗;未出苗苗床,在塑膜上添加遮阳覆盖物降温,以防烧芽。

    (5)控温降湿稳长苗 棉苗出齐至子叶平展后,于苗床两端揭膜通风降湿,并抢晴天晒床1~2天,晒至苗床表土发白,苗茎1/3发红,防止温度高、湿度大而旺长线苗。

    (6)搬钵蹲壮苗 分别于棉苗出真叶前和移栽前10天搬钵两次。搬钵可起到散湿,拉断主根蹲苗,抑制地上部分旺长线苗,形成壮苗,刺激侧根增生的作用。搬钵按大小苗分类摆放,利用空钵隔开苗距,一钵两苗及时间苗,并加土填塞钵间缝隙及钵面,视棉苗长势和钵体墒情,酌情浇施清水或1%尿素液,防止肥水短缺僵苗。

    (7)喷药保健苗 棉苗齐苗后,晴天用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于棉茎,每10天1次,防治苗期病害。

    2。 棉苗移栽

    (1)移栽棉苗的长相 移栽时棉苗真叶2~3片,苗高12~15厘米,叶色清秀,无病斑,茎粗子叶肥,苗茎红绿各半,健壮敦实。

    (2)移栽准备 麦套移栽棉,在4月底至5月初,选晴天爽土打洞移栽;油菜后移栽棉,在5月中旬抢墒及时移栽棉苗;麦后移栽棉5月下旬移栽。移栽前5~7天,施0。5%尿素液加清粪水。用氧化乐果1毫升对水15升,防治病虫害一次。移栽前1~2天浇足一次水,使钵体充分湿润。

    (3)移栽方法

    ①麦套移栽 移栽前15天左右,在预留棉行开沟施基肥,每667米2

    施用碳酸氢铵25千克和过磷酸钙30千克,纯硼30克,于4月底至5月初抢晴、爽土,采用打洞器定密打洞移栽。

    ②油菜后移栽和麦后移栽 油菜后移栽和麦后移栽时,气温较高,应免耕板土抢墒移栽,用打洞器定密打洞移栽,每667米2

    穴施三元复合肥5~8千克;活蔸后抓紧中耕灭茬和松土保墒;结合中耕补施基肥,每667米2

    施碳酸氢铵25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纯硼30克。

    (4)移栽质量 移栽时选壮苗,按大小苗分级移栽,抢墒打洞或开沟移栽,确保移栽不破钵、不断根、钵肩不外露、不落坑。板土移栽的,特别要浇足安钵水,掩土护钵,以缩短移栽后缓苗期。

    田间厢宽200~220厘米,平均行距100~110厘米,株距34厘米左右。

    (5)移栽后管理 栽后要及时查苗补缺;长势弱的棉苗用1%的尿素液或人粪尿加4000~6000倍的“802”液促根提苗;防治苗期病虫害缺苗,应及时补栽;搞好中耕松土、灭茬、破板结;轻施提苗肥,每667米2

    可施3~4千克尿素;清沟排渍,高标准开好“三沟”。若遇干旱天气,应及时灌水抗旱,做好肥水管理,防止栽后僵苗。

    skbshge

(一)杂交棉蕾期生育特点() 
杂交棉蕾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但仍然是营养生长占优势,以扩大营养体为主。杂交棉蕾期根系生长处于最旺盛期,现蕾强度不断增强。叶面积增大,光合能力提高,制造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与氮素结合组成蛋白质,用以增长营养体。蕾期的生育要求是协调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做到棉株壮而不疯,稳而不衰,既搭好丰产架子,又稳增花蕾,在壮苗早发基础上,实现增蕾稳长。

    1。 蕾期棉苗长势 棉株主茎日生长量1。0~1。5厘米,主茎叶日增0。3~0。4片,果枝日增0。3~0。4条,果节日增0。4~0。5个。

    2。 蕾期的壮苗长相 株型紧凑,茎秆粗壮,节密,果枝向四周平伸,着生角度较大,节间分布匀称,叶片大小适中,蕾多、蕾大。

    skbshge

(二)杂交棉蕾期栽培技术() 
1。 化学调控 长势旺的棉田,8片真叶时,每667米2

    用缩节胺1克;14片真叶时,每667米2

    用缩节胺2克,对水15升叶面喷雾;长势弱的棉田用4000~6000倍“802”加入1%尿素喷雾。

    2。 整枝 当棉株现蕾后,除掉第一果枝以下的叶枝、赘芽,注意保留主茎叶;边行和宽行套种的棉花可保留叶枝1~2条,并注意在叶枝有4个果枝时打顶。

    3。 深施蕾肥 当棉株具有3~5条果枝时,开沟深施优质农家肥2000千克或棉仁饼50~60千克,加过磷酸钙20~25千克,尿素6~7。5千克,氯化钾10~15千克;棉株长势弱、不平衡的棉田加施4~6千克尿素促进平衡生长,结合中耕松土,除草,搞好起垄培蔸。

    4。 防治病虫害 当棉蚜、棉盲椿象、红蜘蛛、第二代棉铃虫、第一代红铃虫等害虫的虫量或卵量达到防治标准时,采取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生物农药以及捕捉、诱杀(频振灯)等方式进行防治;对有枯、黄萎病的棉田,在进行化学防治的同时,做好清沟排渍降湿及病株的处理。农药使用应符合GB 4285和GB/T 8321。1…7的要求。

    skbshge

(一)杂交棉花铃期生育特点() 
花铃期是杂交棉花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是棉花一生中需肥水最多的时期,棉株逐渐由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转向以生殖生长为主,需肥量占一生总需要量50%以上,需水量占一生总需要量的45%~65%,该时期是决定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时期。

    按生育特性,花铃期又可分为初花期和盛花结铃期。初花期是指棉株从开始开花到第四、第五果枝第一果节开花时,约15天。这段期间,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是棉花一生中生长最快的时期,主茎日增量、花蕾增长量和叶面积均迅速增大。初花期后,进入盛花结铃期,棉株营养生长逐渐转慢,生殖生长占优势,营养物质分配以供应蕾、铃发育为主。以后营养生长渐趋减缓,现蕾减慢,转向以增铃为主,叶面积达最大值。整个花铃期,根系生长逐渐减慢,而吸收能力为最旺盛期。

    初花期的营养生长旺盛,又是高温多雨季节,若氮肥过多,易于疯长,提早封垄,造成棉田郁蔽,脱落严重。盛花期后,生殖生长占了优势,叶片趋向衰老,根系活力逐渐下降。这时若水肥跟不上,易于早衰。

    对花铃期的生育要求是,控初花、促盛花,带大桃封行,既不疯长,又不早衰,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个体与群体的关系,达到桃多、桃大、高产、优质。主茎日生长量1。5~2。0厘米,最高不超过2厘米,果枝日增0。3~0。4条,蕾日增1。5~2。0个,成铃日增0。3~0。5个。

    对花铃期棉株长相的要求是:棉花生长稳健,初花期稳搭丰产架,蕾多蕾大,盛花期枝叶繁茂,带桃封行。株型紧凑,茎秆下部粗壮,向上渐细,节间较短;果枝健壮,果枝夹角大;叶片大小适中,叶色正常。

    skbshge

(二)杂交棉花铃期栽培技术() 
1。 重施花铃肥 当棉株平均坐1个大桃前,每667米2

    追施尿素15~20千克,氯化钾15~20千克,棉行中间开沟埋施或棉株中间打洞穴施。

    2。 打顶 当棉株果枝18~22层左右时打顶,时间以8月10日左右为宜;做到“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提倡打小顶,摘掉1叶1心。

    3。 化学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