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盗墓修仙记 >

第5部分

盗墓修仙记-第5部分

小说: 盗墓修仙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易听到屋内几个人的话,一股无名的怒火涌了上来。带着屈死鬼,走进了房内,这三人就是一惊。三个人正在屋内密谈,怎么知道有人闯了进来,更何况进来的是个十五六岁,长的虎头虎脑的孩子。坐在正中央的人一拍桌子,大喝道:“谁家的孩子,这么不懂事,赶闯知府府邸。”王易一看,就知道这个人便是扬州知府,他也没说话,施展九阴白骨爪,拧下另外二人的头颅,带着怒气说道:“你赶紧给我写一个公文,释放那两个盗墓贼,如果你敢耍什么花样,他们俩就是你的下场。”知府看着王易手中的人头,惨不忍睹。

    旁边的屈死鬼一直站在旁边,没有说话,看着刚刚被王易杀的两个人的灵魂。那两个人灵魂,并没有攻击王易,而是盲目的向门口走去,他们的前面有一个官差模样的人,牵着他们脖子上的锁链,将二人带走。而王易看来,是地府派来的勾魂使者,将二人带到地府去了。装作没看见,一手摁在扬州知府的肩膀,一手拎着脑袋,脑袋上的血一滴滴地落在地上。

    扬州知府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啊,将五根手指插入别人的脑袋里,将人的头颅拧下。扬州知府的三魂七魄一下子少了一半。赶紧拿起文房四宝,哆哆嗦嗦的写了一道公文,让扬州大牢赶紧释放阮氏兄弟。

    王易看着扬州知府将大印盖好,拿过公文,看了一眼,没有任何差错。一掌打在扬州知府的胸口。扬州知府当场毙命,之前那个屈死鬼,一下扑向刚刚变成鬼魂的扬州知府。扬州知府看见这个人吓得连滚带爬,一边躲闪,一边对王易说道:“你说好不杀我的,怎么出尔反尔。”王易怒视扬州知府的鬼魂,说道:“我说的是,他们二人的下场,我可没有拧下你的头颅,而是用我的摧心掌打碎了你的心脏罢了。”然后扬长而去。

第13章:杀了又怎样?() 
带着公文,来到了扬州大牢。取出了两位师傅。两位师傅刚刚走出大牢,还没缓过神来。王易对两位师傅说道:“赶紧走,扬州知府死了,赶紧离开扬州城。“三人以最快的速度离开了大牢,连夜离开了扬州城。”

    在逃离的路上,阮一问王易道:“大胆啊,扬州知府怎么死的,不会是你杀的吧。”王大胆没有正面回答,他说道:“他是贪官,草菅人命,人人得而诛之。”这正是当初他与屈死鬼达成的协议,王易将屈死鬼带到知府内,屈死鬼告诉王易知府的所在位置。本来屈死鬼想吸取扬州知府的阳气,让他阳气耗尽而死,可是没想到王易一来,直接将这个环节给省略了。

    阮氏兄弟虽然不知道扬州知府到底是怎么死的,不过敢肯定,扬州知府的死,一定与自己的徒弟大胆有关系。但是王易不说,两位师傅也不好问的太深。三人逃到了黄裳的陵墓。王易对两位师傅说道:“两位师傅,先在这里避难,不用怕,这里已经没有鬼怪了。”阮氏兄弟听了觉得好笑,他们俩人是盗墓贼,如果怕鬼,就不干这行了。不过也表示理解,因为他们认为自从上次在这晕倒,王大胆的脑子有病,所以说出来的话颠三倒四,不能用常理理解。

    王易可不管两位师傅怎么想的,只要能将两位师傅就出来,哪怕自己死了,也心甘情愿。王易对阮氏兄弟说道:“两位师傅,我回城内,看看动静,如果没有任何危险,我在接你们回家,如果不安全,你们就先在这里住一段日子,我会给你们送好饭好菜,绝对不比家里差。”阮氏兄弟怕王易出事千叮咛万嘱咐注意安全,这才放王一离开。

    王易离开了墓穴,施展轻功,先去了两位师傅的家中,将十多年的积蓄,全部取出,埋到自家的地道内。然后又去了怡红院,找小环。现在可是夜间,正是小环待客的时间。怡红楼的老板娘当然不愿意让他们见面。可是王易将一个元宝放在老板娘的手里,这她才放王易进去找小环。

    俩人见面,含情脉脉。一谈就是一夜。王易告诉小环,自己将扬州知府给杀了,这可吧小环吓坏了,不过王易一点也不慌张,王易对小环说道:“我都不怕,你怕什么,我把她杀了又怎么样。除了鬼,没有人知道。”小环慌慌张张的说:“可是,你杀人了啊,怪不得都叫你王大胆,你的胆子真不小,竟然连人都敢杀。”王易不屑道:“怕什么,反正都杀了,有能耐他把我杀了。”还没等王易把话说完,小环的手就放在了他的嘴上。含泪说道:“不要瞎说,我不许你死,你要死,就带着我一起去死。”王易赶紧转移话题,说道:“我要先保护我两位师傅,我们俩的家,就归你了看管了,如果我有什么意外,我家的密道,我带你看过的,里面放了一箱子金银珠宝,足够你赎身的了,你就去我家住。”

    小环没想到,王易他们师徒三人,居然这么有钱,竟然有一箱子金银珠宝,一个金元宝就可以让一个普通家庭十年之内不愁吃穿。他们竟然有一箱子,还住在那个破地方。

    小环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含着眼泪,点了点头。王易,轻轻的亲了一下小环的额头,然后离开了怡红院,回到了家中。盘膝打坐,修炼起九阴真经。一边修炼,一边想着今后的事情。虽然将珠宝托福小环,王易有些不忍心,如果对比美女与金钱的价值,王易当然选着美女,钱财没了,继续盗墓就可以了。

    果然不出他的所料,第二天一早,知府衙役发现扬州知府死在自家的书房里,还有师爷与知府的弟弟两人的脑袋都被人活生生的拧了下来。开始全程排查可疑人物,并且首先锁定的就是当天夜间出狱的阮氏兄弟以及王易三人。当他们来到王易家的时候,发现王易正在家中睡觉,并且没有任何可疑之处。可是他的邻居阮氏兄弟根本就没有回家,这一下阮氏兄弟则成了主要的嫌疑犯,而王易则没有丝毫的破绽让人抓住。

    等官差们离开,王易带着食物与酒肉,飞奔至黄裳的坟墓,将食物教给师傅,便赶紧回家,留意着扬州城内的动向。扬州城内,四处张贴榜文,捉拿逃跑的阮氏兄弟。王易白天的时候四处闲逛,去赌场玩两把,逛青楼喝花酒,这些地方,人多嘴杂,打听消息也十分的方便。晚上除了给两位师傅送饭菜,就是修炼九阴真经。

第14章:千里寻母() 
就这样一晃就是一个月,抓捕阮氏兄弟的事情慢慢的缓和了下来,并且新的知府也已经到任。王大胆抓准了这个时机,先将两位师傅打扮成乞丐,然后自己也装作乞丐。三人混出扬州城。

    出了扬州城,觉得轻松了不少,现在该何去何从呢?王易忽然看见一个村姑,正带着自己的孩子去扬州赶集,一下子想起了多年未见的母亲,见到孩子在母亲怀中撒娇的样子,王易提议:“就去恒山了。”王易的提议被两位师傅认可,他们也知道王大胆的身世,多年失去母爱,也当是救了自己的补偿吧。

    师徒三人直奔恒山尼姑庵,去找自己失散多年的母亲。师徒三人一路风餐露宿,尽管他们手里有钱,也不敢四处长杨,毕竟现在是去逃难。很快到达了中书省,他们找了一个人迹稀少的村庄买了一块房产。让师傅们住下。留下一笔钱财,足够晚年养老之用,而自己准备去北岳恒山找自己的母亲。

    两位师傅不舍得他啊,但是人家要去找母亲,他们也不便挽留。兄弟俩在这养老,院子那么大,于是便在院内种起了菜,这也是他们唯一能干的事了。可能是经过这件事,他们俩盗墓的心思也已经没有了。才这么安分的种地养老。

    王易走了三天,终于到达了北岳恒山,这里最出名的就是悬空寺,北魏年间修建的,经过唐宋两个朝代的扩建,香火不断。经过打听,王易马上知道,原来悬空寺就是归尼姑庵所有,经过一路打听问路,终于来到了悬空寺,可是到了悬空寺后,王易又犯愁了。自己母亲离家的时候,自己才5岁,母亲的模样还隐约的记得,可是母亲的名字却忘得一干二净。

    反正都来了,去尼姑庵里再说吧。王易是这么想的,可是尼姑庵里都是女的,总不能拉一个就叫娘吧。没办法,来到尼姑庵后,先是找了这里的主持静音师太。先是给尼姑庵捐了一些银两,然后打听起自己母亲的事情。

    静音师太经常遇到来寻母的,所以比较有经验,问道:“王施主,你是哪里人士啊?”王易回答道:“扬州人士。”静音师太想,那么自己的徒子徒孙中,从扬州来的,结过婚的,有过儿子的,姓王的。这样就好找了。于是说道:“王施主不用担心,我会尽力替你查找的。不过找不到你也不用伤心,因为我们恒山不只我们这一个寺庙,还有其他的寺庙。”说完叫人查查扬州来的,嫁过人的,有过儿子的,儿子叫王易的,有还是没有。

    哪有那么巧的啊,儿子叫王易,扬州来的。母亲姓杨,肯定就是他母亲,没有只能去其他地方。还真巧,可能是上天看王易从小就受了不少苦眷顾他,王易的母亲杨氏,还真在这家寺庙内。

    当杨氏进来的一刹那,时间仿佛静止了。王易的眼睛看着那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看着昔日抱着自己的母亲。王易的眼泪,再一次掉了下来。杨氏见到王易,却是一愣,十多年没见,王易从一个小孩子,变成了意气风发的少年。王易直接跪在杨氏的腿边,哭着说道:“母亲,我又能见到你了。”杨氏见到了王易,视乎不敢认了,小声的问道:“小易?真的是小易么?”王易点了点头,答道:“真的是我,母亲。真的是我。我好想你啊。”眼泪像雨点一般掉落在地上。

    杨氏抱着王易的脑袋,眼泪顺着面忙两侧滴落,原本出家,不是愿意堕落红尘,去那青楼烟花之地。遇到如此狠心的丈夫,对人世心灰意冷,本想跳河自尽,却被路过的静音,静心二位师太所救,并跟随二位是太出家为尼。取法号清欲,摆在静心师太的门下。这十年来,虽然想着儿子,毕竟已出家,不应恋恋红尘。所以一直以来压抑着自己内心的想法。这回见到了长大成人的儿子,十年来的思念,化为两行热泪。

    静音师太说道:“清欲,三天后,乃是华山掌门的六十大寿,你代表我们北岳恒山,将此书画送过去,并带着王施主周游一下我们五岳的景色。”王易擦干泪水,赶紧说道:“多谢师太。”杨氏也跪在地上感激道:“谢谢师伯。”尼姑庵的尼姑,本应不与尘世发生任何关系,借着去华山拜寿的时机,让两位多年未见的母子一个团聚的机会。

第15章:拜寿遇鬼() 
母子二人,带好了贺寿的物品,离开了恒山,前往华山。一路上母子二人有着说不完的话题,杨氏知道王易的父亲,已经去世多年,王易跟着两位师傅长大。并且视如己出,也为王易能够遇到这样的师傅而高兴。王易则知道母亲一直以来,最挂念的就是自己,而感到欣慰。时间长了,王易跟着清欲,好久没有吃肉,没有喝酒,也觉得无味,正好这一夜来到一个小城镇,等母亲就寝,自己去酒馆解解酒瘾,开开荤。

    正巧遇见华山的两名弟子会山给师傅拜寿,一人说道:“今年师傅六十大寿,师弟你替师傅准备了什么礼品啊?”另一人说道:“师兄,师傅喜爱诗词古玩,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在家乡收集了一些古玩。”说完拿了出来,是秦朝时期的尊,这个东西是古代酒器的统称,是一种盛酒器具,敞口,高颈,圈足。这个尊上常饰有动物形象。

    被人叫做师兄的,看见尊之后,也将自己的礼品拿了出来,是一尊金佛。不论佛像价值,单单是金佛所用的黄金,就已经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了。师弟看着师兄的话,说道:“神韵聚在,不知是何人的手笔。”

    师兄听到师弟的表扬,得意地说道:“这个可是我花了大价钱,在扬州买的。扬州的怡红院,也是个不错的地方,特别是怡红院的小环姑娘,更是倾国倾城,才貌绝伦。改日我与师弟一同去拜访一下小环姑娘如何?”

    王易一听,我了个去,竟然拜访小环,小环可是我以后的老婆,你们当着我的面,就敢谈论我的媳妇,是可忍孰不可忍,借着酒劲。王易来到他们的桌旁,一屁股坐在师兄的对面。满带笑容的问道:“两位可是去华山位华山掌门祝寿的?”说完看着二人。二人正在聊天,突然被到访的不熟知客下了一跳。不过听他的话,应该也是为自己的师傅拜寿的,也不好驱赶,便问道:“没错,莫非你也是去拜寿的?不知阁下是哪位?”

    王易哈哈笑道:“别人都叫我王大胆,我陪我娘,去华山拜寿。正巧遇到二位,听二位说小环姑娘。他也是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