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秦·君临天下 >

第389部分

秦·君临天下-第389部分

小说: 秦·君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岳父,您怎么下来了?”

    白宣把望远镜塞进扶苏手中之后指着头顶说:“我教你的旗语可还记得?”

    扶苏:“记得。”

    白宣:“打起来之后,你就在上面盯着我,仔细看我身后旗手打出的信号。”

    扶苏:“然后呢?”

    白宣:“就看着,除此之外什么也不准做!李由,你要保护好太子!”

    “末将遵命!”

    白宣转身出了指挥车,纵身跳到火云背上。

    “岳父,您要上战场吗?”

    白宣:“我现在已经不是军中主帅,可以冲锋陷阵了。来而不往非礼也,成蛟死于匈奴之手,那么冒顿就应该死在我的手里!”

第503章 北击匈奴(六)() 
秦军主力已经拉开阵势,但对面的匈奴军在干什么呢?茫茫草原上,代表冒顿的狼旗迎风招展,十几万大军呼呼啦啦的向前滚动。匈奴是一个游牧民族,畜牧业是相当发的达,这十几万大军的队伍十分庞大愣是走出了几十万人马的气势。这主要是因为每个匈奴骑兵都至少有三匹马,两匹马拉着物资武器,一匹马用来骑乘。将近四十万匹战马一起行动,那气势自然非同一般。

    在匈奴主力身后三十里远的地方是连片的牛羊群,草草一数竟然接近百万之数,驱赶如此庞大的畜群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些牛羊就是冒顿大军的军粮,冒顿的打算是夺回河套地之后就地坚守,所以必须带足能让匈奴将士和部众过冬的的口粮。庞大的畜群严重的拖了冒顿大军的后腿,因为畜群是边走边吃速度极慢,所以冒顿不得不减慢了行军速度。

    在一处隆起的土丘上,冒顿勒住战马手搭凉棚向南方张望。从今天早晨开始,冒顿的心里就七上八下的,因为他昨晚又梦见了成蛟,梦里的成蛟不再是小孩的模样,而是身穿铠甲手持利剑一剑一剑的戳在冒顿的胸口上。冒顿被这个噩梦惊醒之后,他扯开衣襟看着自己的胸口,那里没什么伤口但却真的隐隐作疼。

    从冒顿醒来后到现在,匈奴斥候前出侦查的频率陡然增多,一队队的斥候分作近百个小队冲向河套地。在接近中午的时候,这些斥候纷纷返回,他们报给冒顿侦查结果之后就再次冲向河套地。

    冒顿得到的军情无一例外都是没发现秦军大队人马,与秦军斥候遭遇。随着冒顿在往来报讯的匈奴斥候身上发现现血迹伤痕之后,冒顿对斥候们所报的没发现秦军主力的话彻底相信了。

    根据斥候提供的情况来看,秦军只是占据大河(黄河)以南地区并未渡河,由此可以判断出,秦军在河套之战取胜之后就采取了守势而且是把大河当做阻挡匈奴大军的天然屏障。这符合之前冒顿对大秦形势的判断,大秦的南征战役已经打响,大秦已经抽不出多少兵力支援北疆战事,在这种情况下沿河据守不失为一个良策。

    有了这个判断,冒顿的心放下了一半。说实话他真的不愿意此时和大秦开战,冒顿灭东胡之后的的首选目标其实是月氏。如果把大秦比做昆仑山,那么月氏最多就是贺兰山,这个比喻比较直观的说明了大秦和月氏之间的实力高下,月氏和大秦相比实力根本就不在同一个档次上。

    吃柿子必须捡软的捏,这不是欺软怕硬这是智慧的选择。若不是发生了河套之战,冒顿在灭东胡之后最应该做的肯定是征讨月氏,而最不应该就是和大秦争夺河套地。一场河套之战打破了冒顿的战略规划,兰鄙俚的死和成蛟的重伤成为匈奴和大秦之间爆发大战的导火索。冒顿就算再不想和大秦开战,也不得不做好应对大秦皇帝怒火的准备。

    冒顿放下手摇了摇头,尽管斥候送来的军情完全符合冒顿的而意料,但冒顿却越来越感到不踏实。在辽阔平坦的草原上,在晴朗的天气,人眼可以看见三四十里以外的物体。当然,那物体必须够高够大,比如一座小山一大群牛羊或者一块突兀而起的巨石。冒顿看了半天也没发现哪里有大军出现的迹象。

    在这种夏秋交界的时候,草原上的草还没枯萎,土壤还没完全干透,所以无论是十几万匈奴大军还是三十万秦军都不会扬起满天的烟尘,这让冒顿无法判断出前方是否有敌军到来。不是冒顿不信任这些斥候,关键是越往前走冒顿心里那种恐慌的感觉就越强烈,这感觉就和一只羊误入狼群的伏击圈的感觉一样,可以感到危险越来越近但却怎么也看不到这危险是什么,这种情况是最令人心神不安的。

    咵啦啦啦,一匹快马狂奔而来,那是一位匈奴斥候。

    “大单于,前方百里之内没有秦军踪迹,再向前三百里就是北河,距离河套地还有八百里。”

    冒顿:“再探!”

    “是!”

    那斥候转身离去,冒顿看了一眼斥候的背影后,正要继续观察前方,但他的双眼却突然再次盯住了那个斥候的后背。那斥候跑的虽快但冒顿的眼力却不差,他一眼清那斥候后背的皮甲上有一处巨大的破口,破口的周围沾满血迹。看那破口大小应该是弩枪造成的,而且破口的位置就在就在那斥候北部左侧,那是正常人类心脏所在的位置。

    大秦攻城弩发射的弩枪有多大威力冒顿是亲眼见过的,一杆弩枪不要说射中要害,就算是碰到胳膊腿也能造成当场截肢的效果。若是射中腹部那绝对会把一个人带出去几丈远最后把人钉在地上。那人就算没死但也没得救了,由此可见弩枪的威力究竟有多恐怖。但是这个斥候在心脏部位挨了一弩枪,他不仅没死还能活蹦乱跳的回来报讯,他似不似战士吗?肯定不是。那么答案只有一个,这个斥候是穿了别的斥候的皮甲甚至是那个被弩枪射中的斥候的全套衣杉铠甲。

    匈奴人是绝对不会扒下死去的战友兄弟的铠甲的,因为匈奴人的习俗就是一个人死后他生前的所有东西都必须都必须和逝者一起埋入地下,而且不立坟茔、不竖碑、不栽树。那个斥候的做法很显然和匈奴人的习惯背道而驰,能这样做的只有敌人!

    冒顿:“全军止步列阵,弓箭手准备,射杀所有阵前活物!”

    万夫长:“大单于,我们的斥候也射吗?”

    冒顿:“射!他们不是咱们的斥候,他们是秦军假扮的。全军备战!”

    嗡!

    一波箭雨射出,几个正纵马奔来的斥候连人带马被射倒在地,他们身后的斥候迅速勒住战马掉头狂奔而去。

    万夫长:“果然有诈,大单于,让我带领一万人马冲过去看看!”

    冒顿:“不必了,秦军来了!”

    万夫长顺着冒顿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在前面的草原和蓝天交界的地方,猛地冒出一片黑色的浪潮,在浪潮的上方是一片密密麻麻的森林。十几万匈奴大军瞬间一片寂静,此时冒顿清楚听到了隆隆的脚步声和马蹄踏在草地上的声音。

    冒顿:“我上当了,秦军来了!成蛟把我给骗了!”

第504章 北击匈奴(七)()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之所以会出类拔萃就在于他的果断,在于他面对最不好的情况发生时是不是依然能够坦然面对。冒顿够果断也很坦然,秦军都杀到眼皮子底下了才知道,这种时候怨天忧人和自暴自弃一样没用,唯一的办法就是立刻做出决定是打还是逃。

    此时此刻冒顿心中的不踏实彻底烟消云散了,尽管秦军在各方面都占据绝对优势,尽管秦军成功的骗过了冒顿的耳目,长驱直入杀到了冒顿鼻子底下,但是冒顿依旧选择了,打!

    冒顿并不傻,恰恰相反他比比他父亲头曼单于要聪明的多,打不过就跑这时匈奴一贯的战法,不存在为了面子死撑的情况。冒顿选择打是因为这个时候跟本就不能转身就跑,如果转身就跑很有可能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在这种时刻一个合格的统帅必须具备下路行风勇者胜的气魄和胆略,就算要突围那也必须是在全力攻击之后寻找机会从敌方薄弱处突围。如果此时转身就逃匈奴大军的士气立刻就会崩溃,十几万匈奴勇士把后背亮给秦军那和自杀没什么区别,所以此时此刻只能打,这虽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却是最正确的选择。

    秦军的速度很快,转眼之间就在距离匈奴大军三里外的地方停住脚步,在这个距离上秦军大阵被无限放大,匈奴骑兵们的眼中是一眼看不到头的黑压压的大秦猛士。

    轰轰轰,哐!

    沉重的沉重的脚步声猛然停住,奔涌的黑色浪潮突然静止,长风从两军阵之间呼啸而过,仿佛吹走了所有的嘈杂也带走了阳光的温暖,凛冽而冰冷的杀气席卷匈奴大阵,以往见到敌军总会肆意吼叫的匈奴骑士们,如今一个个紧握手中武器,也闭紧了嘴巴。他们胯下的战马感受到主人的恐惧和不安,这些战马不断地仰起头打着响鼻,还不停地用蹄子刨着地面,希望能换来主人的安抚,但这些举动换来的往往是头顶上的一巴掌或者缰绳突然被勒紧。

    苍苍苍苍,恐惧不安的情绪蔓延整个匈奴军大阵,一些初次上战场的匈奴骑兵,接二连三的抽出弯刀,但是弯刀抽出之后他们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他们挥刀不是将刀还鞘也不是,这尴尬让他们更加的紧张。

    冒顿的十五万大军中至少有一半是从各部抽调的新兵,这些新兵大部分都是十五六岁的孩子,也就是刚刚成年还没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即便匈奴男子是在马背上长大的,很早就会骑马抡刀、张弓射箭,但是打猎和打仗是完全不同的个两件事,即便天生就是个战士,第一次上战场的时候害怕、紧张也都是在所难免的。更何况,他们身边的叔叔大爷们也没比他们强多少。

    匈奴的老兵最不愿意遇到的敌人就是秦人,因为秦人的装备好,铠甲厚实,而且秦人打起仗来特别狠,匈奴人都管秦军叫“黑剃头”。因为秦军将士的战旗、铠甲、战袍、头发、胡子、眼睛都是黑色的,而且秦军喜欢砍人头记功,所以匈奴人就称呼秦军为黑剃头。这个称呼在草原上广为流行,有可以止住小儿夜啼的效果。匈奴和秦军开展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秦军的战力有多恐怖这些老兵是记忆犹新的,即使他们有刚刚灭了东胡战绩,但当他们再次面对秦军这个老对手的时候,灭东胡时建立起来的信心瞬间瓦解。

    老兵如此,新兵更加不堪,这些从吃奶的时候就听过黑剃头的血腥传说的孩子们如今见到了活生生的黑剃头,心里要是不慌才怪了。

    匈奴将士是这种现状,反观秦军却是清一色的百战老兵,镇北军作为保护中军两翼担任追杀堵截任务的机动部队,是强大的大秦骑兵的代表。全军将士从军官到士卒对骑兵战术的运用可谓炉火纯青,相互间可谓配合默契,从装备到战术、战法再到军纪都是匈奴军队望尘莫及的,可以说镇北军就天下骑兵中巅峰般的存在。

    再看十五万步卒,这些将士全部是参加过灭六国之战的关中子弟兵。全军中青壮年老兵比例高达八成,不客气的说大秦最精锐的步卒全在这了。

    再看看那些排列在步兵大阵前面以及每个方阵之间的怪模怪样的四轮战车,匈奴骑兵的心中更是惴惴不安。大秦的骑兵步卒好歹以前见过,可那些四个轮子,浑身满是方形窟窿却不见车门和车窗的怪车是干嘛用的,亲人的战车不都是俩个轮子能坐仨个人的吗,那这些四个轮子的车是干嘛用的?那倒是运送军粮物资的?运输物资的车为何要和主战的将士们排列在一起,他们不是应该留在秦军大阵的后方吗?

    越是看不明白的事务就越是容易引起猜忌和莫名的恐惧,匈奴骑兵大阵内窃窃私语的声音越来越大。

    嘟嘟嘟嘟!

    嘹亮大号声响起,秦军大阵中猛然想起了惊天动地的吼声。

    “风!风!风!大风!”

    正在观察秦军大阵的冒顿顿时大叫:“全军举盾,避箭!”

    嗡!

    一眼望不到头的秦军大阵上空们然腾起一片乌云,这片乌云升上空中之后猛地一顿随后带着呼啸声从空中一头扎下,就好像下了一场暴雨一般,秦军发射的弩箭瞬间就将匈奴骑兵大阵覆盖。

    啪啪啪,嗤嗤嗤,哚哚哚,噗噗噗!

    弩箭钉在盾牌上,人身上、马身上的声音,人的惨叫声战马的哀鸣声,人和马的尸体栽倒在地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揭开了这场战役决战的序幕。

    呼呼呼,轰轰轰!

    拖着浓烟烈火的火弹从空中砸下,一枚接一枚的砸进密集的人群中,火焰四射、碎片横飞,血肉崩碎,鲜血四溢。

    嘤嗡!嘤嗡!嘤嗡!

    一支接一支的弩枪在密集的人群中穿出一条条的血胡同,每一只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