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秦·君临天下 >

第404部分

秦·君临天下-第404部分

小说: 秦·君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庆竖起大拇指说:“够狠,我喜欢。唉,人活于世,真是太不容易了。特么的!”

    徐福:“特么的!主公,咱们回家吧。”

    白庆:“走。”

    “二位留步,留步!”

    白庆头也没回的对徐福说:“这厮也被陛下逼得快要撑不住了,稳住他给他点甜头,使劲忽悠他,一定要让他觉得自己就是天下第一大神棍儿。”

    徐福:“此事交给属下,主公尽管放心。主公先回吧,少夫人等得着急了。”

    白庆:“嘿嘿,这句话说得贴心。拿着我的牌子,你俩直接去静竹居总号。”

    徐福:“明白。”

    白庆领着侍卫家将扬长而去,他刚一离开卢生气喘吁吁的追了过来。

    “哎呀呀,还是慢了一步,大将军怎么走了呢?”

    徐福:“这事有我在就行了,走吧,你我兄弟边喝边聊。”

    卢生:“多谢徐兄。今日大殿之上徐兄应对自如手段高明,着实领小弟钦佩。徐兄,你我份数同门,还请徐兄指点一二。”

    徐福:“不必客气,大家都是吃这碗饭的,互相帮衬是应该的。万万不能互相拆台,你家那位主公就很不地道。”

    卢生摆着手说:“他其实也信这个,只不过他和君侯不对付。以前吧,他还知道分寸。可自从皇后和长安君先后离世之后,他就越发的得宠,也就有些得意忘形了。今天在大殿上,大将军和徐兄让他吃瘪,按照他的脾气定会定会找我问策。老兄啊,你说咱俩夹在中间最是难做,不如你我合计合计?”

    徐福:“合计合计,走!”

    犬丘殿内,胡亥伸开双臂抱着霸下甲壳双眼死死盯着里面的珠子。嬴政给了卢生一颗现在还剩下九十九颗,这是个让嬴政极为满意的数字。

    嬴政伸手摸了摸胡亥的脑袋说:“好啦,都看了一个时辰了,你就不累吗?”

    胡亥摇着头说:“不累,也看不够。父皇,儿臣觉得这些珠子里有一股清爽之气扑面而来,父皇可有这种感觉?”

    嬴政一听连忙俯身把脸靠近珠子,果然一股凉嗖嗖的气息迎面扑来。嬴政心中一喜,暗道这可能是龙珠内蕴藏的昆仑灵气。昆仑灵气呀,那可是仙人修炼必不可缺的,那绝对是好东西啊。于是父子两个一起趴在龟壳边恨不得把脑袋扎进珠子堆里。

    “陛下,赵高求见。”

    “宣!”

    “臣赵高拜见陛下,拜见公子。”

    嬴政挥挥手说:“你来见朕所谓何事?若是质疑白庆和徐福的话,你可以回去了。”

    赵高:“臣要说的不是这事。陛下,臣命人去巴蜀收购朱砂以便提取元珠。但是臣的家臣回来时候却告诉臣一件大事,臣听闻之后大为震惊,左思右想之后觉得还是得告知陛下。”

    嬴政:“究竟什么事?”

    赵高:“巴蜀最大的朱砂商人商人还是个女子,她的名字叫做清。”

    嬴政:“这有什么,女子难道不可已经商吗?难道你的家臣发现她图谋不轨?”

    赵高:“并非如此,臣的家臣找到清的商号之后和那掌柜提要大量购买朱砂,起先那掌柜怎么也不肯降价,后来臣的家臣亮明我的身份后,那掌柜的才慌了神。最后我的家臣见到了清。陛下,臣的家臣看到清的时候对她行了三拜九叩大礼。”

    嬴政:“嗯?你的家臣是受到威胁了吗?”

    赵高:“陛下,臣的家臣追随臣多年,见过的市面也不少,还不至于受到威胁就三拜九叩。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这个清长得和已故梓桐一模一样,甚至连说话的声音都一模一样。”

    “什么!你再说一遍!”

    “陛下,清和已故梓桐一模一样。”

    嬴政:“备驾,朕要巡视巴蜀!”

    赵高:“喏!”

    赵高心中暗喜,因为嬴政离开咸阳赶赴巴蜀,在哪里赵高和卢生、韩终、石生等人就可以避开朝中白宣那一系人的监事,他们就可以放开手脚行事。那个叫做清的女子,虽然和段玲珑长得一摸一样,但家世出身完全不能和段玲珑相比,那就是貌似而神不似。但这并不妨碍赵高的谋划,因为阿诺可以做到神似段玲珑,但却无法做到貌似。之前在招魂时候只能借助药物辅助让嬴政产生幻觉。现在有了清,再加上阿诺,这等于是貌似和神似合二为一了。赵高甚至产生了一种把巴蜀变成第二个大秦中心的幻想。

    就在嬴政准备行装的时候,章台门上的钟猛然敲响。

    嬴政:“怎么回事?”

    赵高:“臣这就去问。”

    赵高刚跑出犬丘殿就迎面碰上了匆匆而来的魏缭。

    赵高:“怎么了?”

    魏缭:“南征紧急军情,十万火急,我无权拆开查看,需陛下亲阅!”

    嬴政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他大声喊道:“魏缭,快进来,快把军报给朕!”

第527章 秦失大将() 
犬丘殿内的气氛分外凝重,这种压抑的气氛让平时最是调皮的胡亥都规规矩矩的低着头坐在一边,只是他会不是抬起头看一眼嬴政然后又低下头去。

    南征军团发来的军报很长,一卷竹简完全展开后,嬴政的双臂几乎快要完全张开了。

    这么长的篇幅说明这个军报讲述的内容很多,也很重要。重要到写军报的人不得不用这么长的篇幅。魏缭看着嬴政心中万分着急,他急切地想知道南征军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类似这样的需要皇帝亲启的绝密军报以前也不是没有过,但这一次却分外让魏缭担忧。因为今天白天在章台宫内,徐福转述渤海龙君的话,其中有一句说的是近期大秦会损失一员大将,魏缭不由自主的把这份军报和那句谶语联系了起来。

    赵高也是极度紧张,他有一种不好的预感,那个徐福说的谶语似乎要应验了。

    而此时的嬴政貌似平静但内心却是巨浪滔天,到目前为止这份军报的内容只有嬴政知道。那句谶语应验了,大秦果然损失了一员大将。

    “臣韩信急奏吾皇陛下。臣等受命南征百越兵分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自进入百越之地后,将士不解甲驰弩与越人战。将主屠睢杀西瓯君译吁宋,而越人皆入丛薄中与我军游战不止。越人相置桀骏以为将,趁我军不备夜袭大营。杀将主屠睢,我军伏尸流血二十万。宿兵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

    这份军报的意思是秦军共分五路征讨百越,一路由今江西向东进发,攻取东瓯和闽越;中间两路攻取南越,其一经今南昌,越大庾岭入广东北部,其二经今长沙,循骑田岭直抵番禺;其余两路入广西,攻西瓯,一路由萌渚岭入今贺县,一路经越城岭入今桂林。将士们每天处在随时准备战斗的状态中,经过苦战,杀了百越联军的主帅译吁宋,击溃联军主力。不过越人逃近深山老林之后又选了一位主帅桀骏。桀骏率领联军夜袭秦军大营,秦军主将屠睢战死,秦军先后损失二十万人。现在秦军不得不退至边界地带和百越联军对峙。

    在之前的军报中嬴政得知,秦军第一路兵力约十万人,主将韩信,张良为军司马萧何为典史,这是五路秦军中最年轻的领导班子,而且所部秦军伍长以下将士均为原楚国军队改编。这一路秦军是最不被看好的,没想到却是进展最顺利的,出兵当年就平定了东瓯和闽越地区(浙江、福建),设置了闽中郡,但其他四路秦军却打得异常艰苦。

    秦军的四路大军虽然在兵力上占绝对优势,但是秦军将士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种压力甚至超过了灭六国的所面临的压力。

    在战前,白宣考虑到了粮草可能会出现问题,也考虑到了南方炎热的气候对于大部分出生在北方的秦军士兵的不适应,由此做了比较充分准备,也提前安排了谍报。这些准备工作可谓细致入微,面面俱到。但是当秦军到了岭南后才发现,战场环境的恶劣以及敌军的强大实力与超乎寻常的顽强抵抗精神都是以前始料未及的。

    秦军主将屠睢的那一路人马遭到了以西瓯部落为主力的百越联军的顽强抵抗,联军在首领译吁宋的率领下与秦军进行了凶悍惨烈的激战。秦军步步艰难,节节受挫,损兵折将,迟迟不能进入广西及越南。

    在战争中,百越联军在首领译吁宋战死后又马上另选了新的首领,并全线退入山地丛林中与秦军继续作战,联军甚至不惜隐匿深山与野兽为伍,至死不投降秦军,并且不断对秦军部队进行偷袭,切断秦军粮道,迫使屠睢多次请求嬴政迅速补足粮草。好在白宣在准备南征的时候征调大量民工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水系,确保了秦军的粮草运输,这才让南征将士的粮草草物资供应没有中断。

    除此之外,秦军还有一个最大的敌人,那就是南方炎热的气候。秦军将士大部分都是北方人也就是以现在的陕西、山西、河南等地人居多,北方人不适应南方炎热的气候,士兵中瘟疫横行,直接影响了秦军的战斗力。

    屠睢经过无数次血战在付出惨重代价后,终于杀进了西瓯腹地,但就在他刚刚松了一口气的时候,百越联军就在新首领桀骏的率领下大致对秦军发起了反击。秦军大败,屠睢战死。

    嬴政看着这份军报,他的眼光在韩信这两个字停留了很久。南征百越的主将是屠睢,之前的军报都是屠睢所写,如今却换成了韩信。

    韩信是南征五路大军中年纪最小资历最浅的将领,现在由他向皇帝奏报是因为韩信所率那一路兵马,是秦军南征部队中唯一一支没打过败仗,顺利完成预定战役目标的部队。按照大秦军律,主将阵亡余者皆罪,跟随屠睢的将领现在已经没资格向皇帝奏事了。

    嬴政对韩信并不陌生,可以说韩信是近几年举起的年青一代将领中得佼佼者,魏缭对韩信的评价是:用兵无常,诡计多端,时而迅猛如虎,时而狡诈如狐。与之对战,稍有不慎便会中计。所以嬴政对韩信还是很欣赏的,最主要的是韩信是白宣的弟子,也算是太子扶苏的同门师弟。

    这份军报既然是韩信所写,那么嬴政就有理由相信秦军此战损失不在少数,伏尸流血二十万应该不是虚报,因为如果不是主将战死,损失巨大,哪里轮得到韩信来写军报呢。

    按理说南征失利,损兵折将,嬴政应该既震惊又愤怒才对,但是此时嬴政的内心的狂喜却隐隐盖过了对南征遭遇大败的恼火。

    一个声音在嬴政心里反复喊叫着:“这是真的,渤海龙君是真的,蓬莱仙山是真的,长生不死是真的,朕是神君下凡也是真的,都是真,是真的!”

    嬴政将军报放在案上,随后慢慢说道:“屠睢死了。”

    就这四个字一出口,就让魏缭惊呼出来,未了不顾君前失仪起身跑到桌案边抄起军报逐字逐句地看了起来。

    赵高跪在那里发呆,他脑门上全是黄豆大的汗珠。

    “小高。”

    “陛下。”

    “你还有质疑吗?”

    “小高没有质疑了,小高信了。辛亏陛下没让小高和小庆打赌,不然的话小高百思不足以赎罪。”

    “去准备物资吧,小庆要什么你就给他什么。”

    “喏!陛下,还去巴蜀吗?”

    “不去了,朕要留在这里等着大兄回来。传诏,命韩信暂代南征主将,南征将士暂停征伐就地据守,等待朕的诏令。”

    魏缭:“喏。”

    嬴政:“再派人赶赴九原,请大兄速速回咸阳。”

    魏缭:“喏。”

    南征百越遭逢惨败,主将屠睢竟然被越人所杀,这个消息慢慢传遍咸阳。当百姓们知道陛下已经召回君侯白宣之后,所有的担忧一扫而空。这么多年来,白宣已经成了大秦的胜利象征,只要他挂帅就没有打不赢的仗灭不了的国。尽管南征失利的消息传开,咸阳的百姓们还是该过年就过年。毕竟,他们的子弟大多都是跟着白宣北伐匈奴去了,去南征的不多,所以尽管南征军团损失惨重,但是战死在南方的咸阳子弟并不多。

    咸阳城内章台街上武安君府张灯结彩,里里外外打扫的干干净净。仆役进进出出忙碌着,往来拜谒的亲友同僚还有九嵕书院的学子络绎不绝。白宣还没回来,不过一整一道诏命把武安君夫人袁媛,新晋宣抚大将军,上卿白庆还有没啥官职的白宝从白家别院招了回来。嬴政说了,没别的意思,就是不想让大兄城里城外的来回跑,毕竟武安君府就在皇城边上,怎么着也比白家别院近多了。

    白庆和白宝刚送走了一帮客人,哥俩站在府门口同时叹了口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