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秦·君临天下 >

第409部分

秦·君临天下-第409部分

小说: 秦·君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赵高命家仆处理府中这些倒霉事的时候,阿诺宫内的一位宦官来了。

    “府令,皇妃让奴告诉您,陛下带着太子和胡亥去了静竹居。”

    赵高:“知道了,本官这就去。”

第533章 嬴政驾到() 
雪后初霁,空气中弥漫着冷冽而清新的气息,一只车队出了咸阳城北门,在围着咸阳城绕了半个圈之后,过了咸阳桥直奔九嵕山而去。

    车队中间是一辆高大豪华的四轮马车,温暖的车厢内,阿诺温柔的蜷缩在嬴政的身边头搁在嬴政腿上。胡亥则像一只小松鼠一样咔嚓咔嚓的磕着一盘炒熟的松子吃。在胡亥的对面,子婴却在看书。四轮马车要比辒辌车稳当多了,大秦的能工巧匠不仅解决了四轮马车的转向问题也轻松的解决了减震问题,为此墨骏又被嬴政晋爵一级。但嬴政心里清楚,这些办法是白宣想出来,由墨骏着手实施的。

    应该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改革。目前大秦正在修直道,一条向北直通九原,一条向南沟通江南。以这两条直道为主干,再分别修筑通往各地的官道、驿道,慢慢的就会构成一张覆盖大秦全国的道路交通网。

    直道地基全部用黄土夯实,因此直到现在,残存的直道上都是只长杂草不长树木,直道的宽度一般为十到三十米,最宽处有六十米,如此的宽度绝对可以保证大队人马的快速通行。而且,大秦的直道

    要求修筑得既直又平,所以必须逢山开山;遇谷填谷;同时还要巧妙地利用地形地势减少施工量。总而言之,直道的修建不仅可以方便秦军迅速支援北方边疆和开拓百越之地,而且也和已经开始动工的长城构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成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屏障。与此同时,直道还能促进关中和西北、江南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两地的开发和融合。

    道路状况逐渐变好也催生了运输工具的变革,如今大秦的马车正在逐渐从双轮向着四轮转变。平稳、省力装载量成倍提高的四轮马车正在成为军队、官府调运粮草物资的运输主力。而那些相对比较灵活的双轮车则主要是平民百姓家和地势崎岖难行的地方以及南方泥泞地区使用。

    咸阳时大秦国都所在之地,道路情况是全国最好的,所以咸阳也是大秦四轮马车最多的地方。

    咔咔咔,咔咔咔。胡亥嗑完了一把松子之后把碎壳扔进盘子里,然后他伸出小胖手又抓起一把松子。

    子婴说到:“别吃了,你就不怕把牙磨坏?”

    胡亥:“哥哥说得对,我说怎么觉得牙酸呢。嗯,你,你过来。”

    胡亥将阿诺的贴身侍女叫到跟前,他把松子塞进侍女的手中说到:“你帮我磕,但是不许把口水粘在松子上啊,不然我就狠狠处罚你。”

    侍女为难的看着这些松子,这年月想把松子弄开除了用牙磕之外就是用重物咂了。在这车里可没有适用的锤子或者钳子,因为那也算兵器,是不准随身携带的。所以这个侍女想把松子剥开,那就只能用牙磕,可是胡亥的要求让侍女为了难,无奈之下这位侍女只得用两根细嫩的纤纤玉指夹着一枚松子然后用力的捏。

    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能有多大力气,捏了半天连一颗松子都没捏破。

    胡亥:“你倒是使劲呀,再使劲!笨死了!”

    侍女的眼泪在眼圈里打转,但她只能咬着牙拼命地使劲。子婴一见皱皱眉放下书,伸手从侍女手中接过松子,子婴双指一用力只听咔吧一声,松子碎成两半,一颗完整的松子露了出来。

    胡亥:“哇,子婴哥哥真厉害,我也要学你。”

    子婴:“这好办,跟我学。”

    胡亥和子婴学了起来,原来这也是有技巧的,首先你要找一个有裂口的松子,这样不需多大力气就可以捏开。胡亥很快掌握了技巧,这时子婴将桌案一边抬起把一些松子放在桌案的腿下随后将桌案放下一只手在桌案上轻轻一拍,只听喀嚓喀嚓一阵响再抬起桌案的时候那些松子全破了。

    胡亥:“哇,子婴哥哥你太聪明了。”

    子婴:“不是我聪明,这是我爹教我的。”

    嬴政的眼角有些湿润,这种咂松子的办法是嬴政教给成蛟的,如今嬴政看着子婴的动作,嬴政恍惚之间险些把子婴当成了少年成蛟。

    就在这时车身一晃停住了,没等嬴政发问扶苏的声音传了进来。

    “父皇,紫烟来了。”

    “儿臣紫烟拜见父皇,拜见母妃。”

    嬴政笑了,他温和地说:“外面冷,烟儿快些进来。”

    “喏。”

    紫烟猫腰进入车内,带劲了一股清凉和幽香,胡亥仰头看着紫烟甜甜地叫了声:“紫烟姐姐。”

    紫烟的两只手一左一右捏住胡亥的腮帮。

    紫烟:“告诉你多少回了要叫嫂子,叫嫂子。你还在吃,你看你都胖成啥样了,还吃。”

    胡亥高举双手喊到:“疼啊疼啊,胡亥记住了,求嫂子松手。”

    这一幕逗得嬴政和阿诺笑出了声,嬴政吩咐道:“来人,快给烟儿端上热汤,莫要存了寒气在身上。”

    侍女连忙送上热羹汤,紫烟先是谢了嬴政和阿诺然后才接过羹汤,紫烟还没动嘴胡亥的脑袋就伸了过来。

    紫烟:“你想喝?”

    胡亥:“嗯。”

    紫烟:“刚才是不欺负人来着?”

    胡亥:“嫂子怎么知道的?”

    紫烟:“你还能干出什么好事来,哪天叫我爹收了你,好好减减你这身肉。”

    胡亥:“我自己考,不要嫂子管。”

    紫烟:“那你真得把这身囊肉去掉,不然就体型这一关你就过不去的。”

    胡亥:“那我以后少吃点。”

    子婴:“你还要勤快,不要等着别人催,你自己不勤快谁催也没用。”

    胡亥:“好好我听你们的,明天,从明天开始,今天先吃饱了再说。嫂子,分我半碗。”

    紫烟叹了口气说:“你再这样下去,将来谁家的姑娘会看上你。须知,人若太胖就显得蠢。”

    嬴政哈哈大笑,阿诺也是哭笑不得。紫烟在皇宫内是和特殊的存在,她是唯一一个可以在嬴政面前不有太过顾忌的人,有些话扶苏不好说给嬴政的一般都是紫烟转达,而且往往是紫烟一说嬴政就准。紫烟这个长媳,在嬴政眼里可比扶苏和长公主阴嫚地位重要多了。大多数情况下,嬴政和紫烟更像是一对父女,所以紫烟说话一直都是这样直率,但不论紫烟说什么嬴政都觉得有趣。

    紫烟把汤碗塞给胡亥终于堵住了这个活泼好动又爱吃的小叔子的嘴,随后紫烟看了一眼跪坐在子婴身后的那个侍女。

    紫烟:“嗯,眉眼相貌很是端庄妩媚,身姿也是不错的,和子婴很配。”

    嬴政:“阿诺,那是你的贴身侍女,你觉得如何?”

    阿诺:“湘菱跟我十年了也该有个归宿了,请陛下做主就好。”

    嬴政:“湘菱赐给子婴为媵妾。”

    子婴:“陛下。”

    湘菱:“奴婢谢陛下,谢皇妃。”

    从一个皇宫侍女瞬间变为长安君妾室,这也算是攀了高枝了,长安君子婴还没成家,没有正妻大夫人,这也意味着这个湘菱在长安君夫人进门之前都要承担起长安君夫人的职责。这比待在皇帝皇妃身边伺候人强太多了,湘菱自然愿意。而且子婴相貌不差又心地善良,哪个女子不愿意跟这样的男子呢。

    紫烟:“子婴,陛下已经做主了,你就收着吧。老夫人(指子婴之母、王离之妹王瑶)身体不好,多个人帮她也可以让她安心调养。”

    子婴:“谢陛下,谢皇妃。”

    紫烟:“父皇为何不在城中,却要到袁家邑的静竹居?”

    嬴政笑笑说:“朕本想去别院的,朕总觉得那里才是朕的家。不过朕怕过于打扰你父亲。城里是方便,可是也太热闹,不如袁家邑的静竹居清幽。”

    紫烟:“那倒是,那些商家都关了铺子回家过年了,整个镇子清净得很。我爹在袁家邑外十里长亭等着您呢。哦,别院也早就准备好了。父皇,儿臣还没住够呢~~~”

    嬴政:“哈哈哈哈,如你所愿,今晚朕下榻白家别院。”

    紫烟:“耶,谢父皇。扶苏扶苏,父皇说要住在别院。”

    扶苏:“知道了,来人,速速告知君侯。”

    “喏。”

    嬴政伸手指着紫烟对阿诺说:“看见没,这丫头最懂朕的心思。”

    阿诺:“大兄和商君的女儿自然是最聪慧的,恭喜陛下有如此蕙质兰心的儿媳。”

    嬴政:“哈哈哈哈,你呀,总是那么会说话。”

    胡亥:“我喝完汤了,父皇母妃何时才到?儿臣觉得还能吃呢。”

    紫烟:“你这肚子是无底洞吗?刚才的汤都喝到哪去了?”

    胡亥:“我哪知道,反正就是喝进去了呗。”

    看着这叔嫂俩斗嘴,嬴政顿觉心情无比舒爽,也感觉到一股浓浓的家的味道。

    “臣白宣携犬子恭迎陛下。”

    嬴政赶紧拉开车帘,白宣的脸出现在嬴政面前,嬴政顿时心头一热。

    “大兄。”

    “陛下。”

    “大兄稍待,朕要和大兄一起走着。”

    “陛下,车里热外面冷,陛下不能贸然下车,否则恐会冷热不均。还是臣在前面引路,等到了静竹居陛下在下车吧。”

    嬴政:“那,就请大兄上车和朕一起吧。”

    白宣:“皇妃在,太子妃也在,多有不便。不如让臣的长媳陪同陛下吧。”

    嬴政:“大兄。”

    白宣:“陛下,君臣有别,臣不想被人诟病。”

    嬴政:“这,难为大兄了。”

    阴嫚上车和嬴政见面,父女俩一见少不了又是一番寒暄。此时,白宣调转马头喊了一声:“陛下驾到,军民人等跪迎!”

    袁家邑主街两侧站立的百姓和官吏顿时跪倒一片。

    “恭迎吾皇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

第534章 欢宴() 
袁家邑的静竹居地方够大环境也很好,但却不同于咸阳城内静竹居总号的大气奢华,袁家邑的静竹居处处透着一股田园气息,内部的装饰走的是返璞归真的路线,最好的包间叫千紫梧桐,进了这间包间后看不到明面上的奢华,给人的是一种家居的感觉。舒适、随意是这家店的风格。

    迎接嬴政一行的袁家邑的百姓,基本上都是袁家村的乡亲以及那些和白家关系莫逆的世家派来看守铺面的人,这些人都是见过世面的也都不算是普通百姓,因此接驾之后就各自回了自己的住处都不用官差提醒和驱赶,那些留下来帮着给嬴政护卫、随从提供饮食和其他服务的人自觉留下忙了起来。

    静竹居的院子早就被咸阳卫戍封锁,沿着院墙搭起了一溜棚子,这些棚子是给咸阳卫戍和皇宫禁卫的将士、马车的驭手以及其他地方官吏准备的,他们没资格进入静竹居吃喝,但也不能让他们冻着。

    棚子里面铺上了厚厚的稻草,稻草上面铺上了匈奴人常用的毛毡,每个棚子里放着一个小炉子,上面坐着铁皮制作的水壶,就是很大很大的那种。人一走进棚子里面顿感热气铺面,那些不当值的将士随从和官吏们进入棚子里,坐在毛毡上,那专门看炉子的伙计立刻给大家倒上热腾腾的茶水,在这冷的可以把耳朵冻掉的日子里,能躲在热乎乎的棚子里喝热茶这真是一种近乎奢侈的享受。

    众将士和随从官吏没有不感激白家的,都说君侯最知道体恤部下和同僚了,看看这安排多仔细。再看看那冒着热气和香味的几处充当临时厨房的大棚子,众人更是都说要念君侯的情。

    白赞主要负责接待这些将士随从和官吏,虽说白赞只是白家的别院总管但是见了他的人没有不起身施礼,没有一个不对他客客气气的。宰相门前七品官,白宣是大秦的相邦,又是雍候、武安君,这官职爵位可比后世的宰相大多了,如此一看白赞最少也是官同七品。这么一比较的话,这院外的人还真没几个比白赞官大的。

    静竹居的院外很是热闹,但院内却肃静多了,一排排的甲士来回巡视,虽然他们没法躲进棚子里,但是最多一个时辰之后就会换班,而且白家的仆役会随时把热乎乎的肉汤送到这些甲士手上,一口热呼呼香喷喷的肉汤喝下去,额头和鼻尖上都冒出细碎的汗泽,所以不用担心这些甲士会被冻坏。

    白家的安排可谓面面俱到,那些宫娥侍女尽可能的安排进静竹居的一层,虽说会挤一些但也比站在外面暖和多了。而且没用多久这些宫娥侍女就被太子妃分出一半送往白家别院,嬴政要住在白家别院过年,这得提前做准备。白家的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