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秦·君临天下 >

第46部分

秦·君临天下-第46部分

小说: 秦·君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嫔妃纷纷叩首说到:“谨遵王后之命。”

    华阳:“先王和太后大行,大王心中悲痛万分,本想在先王陵前守孝,奈何国政太过繁杂大王无法脱身。太子虽然年轻但也肩负辅政重任不能轻离。因此哀家觉得应从众位姐妹的子嗣中选出一位公子代替大王和太子去先王陵前守孝。众位姐妹以为谁去合适?”

    众嫔妃皆低头不语,华阳扫视一圈之后说到:“既然大家都不说,那哀家就指定吧。王孙政质于赵国邯郸早有贤名,先王驾崩之时王孙政没能赶回咸阳奔丧,相比心中很是苦楚。哀家觉的不如就让王孙政归国代替大王和太子在先王陵前守孝,你们以为如何?”

    众嫔妃互相看看随即大声表示赞同,华阳得意的看看夏姬问到:“夏姬妹妹,你一下如何?”

    夏姬来到华阳面前跪拜于地说到:“政儿还在邯郸,没有王命不能返秦。夏姬愿替政儿在先王陵前守孝。”

    华阳心中冷笑一声,暗道:“算你识相。”

    “夏姬妹妹至诚至孝,当为我等楷模,那就有劳夏姬妹妹了。今天的事就说到这里,散了吧。”

    众嫔妃散去之后,华阳的心腹宦官靠近华阳耳边问到:“王后,是不是将那贱人。”

    说到此处,宦官用手比作刀状向下一劈。

    华阳想了想说:“暂时留他一命,这个赵政早晚得回来,这是先王特意叮嘱大王的的事情。此时留着夏姬还有用处。”

    “奴明白。王后,大王大赦天下,厚赏先王功臣,阳泉君的事?”

    华阳抬起袖子沾了沾眼睛随后咬着牙说:“哀家已经求了大王,不日就会恢复阳泉君的爵位和封地,哀家要厚葬我那可怜的弟弟~~~~”

    “喏。”

    秦王赢柱耐不住华阳的软磨硬泡终于下命恢复了阳泉君的爵位和封地,如此一来芈姓外戚们顿觉腰杆硬了,于是为阳泉君操办了隆重的葬礼。满朝文武对此颇有微词,但是赢柱却是不听。华阳一见心中高兴,把芈姓外戚不断地推荐给赢柱。

    嬴稷说过“一个耳根子软的加上一帮居心叵测的能有什么好事”,这个耳根子软的指的就是赢柱,那一帮居心叵测的指的是谁不言而喻。嬴稷尸骨未寒,他所做的决定就被华阳为首的芈姓外戚推翻,但是由于有赢柱的支持,群臣敢怒不敢言。

    太子宫内,密室。

    子楚和吕不韦相对而立,子楚双手攥着拳头咬着牙说:“母亲被逼去守陵,衣食住宿均不按定制供给还时有拖欠,母亲自己开了一片园子载些瓜菜糊口。现在还行可到了冬天该如何是好?看着母亲受罪我却爱莫能助,枉为人子!”

    吕不韦:“夫人自请守陵也是权宜之计,我已派人暗中保护夫人。太子若想让夫人脱离苦海,应早下决心。”

    “你是说夺权?”

    “若不如此,一旦朝堂上外戚成了气候对太子极为不利呀。”

    子楚低头沉思片刻之后问到:“白宣怎么说?”

    吕不韦:“白贤弟的意思是让我们等,可是我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子楚:“难道要我弑父篡位?”

    吕不韦:“不可,太子莫急,容臣仔细想想。对了,白宣差人送来密信,他要我问问太子,想立谁为嗣?”

    子楚惊讶的看着吕不韦,随后他伸出手说:“密信给我。”

    吕不韦双手将密信送上,子楚仔细看过之后将密信烧掉。

    子楚:“这个白宣,竟然和先王想到了一处。你告诉白宣,若有那一天我当立政儿为太子!”

    吕不韦面上一松说到:“剩下的事就不烦劳太子了,接下来的事情太子不要参与。”

    子楚:“你们?”

    吕不韦:“太子只需知道,先王早已有了安排,不韦和白宣都站在太子一边。”

    子楚:“好!”

    吕不韦离开太子宫驱车来到咸阳城东一处酒肆,他下车来到酒肆内快步走进里间,那里面坐着一个披着斗篷面戴黑纱的人。吕不韦什么话都没说只对那人点了点头,随后转身就走。而那人坐在原处没动,就连他喝酒吃菜的节奏也丝毫没变。

    吕不韦走后半个时辰,那人放下筷子喊到:“店家,会账。”

    章台宫后殿,黄皓领着一个年轻的宦官边走边嘱咐:“你呀是个有福气的,原本跟着大王的老宦官死了,不然怎么轮得到你。不过你也算是跟着大王的老人了,以后哇什么事都多用心思,赶紧把这一摊子事接过去,我也好早点回去养老。”

    “卑下全听老祖宗的安排,多谢老祖宗栽培。”

    黄皓:“谢我做甚,若是大王看不上你我就是有心栽培也不行啊。”

    俩人来到后殿门口,黄皓扣了扣门说到:“大王,王后为您做了羹汤。”

    “进来。”

    黄皓领着那个年轻宦官蹑手蹑脚走进殿内,赢柱放下笔出了口气说到:“累死寡人了,还好华阳心疼寡人,快把羹汤端上来。”

    黄皓指点那个年轻宦官把羹汤放在赢柱面前,黄皓用一把银勺舀出一些放在碟子里之后送到嘴边。

    他对那个年轻宦官说到:“大王的饮食必须你亲口尝过之后才能让大王吃,记住了。”

    “是。”

    黄皓一口将羹汤咽了下去,随后赞了一声:“果然鲜美,不想王后的厨艺也是如此精湛,可惜老奴今后没口福了。”

    赢柱端起碗笑着说:“你是宫中老人了,寡人不赶你走你就走不了。”

    黄皓:“大王体恤老奴,老奴感激不尽。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老奴毕竟年纪大了,再赖在这个位置上难免被人嫌弃。等到这孩子接了老奴的位置,老奴就去守着先王的陵寝。只求大王准许老奴死后陪葬在先王陵寝之侧老奴就感激不尽了。”

    赢柱三口两口吃光羹汤,他擦着嘴说到:“你这样一说寡人越发舍不得你走。不若你就留在寡人身边,等你干不动了再作打算,这样可好?”

    “谢大王,不过改换也得换,有这些年轻伶俐的不用岂不浪费?”

    赢柱:“哈哈哈,说得好。寡人现在知道为何父王对你信任有加了。黄皓,冷锋之事也逐渐交给他吧。”

    “喏。”

    赢柱打了个哈欠,他伸了伸懒腰说到:“吃饱了就犯困,寡人还是上了年纪呀。”

    黄皓:“大王春秋鼎盛,这肯定是累了,大王不妨小睡片刻,老奴就守在这,若有事老奴自会叫醒大王。”

    “好。”

    赢柱侧身躺在榻上片刻之间沉沉睡去,黄皓指点着那个年轻宦官点上了檀香,袅袅清香弥漫在殿内。这一觉一直睡到傍晚时分,赢柱醒来后顿觉神清气爽,他忙不迭的回了后宫找到华阳,二人颠鸾倒凤起来。

    赢柱把华阳折腾的浑身无力还不罢休,华阳无奈只好把和自己贴心的嫔妃叫来侍奉赢柱,这一夜王后宫中的夜战一直没停息过。

    半月之后,赢柱瘦了十来斤。这天散朝,赢柱刚刚起身就觉得天旋地转,扑通一声栽倒在地,百官大惊连忙上前搀扶。刚把赢柱扶起,不料赢柱哇的一声喷出一口鲜血,随后昏了过去。朝堂之上顿时乱作一团,接连数天赢柱都处在昏迷状态,无奈之下太子子楚暂代朝政。

    秦王柱元年十月,赢柱服丧期满正式登基为王。但登基那天他坚持到大朝会结束之后回到后宫就昏迷不醒,三天后赢柱驾崩,他成了秦国历史上最短命的君王,他死时刚好五十三岁。

    太子子楚继位,尊先王赢柱为秦孝文王,尊王后华阳为太后。

    赢柱还没出殡,华阳太后就把子楚请到后宫,驳回了子楚册封夏姬为夏太后的王命,随后逼着子楚册封太子。

    子楚以先王还未出殡为由暂时拖住了华阳太后,但如此一来却令芈姓外戚感到危机,一场新的阴谋在酝酿之中。

第57章明争暗斗() 
邯郸城外平原君赵胜陵前,赵政上香之后以大礼叩拜。平原君长子在一侧叩首还礼。赵政起身之后,白宣上前祭拜赵胜。当白宣祭拜完毕之后,身着锦袍年约三十的赵国太子赵偃上前扶起白宣。

    赵偃对白宣说到:“父王已经恩准王孙政返回大秦,不知公子宣有何安排?”

    白宣拱手说到:“大王对赵政、白宣照顾有加,此恩此德赵政、白宣没齿难忘。不知大王派哪位大人为使,白宣想与使节商议归期。”

    赵偃:“父王命大夫公孙乾护送王孙回秦。”

    白宣:“好,待白宣和公孙大夫定好归期之后,在告知太子,还请太子转奏赵王。”

    赵偃拉住白宣的双手说到:“公子宣深明大义,秦赵之间虽有征战但毕竟同祖同宗,王孙此次回秦若能成为秦太子是再好不过的。”

    白宣:“太子言下之意白宣明白,其实赵政回秦前途未卜,白宣恳请太子在大王面前周旋,务必襄助王孙政。”

    赵偃笑道:“如你所愿。”

    白宣赵政拜别太子赵偃和平原君长子,等这二位返回邯郸之后,白宣领着赵政、吕牵慢悠悠的向邯郸城走了十里。此时迎面走来一只庞大的商队,打的旗号是赵庞的。

    两队人马擦肩而过,赵政的人马继续返回邯郸,而那只商队则加速行进,看那前往的方向正是秦国。

    章台宫内,秦王子楚正和众臣议事,在商议好一些朝政之后,却因为赵国和燕国送来的两份照会发生了争执。

    其实这两份照会的内容是一样的,赵国发来的照会是告诉子楚,近期要把王孙政送回秦国,而且赵王已经命大夫公孙乾为使,正在做准备,拟定的日期是在一个月之后。

    而燕国的照会比较有意思,在照会上燕王喜大谈天理人伦骨肉亲情,最后的意思是请秦王子楚接回赵政。这内容和赵国的照会如出一辙,只不过燕王的照会上对赵政的称呼和赵国不一样。赵国对赵政的称呼是王孙政,燕国的则是太子政。

    就是这样一个称呼如同在热油锅里泼了一瓢冷水,朝堂是立刻沸腾起来。芈姓外戚首先发难,指责燕王干预大秦国政,吕不韦一派自然是力保赵政,当然还有不言不语坐看风云变化的人。

    一封照会立刻让大秦朝堂上出现了两个对立的集团,吕不韦正式和芈姓外戚决裂坚定地站在了子楚一边。

    子楚看着在朝堂上互不相让的两派人马,再看看那些坐山观虎斗的人,他心中怒火几乎快要压制不住了。赵王的照会可以说是给足了子楚的面子,要知道如今的赵政可不是普通的质子,那是秦王子楚的长子,极有可能会成为大秦太子。这个身份举足轻重,如果秦赵之间再次发生征战的话,赵政就可以成为赵王手中的肉盾。

    直到现在,子楚因为册封赵政为太子的事情和华阳太后展开了拉锯战。华阳太后坚决不同意疯赵政为太子,最为针锋相对的手段,子楚也没有册封丽荣为王后。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子楚的心思。

    而赵王的做法很是出人意料,主动送赵政归秦,这就等于是赵王向秦王服软告饶,因此说这面子够大。

    而燕王的照会更是说出了子楚的心声,也表明了燕国支持子楚册封赵政为太子的的态度。赵政和燕太子丹关系莫逆这在大秦朝中不是什么新鲜事,可以说是吕不韦故意谢露出来的位就是给赵政登上太子位造势。但所有的努力都被王太后华阳挡住,子楚知道如果不把太后一派的党羽剪除,不把华阳太后扳倒,那么他这个秦王就没办法随心所欲的发号施令。

    啪,子楚猛的拍了一下桌案,正在争吵的俩派人马立刻偃旗息鼓躬身拱手退到一边。

    子楚站起身来冷冷说到:“赵王送公子政归秦,是有和大秦修好之意,也是我大秦无敌于天下的写照。别人的好意寡人岂能拒绝?至于燕王的照会,虽有唐突之意但初衷和赵王一样。大秦太子为国之储君,岂能被他人所定。寡人心意已决,暂不册封太子,待公子政归秦之后再议,散朝!”

    子楚给出这样一个答复之后,一甩袍袖回了后宫,这似是而非的答复让芈姓外戚们心中惴惴不安,吕不韦一派大多数人心中也是没底,不过今天已经摆明立场想在左右摇摆是不可能了。再说如今的秦王正处在壮年时期,在朝为官的哪个不是聪明人该抱着谁的大腿自然心里清楚。

    吕不韦自然是心中有底的,因为白宣的计策并没瞒着吕不韦,可以说是子楚默许,白宣主谋吕不韦运作,三人联手给芈姓外戚们挖了一个坑,就等着这帮利欲熏心之辈上钩。

    散朝之后,吕不韦抽个冷子转身回了章台宫后殿,他刚来到殿门口黄皓立即快步迎了上来。

    “大王正在等你,快随我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