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盛宠毒后:鬼王,来硬的! >

第201部分

盛宠毒后:鬼王,来硬的!-第201部分

小说: 盛宠毒后:鬼王,来硬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厨房里,先来的厨娘、仆妇早已经预备饭菜。

    一个时辰后,各处的行李归属各院。

    沐浴的、用饭的,忙得不亦乐乎。

    陈安的棺木,莫氏坚持要放到瑞华堂,说要让陈安熟悉一下新家。

    陈蕴执拗不过,只得依了莫氏。

    谢氏生怕莫氏再提出让陈安去木樨堂走一圈,那她夜里也不用安睡了,幸而莫氏与陈安介绍了一下家里各处有什么,种了什么,建了什么屋子,就令下人将棺木抬进瑞华堂。

    仆妇下人们用了两天时间,方才整理好各院的物件。

    莫氏的摆件、带来的衣料、药材都存放到瑞华堂的库房里。

    陈蘅亲自动手整理好自己的私库。

    这天夜里,陈蘅睡得很香。

    陈蕴次日天亮就去了幽兰寺请悟非大师,请他选陈氏坟地,直至黄昏,方才带着几名护卫、侍从回来。

    一回来就去了瑞华堂。

    彼时,陈蘅也在。

    “悟非大师选了三处作为陈氏墓地,一处是幽兰寺的东南方,那座山头初秋刚种了果木,山上还有新开垦的良田,是郡主府的官田。”

    郡主府的东西,就是自家的。

    “再一处,在河滩镇,就是曾祖买下的五片良田之一,有一片靠山临水,乃至一块风水宝地,只是若将坟地置于此,山水那片良田就得改作山林。”

    “还有一处,是一座荒山,山虽荒,听悟非大师说,若是种成山林,垦荒成地,也是个好地方。”

    “我问过悟非大师,他说若选上等,念百年昌盛,富贵百年,当属幽兰寺东南方的山;若论平安康健,当属荒山;若是求稳、求子嗣绵延,当选河滩镇。”

    三处地方,一处能昌盛富贵,一处能得平安康健,另一处则是子嗣绵延。

    莫氏道:“既然悟非大师说幽兰寺东南方当属上等,就选在那儿罢,一来紧临幽兰寺,可得神佛庇佑,二来也是个吉兆。”

    陈蕴面有难色,“只是那一片的周围,都是平民家的田地,又紧邻几个村子,若要在那里建祖宅,可不大方便,不如河滩镇。”

    “既建祖宅,当离县城更近些,大不了,我们家多花些银子,从平民那儿买下他们的良田、宅屋。”

    陈蘅道:“河滩镇有我家一万二千亩良田,不如拿出一处易换,那里地势平顺,又离河较近,百姓定是乐意的。”

    陈蕴似有不舍,“曾祖置的是上等良田,换百姓们的中等、下等到底亏了些。”

    莫氏道:“你乃世族贵公子,怎可与民争利,宁可我们亏些,也不能亏了百姓。这样罢,八分上等良田易换他们一亩中等良田,六分上等良田易换他们一亩下等田,到了河滩镇,还可以将临近的山头送给他们开垦。”

    陈蘅对幽兰寺东南方的山有些印象,那里的土壤薄,收成低,若莫氏放出这话,百姓们是愿意的,百姓的屋宅建在林间,若要真让他们搬走,还得费一番工夫。

    她凝了一下,“母亲,这件事就交给我,我派县衙的官员出面处置,曾祖留下的良田原是留给二位兄长的,就从我新垦的土地里易换,照了当初建县城的规矩,他们会乐意的。”

    当初建县城,要占三个村庄百姓的屋宅、田庄,是陈蘅出钱又出了好处,百姓们才纷纷迁走。

    那一片有两个村镇,要让百姓们迁,只要许以厚利,他们会乐意。

    陈蕴迟疑道:“怎好让妹妹操劳。”

    陈蘅微微一笑,“县衙的官员们做过几次这样的事,会办得更为妥贴。”

    事情远比陈蕴想的顺遂,因为早前有规矩,这次一发布出来,那两个村镇的百姓很是乐意,欢欢喜喜地去县衙领了搬家费,照着人头,一人二两银子,又由县衙的官差丈量土地,在陈蘅新垦的土地上重新给各家划分土地,办理地契,各家又在新的地方建房造屋。

    到了冬天,闲着的百姓很多,不到一个月,新庄子上出现一座座新宅院,曾经的旧村庄上只余碎瓦、砖头。

    待陈蕴再去瞧时,连他自己也被这速度给怔住了。

    冬月二十是个下葬的好日子,陈安在陈山下葬,在他的一侧,将会迁来陈留太主。

    陈蕴安葬了父亲,又请了几名大和尚去颖川郡迁来陈留太主,这次同来的还有湘老太公。待他看到新建的陈府,心下错愕不小,没想不到一年时间,一座新的陈府就伫立在永乐邑城内,而县城虽还在建设中,却已能瞧出他日建成后的规模。

    只是,湘太公很担心,“永乐县人口不足两万,建这么一座县城,与郡城相比,恐怕只大不小哇。”

    一座县城,却建成了郡城的规模,就算两万百姓全搬进来,也住不完这么大的地儿。

    陈蕴道:“听家妹说,永乐县现在有三万四千人口,说是从北方迁来了一批难民,全县十一镇,共新建了三十五个村子,现有村子一百一十九个。”

    “十一镇”

    永乐邑不是只得八镇。

    陈蕴解释道:“冯县主的鸣石镇、新建的林西镇、林东镇,新建的三十五个村子皆属林西、林东二镇。这二镇的镇子已建成,镇上当铺、酒肆、杂货铺一应俱全。”

    为了鼓励百姓,冯娥写了一系列的规划,先由县衙出资建镇,再将店铺租给新迁来的百姓,有钱的可以买,无钱的就租,甚至还实行了首付多少,按期再付的法子,只是这分期付房款要比一次性付出贵了二成,可就是这样,百姓们也乐意。

    不过几个月,两镇的临街铺面卖出去四成,租出去全部。

    湘太公听闻之后,心下不由得感慨一声:不亏是世家大族培养的女子,不比男子差。

    只是,永乐县这地方到底太偏也太穷,一般要要建设这里,那就是将钱砸入一个无底洞。

    他摇了摇头,“这里的荒山怎么卖?”

    陈蕴想了片刻,“家妹给百姓出五百文一亩,鼓励他们开垦荒坡,再免三年税赋,家中无田地的,可照人头每家开垦二亩,开垦之后即由里正出具文书,请县衙司农带官差前往丈量,之后发放地契。而多余的荒地便照五百文一亩领取开垦赏红,三年期满,或继续赁地,或交还县衙。”

    这样一来,怕是愿意开垦的百姓不少。

    湘太公原是想买一座荒山,听陈蕴一说只得打消了念头。

    “我来的时候,怎未见永乐郡主?”

第501章 从历史话真相(三更)() 
(续上章)“我来的时候,怎未见永乐郡主?”

    陈蕴笑道:“家妹被鸣石县主请去鸣石镇。鸣石镇要在与长河县接壤之处建一条阵林以做护县所用。”

    冯娥觉得护县阵林很管用,能抵御外头的贼匪,就打上主意,早早就让鸣石镇的百姓预备好了的树苗,百姓们听说这是为了保护他们的,各家都收集了不少树苗,选用丈多高、手腕粗的,有沙柳、黄杨等易活树苗,亦不乏果树苗等。

    陈蕴继续道:“前几日,唐县令、钱县丞来访,与他们交谈一番,收益匪浅,家妹慧眼识珠,在任人用人上颇有见地,这二位皆是干臣能吏。”

    湘太公心里暗道:陈蕴是贵族公子,哪里接触过什么官员,他以前在都城接触的,都是些掩饰、伪善之人,并非他们的真面目。

    这世道真正的能吏干臣,怎会在一个女子手下做事。

    贫穷、偏远之地的百姓,愚昧无知,故意抬高陈蘅,拿她当恩人一般供奉。

    荣国府宁可将大把的银钱砸在这些毫无干系的百姓身上,唯恐便宜了颖川陈氏,当真是鼠目寸光。

    他们甩掉颖川陈氏,但凭兄弟二人,怎能建起一个大世族,他倒要静观着,看他们兄弟有何能耐。

    湘太公在永乐邑住了一宿,便带着侍从离去,一路上,看到无数荒山就摇头。

    现下,荣国府兄弟俩分支出去,即便有些他的看法,他亦不说了,待得他们支撑不下去,部有求到他面前的一天,待那日,他再伸手拉上一把。

    转眼前,就到了年节。

    陈家人在永乐邑度过了第一个年节,陈蘅是在腊月二十二日才赶回县城,鸣石镇一带的的保民阵林已经种好。

    陈蘅盘算着在县城边境一带都种上这种阵林,亦要在林间设一些关卡,也方便百姓们出行,但关卡不易太多,最好设下两处即可,一处自是从颖川入永乐的必经之地鸣石镇设卡,另一处就从与洛阳方向的林东镇设关卡。

    正月十五一过完,陈蘅便带着杨造林手下的两个小吏去种植护民阵林,这一带的百姓听闻,亦纷纷四下寻找树苗,这一忙又是一个多月。

    二月末,陈蘅回城后,莫氏将她唤了过去。

    包括陈蕴在内,一家人神色严肃。

    陈蘅笑道:“阿娘,这是怎了?”

    莫氏低声道:“阿蘅,出大事了。”

    陈蘅不解。

    陈蕴道:“今日我在茶肆,与董柯几人闲话,有太平帮的弟子押货入城。听他们说,正月十五上元宫宴,陛下原本要宣布立太子,三皇子突然带数千精兵入京,包围了皇宫,逼皇帝退位。”

    她蓦地忆起,在鸣石镇植护民林时,她曾问冯娥:“你催我于二月前返回,是都城有变。”

    “上元佳节,三皇子兵困皇宫,为逼晋德帝退位,杀刘贵妃、四皇子。”

    陈蘅问道:“这事载入史册?”

    冯娥点头。

    “后来呢?”

    “七皇子手握暗兵,这是晋德帝交给他的,他一早潜伏宫中,视机而动。三皇子棋差一着,被七皇子毒箭所杀。”

    陈蘅沉吟道:“七皇子才是陛下最信任的皇子。”

    冯娥笑问:“你不觉得晋德帝的德,与德妃之德有什么特殊的喻意么?”

    “什么意思?”

    冯娥扬了扬下颌,“你以为,太后执意要莫静之嫁给七皇子,而陛下一直没有阻止,真是因为七皇子与莫静之有了肌肤之亲?”

    难道不是这样的?

    冯娥肯定地道:“在都城有人传言,说陈茉是帝凰女之时,太后与陛下就曾密召悟缘大师入宫,询问帝凰女之事。悟缘大师说了一句话‘帝凰女二月时在江南广陵,后在都城,不久将入宫。’”

    二月在广陵,现又在都城的女子,太后思忖,除了莫静之不会有第二人,又说不久后入宫,太后顺势而为,宣莫静之入宫相伴。

    太后、晋帝第一个想到的是莫静之。

    尤其是“后在都城”这四个字,显然是被他们给误会了,后,是不久后,也可以是后来之意,但二人都认为是莫静之合乎上头说的。

    帝凰女不是别人,而是未来的凤懿皇后,也是冯娥拿定主意抱大腿的陈蘅。

    “太后宣莫静之入宫,实让悟缘大师相面。悟缘大师只说了一句‘此女贵不可言’。”

    陈蘅问道:“德帝之德与德妃之德是什么意思?”

    冯娥微微一笑,“德妃早前原是宫娥,虽是世家嫡女,却因生母早逝,不被继母所容,她与晋帝可谓青梅竹马。她行事不张扬,为护她周全,这些年来,晋帝宠的是刘贵妃,敬的是谢皇后,你不觉得谢皇后得宠不少,生下的全是公主,落胎的全是皇子,不觉得奇怪?”

    “谢皇后落过胎?”

    “第一位嫡皇子是在四公主之前,因着滑胎伤身,也至四公主生下来体弱多病,在四公主之后又落过一胎,表面上看,是后宫嫔妃算计,可这两次落胎,落下的都是皇子”

    冯娥的意思是说,晋德帝真正心悦的乃是德妃,那个从宫娥一步步爬上帝妃之位的女子。

    可是前世

    陈蘅想了又想,七皇子一直如隐形人般的存在,要不是有一阵六皇子时常与七皇子作伴,七皇子染病,又暴毙而亡,再有六皇子那一句“果真如此”,她不会注意到七皇子。

    前世的七皇子在这一年死了,也是七皇子死后,六皇子才有了机会。

    六皇子定是悟透七皇子与德妃才是晋德帝最看重的人,所以先下手为强,弄死七皇子,好让自己有机会。

    “谢皇后无嫡子,陛下就可以立自己心仪的皇子为太子,德妃母子才是陛下最看重的人。”

    晋德帝将刘贵妃摆在明面上,就是为了让他们替德妃母子挡去风雨。为了他之所爱,他居然剥夺谢皇后生下嫡子的可能。

    德妃的娘家并不显,只是寻常世家,无权无势,即便她成为德妃,也没有更多的偏扶娘家,她的出身,不过比刘贵妃好上一点点。因是宫娥上来的,在宫里反而被人不耻。

    但凡宫娥想爬龙榻,便有宫妃道:“想学德妃吗?”

    可见,妃嫔们打心里瞧不起德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