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独为仙 >

第64部分

独为仙-第64部分

小说: 独为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炉陈子宁干脆放入了两百份,炼出了三万一千一百多粒,这样的结果,如果让世人知道了,恐怕会陷入到发狂状态。

    陈子宁现在按圣澜大陆的分级,大概是三品炼丹师,而一般三品的炼丹师炼制三品灵丹时,只有两三成的成丹率,只有在炼制一品或二品灵丹时,成丹率才会超过五成,哪像陈子宁这般,除了第一次外,次次都成功,而每次出丹的数量也不可能达到这样变态的程度。

    陈子宁用葫芦将这些丹药装了,心想黑市的店铺从此又多了一桩买卖,而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不用发愁货源了。

    而且一品灵丹的价格在二十到一百金币左右,二品的灵丹更在两百枚金币以上,扣除了药材的成本,这一次炼丹起码能赚数百万枚金币,当然这也是因为有六品法宝日月山河鼎的原故,换了别的炼丹师,那怕是再高级的炼丹师,一次也只开炉炼一份,不可能一次就五十上百地批量炼丹。

    从太华宗弟子舒蕾那得到的三品淬骨丹丹方,因为还差两种罕见的三品灵药,到现在还炼制不了,陈子宁已经向各个黑市店铺和灵珍斋下了长期订单,灵药一到手,就动手炼制。

    清华城外的清河发源自万里之遥的天柱山,直通大海,长有一万七千多里,水量充沛,河面最宽的地方达到了近十里,自古以来,沿岸的人民就利用这条大河来打渔、运输以及灌溉农田,可以说这条母亲河哺育了无数的生命。

    每年的八月中旬,有一种叫龙鳞鱼的鱼类会从海中逆流而上,到上游数千里处进行产卵,而清华城外的明珠湖因水流平缓,湖底多石,也是产卵的目的地之一。

    明珠湖成形于一千六百年前,当时连长风学院都还未成立,有一位分封于清华城的大乾朝王爷,花费了十年时间和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城外的一段清河江面上进行了一项浩大的工程,先是在江面隔开十五里,修筑了两条藏在水底下的暗坝,然后扩宽了江面,开出一个方圆十多里的人工湖,并在江面中心堆起了一个很像眼睛模样的凤眼岛。

    说是湖,其实就是清河上一段较宽的江面,不过这湖中的水位平均只有三四丈,较之其它的地方动辄就是数十上百丈的水深,可谓是浅滩,而且湖面水流较缓,这些都限制了龙鳞鱼的活动。

    龙鳞鱼因蕴含了一丝灵力,其肉质之鲜美流传天下,它的鱼子更是千金难买,这种鱼一旦离了岸,用水也养不活几天,有些人为了口腹之欲,不惜万里之遥,也要赶来品尝,不过这种龙鳞鱼却不是凡种,身上的细鳞青中泛紫,坚愈钢铁,口中更有利齿,能咬断钢丝,根本无法用寻常的渔网来捕捉。

    于是一些人想到了用特制的箭支,立足于船上,各凭能力向水下的龙鳞鱼开弓放箭,而且一段时间后,附近的灵禽也知道了此处很容易捕捉到蕴含灵力的龙鳞鱼,在每年的八月十五的这两三天里,也纷纷赶到聚餐。

    久而久之就在明珠湖上形成了习俗,每年特定的这两三天,都会有无数的人到清河上去射鱼或射鸟,有能力的是以此业炫耀自己,其他的人也会去瞧个热闹,这种特定的习俗,就是射义节。

    作为清华城地主的长风学院,又是以武为尊的地方,自然不会错过这种机会,而数百上千年下来,在学院内也形成了一些惯例,那就是每个社团都会在射义节的时候,租下一艘船,到河里去开弓射箭,并以收获的多寡来作为衡量一个社团实力的标准之一。

    七星社虽然才刚刚成立,但也有了七八十人,实力稳居学院前十五名,自然不会错过这场热闹。

    杜涛是地头蛇,他家又是开商会的,有陆路的商队,自然也有水路的商船,他早早就准备好了一条可乘载上百人的五百石大船,只待下游的消息一到,七星社的人就上船出发。

    十五号这一天,清华城中有人收到了下游城市的飞禽传书,说是鱼潮将在明天清晨就到达明珠湖,这个消息一传开,顿时整个清华城都沸腾了起来,不管是本地的居民,还是从外地专门赶来的人,都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在明天大展身手。

    第二天一早,七星社的七十多人在驻地略一集合,便一同出发了,队伍里还有一个特殊的成员,哪就是俞小柔,孟雪和俞小玲早就加入了巾帼社,现在与岳灵等人在一起,俞小柔见有热闹可看,自然不会错过,不过她并未跟随自己的姐姐,而是找上了陈子宁,要求同行。

    杜涛和陈子宁在院门口准备了七十多匹马,以备众人乘用,长风学院离清河码头还有十多里路呢。

    不仅七星社的人出动了,几乎所有的学生也结伴而行,向明珠湖行去,这些人有的信心十足,自备弓箭,有的则是去瞧个热闹。

    到了码头上,众人将马匹寄存了广通商会的货栈里,在泊船处见到了一艘刷了白漆的三桅大船,在船头上还写有“伏波”两个蓝色大字。

    “小涛,这就是你家的船?”苗舒方问道。

    杜涛点了点头,道:“大家都上去吧,能用上的东西,在船上都有准备。”

    众人依次上了船后,杜涛打开船舱的门,指着里面排成一排强弓和箭壶,道:“里面有八十张好弓,弓力从三石到九石的都有,另外特制的透骨箭、三棱箭、铁羽箭和倒钩箭等都有准备,大家自己挑吧。”

第115章 射鱼() 
俞小柔抬头向他问道:“我的呢?有没有给我准备?”

    杜涛听了,额上冒出了几条黑线,道:“大小姐,我今天早上才见到你的人,哪里能预料到你会来?你才武生第三重,连一石的弓也未必能拉开,而且就算能拉开了,哪里能射到龙鳞鱼。”

    水中的阻力是空气的上百倍,别看船上有七十多人,但真正有实力能射到龙鳞鱼和灵禽,十分之一都不到,其他的人只不过是来凑热闹的而已。

    俞小柔笑道:“谁说我要射鱼了,我射人不行吗?”

    陈子宁拿出孟雪送的袖箭,递给她道:“你用这个,只要一按机关就会送出一箭,不过要小心,别对着身边的人。”

    俞小柔一把接过,笑道:“我就知道,跟着宁哥哥一定有好东西玩。”

    陈子宁笑笑,帮她扣在右手上,仔细教了用法。

    这时大船已起锚离岸,向湖中驶去,沈梦凝带着十来个女生,聚在一起,也在试着弓力,挑选着合适的弓箭。

    沈梦凝却是自带了一把小巧玲珑的紫色弓箭,陈子宁原本未在意,现在仔细一瞧,看出了一些端倪。

    “灵器?”

    沈梦凝点了点头,道:“是啊,我只能开四五石的弓,哪里能射到鱼,这是我父亲为我定制的三阶灵器紫虹弓,能将射出的箭增加十倍威力,四石的弓力能射出八石的威力来。”

    陈子宁笑道:“沈家不愧是沈家。”

    他那把十石弓力的擎天弓也不过是三阶神兵,达到三阶灵器级的强弓起码也有十五石的弓力,却被沈家用来制作一把只有八石威力的玩具。

    每人都挑了一把合手的弓箭,走出了船舱,俞小柔指着江中心的小岛问道:“那就是凤眼岛和水云间吧?”

    凤眼岛两头尖,中间圆,方圆只有二十多亩,而修建在上面的水云间酒楼就占了一大半,要说清华城最大的酒楼自然是万福酒楼,但要论历史之悠久,名声之广播,则属水云间无疑。

    水云间酒楼高九层,为八棱体,远观之下,不像是一座酒楼,倒像是一座宝塔,其建筑的材料既非木瓦,也非砖石,而是用南海晶沙、墨香沼泥、赤山岩灰再加上特制的粘米汁按比例混合调制,再加上青钢石为地基,修建而成,耗费之大,便是五十座同等规模的酒楼也比不上。

    这座由那位大乾王爷建造起来的酒楼,在一千六百多年里,一直屹立不倒,倒是它的主人早已换了十多个,不过水云间这个名字却一直延续了下来。

    杨尚平介绍道:“每年的射义节那天,水云间也会有特例,就是只招待手中提了龙鳞鱼的顾客,而且免费为客人烹制龙鳞鱼,作为对射义出众者的敬意,这个规距从水云间建立的第一天就有了,一千多年来也未有丝毫改变。”

    王海也笑道:“我去年和前年都参加了射义节,不过一直都未能登上水云间,也不知道今年有没有这个福份。”

    旁边有个老生道:“你去年不过是武士,今年已晋身武师,实力可谓天差地远,想登上水云间,大有机会。”

    杜涛指着下游明珠湖流向清河的暗坝口处,道:“那里有个观测点,鱼潮一到,就会有钟声传来,响遍整个明珠湖。”

    上午九时许,鱼潮还未到,不过已经有零散的灵禽异鸟飞临了明珠湖,在水面上来回盘旋。

    而明珠湖的湖面更是船帆云集,大小船只密布,既有数千石的楼船巨艨,也有摇橹前进的乌蓬小船,可谓船满为患,每艘船的甲板上面也都站满了人。

    九时三刻,随着远处的一阵钟声,湖面上顿时热闹起来,一些停在下游处的船,上面的人已经开弓向水面下射去,很显然,是龙鳞鱼鱼潮来了!

    伏波号上的众人也纷纷持了弓箭,一个个睁开了眼睛,俯在船栏上向湖面望去。

    “快看!来了,来了!”有人叫道。

    陈子宁低下头,只见还算清澈的湖面下,有一条条一尺来长的青色鱼类,正在水下快速地游动。

    善射的陈子常和苗舒方两人抢先开弓,不过让他们失望的是,这第一箭并没有射中目标,他们两人拿着手上的细线,将射入湖底的箭支又拉了回来,望着手中的空箭,有些摸不着头脑。

    杜涛哈哈大笑道:“水底下的东西,看起来和实际的位置会有一些差距,这一点清华城的人都知道,你们第一次参加射义节,所以不太了解,慢慢地琢磨吧。”

    陈子宁灵识强大,完全能锁定湖底龙鳞鱼的位置,他仔细观察了一会儿,通过对比,心知杜涛所说的不假。

    陈子宁常和苗舒方又试了几次,慢慢地摸到了门路,有一次陈子常终于射中了一条龙鳞鱼的背脊,让他吃惊的是,这条龙鳞鱼不过是被箭支射沉了数尺,再扭动了一下身子,就将仅仅射破鱼鳞的透骨箭摆脱了,然后加快了速度,逃走了。

    旁边的苗舒方也见到了此幕,与陈子常面面相觑,要知道,他们俩持的是五石强弓,百步之内,能射透重甲,甚至能连穿数人,没想到会奈不何一条小鱼。

    十数息的时间,船上数十人几乎人人都开弓一次,却一次收获都没有,这还包括了杨尚平和王海两个武师级的人。

    俞小柔见了,忙拉住陈子宁的衣摆道:“宁哥哥,你快试试,我还想着中午吃龙鳞鱼呢。”

    “好吧,我来试试。”陈子宁执了擎天弓,搭上一支三棱箭,锁定一条龙鳞鱼,开弓射去!

    一声霹雳震响,三棱箭拖着一根白色细线疾刺而去,快到肉眼难以看清,然而,湖中那一条龙鳞鱼实在是机警,仿佛能预知一般,突然一摆尾,离开了原地,三棱箭仅在它的鱼身左侧留下一道血线。

    这一箭并未射中目标,连陈子宁也十分惊讶,他对自己的箭术十分自信,在清华城年轻一辈中不作第二人想,居然还是失手了!

    俞小柔见给予厚望的宁哥哥也失手了,不由有些失望地道:“唉呀!也没有射中,很难吗?”

    她抬了抬小手,对着湖面,却见湖底下的龙鳞鱼一条又一条地飞速游过,她连瞄都瞄不准,更别说射了。

    杨尚平道:“很容易的话,这鱼也不会一斤卖上一百金币,子宁是第一次出手,还不熟悉水下的方位差异,再试几次就好了。”

    陈子宁笑了笑,也起了一丝争胜之心,他深吸了一口气,又将那支三棱箭放在弓弦上,以灵识之力锁定了一条龙鳞鱼,放开了右手。

    这一箭较之刚才那一箭,声势要小得多,但刚一入水就炸开了一朵浪花,随即陈子宁手中的白线绷直起来,而在白线的尽头,不远处的湖面下,有一道水线在来回游动,并不时地激起一道浪花来。

    “射中了!”

    “射中龙鳞鱼了!”

    船上的人一见之下,大叫起来,不仅是他们,连在他们附近的几条船上的人,见了此情形,也欢呼起来。

    每年在明珠湖中被射到的龙鳞鱼只有三四千条左右,而除去一人会射中数条的情况,能射中目标的也就五六百人,而每年到湖面上来的船只就有近千艘,人数更是达到了数万以上,在这方圆十余里的湖面上,能射中龙鳞鱼的人还真的少见,难怪旁边船上的人也跟着欢呼起来。

第116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