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 >

第13部分

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第13部分

小说: 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征特性】 株型直立,株高75厘米左右。茎、叶深绿色,茎粗壮,花小,白色,落蕾不开花。块茎椭圆形,黄皮黄肉,薯块大而整齐。芽眼少而浅,外形美观。休眠期中等,不耐贮。薯块含淀粉15。1%,还原糖0。92%。生育期100天左右。植株中抗晚疫病,感环腐病,易退化。每667米2

    产量2000千克左右。

    【栽培要点】 每667米2

    适宜种植株数为3500~4000株,适宜肥力较好的地块种植。

    【适宜范围】 适宜北方一季作区和西南山区种植。目前已在河北、山东和北京等地推广种植。

    4。克新2号

    该品种为中熟菜用和淀粉加工兼用型品种,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育成。1986年通过国家审定。

    【特征特性】 株型直立,茎粗壮,分枝多,株高65厘米左右。茎绿色,略带淡紫色褐斑纹,叶绿色,花淡紫红色。块茎圆形,黄皮淡黄肉,表皮有网纹,块茎大而整齐,芽眼中深。结薯集中。块茎休眠期长,耐贮藏。生育期90天左右,薯块含淀粉15%~16。5%,还原糖0。86%,抗晚疫病,退化轻,抗旱。旱作条件每667米2

    产量为1500千克左右,水肥管理好的可达2500千克。

    【栽培要点】 适宜种植密度为每667米2

    3500株左右。适于干旱地区种植,不宜过密种植。

    【适宜范围】 适应范围广,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山东、广东和福建等省。

    5。克新3号

    该品种为中熟菜用和淀粉加工兼用型品种,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育成。1968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

    【特征特性】 株型开展,分枝中等,株高65厘米左右。茎和叶绿色,花白色。块茎椭圆形,黄皮淡黄肉,表皮较粗糙,块茎大而整齐,芽眼多而深。结薯集中。块茎休眠期长,耐贮藏,生育期为95天左右。块茎含淀粉15%~16。5%,还原糖0。01%。对晚疫病有较强的田间抗性,退化轻,耐涝,一般每667米2

    产量为2000千克左右。

    【栽培要点】 种植密度为每667米2

    3500株左右。适于降水多的地方种植。

    【适宜范围】 适应范围广,在黑龙江、吉林、山东、广东和福建均有种植。

    6。鄂芋783…1

    该品种为中熟菜用和淀粉加工兼用型品种,由湖北省恩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育成。

    【特征特性】 株型开展,株高60厘米左右。茎、叶绿色,花白色。块茎扁圆形或扁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较浅,表皮光滑。结薯集中。薯块含淀粉16。4%,还原糖0。43%。块茎休眠期长,耐贮藏。生育期100天左右。综合抗病性好。每667米2

    产2000千克左右。

    【栽培要点】 每667米2

    适宜种植3500~4000株。种植中要加强水肥管理。

    【适宜范围】 适宜我国西南地区种植。现已在湖北西部大面积种植。

    7。集农958

    该品种为中熟菜用和淀粉加工兼用型品种,由黑龙江省集贤农场育成。河北省围场县引入,于1984年为河北省予以认定和推广。

    【特征特性】 植株开展,分枝少,株高40~60厘米。茎、叶浅绿,花浅紫色。块茎圆形,黄皮黄肉,芽眼中等。结薯集中,薯块较整齐。生育期约105天。薯块含淀粉15%左右。感晚疫病、环腐病较轻,退化轻。旱作条件下每667米2

    产量约1500千克。

    【栽培要点】 每667米2

    宜种植3500~4000株,适于在中等以上肥力的土地上种植。

    【适宜范围】 适宜一季作区种植和南方地区冬作。在河北、广东和浙江等省均有种植。

    8。鄂马铃薯2号

    该品种为中熟鲜食菜用及淀粉加工型品种,由湖北恩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育成。

    【特征特性】 生育期95天左右。株型扩散,株高50厘米左右,生长势较强。茎、叶均为绿色。花冠白色,天然结实性弱。块茎扁圆形,黄皮白肉,表皮光滑,芽眼浅,结薯集中,较耐贮藏。淀粉含量17。7%,粗蛋白质含量2。83%,还原糖含量1。13%,100克鲜薯含维生素C17。3毫克。高抗晚疫病,感普通花叶病毒病。每667米2

    产量为1600千克。

    【栽培要点】 单作密度为每667米2

    4000~5000株,与玉米套种时,1。6米播幅内种两行马铃薯套种两行玉米。

    【适宜范围】 适宜在我国西南地区种植,以冬播为宜。

    9。云薯201

    该品种为中晚熟鲜食菜用淀粉加工型品种,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育成。

    【特征特性】 生育期91天左右,株型扩散,分枝较少,株高51。4厘米,茎秆绿色,叶绿色,花冠白色,花柄节有色素,花梗有紫色素分布,偶尔有天然结实。结薯集中,薯形长椭圆,表皮较粗糙,芽眼较浅,黄皮黄肉,休眠期较短。商品薯率62。1%。植株中抗晚疫病,轻感普通花叶病;块茎未发现晚疫病、粉痂病和环腐病,轻感疮痂病。干物质含量23。9%,淀粉含量15。4%,粗蛋白质含量2。20%,还原糖含量0。19%。平均每667米2

    产1400~1700千克。

    【栽培要点】 种植密度为每667米2

    4000~5000株。

    【适宜范围】 该品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适宜在云南、贵州、四川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种植。

    10。庆薯1号

    该品种为中晚熟鲜食菜用淀粉加工型品种,由甘肃省陇东农学院育成。2004年通过甘肃省审定。

    【特征特性】 生育期112天左右。株型半直立,平均株高58。6厘米,叶色浓绿,花冠紫色,薯块椭圆形,薯皮白色,薯肉白色,芽眼少而浅,月状芽眉浅红色是该品种的显著特征。单株平均结薯4。5个,平均单薯重178。1克,大中薯重比率达91。5%,商品率高,结薯集中,耐贮藏。干物质含量22。1%,淀粉含量14。13%,粗蛋白质含量2。39%,维生素含量29。20毫克/100克鲜薯,品质优良。中抗花叶病、晚疫病。平均每667米2

    产量达2000千克左右。

    【栽培要点】 种植密度为667米3

    3200~3350株。

    【适宜范围】 该品种对光反应敏感,适播期长,适宜陇东地区旱塬山地及周边类似生态区种植。

    11。新 大 坪

    该品种为中晚熟鲜食及淀粉加工型品种,由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农技中心育成。2005年通过甘肃省审定。

    【特征特性】 生育期115天左右,幼苗长势强,成株繁茂,株型半直立,分枝中等,株高40~50厘米,茎粗10~12毫米,茎绿色,叶片肥大,叶墨绿色。薯块椭圆形,白皮白肉,表皮光滑,芽眼较浅且少。结薯集中,单株结薯3~4个,大中薯重率85%以上,田间抗马铃薯病毒病、中抗马铃薯早疫病和晚疫病,薯块休眠期中等,耐贮性强,抗旱耐瘠。薯块干物质含量27。8%,淀粉含量20。19%,粗蛋白质含量2。673%,还原糖含量0。16%。平均每667米2

    产量1382千克。

    【栽培要点】 种植密度旱薄地每667米2

    以2500~3000株为宜,高寒阴湿和川水保灌区以4000~5000株为宜。

    【适宜范围】 该品种适宜范围广,在华北、西北、东北大部分一季作区均可种植。薯块大而整齐,商品性好,抗病性较好,经济效益较高,具有很大生产潜力及推广利用价值。

    12。秦芋30号

    中熟鲜食菜用淀粉加工型品种,陕西省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

    【特征特性】 生育期95天左右。株型较扩散,生长势强,株高36。1~78。0厘米,花冠白色,天然结实少,块茎大中薯为长扁形,小薯为近圆形,表面光滑浅黄色,薯肉淡黄色,芽眼浅,芽眼少。结薯较集中,商品薯76。5%~89。5%,田间烂薯率低(1。8%左右)耐贮藏,休眠期150天左右。在西南区试中,经雨涝、干旱、冰雹、霜冻考验仍增产显著,表现为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淀粉含量17。04%,还原糖含量收获后7天分析为0。19%(收获后85天分析为0。208%),维生素C含量为15。67毫克/100克鲜薯,食用品质好,适合油炸食品加工及淀粉加工和食用。平均每667米2

    产量1726千克。

    【栽培要点】 种植密度每667米2

    单作4500~5000株,套种3000~3500株。

    【适宜范围】 适宜在山西及河北、内蒙古、陕西北部种植。

    13。南中552

    该品种为中熟鲜食菜用及淀粉加工型品种,由湖北省恩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育成。1996年通过审定。

    【特征特性】 生育期95天左右。株型扩散,茎粗壮,株高40厘米左右,茎叶均为绿色,叶片肥大。花冠白色。块茎椭圆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芽眼浅,结薯集中,耐贮性较差。淀粉含量19。6%,粗蛋白质含量2。56%,还原糖含量0。4%,维生素C100克鲜薯含17。4毫克。抗晚疫病和粉痂病,对普通花叶病毒病有耐病性,感青枯病。一般每667米2

    产1500千克左右。

    【栽培要点】 单作密度为每667米2

    5000株;套种密度为2400~2600株。

    【适宜范围】 适宜西南低山、平原地区的水稻田与旱作马铃薯轮作;高、低山地区与玉米间作套种。

    14。凉薯8号

    该品种为中熟鲜食及淀粉加工型品种,由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农科所高山作物研究站育成。2006年通过四川省审定。

    【特征特性】 生育期78~100天,株型松散,株高一般50~80厘米,茎绿色,叶绿色,花序总梗绿色,花柄节有色,花冠白色,花冠大小中等,无重瓣,雄蕊黄色,花粉量中等,柱头长度中等,天然结实性弱,浆果绿色,较大,有种子,块茎椭圆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芽眼较浅,结薯集中,单株结薯数较多,大中薯率较高,块茎休眠期中等,较耐贮藏。该品种(系)高抗晚疫病,抗PVY、PVX病毒病,抗癌肿病。薯块干物质含量23。51%、淀粉17。8%、还原糖0。19%、维生素C含量11。91毫克/100克鲜薯,平均每667米2

    产1751。3千克。

    【栽培要点】 每667米2

    种植4000~4500株为宜。高厢垄作,苗期、现蕾期中耕除草理沟培土2~3次,做到排水畅通,田间无积水。

    【适宜范围】 适宜在四川省凉山州二半山、山区及盆周山区种植。

    15。克新12号

    该品种为中晚熟鲜食菜用及淀粉加工型品种,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育成。1992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

    【特征特性】 生育期100天左右。株型直立,株高70厘米左右,茎粗壮;叶色浓绿,叶缘平展。花冠白色,无天然结实。块茎圆形,黄皮淡黄肉,表皮光滑,芽眼浅,结薯集中,耐贮藏。淀粉含量18。0%以上,维生素C含量为14。4毫克/100克鲜薯,还原糖含量0。29%。植株抗晚疫病,一般单产每667米2

    1200~1600千克。

    【栽培要点】 适宜黑龙江省种植。该品种植株健壮,喜肥;种植密度为667米2

    3200~4200株。

    【适宜范围】 适宜黑龙江省种植,北方一季作区可以引种。

    16。鄂马铃薯3号

    该品种为中熟鲜食菜用及淀粉加工型品种,由湖北省恩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育成。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

    【特征特性】 生育期90天左右。株型半扩散,株高60厘米左右,茎和叶皆为淡绿色。花冠白色,天然结实性弱。块茎扁圆形,黄皮白肉,表皮光滑,芽眼浅,结薯集中,耐贮藏。食用品质优良,干物质含量21。47%,淀粉含量17。43%,粗蛋白质含量2。2%,维生素C含量17。59毫克/100克鲜薯,还原糖含量0。12%。植株高抗晚疫病,轻感花叶病毒病,较抗青枯病。一般每667米2

    产1800千克。

    【栽培要点】 每667米2

    单作密度一般为4500~5000株;与玉米套种时,约种植马铃薯2500株。

    【适宜范围】 适宜湖北省和西南山区,可与玉米套种。

    17。青薯8号

    该品种为中晚熟鲜食及淀粉加工型品种,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成。2005年通过青海省审定。

    【特征特性】 全生育期136天左右。半光生幼芽顶部较尖,呈紫色,中部黄色,基部圆形,深绿色茸毛少。株高67厘米,茎绿色,主茎数3个,叶色深绿,中等大小,边缘平展,复叶椭圆形,排列中等紧密,互生或对生。花冠紫色,雌蕊花柱长,柱头圆形,二分裂,绿色;雄蕊5枚,聚合成圆柱状,黄色。薯块圆形,表皮光滑,白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