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 >

第30部分

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第30部分

小说: 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网棚内生产的脱毒原原种或露地生产的脱毒原种都需要切芽块播种。切芽块过程中除认真执行切刀消毒外,还要严格把住去杂、去劣、去病块这一关,确保高质量的切出芽块,为繁出高质量的脱毒种薯打下基础。在切芽块过程中,通过看薯块皮色与切开看肉色淘汰杂薯和有病斑的薯块,看外观淘汰畸形薯块,确保下地芽块均为纯度高的健康芽块。

    skbshge

(四)适当推迟播种期() 
种薯生产不宜播种过早,在一季作区,播种早、地温低、出苗慢,易感土传病害;二季作区秋播,播种太早气温太高易烂种,这是其一,更主要的是播种早,块茎形成早,有可能加大块茎的时间年龄,而生理年龄是与时间年龄相平行的,这样生理年龄会加大或长成衰老薯,进而影响种性。所以,应当适时晚播,块茎形成相对晚一点,这样就缩短了所结块茎的时间年龄,相应就保证了块茎生理年龄的年轻化,防止了生理年龄的老化或衰老,从而提高了所繁种薯的优良种性。

    在内蒙古、河北坝上、黑龙江等地在5月上中旬播种较为适宜。二季作秋播留种也要适当安排,按收获时间向前推3个月左右播种就可以,不要太早。

    skbshge

(五)加大种植密度、增加有效茎数() 
国家马铃薯种薯质量标准中对种薯重量规格要求,单个块茎重量要在50~200克,在实际执行中有的放宽到250克、再大的要挑出去。为什么种薯不要块头过大的呢? 一是块头过大的有可能是最早形成的块茎,有可能生理年龄、老化,二是块茎芽眼数量大小薯块基本一样,切芽块时,大薯块要剩下薯楔子,造成种薯利用率不高。所以,种薯薯块不宜过大。怎样才能生产出块茎大小适中的种薯来呢? 只有合理的种植密度和足够的有效茎数才能控制薯块的大小,同样水肥条件,密度大则营养面积和空间面积小,薯块密则薯块小,并能保证单位面积产量。

    多大密度合适? 这要根据不同品种的生长特点来安排。比如,克新一号、夏波蒂等丰产性好,植株高大的,每667米2

    要达到4200株以上(90厘米的行距、株距17~18厘米;80厘米行距、株距19厘米左右),每667米2

    有效茎数达10000个左右。早大白、大西洋等植株不太高大的,每667米2

    要达到5200株左右(90厘米的行距,株距14厘米左右;80厘米行距,株距16厘米左右),每667米2

    有效茎数达12000个以上。费乌瑞它每667米2

    要达到4600株左右(90厘米行距,株距16厘米)。

    增加有效茎的做法,主要是采取大芽块,50克以上,或用整薯播种,催芽等方法,使每株有3个左右有效茎。

    skbshge

(六)及时防蚜灭蚜,减少传毒媒介() 
压低传毒媒介(蚜虫等)的虫口密度,减少病毒株率的增加,是确保种薯质量的重要一环。所以,种薯生产过程中必须及时尽早采取措施消灭传毒媒介。

    怎样才能做到及时消灭? 可采用“黄板诱测”的方法,掌握蚜虫的发生起始时间,尽早施药杀灭。具体做法:用30厘米宽、40厘米长的纸板,板面用黄色广告色涂满,再用机用黄油均匀覆盖一层,用支棍固定好。出苗后在马铃薯田边出入方便较开阔的地方,牢固插到地上,让纸板下沿距地面60厘米左右,面向东西南北各1块,每块相距50米左右。每天观察是否有蚜虫黏住。因蚜虫有趋黄色的特性,以此黄板引诱迁飞来的蚜虫,蚜虫落在板上会被黏住。如果发现有蚜虫被黏住,查数记载并把已黏住的蚜虫摘掉,第二天再观察、记载。从发现蚜虫开始打第一次杀虫剂,每隔7天打1次,直到杀秧前7天为止(详见第十一章马铃薯病虫草害防治)。如果继续观察记载,还可掌握当地蚜虫迁飞规律,为以后防蚜灭蚜提供依据。

    skbshge

(七)田间去杂去劣去病株() 
马铃薯种薯有国家质量标准和地方质量标准,无论是国家标准还是地方标准,对种薯纯度、主要病害的病株率都有具体规定,所生产的种薯都必须达到标准,所以搞种薯生产必须在生长季节里做田间去杂、去劣、去病株这项工作,而且必须坚持。

    这项作业在全生育期不能低于三次。

    第一次在苗期,要根据苗色、长相等拔除与本品种不相同的植株,和已表现出的病株(包括退化株),既减少病株率,又减少了田间病毒的毒源。病株除拔除地上植株外,还要把地下带病的种块扒出,同病株一起带出地外、埋掉。

    第二次在花期,此期间一般的病毒病、真菌、细菌性病害的症状表现明显,异品种花色不同一目了然,非常容易辨别,作业人员一定要认真细致、负责地拔除,同时把病毒病、黑胫病等植株带出地外。另外,黑胫病拔除后,株穴要用农用链霉素2000倍液浇注,以杀死土中残菌。杂株结薯早的品种也应把结的小薯挖出带出地外处理。

    第三次在收获前,这期间一些后期表现的病害植株表现更加明显,如环腐病、镰刀菌枯萎病、病毒病等,而且地下的薯块已长大,作业人员要带锨、镐,拔除病株,挖出薯块、装袋带出地外。

    经过这样三次去杂、去劣、去病株作业后,田间纯度、主要病害的病株率都能达到种薯质量标准,提供给用户才能放心,也能提高繁种户及种薯经销商的信誉。

    skbshge

(八)进行田间质检和田间检疫() 
经两次田间去杂去病株后,繁种户要按种薯质量田间标准及检疫要求进田间自检,自己认为合格后,向种子管理部门和植物检疫部门提出申请,由种子管理部门、植物检疫部门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到田间进行多点调查,对繁种户所繁种薯,分别做出种薯质量和病害情况,特别是有无检疫对象发生情况的评价,作为开具种薯合格证、种薯调运检疫证的依据。

    skbshge

(九)提前杀秧() 
在收获前10~15天通过药剂催枯杀秧或机械杀秧,终止植株生长,控制块茎的大小和品质,提高块茎的一致性,促进块茎表皮老化,避免损伤。更重要的是快速杀秧催枯,减少或断绝了植株上的病毒向块茎传导的机会。药剂催枯杀秧还有杀死植株上、地表上病菌的作用,这样也减少了病菌侵染块茎的机会。机械杀秧只是把薯秧打碎散落在地面上,薯秧上的病菌和地表的病菌不能杀死,为了消灭这些病菌,给块茎清洁的环境,可在杀秧前5天,用金纳海+鸽哈或可杀得、全程、必备或瑞苗清+霜能灵等喷雾1次,起到杀死薯秧和地面上的真菌、细菌的作用。人工割秧也可使用此办法。杀秧后打碎的薯秧及地表土壤中很可能残存一些疫霉菌、镰刀菌(干腐病)、丝核菌、细菌等,为避免黏附在种薯上,也可在杀秧后喷洒相应的杀菌剂。具体用药有:加收米(2%春雷霉素)70毫升+霜能灵(5%亚胺唑)100克/667米2

    或加瑞农(2%春雷霉素+45%王铜)80~100毫升/667米2

    ,或金纳海(福美双)100克+鸽哈(甲基硫菌灵+百菌清)100毫升/667米2

    ,进行地面喷洒,能起到杀死真菌、细菌,防止块茎伤口被侵染,防止种薯带病。

    药剂杀秧,使用的农药有20%立收谷(克草快)每667米2

    用200~250毫升药液,对水30升,喷洒在植株上;或用20%克无踪(百草枯),每667米2

    用150~200毫升,加水喷雾。还可用硫酸铜1%水溶液每667米2

    30~50升进行植株喷雾。

    skbshge

(十)收获和贮藏() 
种薯的收获应比大田适当早收,还应特别注意防止破伤,以免病菌感染,还应认真挑选,汰除杂、病、烂块,严防机械混杂,这是保证种薯质量的最后一关。

    种薯贮藏的优劣关系到种薯使用的质量,也涉及到种薯的生理年龄是否保持年轻状态,所以必须保持良好的贮藏环境。入窖前有分选机、输送机、上垛机等条件的可用2。5%适乐时(咯菌腈)给块茎喷施,采取超低量喷雾,在分选机、输送机或上垛机上进行,使每个块茎全部沾上药液。用量大致是1千克适乐时,处理2。5吨左右块茎,可有效防除干腐病、黑志病等贮藏病害。贮窖要保持适当温度、湿度和通气条件。温度要保持在3℃左右,不能超过4℃。如果超过4℃,当度过休眠期后,芽眼开始萌动,并逐渐伸长。如果低于2℃,长期在0℃~1℃时,虽然种薯不会受冻,但低温冷害会影响芽块发芽,出芽细弱丛生,0℃左右种薯也没有受冻表现,但播到土壤中不出芽,芽块逐步烂掉。相对湿度要保持在90%左右,还要经常通风换气,保证种薯呼吸所用的氧气。

    在二季作区,种薯冬贮时间较短,为3个多月;贮窖温度可稍高一点,保持在4℃左右,有利于种薯早日打破休眠。

    skbshge

(一)实生种子催芽() 
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粒小,休眠期长,据资料介绍,充分成熟的实生种子,休眠期要6个月左右,当年采收的实生种子出芽率仅为50%~60%,贮藏1年以后可提高发芽率。在播种前必须进行催芽,其发芽适宜温度18℃~25℃。

    skbshge

(二)实生苗的培育() 
实生苗的生育期较长,实生种子发芽慢、幼苗生长慢,早熟种从出苗至收获需130~140天,中晚熟种需150~170天。必须采取提前在温床或温室内育苗的办法。播种必须仔细,苗床整平整细、湿度合适,把已出芽的种子掺些细沙,撒播在苗床上,每3米2

    撒种子5克,上边筛0。5厘米厚的细沙覆盖。温度保持10℃~20℃。大约1个月后,实生苗长到4~5片真叶时,移栽假植到冷床或营养钵内,待晚霜结束后,再定植到大田。

    skbshge

(三)利用实生种子生产实生微型种薯() 
把在育苗床上长到4~5个真叶的实生苗,按每平方米80~100株,移栽到微型种薯育苗盘的基质中,及时浇营养液、清水,诱导结薯,使每平方米结6~15克微型薯400~500个,供扩繁或大田用种。

    skbshge

(四)实生种子直播() 
在无霜期长达150~170天,降雨量大,1000毫米以上的地方,也可以将实生种子经催芽后,土地精整理,进行实生种子直播。

    skbshge

(五)注意事项() 
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的生产很复杂,一般不能生产,只有特定的科研单位和正式种子生产单位才能生产。采购杂交实生种子要到这些地方,才能购得真正的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来源不清的实生种子不能购买。也不可随便采收一般品种的天然实生种子应用。

    skbshge

(一)双吉尔(GGR)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马铃薯种植中的应用() 
双吉尔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GGR…10)系列,是中国林业科学院王涛院士,继ABT生根粉(增产灵)之后又研制出来的更新换代高科技产品。它是一种无公害非激素型的植物生理活性物质,易溶于水,可常温贮存,无污染,使用方法简便。为农作物增产开辟了新途径。该生长剂主要通过生化作用,激发植物本身生理活性,使植株根系发达,枝叶繁茂,更有效的利用水、肥、土、光、热、气等环境条件,促进本身生长发育,增加光合效率,增加免疫力、增强抗旱、抗寒、抗倒伏等抗逆性,使农作物达到增加产量、改善品质的目的,在马铃薯上生产应用中表现为根多、苗壮、茎粗、死秧晚,比不用双吉尔的同一品种增产20%以上,投入产出比达到1∶9~20,很受农民欢迎。双吉尔8号在国际技术交流合作中,也得到国外的认可,在我国“十五”期间就被列入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双吉尔剂型为水溶性粉剂。包装袋内又分大小两包,均为双吉尔有效成分,配药时现用现配到一起溶入水中。

    在马铃薯上的具体使用方法:每667米2

    用药1克。做法是“一拌一喷”。

    “一拌”,即150千克芽块(每667米2

    用种量),用双吉尔生长剂0。5克(两种有效成分),先加少许净水溶成母液,充分溶化后再加到2。5升左右的水中搅拌均匀,装到喷雾器中。把芽块放在硬地面或塑料布上,用喷雾器一边向芽块喷雾,一边用板锨翻倒芽块,使每个芽块都沾上药液,然后把芽块堆放在一起,用麻袋或塑编袋等覆盖闷种12~20个小时,马上播种。

    “一喷”,即在马铃薯开花初期,用上述方法把余下的0。5克双吉尔生长剂溶为母液后,加到25升左右的水中,在不下雨、无风天的早、晚时间,用喷雾器均匀喷在667米2

    的马铃薯植株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