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 >

第38部分

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第38部分

小说: 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⑥全田喷杀虫剂杀死成虫,减少产卵:夏季结合灭蚜等喷施*(虫赛死、敌杀死等)、丁硫克百威(好年冬、安棉特)、阿克泰(噻虫嗪)、乐斯本(毒死蜱)、功夫(氯氟氰菊酯)、艾美乐(吡虫啉)等,同时杀死地下害虫的成虫,如金龟子,扣头虫等。

    skbshge

(二)蚜 虫() 
蚜虫,也叫腻虫(图39)。为同翅目害虫。可直接危害马铃薯的蚜虫的种类很多。

    图39 蚜 虫

    【危害与习性】 蚜虫对马铃薯的危害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直接危害。蚜虫群居在叶片背面和幼嫩的顶部取食,刺伤叶片吸取汁液,同时排泄出一种黏物,堵塞气孔,使叶片皱缩变形,幼嫩部分生长受到妨碍,可直接影响产量。第二种是在取食过程中,把病毒传给健康植株(主要是桃蚜所为),不仅引起病毒病,造成退化现象,还使病毒在田间扩散,使更多植株发生退化。这种危害比第一种危害造成的损失更为严重。

    蚜虫有迁飞的习性。蚜虫分为无翅蚜和有翅蚜。有翅蚜可随风飞出很远的距离。它的降落是有选择性的,喜欢落在黄色和绿色物体上,特别是黄色物体可以吸引它降落。多风和风速大,能阻止它的起飞和降落。银灰色和乳白色对它有驱避作用。

    【防治方法】 一般农民种植商品薯,对蚜虫防治都不太注意,认为蚜虫的危害并不太严重。可是种薯生产就必须搞好对蚜虫的防治,不然生产出的种薯都会带有病毒,会使翌年种植的商品薯因田间退化而减产。

    (1)选好种薯田地点 根据蚜虫的习性,选择高海拔的冷凉区域,或风多风大的地方做种薯生产田,使蚜虫不易降落,减少传毒机会。

    (2)种薯田要远离有病毒马铃薯田 把种薯生产田建在与有病毒马铃薯田距离300~500米远的地方,以免蚜虫短距离迁飞传毒。

    (3)躲过蚜虫迁飞高峰期 掌握蚜虫迁飞规律,躲过蚜虫迁入高峰期,比如采取选用早播种或进行错后播种等方法,可以减轻蚜虫传毒。

    (4)药剂防治 采用药剂防治,主要有3种施药方法。

    方法一是:用内吸杀虫剂给芽块包衣(拌种)。噻虫嗪拌种,方法同前。它是内吸性杀虫剂,按剂量使用,持效期可达60天以上。

    方法二是:用内吸性杀虫剂进行沟喷或穴施。每667米2

    用70%灭蚜松可湿性粉剂90~100克,或阿克泰(噻虫嗪)25%水分散粒剂6~10克,高巧(吡虫啉)40~60毫升,安棉特(20%丁硫克百威)30~40毫升,锐胜(噻虫嗪)70%可分散性种子处理剂15~20克,最好使用有喷药装置的马铃薯播种机作业效果最好。出苗后因内吸作用,植株上存有杀虫有效成分,可杀死蚜虫,持效期可达60天以上。

    方法三是:在马铃薯生长期,也是蚜虫比较活跃的时期,用触杀、熏蒸、胃毒等击倒力强的速效杀虫剂进行田间喷雾:每667米2

    用*(虫赛死、敌杀死)35~50毫升,或毒死蜱(乐斯本)40~80毫升,或氯氟氰菊酯2。5%水乳剂25~50毫升,或20%*(阿托力)50毫升等。还可以用内吸杀虫剂,如阿克泰(噻虫嗪)667米2

    用6~10克;艾美乐(吡虫啉)每667米2

    用10克;20%丁硫克百威乳油每667米2

    用30~40毫升等进行植株喷雾。使用这些农药,不仅可杀死蚜虫,其他害虫,如斑蝥、瓢虫、扣头甲、金龟子、椿象、跳蝉等都能被杀死。

    skbshge

(三)马铃薯瓢虫() 
马铃薯瓢虫,又叫二十八星瓢虫、花大姐等(图40)。是鞘翅目害虫。除危害马铃薯外,还危害其他茄科或豆科植物,如茄子、番茄及菜豆等。

    图40 马铃薯瓢虫

    【危害与习性】 马铃薯瓢虫的成虫、幼虫都能危害,它们聚集在叶片背面咬食叶肉,最后只剩下叶脉,形成网状,使叶片和植株干枯呈黄褐色。这种害虫大发生时,会导致全田薯苗干枯,远看田里一片红褐色。危害轻的可减产10%左右,重的可减产30%以上。一般在山区和半山区,特别是在有石质山的地方危害较重,因为马铃薯瓢虫多在背风向阳的石缝中以成虫聚集在一起越冬。如遇冬暖,成虫越冬成活率高,容易出现严重危害。如果冬天寒冷干燥,成虫越冬成活率则低;如果成虫产卵后天气炎热干燥,孵化成活率也低。一般夏秋之交,瓢虫危害严重。此时成虫、幼虫(刺狗子)和卵同时出现,世代重叠,很难防治。

    【防治方法】

    (1)防治重点区域 有暖冬、石质山较多的深山区和半山区,距荒山坡较近的马铃薯田。

    (2)防治指标 调查100棵马铃薯,有30头成虫,或每100棵有卵100粒,就必须进行药剂防治。

    (3)防治时期 在越冬成虫出现盛期和产卵初期,开始进行药剂防治,并要进行连续防治。

    (4)药剂杀灭 最佳药剂防治时期应在越冬成虫出现盛期和产卵初期。这个时期开始药剂防治,要选择能杀死成虫、幼虫和卵的农药。具体建议使用药剂:每667米2

    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乳油50毫升,或*50毫升,或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40毫升,或氯氟氰菊酯乳油25~50毫升等。连续防治2~3次,并且药剂要交替使用。

    (5)消灭越冬成虫 调查成虫越冬场所,用火烧或药剂就地清巢消灭。

    skbshge

(四)马铃薯块茎蛾() 
马铃薯块茎蛾,为鳞翅目害虫,又称马铃薯蛀虫、串皮虫。成虫是10毫米的灰褐色小蛾子,幼虫是12毫米左右的白色小虫,有的身上带有绿色或红色条纹。多在温暖、干旱地区发生,在我国的甘肃、四川、云南、广西、陕西、湖北、湖南等地有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东南沿海等地没有发生,该害虫是我国国内的检疫对象。

    【危害与习性】 块茎蛾以幼虫危害,它可以蛀食马铃薯的茎、叶和块茎,幼虫进入叶片只食上下表皮中间的叶肉,在叶中出现一条虫道,随着幼虫长大,虫道变宽,慢慢连成一片,呈半透明状,使叶片受损,失去作用,虫粪排在虫道一边。幼虫会吐丝下坠,借风力转移相邻植株为害,还能用丝把两个受害叶片连在一起。成虫卵多产在块茎芽眼、破皮和裂缝处。卵孵化后,幼虫吐丝结网蛀入块茎内部,形成隧道,可见洞口处有虫粪。严重时块茎被蛀空、表皮皱缩,或引起腐烂。

    【防治方法】

    (1)在疫区要消灭虫源,防止成虫产卵 种薯库熏蒸:在种薯入库前每立方米用敌敌畏1毫升或二硫化碳7。5克,或溴甲烷35克,熏蒸三个小时,杀死库中成虫。田间厚培土,不让块茎露出地面,及时浇水,不让土壤出现裂缝,阻止成虫往块茎上产卵。收获后不使块茎在田间过夜,防止夜间成虫往块茎上产卵。

    (2)药剂防治 在成虫盛发时,结合防治蚜虫,使用对鳞翅目有杀灭作用的农药。如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每667米2

    用20~40毫升,*20~30毫升,5%氟虫腈悬乳剂20~60毫升等,任选其一,稀释后喷施。

    (3)检疫 非疫区严禁从疫区调运种薯,如必须调运时,一定严格进行检疫和块茎的必要处理。

    skbshge

(一)马铃薯田主要杂草种类() 
1。按植物系统分

    单子叶——杂草种子胚有1个子叶,叶片窄而长,叶脉平行,无叶柄。主要有禾本科、莎草科。

    双子叶(阔叶)——杂草种子胚有2个子叶,草本或木本,网状叶脉,叶片宽,有叶柄。其中有菊科、十字花科、藜科、蓼科、苋科、唇形科、旋花科等。

    2。按生活类型分

    寄生型杂草——自己没有有机物合成能力,靠寄生提供营养维持生存。如列当、菟丝子等。

    自生型杂草——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质,为自己生存提供营养。其中有多年生、2年生、1年生等种类。

    skbshge

(二)马铃薯田除草剂使用方法() 
马铃薯田除草剂的使用方法有2种。

    1。土壤处理

    使用封闭性除草剂,可以在播种前进行,也有的在播后出苗前进行。这类除草剂,通过杂草的根、芽鞘或胚轴等部位吸收药剂有效成分后进入杂草体内,在生长点或其他功能组织部位起作用杀死杂草,如氟乐灵、乙草胺、异丙甲草胺等。

    2。茎叶处理

    有两种剂型可使用,一种是灭生性的,对所有杂草都有杀灭作用。在杂草已出苗,而马铃薯没出苗时进行杂草茎叶喷雾,通过茎、叶、芽鞘及根部吸收,抑制杂草生长,使杂草死亡。如百草枯、草甘膦等。另一种是选择性的,对不同植物有选择性,能杀死杀伤某些杂草,而对马铃薯无害。在马铃薯和杂草共生时期喷施除草剂,杀草保苗,如喹禾灵、精吡氟禾草灵等。

    skbshge

(三)化学除草剂的具体使用技术() 
1。播后苗前封闭杀灭

    (1)乙草胺(禾耐斯) 是酰胺类除草剂,可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小粒种子的阔叶草。用量:每667米2

    ,50%乙草胺乳油用150~200毫升,或90%乙草胺乳油90~120毫升。

    (2)异丙甲草胺(金都尔) 酰胺类除草剂,可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草、莎草。用量:96%异丙甲草胺乳油,每667米2

    用40~80毫升,持效期40~60天。喷药时土壤湿度应大些、效果好。

    (3)氟乐灵(氟特力) 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是最早在马铃薯上应用的除草剂。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小粒种子的阔叶草有杀灭作用。用量:48%氟乐灵乳油100~130毫升/667米2

    。易挥发、易光解降效,喷施后应与土混合,保持药效。对下茬谷子、高粱生长有影响。

    (4)二甲戊乐灵(除草通、杀草通、施田补) 二甲戊灵是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为防除多种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广谱土壤封闭除草剂。每667米2

    用33%二甲戊灵乳油300~400毫升。要根据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具体确定用量。有机质含量高的适当增加用量。

    (5)嗪草酮(赛克、赛克津) 嗪草酮为三氮苯类除草剂。是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的土壤处理剂。用量:70%嗪草酮可湿性粉剂,45~100克/667米2

    。用量应随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而增加。应注意的是:在沙土或土壤有机质低于2%的土壤,及pH值大于或等于7。5的土壤,前茬玉米地用过阿特拉津的地块不宜使用赛克进行除草。

    (6)地乐胺(双丁乐灵) 属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部分阔叶草,对寄生性杂草菟丝子有防效。用量:48%地乐胺乳油150~200毫升/667米2

    (可参照大豆始花期用100~200倍液喷雾,防除菟丝子小心试用)。

    (7)异丙草胺(普乐宝) 异丙草胺属酰胺类除草剂,为内吸传导型除草剂。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小粒种子的阔叶草。不仅用于马铃薯田除草,在大豆、玉米、甜菜、向日葵、洋葱等作物都可使用。剂型有72%乳油、50%可湿性粉剂。推荐用量:每667米2

    用72%乳油100~200毫升。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用量应越大,含有机质3%以下的沙土用100毫升/667米2

    ;有机质含量在3%以上的壤土可用到180毫升/667米2

    以上。

    (8)口恶草酮(农思它) 口恶草酮属环状亚胺类选择性触杀型芽期除草剂。可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阔叶草。主要用于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杂草幼芽接触吸收药剂则死亡。用量:25%口恶草酮乳油,每667米2

    用120~150毫升。

    (9)田普(二甲戊灵) 为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杀草谱广,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阔叶草。剂型是45%微胶囊剂,属旱田苗前封闭性除草剂,施药后在土表形成2~3厘米药层,杀灭杂草。同时对作物安全,不伤根,不挥发,不易光解,持效期45~60天。用量:灰灰菜较多的地块110毫升/667米2

    。如果草多、土壤黏重、有机质高于2%、或要求持效期长些,可适当增加用量。

    2。播后苗前对杂草茎叶喷雾杀灭

    在土壤湿度适合,气温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往往在马铃薯没出苗前,各种杂草已出,可采用灭生性除草剂对杂草进行茎叶喷雾杀灭。

    (1)百草枯(克芜踪、对草快) 百草枯属联吡啶类除草剂。是速效触杀型药剂,用于茎叶处理,发挥作用快,只杀绿色部分,不损伤根部,施用时最好在下午或傍晚,使农药推迟见光时间,可提高防治效果。用量:20%百草枯水剂,每667米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