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 >

第8部分

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第8部分

小说: 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skbshge

六、轮作倒茬做得不好() 
马铃薯是忌连作的作物,喜欢轮作倒茬。不倒茬进行连作的地块,翌年就要降低产量,块茎质量也有下降,特别是病、虫、草害会发生得更加严重。有报道说,连作8年的马铃薯地块,疮痂病发病率为96%,而中间接种一茬萝卜,再种马铃薯的,疮痂病的发生率显著下降,只有28%。青枯病、黑胫病、丝核菌溃疡病、湿腐病、干腐病和镰刀菌枯萎病等病菌,在土壤里都能存活,土壤是它的传播途径之一,连作田发病显著高于换茬的地块。另外,连作的马铃薯,由于营养吸收单一,可使土壤中钾肥含量很快下降,影响土壤肥力和下一茬产量,对种地养地、培肥地力大为不利。轮作的前茬以谷子、麦类、玉米等作物为最好,既有利于把病害发病率降到最低限度,又有利于消灭杂草。最好不用茄科作物作前茬,如番茄、茄子、辣椒等,因为它们与马铃薯有相同的病害。

    在我国北方一季作马铃薯集中产区,出现种马铃薯不认真执行轮作倒茬的较多。特别是一些无霜期短,只能播种马铃薯、小麦、莜麦、小油菜的区域,因为只有马铃薯单位面积的产值最高,一些农民因而对它连作较多。俗话说“换茬如上粪”,这是很有道理的,应当认真执行轮作倒茬的耕作制度。

    马铃薯的轮作制度,在人少地多的国家,是种一次马铃薯,间隔3~4年再种马铃薯,主要考虑到有些土传病害,其病害在土壤里可存活3~4年,这样就可以减轻或杜绝病害的发生与传播。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人均面积大些的地方,还能坚持轮作,但间隔时间相对偏少,一般隔1~2年轮作一次,也有隔一年种两次(年)马铃薯,再隔一年再种两年马铃薯的情况,都不太规范。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议种薯生产必须间隔两年以上,大田菜薯或原料薯生产最低隔一年;如果必须连作的地方,建议最高不超过两年。

    skbshge

七、播种芽块太小() 
我国农民种植马铃薯用的种薯芽块都偏小,只有5~10克重。使用小芽块播种,已有很长的历史了。过去农民在挖马铃薯芽块时,只把芽眼及一小部分薯肉挖下来,留下大部分没有芽眼的薯肉“山药楔子”糊口,从而形成了挖小芽块的习惯。

    国内外的试验结果一致表明,大芽块要比小芽块抗旱能力强,出苗整齐,出苗壮。大芽块平均每块可长出1。8~2。4个芽条,而小芽块平均每块只有1~1。1个芽条。产量统计表明,大芽块播种的产量与小芽块播种的产量显著不同。国外资料显示:芽块重14克的,每667米2

    产量为1440。1千克,而芽块重56克的每667米2

    产量达2144。7千克,播种大芽块比播种小芽块每667米2

    增产704。6千克,即增产48。9%。我们国内的试验,增产也很显著,用30克重的芽块播种比用10克重的芽块播种增产32。6%。

    “母大儿肥”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一个50克重的芽块,其中含水分40克左右。播种到地里就是遇到最干旱的土壤,这个芽块靠自己的水分也能长出苗子。芽块里的营养不仅可以供给发芽出苗,甚至扎根、出苗后仍有营养供给幼苗,如同小孩吃“接奶”一样,植株自然会更加健壮,抗不良环境的能力也会增强。相反,一块10克重的芽块,含8克左右的水分,若遇严重干旱,芽块的水分有可能被蒸发完了,芽块也就成了“薯干”,哪还有能力发芽生长呢?即使墒情好能够发芽,芽块里边营养少,长出的苗子也非常细弱,只能靠自己生的根系吸收土壤中的营养进行生长发育,自然没有大芽块长的苗子健壮(图12,图13)。建议芽块大小应掌握在35克以上,50克以下为宜。

    图12 大、小芽块芽子长势不同

    图13 大、小芽块生出的植株长势不同

    skbshge

八、播种深度不足() 
马铃薯的营养贮存器官——块茎,直接生长在地下,着生在地下茎中部节的匍匐茎上。如播种太浅,地下茎的深度不够,节数减少,对匍匐茎的形成和块茎形成及膨大都不利;也容易出现匍匐茎“窜箭”现象,结的块茎也容易露出地面见光形成青头薯等。播种浅,根系扎得浅,不但抗旱能力差,营养吸收也受到限制。

    有些地方的农民只图在播种和收获时省事,开沟只有6~7厘米,垄沟中坐土后,芽块只能播种在距地面不足5厘米的地方。而适宜的播种深度应当是开沟达到12~13厘米,垄沟中回落坐土2~3厘米,把芽块播在距地面10厘米的地方,再覆土最为理想。在土壤较黏重的地方播种可以稍浅一点,但垄必须大,覆土和培土必须厚(图14)。

    图14 马铃薯的播种深度

    skbshge

九、中耕培土既晚又浅() 
有的地方在马铃薯田间管理上注意不够,特别是中耕培土,进行得晚,培土又浅,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对马铃薯生长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比如,有的在马铃薯现蕾后期或开花期才进行中耕培土,这时植株已经封垄,枝叶交错又很嫩,作业过程中牲畜农具不可避免地要碰伤枝叶。据调查,这个时期进行中耕培土的有60%以上植株被不同程度地碰伤,影响了植株的正常生长,还易感染病害。而这个时期匍匐茎基本都形成并伸长了,还有一部分匍匐茎形成了小块茎。当中耕培土时,犁铧入地就可能把一部分长得长的匍匐茎弄断,使它不能再形成块茎,或使匍匐茎顶端离垄沟帮近了,往往造成“窜箭”。据调查,中耕培土晚,弄断匍匐茎和“窜箭”的达12%~17%,对产量影响很大。

    培土太薄,使马铃薯块茎在地下生长发育的环境得不到满足。一是块茎膨大期地下温度易升高,水分散失快,对生长不利。二是块茎生长易顶出地表,见光形成青头,降低品质。三是由于土薄,晚疫病菌易随雨水渗到薯块上,使块茎感病率增加而降低产量和质量。同时,也不利于贮藏。

    建议,无论是一次中耕,还是分两次中耕,最终培土必须达到15~18厘米,即从芽块上部向上量到垄脊,达到15~18厘米,有的品种可以达到20厘米。

    skbshge

十、收获作业粗放造成薯块伤害() 
收获作业,一般小面积的采用镐刨,面积大点的多采用犁翻,面积更大些利用机械收获,大部分用马铃薯挖掘机,极少数用联合收获机。除用联合收获机外,无论哪种收获方法都是由人工捡拾。收获过程中由于过于粗放,同时因收获过晚,气温、地温、薯温太低,经常出现镐伤、犁伤、机械创伤、人工捡拾中不小心造成摔伤等。不仅外观质量很差,表现出现伤痕、黑斑,还影响加工质量,更重要的是由于外伤,给病菌入侵创造了条件,贮藏过程中会因干腐病、软腐病等的感染,出现腐烂,造成损失。

    因此,要求在收获过程中,必须耐心细致,认真调试犁和挖掘机的深浅,及振动筛的振动大小,防止犁伤和机械创伤;人工捡拾时,要轻拿轻放和低放,要像拿放鸡蛋一样加倍小心,绝对避免远距离投放和高距离落地,防止摔伤。轻微摔伤,当时一般看不出来,实际薯肉表层细胞已死亡。贮存中如温、湿度合适,伤处愈合,但死亡细胞不能逆转,形成痂,去皮后表现黑斑。如果温度高、湿度大则会腐烂。有人把薯块称为“薯宝宝”,像对待婴儿一样想方设法保护其安全,不无道理。

    skbshge

一、马铃薯优良品种的标准() 
优良品种就是人们所说的好品种。优良品种的标准:一是丰产性强,即产量高;二是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能抗病虫害,抗旱、抗涝、抗其他自然灾害,在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及生长环境中,都能很好地生长;三是品质优良,商品性好,有卖相,能赚钱;四是有其他特殊优点等。具体地说,马铃薯的优良品种,一是块茎的产量高。如单株生产能力强,块茎个大,单株结薯个数适中等。二是抗逆性和耐性强。在同样情况下,感病轻,少减产或不减产;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强,能抗旱、抗涝、抗冻等;对不同土质、不同生态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三是块茎的性状优良。薯形好,芽眼浅,耐贮藏等;干物质高,淀粉含量高或适当,食用性好;大中薯率高,商品性好,能卖好价钱。四是有其他特殊优点,如极早熟,赶上市场最高的行情,又不耽误下一茬;薯形长得特殊,比如特别长,含还原糖低,非常适合油炸薯条用等。总之,符合高产、优质、高效的马铃薯品种,就是优良品种。

    skbshge

二、优良品种的选用() 
马铃薯优良品种的选用,要根据以下三个方面来确定。一是种植目的。种植者可依据市场的需求,决定是种植菜用型马铃薯供应市场,还是种植加工型马铃薯供应加工厂。据此来确定选用哪种类型的优良品种。二是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和生产条件,以及当地的种植习惯与种植方式等方面,来选用不同的优良品种。如城市的远近郊区或有便利交通条件的地方,可选用早熟菜用型优良品种,以便早收获,早上市,多卖钱;在二季作区及有间套作习惯的地方,可考虑下一茬种植以及植株高矮繁茂程度是否遮光等问题,选用早熟株矮、分枝少、结薯集中的优良品种。在北方一季作区,交通不便、无霜期较短的地方,可选用中晚熟品种,以便充分利用现有的无霜期,取得更高的产量;如果选用太早熟的品种,则收获后产品一时运不出去卖不掉,而且余下的无霜期又不能种下一茬,这就白白地浪费了田地和时间。三是根据优良品种的特性来选用。比如,在降雨较少、天气干旱的北部和西北部地区,可选用抗旱品种;在南方雨水较多的地方,可选用耐涝的品种;在晚疫病多发地区可选用抗晚疫病的品种等。

    为了帮助马铃薯种植者选用合适的优良品种,下面对多种不同用途类型品种的主要特点,加以介绍。

    菜用型品种,主要应具备大中薯率高(在75%以上)、薯形好、整齐一致、芽眼不深、表皮光滑几项基本条件。对薯皮和颜色,不同地区的人们有不同的要求,如广东人喜欢黄皮黄肉品种,对白皮白肉品种不欢迎。菜用型品种对淀粉含量要求不高,以低淀粉含量的为好。

    淀粉加工型品种,除了产量要高以外,最关键的是淀粉含量必须在15%以上,同时芽眼最好浅一些,便于加工时清洗。但对大中薯率和块茎表面形状要求不严格。

    油炸食品加工型品种的特点是芽眼浅,容易去皮,干物质含量在19。6%以上,还原糖含量在0。2%以下,并且耐贮藏。

    其中油炸薯条品种,还要求薯形必须是长形或长椭圆形,长度在7。5厘米以上,宽不小于3厘米,重量要在120克以上;白皮或褐皮,白肉或浅黄肉,无空心,无青头;大中薯率要高,120克以上的薯块应占80%以上。

    油炸薯片品种,要求薯形接近圆形,个头不要太大,50~150克重的薯块所占比例要大些,而超过150克的薯块的比例最好少一些。一般单株结薯个数多的品种,中等个头的薯块比例大。

    全粉加工型品种,应具备油炸加工型品种的特点。

    skbshge

(一)气候要相似() 
在地理位置距离较远的地方,主要看两地的气候条件是否接近。这一是指在同一季节两地气候是否相似,二是指在不同季节两地的气候条件相似,如南方的冬季和北方的夏季气候有相似之处,气温特别接近,雨量也相差不多。这样,引种地的气候与原产地的气候相似,进行品种引种就非常容易获得成功。

    skbshge

(二)要满足光照和温度的要求() 
马铃薯是喜光,并对光敏感的作物。把它由长日照地方引种到短日照地方,它往往不开花,但对地下块茎的生长影响不是太大;而将短日照品种引种到长日照地方后,有时则不结薯。温度对马铃薯生长关系极大。特别是在结薯期,如果地温超过了25℃,块茎就会基本停止生长。因此,引种时必须注意品种的生育期长短,特别是由北方向南方引种,一定要引早熟、中早熟品种,争取在气温升高之前收获;而由南向北引种,早熟或晚熟品种均可以。

    skbshge

(三)要掌握由高到低的原则() 
由高海拔向低海拔、高纬度向低纬度引种,容易成功。其原因是在高海拔、高纬度种植的马铃薯病毒感染轻,退化轻,引到低海拔、低纬度地方种植一般表现都好,成功率高。

    skbshge

(四)要按照试验、示范、推广的顺序进行() 
同一气候类型区内,在距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