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怎生姑娘 >

第118部分

怎生姑娘-第118部分

小说: 怎生姑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后跟咱们俩置气这么多年的份上,您就让一步吧?”

    皇帝没好气,哼了一声,斜了一眼黎王道,“是跟朕置气,可不是跟你置气。”

    黎王越发笑得放松,拱手赔礼,“是,弟弟没出息,实在是夹在母后跟皇兄之间,委实的难做。”

    他再三的赔礼道歉,皇帝的脸色才渐渐缓和了过来,只是仍旧带了一点不耐的问道,“你可是有了什么主意?朕从前听说她在聂府呆了一段时间,聂阁老也有结亲的意思……”

    黎王没料到皇帝会有此一说,忙道,“皇兄不可,妹妹在聂府很是吃了些苦头。可惜那时候臣弟也是才知道,并不十分清楚,又鞭长莫及,现在想起来仍旧不少后悔。

    臣弟听说,妹妹冲撞过聂府的三小姐,被罚跪在日头底下,还被府里聂墨的另一个同房诬陷,被聂润的夫人关过小黑屋……,后来又被送到乡下……”

    他说一点,皇帝就脸黑一点。

    黎王最后干脆道,“若是论名节,寻常百姓家的闺女也就这样嫁了,可妹妹到底是母后的老来女……”

    “行了!”皇帝一下子打断了黎王的话,“今儿就这样吧,此事以后再说,你退下吧。”

    黎王不知哪句话说的不对得罪了皇帝,待要请罪,又见皇帝脸色都变得潮红,唯恐皇帝被气死了,自己说不清楚,于是装作不知所措的样子慌忙告退了。

    却是黎王的一句“老来女”把皇帝气得不行。

    想起当年的事,他简直怒火中烧,伸手就把桌上的一套茶碗给砸了个稀碎。

    可最该责怪的人早就死了!

    剩下的人,一个是他的亲娘,一个是亲娘十月怀胎生下的妹妹,他置气又能如何呢?

    与亲人置气,总归到不了置人于死地的地步。

    福德悄悄的挥手叫了小太监进来收拾地上的碎瓷片。

    皇帝扔够了砸够了,心中怒火消掉了不少,跌坐在龙椅上,吩咐道,“去找……杜一过来。”他本来想叫路平过来,可一想到路平似乎对怎生有意,略一犹豫就换了人选。

    杜一很快过来。

    “你去查一下,永宁郡主当初在聂府的事。”

    杜一乃是隶属于皇帝跟宋太后的暗卫队队长,却不是前朝就有,而是宋太后在生下皇帝之前建立的。

    他们被编制在龙虎卫里头,但又不完全属于龙虎卫,只忠于皇帝跟太后。

    杜一听了皇帝吩咐一怔,然后才俯首道,“当初太后娘娘知道郡主身陷聂家之后,曾派了杜九去保护郡主,郡主的事,杜九应该知道一些。”

    皇帝点头,“行了,把他叫来吧。”

    这件事说起来还是误会居多。

    宋太后在俞家那边对外面对亲邻的家主人其实是她身边的一个老太监,却是无意间被蛇咬死了。那蛇就住在那宅子的墙里,翻修的时候窜出来咬了人。

    宋太后觉得不吉利,便命人把那宅子封存了。后来俞家犯事,朝堂上每日乌烟瘴气,也有不少人家请托到宋太后这里,这其中就包括宋太后的娘家,当初的文远伯府里。宋太后对怎生的关注就少了些。

    也怪宋太后当初并未料到俞尚书能跟俞家有关系,这么遥远的九族,得追宗寻祖拿着族谱才能确认。

    后来终于知道了,怎生也已经进了聂府,且成了聂墨的通房。

    不得不说一句,天意弄人,造化如此。

    幸而宋太后也没自大到觉得自己就是个完人,变态到那种非要把一切都掌握在手中、一旦觉得事情脱离掌控就想杀人的地步。知道亲闺女的遭遇,也没有用实际行动迁怒聂府——除了不答应亲事以外。

    杜九娘一开口就被皇帝打岔,“你是个女的?”外表完全没看出来。

    杜九娘闷声道,“是。”

    皇帝撇了撇嘴。

    他不大喜欢女人太厉害。

    不是光因为宋太后。

    宋太后对权势其实并不怎么热衷,但也不能因此就去撩拨招惹她。

    当年的俞虹生身故,其中有不少隐情,连皇帝都有不知道的地方,可宋太后因此整整有两年的时间,一句话也没对皇帝说过。

    当时皇帝宠爱的一个妃子因此说了太后一句类似不慈的话,没等他帮着掩饰一二,那妃子就自己上吊自杀了……这期间,宋太后甚至连个眼神都没奉送一下。

    后来,后宫中但凡智商超过二十五的,就没一个妃子敢于挑战宋太后。

    永宁郡主进宫,才有清净日子过。

    皇帝现在听杜九娘说起怎生的种种,心里滋味——羡慕嫉妒恨都有。

    羡慕宋太后的维护,嫉妒宋太后的维护,也恨宋太后的维护。

    是那种兄弟姊妹间争夺父母疼爱的感情。

    当然皇帝既不是受虐体质,也没有恋母情结。

    他就是普通的单纯的看自己妹妹不顺眼而已。

    何况这个妹妹还不同父。

    从另一方面说,宋太后相当于给自己的父皇戴了一顶绿帽子。

    可当朝也有传统,夫君死了,寡妇是可以自由再嫁的。

    但谁特么听说过一国的太后在先帝死后打算跟人私奔,还有了孩子的?

    尤其是私奔对象还是皇帝一度视为兄弟的一个男人。

    好兄弟眼瞅着成了自己的继父,皇帝没变态都是他心理强大。

    在怎生进宫之前,他也做了不少心理建设,但无论心中的城墙怎么个建设法,都没办法给怎生好脸色。

    可听了杜九娘不带感情色彩的描述怎生在聂府的生活,他心里又有点儿颇不是滋味。

    这就好比自家的倒霉孩子,你自己揍可以,打骂随心,可若是被别人打骂,这心里就又不痛快了。

    “聂璟允倒是一片痴心……,可惜家里实在是乌烟瘴气。”皇帝想到。

    他的子嗣不多,后宫也没出过暗害子嗣的事情,处处都有规矩,皇后虽然看着宽泛,却在小处管理的十分严格,因此陷害之类的事倒是少有。

    皇帝少见多怪,因为说起来,聂府其实算是世家里头家风比较好的了。

    没有谁家不出几个扯后腿的子弟。

    除非像余承安家,家中就生了余承安一个男丁。

    *

    怎生在俞家没有过夜,当天就回了宫。

    宋太后听她转述了一家人分散后的种种、又“着重”抱怨黎王去的不是时候,便道,“明日叫你娘进宫来说说话吧。”

    怎生脸上露出一个心虚的笑,拉着宋太后的手把脸埋在里头,嘟囔着问,“您不怪我喊他们爹娘啊?”

    宋太后眼光放的幽远,“我生了你之后,曾悄悄出宫去看你,她当你是宝贝,把你抱在怀里哄你入睡……”日夜悬心的日子里头,每时每刻都是盼着俞母对自己的女儿好一些再好一些的。

    怎生挠了挠头,愧疚的说道,“小时候的事我都忘记了。”她自从有了孩子,记忆偶尔会出现些错乱,近几年的事还记得清楚,可再往前,小时候的事便有些理会不清了。

    宋太后鄙视的看着她,“那时候你还没满月。”

    怎生:……

    宋太后真是专注打击儿女一百年啊。

    怎生受到打击,第二日一大早就把俞母接进宫了。

    她早早的坐着宫轿去了门口接俞母。

    宋太后虽然有点看不过眼,但是仍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糊涂着过去。

    反倒是俞母逮着怎生好一顿啰嗦,“你也不提前说一声,害得我担惊受怕一路……”

    怎生嘿嘿笑了,坐在俞母身边,挽着她的胳膊道,“是娘娘听说了咱家的情况,所以才起了心思想见您的。”

    怕俞母见了太后担心,又道,“她很佩服您呢。还说您照顾的我极好,她十分放心,也很感激……”

    一句话说的俞母眼眶发红,怎生忙拿了帕子,悄声安慰道,“娘,您别难受了,以后我跟弟弟会好好孝顺您的,连姐姐那一份也一块孝顺了您。”

    俞母点了点头,用帕子按了按眼角,也低声道,“你大姐姐毕竟都这么多年了,我也看开了,只是没想到太后娘娘能知道。”或许只有当娘的,才能真正的体会理解那种为人母的心情。

    进了寿安宫,怎生扶着俞母下了宫轿,一下子就看到正站在殿门口的宋太后。

    俞母慌忙跪下行礼。

    旁边的王嬷嬷立即扶了起来,并温声道,“太后娘娘说您不必行国礼。”

    俞母有点凌乱。

    不行国礼,难道要行家礼?弟妹给大嫂的那种家礼么?

    宋太后保养很好,看着都比俞母年轻雍容。

    俞母不知所措,朝着怎生看去。

    怎生扶着她的手引着她往前走,一面走一面道,“娘,您的面子可真大,这还是我头一次见母后站起来迎人呢。”两个娘见面,她当闺女的感觉压力好大。

    与此同时,宋太后也给了俞母一个相当“温和”的笑容。

    俞母忙垂下头,太后威仪赫赫,令人不敢直视。

    等两人进了殿,宋太后主动携起俞母的手,将她引到座位上。

第157章 良心() 
“……这么说来,余家的这个大公子倒是个青年才俊。”宋太后脸上带着舒心的笑,惬意的说道。

    俞母点头,“可不是么,又对母亲极为孝顺,我常拿他的事给么生讲道理,么生要是有他一半,我睡觉都能笑醒……”她笑着说道。

    听聂墨跟怎生说宋太后如何厉害,俞母来的时候心里也打突突,没想到这次见了,宋太后的话虽然听着硬,却不是不讲道理,只是这样,俞母也不敢直视宋太后的容颜,所以直到现在也不知道宋太后就是俞家多年的邻居。

    怎生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她这次聪明的闭上嘴。

    宋太后瞟了她一眼,转头对俞母道,“尝尝这花茶,是怎生这丫头祸害了半园子花制成的……”

    俞母也转头看了一眼怎生。

    怎生忙小狗似得点头,一脸求表扬。

    俞母:不会毒死人吧?

    虽然心里腹诽,可仍旧抬手端着茶碗喝了一口,然后小心的回味了一下,“倒是有几分花香,喝着也清爽。”

    宋太后笑,“这可真是自己的孩子自己护着,哀家就没喝出好来,清汤寡水的,还不如摘几片树叶子泡泡呢。”

    俞母:%¥#¥,你觉得不好还让我喝……

    怎生气哼哼的抬手喝了一口,她觉得很好啊,这么天然无污染的鲜花茶,太后真是没眼光啊!

    俞母这会儿已经放松了神经,见她的茶碗已经下去一小半,连忙伸手按住,皱眉道,“你喝这个行不行呀!”说着看了一眼她的肚子,心中已然是相信了宋太后的话,觉得这花茶不靠谱。

    怎生郁卒,还只能从善如流,怂怂的说,“那我不喝了。”跟当娘的讲道理,是想挨揍的节奏呀!

    宋太后心中暗爽,聪明的转移了话题,“余家这个儿子叫什么名字?可曾婚配?”

    “大名叫承安,余承安,自己极有主意,倒是不曾听说定了什么亲事。”

    宋太后点了点头,又瞟了一眼怎生,“这么说来,倒是一门好亲,孩子有出息,赚了一份大家业,品行也好,当婆婆的又脾气温和……”

    俞母,“可不是,我那老姐姐很是良善,又喜欢女孩儿,是很难得,要不是承安不松口,想来亲事也已经定下了。”

    怎生抱着一只果子啃着,闻言也点头,“嗯,余大哥很好。”

    宋太后笑道,“可不是么,果真是门好亲。”

    她又说了一遍好亲,俞母竟然鬼使神差的明白了她的意思,顿时扭头看了一眼怎生的肚子,然后心中各种酸爽。

    关于怎生跟聂墨说的,太后不待见聂墨的事,俞母今儿总算是相信了。

    宋太后看不上聂墨,可俞母也不想叫余承安娶自己闺女。

    这买一送一的,她还觉得对不住余老太太呢!

    “承安哪儿都好,就是这性子冷清了些……,虽是门好亲,可小两口过日子,蜜里调油,亲亲爱爱的,咱们做父母的也只有替他们高兴的……”隐晦的替聂墨说了一句好话。

    宋太后脸上的笑一下子就不见了。

    俞母心里哆嗦了一下。

    觉得怎生说不准真是自己闺女。

    起码这聪明劲既没有遗传到俞虹生的,也没有遗传到宋太后的。

    然后默默的对聂墨说了一句对不起,她自觉扛不住宋太后的威压。

    “不过,到底他们年纪小,经历的少,凡事还要靠大人帮着操心……怎生有娘娘照应,妾身这心里也有主心骨了……”默默的对宋太后表示了跪舔。

    宋太后这才重新露出笑,“哀家在宫里能见着什么好青年,还是要靠你们两口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