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怎生姑娘 >

第25部分

怎生姑娘-第25部分

小说: 怎生姑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生虽然神经有时候不靠谱,但天生的记性好,幸亏穿越的时候将这好记性也带了过来。

    她请教许嬷嬷的时候一没送礼,二没拜师,许嬷嬷心里老大不乐意,针走游龙般的给她演示了一种针法,没一刻钟就绣好了一朵花,“姑娘先将这花练好了。”

    怎生高高兴兴的谢过了许嬷嬷,回去就揣摩上了,要不是没有合用的笔,她能记一本笔记。

    这姑娘一口气绣了百十朵花儿,到了最后都能绣抽象些的花朵了……,可惜许嬷嬷欣赏不了,“这前头儿的虽然粗糙了些,可见用心。”也就是表示后头的没走心呗。

    许嬷嬷年轻的时候或许还有点好胜心,可到了她这一般年纪,也有了爱才之心,怎生明显的就是可塑之才,只是让她这样主动开口?

    有点拉不下脸,而且她的主要擅长是各色的膳食,绣花只能算副业。

    怎生没有她这么纠结,高高兴兴的谢过了她,又厚着脸皮求她给绣条锦鲤。

    古有鲤鱼跃龙门的传说,比喻人飞黄腾达官运亨通,她决定在荷包上绣几条锦鲤。只是鲤鱼不同于花朵那般简单,绣线配置起来比较麻烦。

    本来以为有一番苦求,没想到许嬷嬷很痛快的就答应了,花了小半个时辰绣了一条锦鲤不说,期间还指点了她一下。

    怎生是谁,那是写程序代码出身的,好记性就不说了,但凡跟顺序次序有关的,她总是记得格外的清楚,没出半点差错。

    许嬷嬷也有自己的考量,若是怎生仍旧能绣好了这条鱼,她就主动收她为徒,把这一身本事都交给她。

    绣花是一门技艺,就像创作一样,需要一个人心灵手巧,更需要创作跟灵感迸现。

    若是将鱼都绣成了一个模样,那不是活鱼,那是砧板上的死鱼。

    怎生做不到胸有成竹,只好先在地上画出来一条鱼的大概模样,一遍遍的想着,然后才开始绣。

    花了一日的功夫绣了一条,再往后就顺畅的多了。

    只是她这样努力的学刺绣,热情高涨,连聂墨都顾不上了。

    聂墨偶尔抱怨一句,被她用小眼神儿一撩,“二爷不要那劳什子荷包啦?还是我随便敷衍个就行?”

    自打他承认她是他的救命恩人之后,独自两个人的时候,她便你我相称,聂墨也觉得自在,越发的不要其他人进房里伺候。

    怎生白日里头带着红葡青葡做完了活计,三个女孩子便坐在一处学女红,关系倒是比从前又好了不少。

    青葡比红葡更聪明些,可她们的年纪也不过才十一二,玩心不褪,绣一会儿就跑到荔园的庭院中摘花戴,又偷偷的往怎生头发上弄了一小串花儿。

    两个小丫头嘻嘻哈哈的,怎生没放在心里,她专注起来也是很认真的。

    聂墨虽然不用忙冠礼的事情,可秋闱就在八月,每日里头也是辛苦读书行文,两个人都往学霸路上奔驰,相处起来多了些“猩猩”相惜,颇有点儿老夫老妻的感觉。

    中元节之后,聂墨便不再会客,一心在聂府读书,他心中打定了主意要秋闱高中,有了举人的身份,明年就能参加春闱,到时候一鼓作气,也好离了京城带着怎生出去。

    就算以后逢年过节必定要回京城,他也可以把怎生留下,自己独身回来。等上十年二十年的,他再对外宣称早已成婚,到时候怎生十八变,有谁能认得她?!

    这些事,他都没有跟怎生说。大男子主义显露无疑。

    倒是得知怎生正在学着绣鲤鱼,他看了两眼,觉得不甚满意,便打发聂河,“去买几尾锦鲤,捡着那些漂亮的。”

    聂河正因为主子最近读书少了外出受拘束呢,闻言不仅欣然答应,出去了大半日,不仅寻了几尾漂亮的锦鲤,连同鱼缸、鱼食、会养鱼的人都弄了来。

    聂墨点头,“送到荔园叫小厮学着养了起来。”

    “是,奴才这就带人过去了。”

    聂河得令兴匆匆的往外走,聂墨眉头一紧刚要喊住他,又想到正好借机看看怎生到底是如何想的,便没有再出声而是看着聂河走了。

    聂河可不知道怎生把他看作男神,他跟聂江都是聂墨的小厮,从小伺候,对于怎生这种“主子的女人”自然是敬而远之。

    聂河先打发了荔园门口的粗使婆子传话,“二爷使人送了鱼缸进来,姑娘们回避下,等安置好了再出来吧,免得外头的人不知好歹冲撞了。”

    怎生正一门心思研究绣技呢,听小厮庆阳传了话,便对红葡跟青葡说道,“这么晒得日头,咱们正好在屋里不用出去。”是压根儿不知道聂河带着人进来的。

    从这里就看出怎生不是个交际类型的丫头人才,像这种事,若是换了老夫人跟前的几个大丫头,譬如石榴,她肯定会逮着小厮问清楚,是谁带人过来的,带了几个人,是单送了鱼缸,还是鱼缸里头有鱼呀,若是有鱼,是什么鱼呢,怎么养呀,就算小厮一时不知道,有了这话,也知道该打听些什么事……

    两个小厮庆阳年纪大些,平日里也活泼,庆利略老实,常缩在后头,聂河看了这俩,便指了庆利,“你性子安静些,正好跟着学学怎么养鱼,二爷秋闱在即,这鱼可千万要经心些,别给养死了。”

    庆利虽然老实,胜在不傻,“小的愿意接了这差事,只是二爷把我给了怎生姑娘使唤,我还要跟她说一声。”

    聂河笑道,“那你快去说啊!”

    怎生一听养鱼,也极其感兴趣,只是古代男女防备甚严,她不能出去跟着听一听,只好遗憾的对庆利说,“那你就跟着好生学学,这养鱼的人不是府里的人吧?”

    见庆利点头,“那你可要问仔细了,他们这些养惯了的,不一定能都说出来,但有疑问你可一定要问清楚,别等着人走了,又有不懂不会的了。”

    庆利也不过十来岁,闻言就担心,“那我该问些什么呢?”

    怎生这时候就格外的想念现代,一网在手,问遍所有。

    “譬如这鱼每天什么时辰喂,多少日子喂一次,有没有生病的时候,若是生病该怎么办?一尾鱼最长能活多久,冬天该怎么办,夏天怎么办,这鱼缸里头能不能养睡莲啊水草啊之类的,能不能放些小石头?……”

    绞尽脑汁想了一大堆问题,庆利立时觉得好有压力,这是要把这鱼养到天荒地老的打算啊!

    他结结巴巴的问了,那养鱼的人还真都知道,最后见庆利虽然人小,却极为认真,便道,“我就在东大街那边住,聂河小哥是知道地方的,你要是还有不懂的,只管过去找我问就好了!”

    庆利这才依依不舍的点头,那架势恨不能将养鱼的人脑子里头的东西都复制一遍才好!

    荔园里头的日子似乎平淡如水,怎生很快就发现了养了锦鲤的好处。

    “知道跟鱼有关的诗句么?”灯影里头聂墨拿着书笑问。

    “嘿嘿,”怎生想起来没说先笑,越想越笑,后来干脆止不住了,烛火跳动中,肌肤细腻,容颜似玉。

    到底想到了什么句子,笑成这样?聂墨只随意想了一下,便略过去了,专注的看着她。

    反倒是怎生特别的不好意思,好不容易止住了笑声,尴尬的看了一眼聂墨。

    笑的时候很爽,笑完自我感觉真的是傻的能够穿透天际。

    然后就抵死不说了,万一说出来再被人笑一次。

    聂墨将她挟裹到床上,没有严刑逼供,只是在她半梦半醒间低喃的问道,“想到什么样的诗句让你笑?”

    怎生根本不设防,嘴里呶呶道,“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原来是乐府诗的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确定无疑的是个傻姑娘。

    聂墨将她的头发往耳后拨了拨,笑着翻身面对床外睡了过去。

    第二日怎生屁颠屁颠的醒了,殷勤的伺候聂墨穿衣。

    自忖自己的态度就像家中有即将高考的莘莘学子一般,用殷切的目光目送聂墨出了荔园。

    惹得红葡跟青葡在背后吃吃的笑。

    “姐姐是最为盼着二爷高中的人了!”红葡对着青葡大声的咬耳朵。

    怎生笑着捏她的脸蛋,“难不成你不盼着?等二爷高中的赏钱给了我可好?”

    红葡连忙摇头。

    三个人熟悉之后,两个小丫头便改了称呼,都称怎生为姐姐,怎生不在意,聂墨平日根本不见两个小丫头,又哪里知道这仨乱了规矩。幸好庆阳庆利两个小厮倒是很守规矩,从来都是喊怎生姑娘。

    荔园里头有了锦鲤,不仅庆利操心,丫头们也稀罕,天气一热纷纷为鱼操心……

    日常对话如下,“哎呀,鱼没煮熟了吧?”

    “就是呢,这么晒得天,俗话说,千炖豆腐万炖鱼,这鱼多炖一会儿更美味……”

    几尾锦鲤听了,在水里游得越发的欢快了,唯恐真的熟了被这些丫头们给吃了。

    话是这么说,可红葡跟青葡还是找了遮阳的伞扣在鱼缸上,怎生则时不时的去看一眼,以确定鱼有没有熟透,呃,是观察,观察鱼游泳的动作跟姿态何种的优美动人,沁人心脾……

    许嬷嬷很快发现怎生的鱼有了很明显的进步,“你看看,这游得多么的迅捷,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这头,这身子……哎,别提多么的利落了!”

    可不是利落,一条条的被丫头们天天惦记着,吓得能不快快的游?那何止是利落,简直就是闻风而动,望风而逃,慌不择路,屁滚尿流……

第34章 巴掌() 
程嬷嬷笑着看了一眼,拿着帕子翻来覆去说话的许嬷嬷。

    两个人自老夫人在娘家的时候就一同共事,这么多年,可以说是知己知彼的很,许嬷嬷的心思她就是闭着眼用脚趾头也能猜出七八分来。

    不用讲,许嬷嬷这是觉得怎生是个可造之材有了栽培的心思。

    可是这栽培呢,又有不同,最为牢固的关系,莫过于正儿八经的认了干亲,若是怎生一直是通房,这样是没有问题的。

    可一旦老夫人要给怎生提姨娘,许嬷嬷就不能认干亲,胳膊拧不过大腿,她不能跟未来的二夫人打擂台。

    通房,说白了就是丫头。

    丫头跟嬷嬷们认干亲无所谓。

    可若是换成一个姨娘,有个老夫人身边掌管膳食的嬷嬷做干娘,那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

    未来的二夫人能不多想?

    老夫人为了二爷跟二夫人的琴瑟和鸣,想必不会让这种情况出现。

    所以,一旦认了干亲,怎生就再无提为姨娘的可能性。

    许嬷嬷起了栽培之心,所以跑程嬷嬷这里来打探虚实来了。

    她心里想到,若是真的要提姨娘,少不得她以后就少跟怎生来往了。只是可惜了这么好的一个苗子。

    程嬷嬷自是知道许嬷嬷不会出格,所以也就认真的点拨了两句,“二爷现在只要怎生姑娘伺候,老夫人见了几次,只觉得她憨实可怜,说她是个有福的呢。”

    有福有福,自是有提拔成姨娘的福气喽!

    许嬷嬷不是没有遗憾。

    她脸上也带了出来,人上了年纪,对传承看的越发的重要。

    程嬷嬷推了她一把,“我就不信你没有别的法子了,你这技艺,难不成让她认个师傅都不成?膳食上我就不说了,单女红这一块,阖府上下有超过你一二的没有?她拜你为师,辱没了她不成?”

    许嬷嬷讪讪,“我是见她老实,心里也稀罕,就是那样一想,没准她还看不上我老婆子呢。”

    “你真是,一遇到事就后缩,属蜗牛的!你怎么不背着一个壳呢?就是孔圣人还有老师呢,怎么,你就认定她往后有天大的造化,会看不上你啦?”

    “那倒不是,我你还不知道么,就是爱多想些……”到底没把话说死。

    许嬷嬷没有见老夫人就走了,程嬷嬷见她连帕子都忘了,有心帮她一把,便主动去见老夫人。

    怎生好久没受到老夫人接见,乍一听到老夫人叫她,立即就想龟缩起来。

    战战兢兢的去了老夫人处,先确定了老夫人慈眉善目,这才放下一半心。

    “不错不错,你才学着绣,就有了这水平,可见也是个可塑之才……你们看这鱼,虽然配色上粗糙了些,可这鱼尾摆的活灵活现,鱼身肥硕可爱,是条好鱼!”

    屋里的丫头们团团围着老夫人,七嘴八舌的议论,月季道,“原以为怎生的女红要超过我至少得两年呢,没想到半个多月就已经这么好了,我以后可再不敢骄傲了。”

    石榴则认真的观察了绣线,指出,“若是将这里……这里……的线换成金色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