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怎生姑娘 >

第91部分

怎生姑娘-第91部分

小说: 怎生姑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有这份心,哀家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会怪你。”宋太后的情绪终于被调动起来,含笑对了皇后说话。

    皇后面上是极其高兴的,便歪头示意贤妃。

    虽然刚才得了个没脸,可贤妃怎么敢跟太后赌气?也随着皇后说了几句好话。

    太后这会儿心情好,接口道,“她还小呢,当不得你们这般夸赞。”

    怎生嘿嘿一笑,装傻充愣,她这个在行。

    只是笑完才发觉殿内安静非常。

    大家都盯着她的脸看,令她忍不住就抬手摸眼——难不成刚才笑出眼屎来了?

    好半响,才听见嫔妃之中有人低低的赞叹,“郡主一笑真是动人啊!”叫人见了忍不住心生欢喜。

    怎生这下完全的捂住了脸,丢人她倒是不怎么怕,可被人这样说,她就有点不好意思了。

    她觉得自己实在没有旁人说的那么好,包括圣旨上那些夸赞的话。

    不知道皇帝陛下在写圣旨的时候有没有心中嘀咕。

    “她脸皮薄,你们可不要羞她。”太后出来打圆场。

    “是了,妹妹年纪小,不比我们,不过刚才确实是臣媳看傻了眼,这宫里的美人臣媳也见了不少,可似妹妹这般一笑倾城的,实是少见。”皇后娘娘不紧不慢的说道,她声音一贯的温和,叫人不由的就觉得她说的真诚。

    怎生这会儿也顾不上羞臊了,忙道,“怎生蒲柳之姿,实在当不得娘娘如此抬举。”她手一放下来,殿内就有不少浅笑,实在是脸红的很。

    太后握住她的手,对众人道,“好了,把哀家的闺女都看羞了,都快坐下,王嬷嬷给大伙儿上茶,赶紧的吧!”

    “娘娘不若一人给咱们一把扇子,这样既能堵住我们的嘴,又能盖住我们的眼……”有大胆的嫔妃见太后心情好,便笑着说道。

    太后也不拿乔,笑着指了,“你这猴儿,平日里哀家看你是个乖觉的,不想却是个滑头儿,也罢了,这天一日日的热起来,正巧上两日哀家得了两箱子扇子,今儿你们每人都挑一把回去吧!”

    “今天是妹妹大喜的日子,我们这礼还没送出去,不成想先得了娘娘的好处!”贤妃恭维道,从身后的宫女手里拿过一只精致的盒子,上前亲手递给怎生。

    怎生忙行礼道谢,虽然郡主乃是亲王嫡女的品级待遇,可仍旧越不过宫中嫔妃(所谓打狗看主人,人家可都是伺候皇帝滴)。

    再者,她虽然有太后这根粗大腿,但是这腿也不是她的,就算是她的,她也不能看谁不顺眼就踩谁啊!

    这样胡乱的应酬着,太后也不帮忙,只叫她有些自顾不暇。

    怎生虽然很觉得有些尴尬,可到底也没怂到提着裙子落荒而逃的地步。

    “好了。”

    太后一说话,殿内就安静下来,足见宫妃们训练有素,眼力爆表,不佩服都不行。

    这是一种什么功底?这是一种你跟旁人寒暄说话,还能分出另外无数只眼睛,观六路,听八方……

第121章 郡主() 
“陛下现在说不得已经下了早朝,叫王嬷嬷领了你去谢恩吧。”

    太后一出口,叫原本打算亲自领怎生去谢恩的皇后歇了心思,她就算讨好太后,也没必要将自己搁在一个奴才的位子上。

    怎生恭敬的应了一声“是”,又给皇后等人行礼,这才由王嬷嬷引着出了殿门。

    她们一走,殿内又热闹了起来。

    王嬷嬷笑着感叹,“太后娘娘这些年过的清苦,老奴许久都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场景了。”

    怎生诧异,“难不成过年过节也……?”

    王嬷嬷摇头,“是娘娘不乐意。”

    也就是说她并不想见皇帝跟宫妃们,也不想参与他们的热闹。

    怎生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好,太后那些过去,或许王嬷嬷曾经参与过,但对于她来说,却是陌生的,不可碰触的。

    老实说,直到现在,她也没生出多少亲母女的心思来,都说血缘关系奇妙,她还没感受到奇妙之处,却先被一句脱口而出的恶言伤透了心。

    即便能理解太后当初的愤怒失望,可那段话还是被她牢牢的记住,是怎么忘也忘不了的。

    她能做的,也不过是多几分理解,然后假装遗忘而已。

    皇帝在乾正宫。

    乾正宫比太后的寿安宫还要大,才进去就看见刚才传旨的太监并另一个白胖的老太监迎了上来。

    王嬷嬷低声道,“前头的是德公公,传旨的是言公公。”

    不管太后跟皇帝如何折腾,彼此底下伺候的人倒没多少龌龊,德公公一面给怎生行礼,一面笑道,“陛下将回宫,请郡主稍候。”

    “多谢德公公。”怎生向他道了谢,站在殿外廊下立等。

    言公公端了锦凳过来,怎生辞谢了好意,低声道,“礼不可废。”她说完见王嬷嬷也没劝自己坐下,便晓得自己做对了。

    怎生早已经料到皇帝不会喜欢自己,将心比心么,换了自己,对母亲出轨生下的孩子也肯定喜欢不起来。

    幸而皇帝晾她的时间不长,只一刻钟左右,德公公出来,“皇上宣永宁郡主觐见。”

    德公公说完,又躬身道,“郡主请随奴婢来。”

    单从德公公的态度,是看不出皇上的好恶来的。那种宫廷戏里头主子不喜欢奴才便趾高气扬的样子更是完全没有。

    不过这样倒是叫怎生舒服了不少。

    她胆子本就不大,若是碰到个倨傲的,吓破胆可怎么办?这里可没有医院能给她缝两针。

    德公公领着怎生避过正殿进了东暖阁。

    怎生一直低着脑袋,没敢四下打量,进了门待德公公站定,她立即跪下磕头。

    皇帝不知道是不是病中的缘故,倒没有前次在太后那里见过的那种怒气冲冲,只是口气也不怎么好,“起来罢。”语气里头带了一点不耐烦。

    怎生听了,更加谨慎,恨不能浓缩成土行孙,一动不动的学小动物装死。

    在皇帝面前,也没人敢扶,怎生自己麻溜的爬起来,眼光只敢盯着脚下的绣了团花暗纹的地毡,身形纹丝不动。

    皇帝说了一句,就不再开口。

    怎生到目前为止都没见到皇帝的真实模样。

    不过皇帝的心情,她可以想象的出来。

    俞虹生是他钦点的探花郎,君臣相得了很长一段时间,然后俞虹生就不声不响的撬了老皇帝的墙角。

    虽然当时老皇帝已经作古多年,可那也是皇帝的亲爹。

    俞虹生就比皇帝大几岁,算是同龄人,且一张嫩脸,看上去比皇帝还显小,就这样一个人跟自己的亲娘竟然那啥了。

    好兄弟上赶着想给自己当后爹,这对于谁来说也是个零容忍的事儿吧?

    皇帝的心情可想而知。

    依照怎生的想法,太后是肯定不会为难父亲的,那九成就是皇帝痛下杀手,这样一来,虽然他们是兄妹,可中间也隔着杀父之仇呢。

    还是如聂墨所说,保持距离的好。(其实聂墨的意思巴不得怎生跟天底下所以的男人都保持距离。)

    皇帝冷眼瞅着这个便宜妹妹,一直没有动静。

    怎生心里腹诽道还不如刚才让她在殿外站着呢,起码没人这么冷飕飕的盯着她。

    又过了好半晌,才听见一声嗤笑。

    皇帝的嗤笑声,那杀伤力比之聂墨又强了千万倍。

    怎生不得不紧锣密鼓的搬砖垒墙,将本来就十分厚敦的脸皮再加固一层。

    一柄金如意扔到她的脚下。

    怎生险些没叫出声来。

    许多人没钱的时候常许些愿望,譬如让钱砸死我吧之类,但叫怎生说,这种愿望实在是不靠谱的很。就是人民币,成吨的下来,砸成肉泥也是常态,何况是金子。

    这柄金如意就完全可以作为凶器。

    若是砸到她腿上,一个骨裂都是轻的。

    “赏你了。”头顶上响起皇帝不咸不淡的声音。

    怎么连忙跪下,再次谢恩。

    然后两只手拿起如意。

    不是为了表示恭敬,而是这金如意真的好重,约么着也有一二十斤吧?

    她刚才误会了皇帝,皇帝不是不想扔她个骨裂,实在是能扔到她脚下已经很不容易了。

    换作是她往外扔,不砸到自己脚丫子就万幸了。

    皇帝摆了摆手,示意她赶紧滚蛋。

    可她只顾了捧着如意,竟是连皇帝的半点儿意思都没体会到。

    皇帝本以为她走了,心中还道这规矩不错,走路无声,抬起眼皮一看,喝,还低着头装鹌鹑呢。

    皇帝就忍不住眼睛抽抽了两下。

    世人对于那些智商不足的人总是多几分怜悯的。

    皇帝想到惊才绝艳的俞虹生,又看了一眼眼前这个蠢笨不堪的死丫头,硬生生的竟然憋出了两声咳嗽。

    难道皇帝因为刚才没砸到自己已经怒火攻心咳血了……这个不着调的念头一闪,怎生连忙飞快的朝咳嗽声传来的方向扫了一眼。

    只见一个明黄色的身影斜靠在榻上,正握紧了拳头在嘴边——那两声大咳嗽引出了一连串的小咳嗽。

    只是怎生这点小动作又如何瞒得过皇帝?

    索性他也没有应酬她的心思,再次挥了挥手,示意怎生滚蛋。

    怎生这才恍然大悟,匆忙行了礼,她本心也是很乐意滚蛋的。

    陛下龙威森森,她这种小人物实在是扛不住。

    只是走到王嬷嬷身边,就忍不住将身子靠在她身上,手里的东西太沉了。

    出了乾正宫的大门,在门口迎着的松香伸手将金如意接了过去,怎生这才算是真正的松了一口气。

    只是松香紧接着说道,“郡主,命妇们已经进了寿安宫了。”

    怎生忍不住“虎躯”一震,她不喜欢交际应酬啊!

    大概她的脸皱得跟苦瓜一般无二,王嬷嬷笑道,“郡主不要担心,有太后娘娘呢,这些年娘娘虽然不与她们应酬往来,可也没人敢在娘娘面前造次。”

    怎生摸了一把冷汗,王嬷嬷这话她深信,因为她造次过呀!差点吓破胆。

    寿安宫虽然大,却是盛不下所有嫔妃跟命妇们的,太后见怎生去谢恩,自己也不耐烦应酬,便留了皇后跟贤妃几个,其余的都打发了,“这次进宫的有不少你们的家人,你们各自回去,稍后由皇后安排,叫你们也见上一面。”

    皇后贤妃等被太后亲口留下有体面,其余嫔妃能见见家人,也有体面,于是大家都得了体面,各自高兴。

    由此就可看出太后也不是完全不通俗务的,还特意点出皇后安排,就是抬高了皇后,皇后领了差事却也高兴。

    太后这次面见命妇,是为了抬举怎生的身份地位,便一股脑的将京中的五品以上的命妇们都召了来。

    当先的却是黎王的侧妃王氏。按理,京中高过王氏品级的一抓一大把,可黎王现下已经被封了皇太弟,身份等同太子,侧妃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又加上众命妇们推让,结果就让这王氏先进了门。

    皇后是一国之母,见状就有些不喜,她身为正室,又是国母,妾室之流就是些上不得台面的,这王氏竟然被人捧了两声就疯疯癫癫不知所谓的蹿到前头,着实令人生厌。

    太后瞥了一眼皇后,问道,“这打头的这个哀家怎么没见过?是谁家的媳妇?”

    她并非不认得王氏,只是给皇后面子而已,毕竟看现在这样子皇后可要比皇帝活的长久,将来怎生少不得要在皇后手下讨生活。

    皇后这人,你只要找准了她的罩门,她也是个宽容的,“母后可是忘了,这是皇太弟的侧妃王氏。”点出黎王的皇太弟身份,也是叫众人知道抬举这王氏的缘由。

    有太后跟皇后这番敲打,果然见王氏将先前的张扬收了起来,又添了两分畏缩了,殿内的正室们心情这才好了不少。

    王氏恭敬的上前行礼,她之后,戚国公夫人、安定侯夫人、皇后的母亲承恩侯夫人、聂阁老夫人等人陆续行大礼觐见,而后又拜见皇后贤妃等人,这繁冗漫长的觐见礼足足持续了两刻钟的时间。

    宋太后命人给这些人赐了座,直接略过了王氏,按品级一一的跟眼前这些命妇们寒暄。

    太后身边养了个义女得封郡主的事京中已有不少人家知道,命妇对于今日进宫的原由也知道四五分,便有那胆子大的直言相询,“听说太后娘娘您跟前养了一个仙女儿般的姑娘,臣妾眼拙的很,竟是没分辨出是哪一位?”

第122章 见礼() 
皇后见开口的竟然是戚国公夫人,这位夫人向来不多话的,今日竟然能主动开口,便留了个心眼,“夫人不要着急,郡主妹妹去了乾正宫谢恩,这也该回来了。”

    皇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