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重返青葱岁月 >

第168部分

重返青葱岁月-第168部分

小说: 重返青葱岁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说刘明沣觉得小,那是很正常的。

    而刘爷爷那头还在试图讨价还价,让他给送个阳台。

    “就这么点儿,没三平方。”刘爷爷伸手比量着扭头跟袁振商量。

    刘奶奶也在一边插话,“就是,这晾衣服都不够地方。”

    袁振推推眼镜擦擦脑门上的汗,“爷爷,真送不了,这阳台三平半,我没这权限。”

    “打电话问问,申请,申请,这肯定能送。”

    “真不能送,就没这规定。”

    “能送,打个电话问问。”

    “真不能送……”

    “问问……”

    “……爷爷,要不去一楼看看吧,一楼送小院……”

    刘爷爷:“……”一层那还叫楼房吗?

第二百一十四章 莫名小白() 
最后看的是一套跃层,一进门,大三居套大两居的格式就把大家给征服了,而且这房子还是精装过的样品房。

    这带给人的视觉冲击真不是楼下那些灰突突的毛坯房能比的。

    房子是偏欧式的风格,布局开阔,色调明快大方,酒柜,展柜,装饰性壁炉一应俱全。

    水晶吊灯,实木填漆的长餐桌,软包的电视墙,一米见方的大理石地板上铺着色调鲜艳的波西米亚地毯。

    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差点晃瞎眼。

    刘爷爷跟刘奶奶这会儿也不说降价了,站在门口的地毯上蹭了好一会儿才跟着进来。

    刘妈妈站在迎门的展柜前好一个打量,一会儿摸一下,嘴角的笑忍都忍不住。

    刘明沣更是傻乎乎的直接跟刘爸爸建议:“爸,买这个吧!这个比下面那些好。”漂亮又宽敞。

    刘爸爸瞥了自家傻儿子一眼,房子漂亮?这价格会更漂亮。

    再看一眼,刘爸爸也不得不承认,确实是好。

    衣服是合身的好,房子那是越大越好。

    那些什么房子太大,不好搞卫生,人少房大,显得空旷等等,等等,这都是钱不凑手找的借口。

    不说别人,这要是谁白送她一套200平的大豪宅,好吧,这话说起来有点做梦,那就换个说法,要是有人拿200平跟她换自家的90平,她还顾得上去想搞不搞得完卫生?别开玩笑了,她会直接笑傻,然后颠颠的拿着自家的钥匙跟人去换。

    刘爸爸转了一圈,拦住了想要表达自己意见的刘妈妈,领着已经逛傻了的儿子,一行人风轻云淡(恋恋不舍)的从豪华的大horse里出来。

    也没回家,直接就近找了个饭馆,一家人点了几个菜,边吃边聊。

    刘爷爷放下筷子,带头发言,“他们这房子不便宜,阳台也不送,面积也小,倒是一楼送院子,但就是楼层太矮,最后这个倒是行,就是水电走的有点小毛病,门口还铺着地毯,出门进门的还得换鞋,麻烦,大吊灯挺漂亮,就是开着挺费电……”前头都是一笔盖过,就后面这个,刘爷爷明扁实夸的絮叨了半天。

    其实老头自己也想挑挑毛病的来着,但很可惜,没有成功。

    刘明沣就更直接了,他想要个大的。

    刘妈妈也跟着附议,说大房子住着敞亮,楼层高空气也好,反正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看中最后一套了。

    连一向勤俭持家的刘奶奶都没投反对票。

    刘明宣被全家脑门上散发出来的旺盛购买欲吓到了,在脑子里想了想那好看不实用光图表面工的大horse,弱弱的提了下意见。

    “咱家钱够吗?”那房子上下加起来最起码也得有200多平,3000多的均价,这房子总价估计得70多万,这么贵,咱家买得起吗?

    还有啊,“那房子是个样板间,也就是看看着好看,东西都不结实,那什么吊灯,壁炉的也不实用。”那大串挂小串的水晶灯洗起来估计会很想死。

    “我看挺好,多漂亮。”就是单纯当个摆件也好,刘明沣生怕自己的大房子飞了,赶紧扯出房子的颜值当借口。

    不提这些次要的,刘爸爸自己在心里转转,算了算自家这几年的存款,又找了个借口把刘明宣跟刘明沣打发出去,四个人碰了一下头。

    然后等刘明宣装傻充愣的逛了大半条街,把刘爸爸要的香烟买回来,这事就已经定下了。

    下午,刘爸爸就去把房子定下了,就是他们最后看的那套。

    最关键的还是贷款买的。

    刘明宣被自己无意中瞥见的还款日期吓了个哆嗦。

    不是,她家这就成房奴了?

    但看刘爸爸他们喜笑颜开的模样,好像一点都没意识到自家已经步入了月月还贷的日子。

    莫名好急……

    刘爸爸看她这样还特意开导了一次,简单直接,就说,家里的钱够,但做生意是要有流动资金的,贷款的好处巴拉巴拉,最后还笑着加了一句,给她的嫁妆肯定不会少的。

    刘明宣……这是嫁妆的事吗?

    说实话有时候她都觉得刘爸爸比自己还像是重活的,干点什么事接受能力特别强,就好比贷款买房这事吧,现在这年头真的不是太流行,实实在在的小众现象。

    也可能是她太保守,她一直对贷款买房这事持消极态度,一方面,她不太乐意欠钱,不管是银行还是个人,欠人钱就觉得不舒服,有心事,再一个就是想想那长达三四十年的还款日期她就头皮发麻,我了个亲娘啊,还钱不说了,还得还三四十年,感觉有种老黄牛拉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意思。

    但在她那个家家买房,家家贷的时代,这好像都是小事,毕竟这也算是一种时代精神了,不啃老的时代精神,家长给付首付,自己月月还贷。

    家长负担不那么重,孩子也可以得空拼拼事业。

    感觉哪哪都是好处,但这都是在房价飙升之后的后啃老时代,在这贷款都是可以拿出来说道说道的稀罕事的年头,刘爸爸真的很有点超前的经济意识。

    莫名觉得自己很小白。

    ……

    因为是样板房,也没什么好装修的,就是水电管道要改改,样板房也就是表面光,这犄角旮旯不起眼的东西很会糊弄。

    还有就是门,刘爸爸打算全部给换了,水电这块刘爷爷负责,门就交给刘爸爸。

    本来打算直接让刘妈妈在市场买的,结果转了一圈竟然没看见有卖的,最后还是市场管理指着门口的大牌子。

    “咱们就是个家具城,那是建材市场的事。”

    别说刘妈妈,刘明宣自己都是一头的问号,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家具不就是建材的一种吗?想着她就直接问了。

    结果人家听了就很认真的纠正了她的错误观念,“建材是卖半成品的,家具是卖成品的,咱们这是家具城。”

    刘明宣被绕的头晕,蒙蒙的点点头,真是涨知识了,这家具跟建材原来还不是一回事。

    出了门刘明宣突然反应过来,不对啊,这半成品是建材,但门是成品啊!怎么这成品也不卖?

    刘明宣不是很满意的扭头看看伸手的家具城,这不是忽悠人吗?没有就说没有呗!

第二百一十五章 奶奶的同学() 
没办法,他们只能跑建材市场,一进建材市场就花眼了,什么样的都有,复合板的,实木的,白的,红的,一眼望不到边的门。

    有种进了怪兽电力公司的感觉。

    做家具建材生意最主要就是靠聊,不管是男老板还是女老板,那接着茬就能往上赶,这不,卖门这家的男老板跟刘爸爸俩人都聊到六十年代了。

    六十年代那是什么时候,刘爸爸那都没出生。

    刘明宣坐在一边低头翻着手里的样本册子,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都没经历过,有什么好聊的。

    但人家就聊的很兴起,从公分制到扫盲班,说的火热,互通完基本信息,建材店老板很欣喜的发现,自家妈跟刘奶奶竟然是同学!

    ……刘明宣…_…||。

    刘奶奶小学都没毕业,就上到小学二年级……迷之尴尬。

    刘爸爸都愣住了,不知道要怎么往下接,就扯着脸笑笑。

    虽然这关系很尴尬,但是这关系是拉起来了,不管是真假,总归是更亲热了一点,刘爸爸很罕见的没招架住,当场就把自家的门给定了。

    那老板还很主动的说要省钱,原话是这样的,“就咱们这关系,不给你省给谁省。”

    咱们这什么关系,奶奶辈的小学同学关系……

    借着这层不知道真假的年少友谊,刘爸爸很憋屈的被杀了个熟。

    刘爸爸上了车,回头望望站在门口招手的建材店老板,很是感慨的来了句,“真是个生意人啊!”

    脸皮够厚。

    刘明宣被店老板热切的目光盯的浑身都冒了鸡皮疙瘩,听完刘爸爸这话,罕见的打了个哆嗦,一边系安全带一边说,“以后你自己来吧!”她怕时间长了,尴尬癌复发。

    刘爸爸被逗的笑,开车出了建材市场。

    俩人也没回家,直奔区里的批发市场,走之前,刘妈妈来电了,下了旨意,让他们捎个西瓜回去。

    正是饭点,市场里人特别多,就买个西瓜,他们也没往里走,把车靠路边一停,打算在市场门口的摊子上挑一个。

    “多少钱一斤啊?”刘爸爸蹲下,看看瓜蒂,拍拍瓜,听听声音。

    “纯正东北地雷瓜,两块一斤。”老板呲着一口的大黄牙,伸手比划了一下。

    刘明宣还没反应,刘爸爸直接站起来了,拖着自家闺女就往市场里走。

    这他妈的是要抢钱啊?个破西瓜就卖两块一斤,你以为这瓜跟你那牙一样,镶金了呀!

    进市场之前,刘爸爸还特意去卖水产那块转了一圈,借着鱼池的活水照了照——他就长的那么像冤大头!

    刘爸爸顶着这一张被冤大头的脸在市场逛了一圈,大包小包拎了一车。

    太阳太烈,这市场又是露天的,刘明宣被晒的,半道就溜回来了。

    帮着把东西拎上车,刘明宣一边抽卫生纸擦汗一边扇着风问,“爸,你没买西瓜啊?”

    刘爸爸踩离合的脚一松,跑下车,去路边的摊子上搬了两个两块钱一斤的纯正东北地雷瓜。

    ……

    “这瓜没熟。”刘奶奶握着半没进西瓜的水果刀摇摇头。

    刘妈妈接过手,一刀劈开。

    两半淡粉色的瓜瓤被厚厚的瓜皮裹着,一边滚了一半。

    看样子——不太熟。

    “刘建东,你这买的什么瓜。”刘妈妈手持水果刀大喊。

    刘爸爸窝在炕上,有点萎靡的应了一声:“纯正东北地雷瓜……”

    刘妈妈………_…||

    “两块钱一斤……”

    持刀的刘妈妈:……这个败家玩意儿。

    ……

    八月的夏令热的让人抓耳挠腮,在家里静坐那汗都跟深入地下万米的泉眼一样,呼呼的往外冒。

    欣喜的是,家里还有空调。

    让人想哭的是——用电高峰期,村里的电闸选择性的蹦哒了一下,子哇乱叫的烧坏掉了。

    “床脚那展一展,窝住了。”刘明宣一手苹果一手凉席,嘴里还不消停的指挥着。

    江源好脾气的抻抻,抬头示意,这下行了?

    刘明宣啃着苹果晃晃脑袋。

    天气热了,连风都跟着懒,树叶都不带动一下的,头发丝顺着黏答答的脖子一直粘到胳膊。

    “吃吧!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刘明宣伸手从盘子里捞起一个苹果。

    结果入手温润如玉,暖暖的。

    忘了,今天停电,冰箱也跟着停工了,烦躁的摇摇头,夏天三大忌,停水停电停网线,不知道吗?

    江源接过来,拖着人到凉席上坐,带点禅意的来了句,“心静自然凉~”

    刘明宣…_…||……呵呵~

    然后又紧接着跟了一句,“昨天晚上我们班主任打电话,通知说后天开始补课,让我们提前一天返校。”

    后天,提前一天,那不就是明天了吗?

    不是,你们班这都通知了,那我们班还远吗?

    “不是让人给举报了吗?”要是哪位英雄再神一次,愤懑上头,他们学校估计会再上次新闻,标题她都给想好了——区二中补课,二次被抓,额,不太响亮,换一个——区二中“霉”开二度,再上黑名单。

    江源……你不是想去举报吧!

    刘明宣:我哪有那胆,就是天气太热,不想动,再加上这车也不好坐,书包也沉,东西还要收拾,行李包也要拿……

    江源……说实话。

    刘明宣:好吧,我就是天热犯懒了,啊~不想补课,不想上学,我是一只小小小鸟,怎么飞也飞不高~(我是一只小小小鸟乱入)。

    “咱们学校说了,这次是自愿回去自习,不是学校要求的补课。”江源想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