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重返青葱岁月 >

第187部分

重返青葱岁月-第187部分

小说: 重返青葱岁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百五十章 智齿() 
一直挨到学校门口,俩人的眼战才结束。

    背着包先回的宿舍,把大件放下,转头才回了教室,结果一进教室,刘明宣就被方时雨的衰样给吓到了。

    “你这是怎么了?腮腺炎?”刘明宣轻轻点点方时雨肿得跟馒头有一拼的左腮问。

    方时雨红着眼睛拍掉,转头用力咽了口唾沫,转回来翻着小白眼说:“什么晒腺炎啊,我这就拔了个吱齿,晒腺炎传染不知道嘛,我要瘦得了晒腺炎,班主任还能让我进教室吗?”

    刘明宣捏着方时雨下巴,转着左右看看,“哎!这都破相了,过年能好吗?”

    “什么破相,就是摘个智齿,还过年,明天就好了。”方时雨再次甩掉刘明宣的手。

    “你这什么时候拔的?”看着怪严重,她也没拔过,没经验,但是肿成这样真的正常吗?“拔了几颗啊!”

    “还拔几颗,就拔了一颗,昨天刚拔的。”说是这么说,方时雨还是从笔袋里把随身的小镜子掏出来,对着左脸照照,有点生气的鼓鼓嘴,又骗人,还说两天就能消肿。

    王芸进门看见也吓了一跳,“你这去哪玩了,摔这样。”

    “我这是智齿,智齿。”方时雨要气炸,跟她爸说了,返校回去再拔,她爸让早点拔,这下好了。

    方爸爸:我不是想让你过年穿新衣服漂亮点吗?

    方时雨:可是现在不漂亮了。

    方爸爸: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想想过年吧。

    方时雨……我今年要买两套新衣服。

    等到了晚上,回了宿舍,方时雨拉着刘明宣说让给换纱布和卫生棉。

    “我不会换啊!”刘明宣拿着被方时雨硬塞手里的小镊子支楞手。

    “就把我嘴里的纱棉摘出来,把新的换上就行。”方时雨一边说一遍翻包找纱棉。

    刘明宣拿着纱棉,等方时雨张开口的时候一下怂了,把纱棉推给李媛,“那什么,我害怕啊,你给她换吧,我胜任不了。”她有一毛病,看着人家身上的伤口就觉得心里难受,麻酥酥的,受不了。

    李媛也想走来着,但被方时雨拉住了,被方时雨可怜兮兮的小眼神一瞅,没办法了,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拿着小镊子颤颤巍巍的伸手。

    刘明宣难受还忍不住凑过去看。

    方时雨瞪她,她就当没看见了。

    然后等李媛把方时雨嘴里的纱布挑开的时候,刘明宣彻底歇菜了,旁边跟着一起当吃瓜群众的张筱筱都忍不住来了一句,“我天,怎么这么惨烈。”

    等李媛小心的把新纱布贴上,刘明宣安抚性的拍拍方时雨,同情的问,“你这怎么摘的,怎么看着这么吓人。”皮肉都翻开了。

    方时雨舌头挑挑,调整一下新纱布的位置,白眼都懒得翻了,“我这是智齿,智齿懂吗?就是长在肉里的,拔智齿就是要把肉豁开,然后凿碎拿出来。”

    刘明宣:……凿碎了拿出来。

    方时雨这暴力拔牙方式真的是给刘明宣留下阴影了,一想到方时雨那淡定豁开,凿碎了拿出来,刘明宣就觉得自己后槽牙疼。

    而且这持续时间还长,一直到放假回家,方时雨这脸还没完全消肿,中间还各种戒口,不能吃辣,凉,肉,腥,咸,差点就面向西北,张大嘴了。

    因为是放假补课,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心情上都放松不少,没有多少紧张劲,对比考试前的兢兢业业,补课更像是假期值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就是耗时间。

    一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二,除了高三年级还依然坚挺在战场上,他们都已经高高兴兴的收拾着行李去车站等车了。

    也不急着回家,大家都拖着行李站在站台上等车,说说笑笑,问一下成绩,分享一下将要过年自己激动的心情。

    刘明宣跑到门口的小店里买了几根玉米,一边吃一边聊。

    “今年在哪过年,是江叔回来,还是你们过去。”刘明宣问。

    “还没定,一般是在这面。”老人坐车走动不方便,他爸就自己一个人,来回的也不费事。

    “那初一找你打牌啊!”刘明宣挺高兴,放假时间短,要是再回一趟北京,那估计也就是一前一后的见两面,想要出去玩估计是没可能,但不回去的话那时间还是挺充裕的。

    不堵车,公交车来的也快,跟刘乐荣,方时雨打声招呼,他们就上车了。

    今年雨雪多,整个腊月天都没放晴,一直都泛着阴。

    回家先去洗了个澡,洗完澡就窝在床上陪着刘奶奶剪窗花。

    剪窗花是个技术活,刘明宣就会最简单的,稍微复杂点的就不知道怎么动剪子了,刚开始剪,就是简单的她也剪的绊卡,一不小心就剪断了,不过是自己家贴,刘奶奶也没嫌弃。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刘奶奶一早就张罗着包饺子祭神一类的活,刘妈妈店还没关,一大早就要出门。

    “过年衣服还没买呢,跟着一起去吧,下午刚好去把衣服买买。”刘妈妈一边穿鞋一边转头招呼。

    “今天不忙吗?店里没活?”刘明宣一边套大衣服一边问。

    刘妈妈笑,“快过年了,哪天不忙,趁着现在还能抽出空,趁早买了,要不然过几天我没空了,你自己能去?”

    刘明宣不服气,怎么不能啊,“能啊!给钱就行。”

    刘妈妈斜她一眼,“是啊,有钱就行,我还不知道你们,就是上赶着去挨宰的,人家要多少就给多少,也不知道还还价。”

    这说的是刘明沣吧!她有这么傻吗?

    收拾好东西,急急忙忙的跟着刘妈妈走了。

    快过年了,商场里也没什么人,大家都在聊天打磕,刘妈妈刚把电闸拉开,旁边卖鱼缸的店员就颠颠的跑来了。

    刘妈妈拿着抹布看了一眼,“小张来啦!”手下干着活,又扭头看了一眼,“怎么还戴上口罩了?冷吗?”

    小张自己拉凳子坐下,把口罩拉下来,“哪啊,孩子病了,我怕出来进去的不卫生,再给交叉传染了。”

    “怎么病了?没事吧!”刘妈妈记得这小张孩子刚六个月。

    “没事,就是感冒了。我相信恳爷肯定能坚持过去。”说着还像模像样的挥挥手臂。

    刘明宣看了她一眼,转头用眼神问刘妈妈,“这恳爷是谁?”

    刘妈妈比了个口型,“她儿子。”

    刘明宣嘴角抽抽,恳爷?这妈还挺赶时髦。

    “几天了?”这眼看就要过年了,孩子也小,可千万别拖到年后。

    “三天了,一直就咳。”

第二百五十一章 必胜() 
“三天了?医院怎么说,开药了吗?”五六个月的孩子跟大人不一样,吃药分量药特别注意,不能随便吃,刘妈妈理所当然的以为是去医院了。

    “没去,现在医院传染病特别多,本来就病了,抵抗力不行,我怕去了再给传染上。”

    这理由倒也说得通,“那你怎么给喂药啊?也不知道吃多少。”刘妈妈还是觉得得去医院。

    “没给吃药。”小张接了一句。

    没给吃药?刘明宣没忍住,直接问了一句:“为什么不给吃药啊!”这都三天了,孩子难不难受还另说,身体扛不住啊,别再给拖严重了,六个月的孩子实在是太娇嫩了,不像大人这么扛造。

    刘妈妈也皱眉,“还是得去医院看看,这么点的孩子病了,不吃药怎么能行。”这不是胡闹吗?

    “就是感冒,一病就吃药对孩子抵抗力不好,我打算让他熬熬,熬过去就好了。”说着紧接着拿出手机让她们看。

    一张像素顶多六百的照片出现在眼前,但就这也够看清里面想要表达的内容了,照片里,一胖乎乎的小孩,眼圈,鼻周都红扑扑的睡在一张木头小床上,脸上有点泛油光,睡着了眉头也是微微皱着的,看着就像是不舒服。

    而且最扯的是孩子额头上还系了一根白底黑字的护额,上书两个大字——必胜。

    刘明宣没忍住,在心里来了句脏字。

    刘妈妈都被整懵了,点着手机上的照片,问:“这头上戴的什么?”

    “护额,必胜。”小张立即又挥手振臂。

    刘妈妈无语了,这是个孩子,不是个玩具,哪能这么玩啊!

    刘明宣又看了一眼,觉得这照片里的小孩脸红的有点不正常,就问了句,“是发烧了吗?脸怎么这么红。”

    “感冒肯定跟着发烧,没事,我给她物理降温了。”小张摆手,不当回事。

    你也可以降降温了,刘明宣脑子里补了一句,脑子烧傻了吧!感冒可以抗抗,这发烧怎么扛,一不小心就烧成肺炎了。

    这么小的孩子,发烧真的很容易出大事。多少孩子小时候发烧给伤着了,影响了一辈子。

    刘妈妈在旁边就直接被气出真火了,“发烧啊,大人都扛不住,你还叫个六个月大的孩子扛?”脑子有病吧!刘妈妈强忍着没把最后一句说出来。

    “烧到多少度?”刘妈妈憋着气问。

    小张被刘妈妈吼了一通也没生气,就有点小小声的说:“38度5。”

    刘妈妈差点没把眼珠子瞪出来,孩子烧到38度5还不吃药送医院,心怎么就这么大,也不留人了,推着往外送。

    “你也别上班了,赶紧请个假,回家抱孩子去医院看看。”说句不好听的,别把孩子给烧傻了。

    小张还磨磨蹭蹭的,觉得这是不要紧,“我下午去吧,这都来了,怎么跟老板说。”

    “我给你说,你赶紧去吧!这是大事,一不小心孩子就坏你手上了。”小年轻没经验,刘妈妈把厉害一说,小张也不说什么扛不扛的话了,拎着包,踩着高跟鞋就往外跑。

    刘妈妈看她那着急忙慌的样,叹了一句,“这太年轻结婚养孩子就是不行,一点稳当劲都没有,还医院细菌多怕传染,哪那么多道道。”人家医院天天消毒还能比家里脏啊!

    扭头又朝刘明宣说,“这感冒拖拖行,一旦发烧了,千万别忍,该请假请假,该吃药吃药,发烧这事可不是闹着玩的。”

    顺便的,刘妈妈还说了一遍育儿经,养了两个孩子的刘妈妈对这可是感触颇深,“当时你小时候就没有你哥壮实,就爱生个病。”

    刘明宣被壮实这个词给噎了一下。点点头示意刘妈妈接着说。

    “那时候你还没有三岁吧!我记得是刚会跑没多久,你爸这傻子就带着你去海边洗海澡,海边风大水凉的,你还那么小,回来就感冒了,小鼻涕一个接一个,脸都咳红了,你奶奶就抱着你去诊所。”这一点真是,刘奶奶哪都好,就一点,有点什么事不爱去医院,就好去个诊所。

    “那时候你郑爷爷还没退休,就去的村西头的那个小诊所,就那个大红脸的老头,老是喝醉酒的那个。”刘妈妈说着还比划了一下方向。

    刘明宣接着点头,表示自己知道,那诊所没郑爷爷家那大,但好处就是离家近,有很多人不愿意走远就图方便在他那看,她毕业以后那老头退休了,诊所就传给了他儿子,也算是子承父业了,当然了,好喝个小酒这优良传统也跟着继承下来了,每次碰到都看那医生一脸的醉醺醺。

    “他也就会治个感冒,拉肚,别的都不会,看见这点的小孩,试试温度表就直接给开药,幸亏啊,这人还有点谱,嘱咐了一下分量。”没说直接吞一片,让一片分三次。

    “吃了药你也不见好,还是咳,而且越咳越厉害,到晚上九点是不,你就开始发烧了。”刘妈妈现在想起来还是一脸的后怕。

    “就你爸,还说要去那小诊所给你打针呢,我跟你说啊,你爸年轻的时候可懒了,属于那种能躺着绝对不带坐着的,少走一步算一步啊,又要图方便。现在也是,在家里,酱油瓶子倒了都不带扶一下的,到这会儿了,袜子还是我给洗……”刘妈妈开始偏题。

    刘明宣赶紧咳嗽一声,打断,“那我去的哪?”

    “我当时害怕了,直接借车送你去的儿童医院,说起来当时也就是条件不行,全村都没有一个车,你爸摩托车还没有灯,最后还是你爷爷骑自行车去北村找了个三轮车,我跟你爸抱着你就坐在车斗里,吹着风,去了儿童医院。”

    “那儿童医院是给开药了,还是给打针了?”

    “说起来不服不行,这干什么就是要找对门,去了医院,人家医生就给开了三片小白药片,就吃了半片,当年晚上烧就退了,第二天早上起来就不咳了。”

    这么神?不会是化学药吧!刘明宣有点担心的想。

    “结果你也不省心,感冒还没好利索,又开始生沙子,一开始是红的,找人收好了又开始起白的,当时直接就病的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