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重返青葱岁月 >

第247部分

重返青葱岁月-第247部分

小说: 重返青葱岁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是花了钱的,宁可错杀不能放过,被刘明宣硬拽着去了。

    因为喊刘明沣,大家还错过了大部队,大诚子也懒洋洋的提议回去睡觉。

    睡觉,天天就知道睡觉,大好人生就这么被你们睡过去了。刘明宣毫不犹豫的赏了俩人一对大白眼。

    导游说是什么公园,是早上去过的人民公园吗?结果去了没看见有人。打电话问一下,才知道是文化公园,六个人挤了一辆出租。

    一路上,大诚子和刘明沣一个劲的抱怨,抱怨要耽误了自己的睡觉时间,声音哀怨的,连前面开车的司机都被逗笑了。

    到了地,刚够起步费,交了七块钱的车费,刘明宣拿着手机给导游打电话,问怎么走。

    文化公园不收门票,坐北朝南的一座大牌楼,门口停着好多的大巴车,不时有穿着很正式的参观团经过。

    可能是在火车上的小排起了作用,导游直接跑出来了,找到了在门口乱转的六人团。

    从傍晚,天空就开始飘着细雨,现在地上已经被铺了一层水雾,导游一边在前面引路,一边提醒他们小心路滑。

第三百六十五章 云里() 
进了公园右拐,经过一排大大小小的引路地灯,他们站在了一栋仿古建筑前。

    “一人一张。”导游从口袋里掏出门票,挨个分发。

    在门口排队等着的时候,陆续又来了几个团里的人。

    门口穿着长旗袍的迎宾服务员等人凑的差不多了,把票根一撕,点着人数,把他们放进去。

    进门是影壁,左侧是一条长长的连廊,路上竖着标有箭头的指示牌。

    看戏的地方是一座巨大的布棚,伴着细雨微风,幽魅的笛声细细传来,从天垂到地的黑色棚布微微摆动,轻远的古风扑面而来。

    掀开棚布,布棚里摆着一排排的竹椅,跟着导游坐下,手边是还冒着热气的茶水。

    不等她细细看过这古风古韵的茶棚,台上就响起了清脆的铜锣声。

    一上身穿着通绣夹身的半袖小袄,下身系一条百褶绣花裙的娟秀女子捧着话筒从后台款款而来。

    张筱筱目不转睛的盯了一会儿,侧头小声说,“这主持人穿的裙子真好看。”

    刘明宣点头表示同意。

    “欢迎各位来宾……”主持人声音婉转的说了欢迎词。

    中文说完,主持人还用英文说了一遍。

    大家很配合的鼓掌,主持人微笑鞠躬退场,随着主持人退场,后台小门的布帘挑开,穿着长袍大褂百褶裙的演员们鱼贯而入。

    二胡,古筝,琵琶,铜锣,小鼓,长笛十几种乐器一齐奏响。

    手指好像蝶花乱飞,声色好像乱花迷人眼。

    现场可能没有数字媒体来的精致,不可避免会有杂音,但现场的气势却不是mp3之类音乐播放器所能比的。

    刚强柔美,一曲罢了,余音袅袅……

    这还只是开场。

    正式报幕的第一个节目是二胡独奏,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和战马奔腾。

    刘明宣以前对二胡的印象就是典型的老头专项,慢而无味,结果听完,胳膊上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影戏,杂耍,川剧空城计,精妙绝伦的传统文化再一次刷新了她的世界观。

    压轴的是传统节目,变脸换衣,彩旗一飘,长袖一舞,现场气氛立时到了顶峰。

    六人团在下面看的目不转睛,刘明宣以前听过解说,说是变脸都是戏服身后有带子,需要换脸的时候就拽一下,但她仔细再仔细,也没看出人家有拽带子的动作。

    随着人们的欢呼,身穿戏袍的演员们直接下了台,来到观众身边。

    牵着台下观众的手,头一甩,脸变,再甩再变。

    简直神乎其技。

    刘明宣自己手都要拍红了。

    回程的路上,看着刘明沣激动的通红的脸,刘明宣不止一次的说,幸好来了,太值回票了。

    而刘明沣和大诚子也难得没有反驳,很赞同的跟着点头。

    赏玩人文精粹,接下来就是雄奇的自然景观。

    从市区向西出城,他们攀上了蜿蜒的盘山公路,两侧的山峰青翠挺拔,极目远眺眼中一片绿色,林木招摇,层次分明,而他们就行驶在幽静的山谷中,脚下是翻腾着白色浪花的溪流,水声在幽远的山涧传出好远好远。

    导游站在车前,拿着话筒开玩笑说运气好可能会看到熊猫奥!

    大家一起转头看向身侧的山峰。

    奔波六个小时,绕过崇山峻岭,他们到了位于川西高原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四姑娘山。

    此时海拔3200米。

    呼吸着山间的空气,她感觉自己有些目眩神迷。

    坐了六个小时,憋屈了六个小时的腿脚迫不及待的开始伸展。

    导游从酒店出来,赶紧喊,“不要剧烈运动,有头晕头疼胸闷的赶紧说,现在海拔已经到了可能会出现高原反应的高度。”

    刚想跳一跳的刘明宣赶紧停下了。怪不得有点头晕。

    在酒店简单吃了个午饭,行李都没卸,导游就带他们去了双桥沟。

    双桥沟是四姑娘山的必游景点,从双桥沟可以看到大姑娘,二姑娘,三姑娘三座山峰。

    只有最著名的姑娘山,要到明天的长平沟才能看到。

    站在四姑娘山景区门口,远处是一片被阳光笼罩高耸入云的山峰,遥远的顶端还闪着雪光。

    跟平地的山不一样,这的大山,平均海拔都在4。5千米以上。

    排着队,上了景区的观光车。

    刚想探头拍照,就被司机喝止了,司机从前走到后,反复的叮嘱大家要系好安全带。

    刘明宣刚开始还觉得有点多此一举,结果等车跑起来,她才知道系好安全带的必要性。

    翻山越岭的那一天……

    技术娴熟的观光车司机在狭窄的盘山公路上疾驰,身旁的山峰林木闪过,在颠簸起伏中拐过一道道山壁。

    车上的广播还间接的报着景点的名称,但他们已经没有经历去关注了……

    晕的要吐出来了。

    刚坐了六个小时的长途,还没缓过来就又来了一个小时,不晕车都晃晕了,更不用说晕车的了。

    坐在她前面的一阿姨直接吐了。

    周围的人赶紧掏纸找袋的往她身前递,刘明宣想起自己包里还有清凉油,解开安全带,把着扶手刚要站起来就被一个大拐弯又甩回到自己座位上了。

    江源赶紧把她拽住,安全带系好,清凉油传过去就好了,不用专门去送。

    车还在继续晃,阿姨也在继续吐,看着窗外飞逝而过的景点栈台,阿姨的丈夫大吼一声:“什么时候停,景点都过去了。”

    司机头都不回的喊,“中间不停车,从终点往下看。”

    不停车?那就慢点,阿姨的丈夫喊,但司机很为难的摇摇头说,“时间不够了,慢了你们玩不了多长时间,下午五点就得下山现在都两点了。”

    而且“慢也晕,坚持一会儿吧!”

    把阿姨的丈夫堵的一句话也说不出。

    值得庆幸的是,他们六人团没有人晕,只是被转的有点难受。

    艰难奔波了将近一个小时,他们才被送到了山顶的终点站,那阿姨已经吐过了三轮。还看风景?走都走不动了。

    阿姨的丈夫还要扶着人走走,被导游拉住了,去了旁边卖酥油茶的小摊上坐着烤火了。

    现在海拔3800米。

    站在山上已经很冷了,潮潮的湿气笼罩在身周。白雾缭绕。

    张筱筱紧了紧身上的厚夹克,“好大的雾。”

    导游笑着说,“这不是雾,这是云,你们已经站在云里了。”

    刘明宣被惊的瞪大眼睛捂着嘴,他们在云里了?忍不住伸手去摸身边的白雾。

第三百六十六章 千万不要洗澡() 
山间的风渐起,云雾被慢慢吹走,双桥沟的四壁也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看着眼前的山,眼前的树,她不禁呢喃出声:“……好美!”

    云雾在山间慢慢飘散,远处的山峦由青变白,林木一层一层的递进变色,秋黄的枝叶间杂在绿色的山峦海涛中迷蒙闪现朦胧可见。

    亚热带惯有的林木带着露珠展现在人们眼前,由高到低,杂杂丛丛,连地上嫩绿色的地衣都美的耀眼。

    大自然的馈赠永远都是这么慷慨,绿色与生机交缠,清新的让人心灵震荡。

    一花一叶都可以入画,颜色纯粹的好像墨染,一帧帧映入人眼,完美的让人目不暇接。

    她都忘了要拍照,被江源拉着,登上了不远处的观景栈台,木质的栈台和谐的掩入群山中,连扶手都嵌着绿色。

    等从震撼中醒过来,她第一件事就是去抓挂在脖子上的相机,就是随手抓拍的效果都好的惊人。

    唯一的缺点就是像素太低,饱满的色彩在里面大打折扣。

    张筱筱兴奋的直跳,一边跳一边喊:“好美,好美!”

    在栈台上把群山收到自己的相机里,又拍了合照,他们才恋恋不舍的从栈台上下去。

    一路走一边拍,饿了路边还有烤的喷香的牦牛肉,虽然对肉是不是真的牦牛肉抱疑问,但这都不重要,真的不重要,一个景点接着一个景点,沙棘树林,盆景滩,五色山,高山草甸……

    还有到处可见的牦牛……

    她问过导游为什么不把牛给拴起来啊!

    结果导游直接来了一句,“牦牛没有拴着的,都是放养。”

    什么东西少了都稀罕,连牛都是,这牦牛跟养殖场的肉食牛虽然最终的作用都是一样的,但生活待遇明显要好了不是一个档次。

    而且导游还特别告诫她说,千万不要去打,去动这些牦牛,因为这些牦牛的主人肯定就在不远方看着,你看不见他不代表他看不见你,如果伤了牦牛,百分百是要被抓住赔钱的。

    其实她从来没想过要去碰,更不要说打,牛多大,她多大,明显扛不过啊!

    看时间还够,还作死的跑去做了个漂流……

    结果上岸后就被一不小心看丢人的导游一顿骂,一个是时间太长,下山容易晚,再一个就是容易感冒。

    导游一边拿毛巾给他们擦身上不小心溅到的水,一边吓唬他们,“高原上感冒可不是闹着玩的,氧气稀薄,肺部的压力大,一不小心就会发展成肺炎,这地方又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就一个卖药的小诊所,你说,到时候怎么办?”

    理亏的他们都默默点头,装成很听话的样子,但心里还在喊……漂流好爽。

    回了酒店,就他们的情况导游还特意说了一下要注意的点,因为现在已经海拔三千多米了,大家有些事情要注意,除了刚开始说的不要剧烈运动,还有就是这几天最好不要洗澡,尤其是爱干净的女生,最好连头不要洗,天气冷容易感冒,在高原上感冒那可不死闹着玩的。

    再一个就是氧浓度低,在浴室这么封闭的小屋子里被热水一蒸很容易缺氧晕倒的。

    “风景这么美,不洗自拍也是美美的,不要害怕。”最后导游还开了个玩笑。

    吃完晚饭导游还特地每个房间又跑了一遍,结果还真抓到一个正在洗澡的。

    就在她们隔壁,不是别人,就是江源,刚开始秦磊还想着给掩护一下的来着,但他们住的酒店就是藏族大叔自己家改造的大旅馆,因为是自己弄的,隔音效果可能就没有那么好,导游在门口都能听到浴室哗哗的流水声。

    推门就进去了。

    在浴室门口把江源给堵到了。

    大声的喊江源,让他快洗。

    等人出来,就很生气的给江源上了一节思想教育课。

    本着连坐的规章制度,他们有幸一起旁听。

    “小女生都没有你爱美,就两天,等咱们到了康定就可以洗了,我说了多少遍不能洗,不能洗,你就偏洗,感冒了怎么办?”导游被气的说话都手舞足蹈。

    “你们可能听说过藏族同胞们都不爱洗澡,一生只洗三次澡,不要笑,这肯定是夸张,但藏族同胞洗澡没有那么勤是真的,不是他们不爱干净,是条件限制的,因为经常洗澡容易感冒,原来没有药的情况下肺炎是能致死的,为了生存,大家才变得不爱洗澡,这是人家好几百年才总结出来的经验,你们不要只是笑,要认真对待。”不让干就不要干,真感冒了,那就麻烦了。

    训完他们,导游带着满脸的不愿意走了。

    然后让刘明宣觉得很奇怪的一件事是,为什么啊!江源为什么非得现在洗澡?这个问题对她来说还挺困扰。

    女生对自己外貌的注意程度是分等级的,有的人不太在意,简单的洗漱,维持基本的整洁卫生,可能都不会化妆,刘明宣自己现在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