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

第794部分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第794部分

小说: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这也和年轻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关。人类这种生物,在自己的生命中普遍呈现出一个接受能力由盛而衰的曲线,一个人,往往把他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存在的事物视作理所当然的存在,把他十岁到三十岁之间出现的事物看作未来的象征,并且乐于使用它们,但到了三十岁以后,他就会变得固执,渐渐的倾向于将大部分新事物视作旁门左道,并且拒绝接受他们。

    林有德现在的宣传目标,就是抓住年轻人,实现这个目标,他不光在宣传方面下功夫,在宣传渠道方面下的功夫也一点不少。录音机、电视等等,都是现在新兴的宣传渠道,喜欢新事物的年轻人对他们会有天然的亲近感,而且老一辈对这些事物的抵触也会变成年轻人认同这些东西的助力——年轻人们总是希望自己和老一辈是不一样的,这种追求使得年轻人们更容易接受老一辈厌恶的东西。

    林有德已经见识过很多这样的事情了,在他小时候,大人们把电子游戏视作洪水猛兽,这反而使得本来对电子游戏兴趣不高的林有德喜欢上了电子游戏,后来老人们把网络网吧视作洪水猛兽,林有德就偏偏爱上了上网;后来老人们把网游视作洪水猛兽,然后从不碰网游只打星际的林有德就开始玩网游了……

    这些切身经历,帮助林有德制定现在他的宣传普及计划。这个时空,抨击发展的电视产业的第一篇报道,是林有德的御用文人们炮制的,紧接着林有德开始有条不紊的制造各种社会新闻:比如熊孩子看电视导致玩物丧志啊,熊孩子看电视学着电视节目里的做法离家出走要远行啊,这样的新闻被密集的制造出来,并且在人类革新同盟国家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一开始对林有德这种反其道而行的宣传,林有德的家人们还有些担心,他的部下也各种不理解,但出人意料的是,这些负面报道根本没有影响电视的普及。

    林有德没有告诉百思不得其解的部下,这种营销叫做负口碑营销,这种营销的原理很简单:其实不是每个人都对这些负面新闻那么敏感,就算是电子那啥啥一说最火爆的年代,也还是有相当大一部分家长给孩子配置电脑,放任孩子吸食这“电子那啥啥”,所谓的电子那啥啥的说法,最大的作用其实是让很多家长和孩子知道“电子游戏好玩”这个信息。

    在另一个时空,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加里森敢死队》这部电视系列片身上,当年因为爆发出一系列“孩子看这电视学坏了”的新闻,以及上级领导认为这电视片没什么艺术价值,导致这部引进电视剧被禁播,但实际上这反而让这部电视系列片家喻户晓,当时各种录像厅里,除了放饭岛爱的教育片,就是放这片了,结果连那些原本没看过《加里森》的人也跑去看了。

    所以,负面新闻什么的,只要能增加宣传目标的曝光度,那负面一下也没什么关系。

    更何况林有德的最大目标人群是社会上的年轻人,是那些正处在叛逆时期的大大小小的孩子,社会主流越反对,越神经质,他们就越喜欢。

    这些宣传效果相当不错,许多年轻人出来工作的最大目标就是买电视,而电视机也成为林有德在十多年前摩托机车之后第二个备受年轻人追捧的产品,磁带录音机则紧随其后。

    和电视机的销售相应,林有德在电视节目制作方面几乎占领了百分之八十的输出市场,在林有德忙着拍摄自己的电影的同时,他之前拍电影时带出来的学生正忙着拍电视故事片。

    这些人制作的第一批电视节目中,有改编经典歌剧而成的《哈姆雷特》,有从改编的《基督山恩仇记》,还有以战争时的纪录影片剪辑而成的战争纪录片,还有歌舞表演的现场剪辑版等等。

    这些节目良莠不齐,但是现阶段能电视节目的公司只此一家,加上人民群众的口味还没有被养刁,所以竟然也获得了相当不错的反响。r8

    最快更新,无弹窗请。

1034 听爸爸讲那过去的事情() 
1950年5月,林有德终于在北极圈内挪威所属的岛屿上爆炸了自己的第一颗核弹。

    之所以这么迟,是因为这个时空的林有德对核弹的需求并不大,他已经有一件大杀器在手了,那自然可以慢慢折腾核弹这东西了。而且因为德国的火箭技术比美国要更好,所以拥有核弹之后反而是德国会首先形成核威慑能力,因为德国用火箭就能轻而易举的把核弹发射到英国,而且这种投送几乎无法拦截。相比之下美国人只能用轰炸机来投送核弹,在德国防空网完好的情况下几乎是不可能直接将核弹投到德国头顶上。

    当然,美国人现在正在努力研制同温层堡垒,以求能够在德国防空力量控制的高度之外进行攻击,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林有德的航空企业也在拼了老命的提高德国空军的作战高度,林有德开发的高空截击机,作战高度已经可以抵达同温层。

    而且,这个时空的德国人在空气动力等方面远比美国佬有优势。

    在另一个时空,德国虽然弄出了飞翼式的ho229和前掠翼的ju287这样充满想象力的机体,但相比财大气粗的美国佬,德国人在空气动力学方面的积累明显不足,毕竟只有美国佬才能一个接一个弄出各种实验用的玩具,战后也只有同样拥有的苏联有办法和美国分庭抗礼。

    国防工业尤其是航空航天工业都是超级烧钱的项目,不是每个国家都能烧得起。另一个时空,一开始英国和法国还分别研制自己的战斗机,但随着航空工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烧钱度也直线上升,烧着烧着英法都烧不动了,只能走联合研制的路子。苏联虽然一直在和美国拼着烧钱,看起来好像五五开的样子,但烧到最后苏联把自己烧死了——当然苏联挂掉也不光是军备竞赛烧了太多钱的原因,但如果没有这种玩命的军备竞赛,苏联大概可以多存活一段时间。

    而另一个时空的中国,一开始是根本烧不起,只能砸锅卖铁勒紧裤腰带发展经济,什么先进玩意儿看到都只能流口水。96年台海危机的时候,很多人都说为毛不打,觉得中国太怂,但其实当时中**方自己心知肚明,就算美国佬不来帮忙,中**队也不一定能干死台湾,当时中国空军手里的三代机算一共才24架——你没有看错,24架苏27就是当时中**队手里全部的家底了,其他都是八爷七爷还有六爷。就算算上96年从俄国交付的第二批购买的苏27,中**队一共才48架三代机,而且因为几乎没有配套的电子战能力,这些飞机都不能算是形成了战斗力。

    后来终于有点钱了,烧了好多年,才在以色列和俄国的帮助下烧出了自己的三代机歼10,但歼10型最开始的设计并没有军迷们想象的那么好,尤其是进气口和机体之间的那几根结构强化用的柱子,更是让这型战斗机的时髦度降低了好几个档次——平时军迷们总说时髦度低才有战斗力,但事实上,在飞机这个领域,还就是时髦度高的战斗力高,气动能力越好的战斗机外形看着越漂亮。

    再后来又烧了很多年的钱,做了很多模型进行风洞试验,终于把歼10的棍子给拿掉了,搞出了歼10b,光从这个过程,就知道独立开发战斗机是多么的困难。

    如果这还不够直观,看看日本就好了,日本在众多精神日本人的概念里,属于仅次于美国的强国,比俄罗斯还厉害,但是偌大日本,高战斗机的时候还是碰了一鼻子灰。而且这还是在有美国人的技术的情况下碰的一鼻子灰,最终搞出来的f2,连日本军迷都掩饰不住自己的失望。这其中就包括美少女游戏剧本家早狩武志,这家伙写的空战题材美少女游戏《群青の空を越えて》一开始是打算让主角开f2的,结果写到一半f2的真实性能被公布,失望至极的他就把剧本中的主力战斗机改成了瑞典萨伯公司的一代名机。

    日本搞不出战斗机的理由无非就是烧的钱不够,积累的数据太少。美国固然可以给你的技术,但他不会也没有办法自己在技术积累的过程中获得的那些无形资产——包括经验空气动力学工程师和设计师等等等等。

    而中国这些年,虽然一直在干仿制和山寨,根据米格19仿制出六爷,根据米格21仿制出了七爷,但在这个仿制的过程中,中国一直在积累那些技术数据和各种无形资产。

    到了歼20问世的时候,中国的航空设计人员在鸭翼布局和三角形主翼的设计方面积累了相当多的技术储备,所以最终才会有了歼击20的外形——那基本就是集中国飞机工业50年之大成的布局,仔细想想,中国的新战机也只能是这个布局,因为一路就这样积累下来,要改别的布局还要重新实验重新积累。

    回到这个时空,这个时空德国在空气动力方面的优势就在于,林有德上来就把一系列可行的气动外形都给德国科学家弄出来了,摆在那里等着你们自己去实验去积累,这可比啥都不知道一点点摸索也直接多了。

    所以停战之后这几年,德国航空工业的设计者和研究者也腾出手来了,不用那么加班加点的改进飞机满足战争需要了,所以他们就系统性的把林有德弄出来的概念图都做成模型,放进风洞反复实验。

    这个过程中德国的专家们获得了珍贵的数据。

    德国的空气动力学理论研究也在这些数据的下有了飞跃式的进步。

    鬼怪只是一个开始,林有德手下的专家们正在研究如何在现有的冶金和材料技术条件下弄出最合适的外形,为此他们造了一系列的试验机,进行实机实验。

    每试飞一个试验机,他们就会给林有德送一个微缩模型,现在林有德的办公室里摆了二十多个这样的模型了。

    这些模型既有造型酷似苏27看起来时髦值暴高的丰乳的“战斗姬”,又有米格21和米格23那样看着就觉得土的柴火妞。林有德的航空专家们似乎对f16没有兴趣,而和f18大黄蜂很像的模型却给林有德送来了两个,看起来他们做了和f18类似的设计。

    此外,长得像yf23的家伙和长得像x32的家伙也混在了这群模型中,直到收到模型,林有德都不知道自己的航空专家们竟然照着这俩的外形造了验证机。

    然后林有德理所当然的去询问验证机的试飞情况,结果被告知一个摔了一个飞得无比蹒跚,所以被排除在了新型战斗机的气动外形考虑范围外。

    林有德一点都不惊奇,毕竟这俩的气动外形太超前,对飞控系统的要求太高了。就不说这俩,苏27这种三代机,对飞控的要求都很高,俄国人造出苏27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因为材料工艺和飞控系统不过关而无法发挥出苏27的气动外形的全部潜力。

    这个年代的飞控都很简单,应付鬼怪式那种尾翼下反的机体就有些勉强了,更复杂的气动外形,要做出机动动作一般都要求机体上多个控制面一同动作,互相配合,因此没有先进的飞控系统,要玩这种复杂气动外形的难度很高。

    总之,在实验了一圈各种方案之后,林有德的专家们还是选择了比较保险的做法——对鬼怪的设计进行改良,制造“超级鬼怪”。

    所谓的超级鬼怪,就是放大鬼怪的机身,将鬼怪的起飞重量和尺寸都扩展到接近另一个时空真正的鬼怪的基础上,同时对鬼怪的机翼设计进行改进,在机翼前方加上了边条,并且进行机翼和机身的融合设计,进气口加大以适应更加大马力的发动机。同时增加机头的尺寸,以便更多的电子设备。

    超级鬼怪在1950年三月试飞,各项设计数据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林有德的航空专家们对林有德说得非常直白,这个超级鬼怪就是个代用品,在有足够的技术和开发那些高端战机之前用来充数的。林有德也接受了这个想法,以超级鬼怪的性能,对付个十几年应该不成问题,然后直接上f15或者苏27那种档次的货色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其他人不这样想,在超级鬼怪试飞后没多久,美国人就决定推翻现在正在研制的新一代喷气战斗机方案,提高性能诸元要求后重新开始研制,目标是压制超级鬼怪。随后英国人也咬着牙减少了他们刚刚试飞的喷气式战斗机流星的订单,准备开始开发新一代喷气战斗机以应对超级鬼怪带来的威胁。

    最惨的是俄国,本来就没有技术和资金开发喷气战斗机只能买,超级鬼怪一出,俄国在内战结束后订购的第一批喷气战斗机就直接落后了,娜塔莉娅说不定都欲哭无泪了。

    当然了,娜塔莉娅能买战斗机也是因为美国人给了她贷款,所以最终被坑的还是美国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