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无限田园:穿越农家乐悠悠 >

第189部分

无限田园:穿越农家乐悠悠-第189部分

小说: 无限田园:穿越农家乐悠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使平日里最是厌烦和不耐,与那些大户人家的女眷们交际应酬,但李氏这次,却是决定广下请帖,邀请别人上门来,参加自己大女儿的及笄礼。

    因此,得了李氏的意思,林小桥便抱着安哥儿,去了郑寡妇的房间,想找她商议一些,具体的细节事项。

    李氏虽然志在将闺女的及笄礼,办的隆重一些,可她毕竟没有接触过这些事宜,所以,许多事情都不懂,只能让林小桥过来请教郑寡妇。

    郑寡妇一人在屋里看书,见到林小桥姐弟俩的到来,也是十分高兴,抱着安哥儿逗弄了一番,才与她说起了正事。

    郑寡妇领略了李氏的意思之后,便与林小桥商议起了,一干细节问题,裁制新衣,宴请宾客什么的,都不是什么难事。

    “既然你娘想着大办,咱们就得从现在开始准备着了,离着六月十七那一天,也就只剩下十来天的时间了。咱们凡事都得抓紧着时间办了,首先就是及笄礼当天的服饰和发簪,这算是最重要的一项了。毕竟,当天来观礼的人,肯定不少,这些东西都是马虎不得的。”郑寡妇抱着安哥儿,一一交待道。

    林小桥认认真真的听着,笑着回道:“那是一定的了,咱家现在在镇上也不是什么小户人家了,这些自然是要注意的。但是,及笄礼上要穿的衣服,发簪什么的,这些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讲究啊?我跟我娘对于这些都不大懂,还得郑婶细心的教一下才行。”

    郑寡妇听了这话,淡淡的笑了笑,说道:“及笄礼,分为采衣,初加,再加,三加这几个过程,每个过程所授仪式所穿的服饰都不一样,所以在服饰这一块,咱们还是得多费点事儿。我想了一下,咱们也别图省事,自己做衣裳了,小溪最近也是要忙着绣嫁妆,她也没什么空,干脆就到镇上最好的绣铺,将这任务交给她们。她们都是做惯了这些的,对于及笄礼的每件服饰,都是了如指掌,定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林小桥点了点头,也觉得这意见可行,既省事儿,又比较靠谱。

    之后,两人又讨论商议了一下细节性的问题,同时,多花了一些时间,将参礼的人员定了下来。

    及笄礼上,主人,正宾,有司,赞者,缺一不可,林小溪父母俱在,所以,主人无一疑问的,便由李氏夫妇担任,正宾需要有德才的女性长辈担任,林小桥后来与李氏商议了一下,决定邀请郑寡妇来充当正宾,林小溪对此也没有意见。

第386章 全力备战(1)() 
有司,是为笄者托盘之人,几人商议之后,决定邀请赵氏的女儿林小花,来充当这一角色。

    至于赞着,一般为笄者的好友或是姐妹,协助正宾行礼之人,因此,毋庸置疑,这一职责便由林小桥来担任了。

    及笄前几天,林家就广发了帖子,邀请镇上有名望的人家,到了六月十七这天,过来参加林小溪的及笄礼,几乎所有的人家,收到帖子之后,都给出了回复,说是到时一定会来。

    及笄前一天,陆浩杰遣人送来了家书和一个小木盒子,盒子里装着的正是一副,整套的宝石头面,样式好看又显富贵,却也不失大气。

    同来的信里交待,这套头面,是他送给林小溪的及笄礼物,同时字里行间,也委婉的建议,希望林小溪行礼之时,可以用他送的这套头面。

    既然未婚夫都已经有所交待,李氏几个自然也是不愿违背他的意思,少女及笄礼上,簪着夫家所送的发簪,也是一种难得的脸面。

    因此,到了六月十七这一日,宾客满座,李氏隆重而又严肃的,为林小溪举行了及笄礼的仪式。

    不论是行礼的服饰,还是簪发的簪子,或是这一天仪式举行的隆重,都让在场的宾客们大为赞口,一时间成为了安平镇,很长一段时间的谈资。

    行过了及笄礼,李氏所操心的第一件事,便是找人算了算日子,将林小溪的婚期定了下来。

    根据两人生辰八字,合出了三个吉日,八月十八,十月二十,还有一个十二月初六。

    李氏让林小桥将这三个日期都写在信上,给陆浩杰寄去,让他择个日子。

    差不多一个月之后,陆浩杰寄来了回信,选择了‘十月二十’的日子,李氏看过没有异议,因此,林小溪的婚期,便定在了下半年‘十月二十’这一天

    自打定下婚期以后,也不知是害羞,还是真的忙于绣嫁妆,林小溪更是整日将自己关在屋里,等闲不出来见人。

    送走了炎热的盛夏,迎来的便是瑟爽的秋天,时至九月,大郎二郎两兄弟即将要参加乡试,安哥儿还小受不得奔波,李氏自也是脱不开身了。

    可是,又实在放心不下两个,独自待在省城备考的儿子,于是,思来想去的,便让林二牛带着林小桥去了省城一趟。

    林二牛父女二人到了省城的时候,恰是傍晚时分,因为事先也没先送个信回来,所以,也没人提前出来迎接他们。

    大郎二郎对于他们父女二人的到来,显得一点儿也不惊讶,估摸着是早就猜到,他们会过来的,但还是看得出来,两人挺高兴的。

    今年的乡试定在九月初十开场,离着应试时间也没剩几天了,在这样紧张的时刻,林小桥原以为,自己到了省城这边,看到的会是两个哥哥,彻夜挑灯苦读的场景。

    岂料,她到了省城的第一个晚上,两个哥哥吃过晚饭后,拉着她在自家的院子里,散了会儿步,说说笑笑的倒也轻松,两人多是对着林小桥,问些镇上的事情,然后,兄弟俩便自行回书房,温了一个时辰左右的书,不到亥时就熄灯睡觉去了。

    林小桥一时间也有些摸不清楚情况了,不过她还是决定好好观察观察再说,这回李氏让他们父女两个过来,那可是千叮咛万嘱咐的,叫她好好监督两个哥哥,不能让他们二人念书念得太辛苦了。

    到了省城的第二天,林小桥起床的时候,大郎二郎两兄弟已经用过早饭去了书院。

    趁着他们不在的空当,林小桥匆匆吃了点早饭,便去了自家铺子一趟,这一年又大半年的时间,都没有管过铺子的生意了,并不代表林小桥就真的不关心了。

    这回既然来了,她总是要去看看情况的,虽然,顺子每个季度都会带着账本,亲自回镇上与她交流一下生意情况什么的。

    而且,这近两年的时间,从账面上来看,顺子也是将铺子打理的越发好了。

    林小桥也并非是对顺子不信任,她自是相信自己的眼光的,当初既然挑中了这两个人,进行栽培和提拔,现在当然也不会无端的怀疑什么。

    只是觉得,既已经来了,若不过去看看,似乎是显得有些不负责任了,更何况,那间铺子从选址到装修,再到后来的经营,这些都是林小桥倾注了许多心血的。

    这就好比她自己养大的一个孩子,突然中途交到了旁人的手上,虽然这人也是值得托付的,平日里也总是听到,有好的消息传来,但总归是要自己看一眼之后,才能真正放心的。

    到了店里,这个时间段,还不是营业的正点时间,所以,铺子里一个客人也没有,不过伙计们还是各司其职,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并没有随意的乱走动,或是三三两两的凑在一处聊天说话。

    林小桥进门第一眼看到这样有条不紊的场景,也不禁满意的点了点头,楼下糕点柜台那里的伙计,是认识林小桥的,连忙打了招呼,“二小姐好,您怎么突然就过来了啊,听掌柜的说,您不是回镇上去了吗?”说罢也没忘了道声喜,“对了,我都忘了给二小姐和夫人老爷道喜了,恭喜夫人老爷又添新丁!”。

    小伙计讨喜的话,林小桥听着心里也是高兴,她浅笑着点了点头,也就站在那里,与他说了三两句,“谢谢你的吉言,过两天得空儿的时候,给你们补发红鸡蛋啊!”。

    “谢谢二小姐,那咱们就等着了。”伙计一副欣喜的样子,说道。

    林小桥也不想再与他站在这里闲扯,便笑着问道:“你们掌柜的呢?来了没有?”

    “掌柜的多数时间都是巳时才来店里,今天还没有来呢,要不二小姐先坐着等等,我这就去把掌柜的请过来。”伙计如实回道。

    林小桥摇了摇头,“不用了,我自己先走走看看,你自己忙自己的吧”说罢就转身去了厨房看看。

    这个时间点,厨房里头正是人最多的时候,五六个伙计都在大厨房里头,忙着准备各种食材。

    虽然人多,不过当初厨房本就,被林小桥改建的空间大,所以也并不显得拥挤,伙计们自己忙着自己手里的活计,有条不紊。

第387章 全力备战(2)() 
林小桥一时兴起,也跟着他们捏了几个糕点,等到顺子过来的时候,二人自是又有一番寒暄。

    整个上午,林小桥就待在铺子里面,与顺子交流铺子的情况,顺便看看账,午饭也是在店里应付着吃的。

    许久不曾吃铺子里的小吃了,林小桥几乎是将二楼的小吃,都尝了个遍,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二楼的小吃铺子,也是常常变换着花样,顺子每过三两个月的时间,便会出趟远门,到处去搜罗一些美味的小吃。

    鉴于伙计们不错的表现,林小桥临走之时,便交待了一句,给所有的伙计们,翻倍工钱,伙计们得了这个喜信,自是欢欣愉快,同时也对林小桥感恩戴德。

    林小桥怀着不错的心情,出了铺子的大门,想着两个哥哥将要应试,该要好好补补才是,于是便走去菜市上逛了一圈。

    回去的时候,手里便拎了三斤大骨和两条大鲢鱼,大骨用来熬汤,里面加一些泡发的蘑菇和木耳,味道最是不错了,可以留给大郎二郎两兄弟,当夜宵来吃。

    两条鲢鱼都拿来红烧,算是晚上的加餐,方才在菜市上转了一圈,林小桥也都不知道买些什么,他们一日三餐的食材,都是平婶每天赶早买好了的,伙食也是相当不错。

    林小桥心里想着,两个哥哥每天读书耗费脑力和心力,便挑了两条鲢鱼买下,她记得前世,自己参加高考之时,老师常常挂在嘴边的,便是让他们回去多吃些鱼肉。

    据说,鱼肉里面营养最为全面和丰富,而且还能延缓记忆力衰退,增强记忆力,算是补脑食材的不二选择,正适合大郎二郎两兄弟,此时紧张备考状态下多吃。

    余下的几天时间里,林小桥每天就尽心尽力的,做些吃食给两个哥哥吃,旁的也不去理会。

    也有那消息灵通的,在他们父女俩,回来省城的第二天,便收到了几张帖子,邀请他们去府上玩耍,或是送了拜帖过来,想要拜访一下林二牛的。

    林小桥让平管家出去打听了一下,送来拜帖的人家,在省城也不是什么有名望的门户,多是些做生意做得不错的商户人家。

    不像是在镇上,几乎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哪怕是那些百年的世家,都会下帖子送到自家府上。

    林小桥仔细一想,便琢磨过味儿来了,省城毕竟不是安平镇那样的小地方,自家的门户状况,目前还多是靠着两个准女婿撑起来的,而自己的两个哥哥迄今为止,也只是有秀才的功名在身而已,所以,这样的情况,对于省城这边真正的大户人家,自是不够看的了。

    既然打听到了那些下帖人家的情况,林小桥便做主将他们的应邀或是请求拜访,一概都全部推了,对外只说,他们最近全力忙着两个哥哥的备战,没有闲心去应付这些。

    这样的说辞,听着就比较合情合理,总比随意找些不靠谱的借口好,免得惹来什么不必要的麻烦。

    另外,林小桥连着观察了,大郎二郎两兄弟三日,发现他们每天晚上,都休息的很早,一点儿刻苦夜读的迹象都没有。

    见着这样的情形,林小桥不免疑惑了起来,按理说不该是这样的啊,还记得从前考童生试和秀才试的时候,两兄弟在应试前都是十分紧张和刻苦的,怎么到了考举人试的时候,就这么惬意轻松了呢?

    林小桥一时间有些摸不准情况了,不晓得两个哥哥,是因为信心满满,压根儿就觉得自己胜券在握呢,还是因为,破罐子破摔,觉得自己反正是没有希望,所以就不当回事儿呢。

    摸不准情况的林小桥,在又憋了一天之后,还是忍不住去找两个哥哥,把自己心里的疑惑问了出来。

    面对自己小妹好奇又关切的眼神,当时大郎就忍不住笑了,最终解释道:“原先我们也是十足紧张的,每晚都要挑灯夜读大半个晚上,但渐渐的就发觉自己精神不济了。后来,接到学文大哥的来信,他在信里告诉我们,这考举人试不同于考秀才,这场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