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无限田园:穿越农家乐悠悠 >

第32部分

无限田园:穿越农家乐悠悠-第32部分

小说: 无限田园:穿越农家乐悠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就抛开那些自个儿包的卖相实在不咋地的粽子,迫不及待的去尝尝旁人包的,自个儿强烈要求加了馅料的粽子。

    林二牛给她捡了一个,利索的剥开粽叶,一股儿清香扑鼻,闻着味儿,这好似是个咸肉粽子,咬上一口,满嘴喷香,林小桥几口便把一个粽子吞下了肚儿,味道儿真是不错。

    林小溪则是吃上了一个咸鸡蛋黄的粽子,看她陶醉的那样儿,可见也是十分美味儿的。

    而大郎却吃到了一个里头包着红枣的粽子,虽说味儿也好,可是他更想尝尝那咸肉粽子,于是几口吞下肚子,便去奋斗第二个粽子了。

    二郎则跟林小桥一样,第一个就吃上了包着咸肉的粽子,看他吃的很是享受的模样,不用说,也是对这粽子很是满意了。

    最后,这些加了馅料的粽子,得到众人的一致好评,尤其是那咸肉粽和蛋黄粽,得到了大家的交口称赞。

    瞧着林小桥面上掩饰不住的得意之色,大郎兄弟俩很是给面子的,连连赞叹林小桥太会吃,居然能想到在粽子里头加上那么多的馅料。

    于是,李氏大手一挥,承诺众人,既然大家都爱这么吃,那么以后每年端午节的粽子都这么包了。

    李氏夫妻二人,看着面前的四个儿女,香喷喷的吃着粽子,一脸儿满足的模样,心里头也是被幸福和满足填的满满的。

    所有的粽子煮好之后,李氏便开始收拾送人的节礼,首先便是李氏娘家,其后便是镇上云来酒楼周掌柜那里也要送上一些,毕竟上回大郎两兄弟读书的事儿,要是没有他的帮忙,也不会那么顺利,李氏夫妻二人对他都是心存感激的。

    这两份节礼,李氏都是准备了五斤猪肉,加上各色馅料粽子二十个,另外各有一包镇上糕点铺子买的糕点,虽然对于周掌柜那样的人物来说,礼显得比较轻,但是这毕竟也是个心意。

    至于林家老宅那头,李氏并没有送上他们亲手包的粽子,而是早在昨儿个,就让大郎送了两斤糯米和几尺棉布儿过去林家大房,这些东西也足以够让两个老人过节用了。

    后来,李氏看着包的数量委实很多的粽子,想了想,便拿了个小篮子,在里头装了十个红豆和红枣的粽子,让林二牛提到里正家里。

    里正一家自然十分高兴,尤其是里正的婆娘,也从自家包的粽子里头拿了六个粽子,让林二牛提回来,给林小桥兄妹几人尝尝味儿。

    吃了两个粽子之后,林小桥便有些饱了,便不肯再吃,准备留着肚子吃中午的那一顿大餐。

    林小桥看着李氏不停的收拾着那些出了锅的粽子,便建议她是否送些粽子给他们的邻居,这样也好打好四邻关系不是?

    李氏听了,觉得十分有理,暗叫自个儿疏忽了,便也收拾了十个粽子让林小桥提着送给他们隔壁的一户人家。

    林小桥高高兴兴的提着小篮子,往他们的隔壁那户人家跑去,说起他们的邻居,林小桥觉得这户人家好似有些神秘似的,他们也在新宅子住了好些天了,可是却从未见过他们的邻居,也不晓得他们的邻居是个咋样的人,好像那户人家平日甚少开门的样子。

    林小桥看了看眼前的农家小院儿,木板做的小门,倒是挺结实的,比不上自家的房子大而气派,但是却也是青砖瓦房,只是院子看上去好像比较小些。

    她用手敲了敲木门,不大一会儿,就有一阵脚步声传来,打开门一看,林小桥愣了愣,这不是上回帮她的那个少年书生吗?这还真是够巧的,真没想到他们的邻居,便是他了。

    陈学文也有些诧异,他本在厨房帮着母亲做饭,忽然听到了敲门声儿,他正奇怪着谁会登门,没想到打开门一看,竟是林家二房的那个小闺女。

    过了片刻,两人都很快回神儿,林小桥看着同样吃惊的陈学文,笑着说道:“学文哥哥,没想到我家的邻居就是你啊。我娘让我送些粽子给你们尝尝,里头加了好些馅料的,很好吃的哦。”说着便把篮子递给他。

    陈学文看着眼前挂着香囊,额头上还画着个“王”字的小人儿,身上带着的那股儿灵气总是能轻而易举的吸引住他的心神,那种好似久违的熟悉感又悄悄袭来。

    听着她甜甜的带着很是自然的语气,叫着自己“学文哥哥”并亲切的给自己送上自家包的粽子,他的心头便又有了一种异样儿的感觉荡漾开来。

    林小桥看着面前的翩翩少年,穿着一身素色的家常衣服,眼神定定的却并未带着任何冒犯的意思看着自个儿,站在那里有些出神儿的模样,久久不接自个儿手上提的篮子,觉得甚是好笑。

    于是,她轻轻的拽了拽他的衣服,嘟着小嘴儿提醒着说道:“学文哥哥,你咋不接我的篮子呢?我家今年包的粽子可好吃了,我们都尝过了才给你送的,保证你吃了不后悔!”边说边眨着她俩灵动的大眼睛。

    陈学文顺势回神,看着她那可爱的小模样儿,温和的笑笑,然后打开门来,温柔的说道:“你先进来坐会儿吧,我去把粽子放好,待会儿把篮子给你。放心吧,我一定好好尝尝你家的粽子。”

    林小桥也就顺势进门,打量了一下陈学文的家,院子不算大,里头也种了些蔬菜,但是却没有像别的农户人家,养些鸡仔,猪仔之类的家畜,院子里头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还种了些花花草草的。

    就在她打量着陈家小院的时候,一个年轻的妇人从厨房里头走了出来,此人便是陈学文的母亲——郑寡妇。

    郑寡妇穿着一身半旧的藕荷色棉布衣裳,面容白皙,五官标致,满头青丝梳成一个暨,头上插着两根银簪子。

第65章 买田地(1)() 
林小桥看到她的第一眼,就被她的美貌给吸引住了,还有她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典雅气质,给震撼到了。

    林小桥从没想过,在上林村这样的乡间小山村里,居然还有如此漂亮的美妇,即使在镇上她也见过。

    除了美丽漂亮典雅之外,林小桥同时也觉得这个妇人的面容很是和蔼可亲。

    哪怕只是才初初见了一面儿,林小桥就觉得自个儿不自觉的想要亲近她。

    怪不得陈学文生的如此出众,一表人才,又总是能够给人一种温和的感觉,原来是来源于此,有这么一美貌娘亲,他想生的难看点儿,估计都很难。

    在林小桥打量郑寡妇的瞬间,郑寡妇也在为着儿子带了个小女孩进来他们家而感动微微的诧异,所以也不着痕迹的快速打量着眼前的小丫头。

    这小姑娘也就七八岁的年纪,生的倒是挺可爱的,身上还带着一股子灵气,就是不晓得这是谁家的,来到他们家干什么?于是,她笑着问了句:“学文,这是哪家的小姑娘啊?”

    陈学文回道:“母亲,这是我们隔壁邻居林家的小女儿,她是来给咱们送粽子的。”

    郑寡妇听了释然,朝着林小桥笑笑,客气的说道:“真是谢谢你们了,还能惦记着咱们孤儿寡母的,以后有机会我一定登门致谢啊。”

    林小桥看着她迷人的微笑,一时有些沉迷,听了她客气的话语,片刻摆了摆手,礼貌的回道:“婶婶,不用客气,都是自家包了吃着玩的,给您尝尝鲜,您别嫌弃就是了。”

    郑寡妇听了笑笑,没有再说什么,她接过陈学文手中的篮子,用着她一贯柔和的语气,轻声细语的说道:“小姑娘,你先进屋喝口水等等,我去把粽子放下就把篮子还给你。”

    林小桥听了点了点头,笑着回道:“婶婶自去忙吧,我站在这儿等着就行了,爹娘还等着我回去吃饭咧。”

    郑寡妇看着她直爽可爱的小模样,便有些打心眼儿里,喜欢上眼前的这个小姑娘了,笑笑不语。

    她提着篮子转身走进厨房,不大一会儿,就提着原先林小桥拿过来的小篮子出来了,径直走到林小桥的身边把篮子递给她说道:“一些小吃食儿,都是我自己做的,你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小姑娘,婶婶很喜欢你咧,你学文哥哥经常不在家,以后有空就过来找婶婶玩。婶婶给你做好多好吃的。”

    林小桥接过篮子,看了看,里头放满了东西,好像都是些糕点之类的,隐隐的都能够闻到些香气儿。

    她也没有拒绝人家的好意,点了点头,甜甜的说道:“谢谢婶婶,我家就住在隔壁,也是刚刚搬过来不久。以后您可以多去我家走动走动,平时我娘一个人也是很寂寞的,常常说找不到人说话聊天呢,您要是多去我家陪她聊聊天儿,我想她会很高兴的。对了,上回学文哥哥帮了咱家的事儿,我爹娘都说要好好谢谢他咧,就是一直都没有找到机会。现在知道你们就是我家的新邻居,我爹娘一定会很高兴的!”

    郑寡妇听了,面上的笑容更深了,也未曾拒绝林小桥的好意,对着林小桥点头说好。

    话都说完,事儿也办完,林小桥便提着篮子打算走了,陈学文紧跟在后头打算送送她。

    林小桥走了几步,突然回头,有些莫名其妙的朝着郑寡妇说道:“婶婶,你长得真好看,比画里头的人还好看。还有,婶婶你好温柔啊,小桥一见到你,就不由自主的喜欢上你了。”说完也不看郑寡妇是啥子反应儿,便快速的跑走了,惹得陈学文在后头闷笑不已。

    待到陈学文送完林小桥回来,还看到自个儿的母亲——郑寡妇依然静静的站在那里。

    郑寡妇看着自己的儿子,冲他笑笑:“这小姑娘真是有趣儿,娘也挺喜欢她的。”

    陈学文听了,想到母亲经常一人孤苦在家,想来也是颇为寂寞的,便对着母亲说道:“娘可以多去她家走走,他们一家子都是比较老实厚道的人。之前他们家闹分家的时候,儿子也在场,看到也听说了一些这家人的事情。她娘那次被自己婆婆害的流产昏迷,差点儿性命不保,引发了挺大的闹剧,都是这个小姑娘为她娘请郎中请大夫的,还坚持着帮着她娘讨公道咧”于是,便把那次林家发生的闹剧讲述了一遍儿给郑寡妇听。

    郑寡妇听完有些唏嘘,对着儿子感慨道:“真是不论穷富,哪里都有纷争啊!哎这家人,也真是挺不容易的。”说着便有些微微的出神儿。

    陈学文知道他娘肯定又想到以前的糟心事儿了,便转移话题说道:“娘可以多去那户人家走动走动,他们一家人都是老实厚道的,儿子在镇上读书,经常不在家,这样您也可以多个说话作伴的人,也不至于太过孤单了。”

    郑寡妇听了儿子的话,知晓他的心意,思索了片刻,便点了点头,说道:“行啊,我改日找个时间,去他们家登门拜访去。你就不要担心娘了,娘这么大个人会好好照顾自己的。倒是你自己,在镇上要好好读书,娘其实不是很希望你将来走入仕途,只希望你能做个读书明理,做个正直善良的人。但是,你自己坚持要读书出仕,娘也尊重你的意见,不拦着你。”

    陈学文听了点点头,母女二人简单的聊了几句,便自去书房看书练字儿,郑寡妇也接着走去厨房,忙活二人的午饭。

    林小桥从陈学文家出来便飞快的跑回家,与家人共进了一顿端午节丰盛的午餐。

    二郎因为上午贪嘴儿,粽子吃的比较多,一下子难以消化,所以在众人都津津有味儿的啃着排骨,吃着肥鸡肥鸭的时候,他只得摸着肚子,羡慕又有些悔恨的看着他们。

    林小桥看着他时不时的流露出的哀怨小眼神儿,内心一阵儿狂笑,手上的骨头啃得更香了

    端午节过后,李氏又找了个机会,开了一次家庭会议。会议的主题,便是林家二房以后的生计大事儿。

    自从他们从林家老宅净身出户以后,家里头一亩田地儿也没有了,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第66章 买田地(2)() 
不说他们一家子的口粮问题,光是看着林二牛一个地地道道的庄户汉子,每天闲在家里却不得下田儿的着急样儿,林小桥觉得不管咋样,都得给自个儿老爹买上几亩良田,让他找点儿事儿做,要不自家的地面儿都得被他转悠塌喽。

    再说,如果不置上些田产,他们一大家子的口粮也是一个问题,现在自家吃的米面儿粮食,一半儿是姥姥孙氏给带过来,一半儿是林二牛去镇上粮食铺子买的,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每回看着林二牛去镇上买粮食儿的模样,就像有人拿刀子要割他的肉似的,买完回来以后也是一副抓心挠肺的模样。

    上回盖完大房子,置办了家具,买完牛之后,家里头总共也就只剩下三百五十两左右的银子了。

    林小桥觉得,他们家现在第一重要的事儿,便是买上些田地,一是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