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桃花书生 >

第117部分

桃花书生-第117部分

小说: 桃花书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墨源一惊,蔡宇鑫病倒了?这是怎么回事?

    在玲珑心中,爹爹就像一座大山,坚强得难以想象。这座山巍峨高大,坚若磐石,成为她心中最坚实的依靠。父亲的突然倒下,让她几乎在一瞬间彻底崩溃。在她的心目中,两位哥哥从来就是没有担当的人,家里发生了这种事情,她首先想到的,竟是墨源。

    “大夫说,他是心力憔悴,中风了。我……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说着说着,竟又哀哀楚楚地哭了起来。

    “现在怎么样了?”墨源问道。说实话,他对蔡宇鑫并无一丝好感,心中反倒是对他专权跋扈,做下许多祸国殃民的坏事恨恨不已,但是,玲珑的悲楚模样,让他心里一时竟也无法狠下心来。

    玲珑不住地抽泣着,断断续续地说:“大夫讲,好在发现及时,不然就相当麻烦,非死即瘫。好在现在虽无大碍,但还是要卧床休息很长一段时间才行。”

    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墨源定下心神,宽慰玲珑道:“既如此,就不必太过担心。年纪大了,人都会有些毛病的,你要放宽心。”

    玲珑缓缓地点点头。过了一会儿,问道:“你回来这几日,为什么都不到府上来,是身体不舒服吗?”

    墨源顿感愧疚,喃喃道:“不是,心情有些不好,懒得走动。”

    听了墨源的话,玲珑显然吃了一惊,急忙止住了哭泣,从父亲的事情中回过神来,关心地问道:“心情不好?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带着一脸的苦笑,墨源沮丧地说道:“没什么,你心里已经够烦,就不要再挂心了。”

    玲珑却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一脸紧张的表情,走到墨源身边,猛然攥住了墨源的手:“不,到底怎么回事?你说给我听听。”

    墨源心中一暖,对方的关切之情令他感动。玲珑真是一个善解人意、知冷知热的女子,对自己的深情厚意让他感佩之余又有些无地自容。

    “为了太后催促完婚的事情……”墨源不知该如何解释,自己请求太后的事情他真是难以启齿。

    “怎么?你不愿意?”蔡玲珑紧张得全身微微颤抖,如果墨源此时说声是,或者是点点头,估计她会痛苦得晕厥过去。

    “不是。”墨源摇了摇头。

    蔡玲珑长嘘了一口气,这才将墨源的手放开,疑惑地问道:“那又是为什么?总要有个原因吧。”

    墨源一时怔愣,这种事情如何跟对方提起,何况这件事牵涉到玲珑,自己对太后的请求虽然说是重情重义,但是一个即将于自己成亲的女人,又怎么能够接受未来丈夫如此的做法。

    他仍是沉默,不置可否地摇摇头。

    玲珑急了,复又攥住墨源的手,声泪俱下地说道:“玲珑也不是你能交心的人吗?有什么话不能跟我说?”

    望着玲珑心急如焚的模样,墨源终于无法克制自己,一把将对方拥入怀中,喃喃自语般哽咽道:“我不能说,真的不能说,我不能伤了你。”

    突然地,玲珑毅然离开墨源的怀抱,退后几步,像是不认识墨源一般,双眼逼视着那痛苦不堪的脸庞,沉默良久。

    终于,她的脸色渐渐变得惨白。万念俱灰的她,转过身去,决然地朝屋外走去。

    墨源像是大梦初醒一般,几步冲到门口,拦住了玲珑。

    这个女子的心性,他太了解不过了,平日极尽温柔,如同一汪清澈见底的水,波澜不惊,少有涟漪,但就是这样的女孩子,墨源也知道,一旦心灰意冷,却是倔强得令人无法想象。

    一旦走出这屋子,这个自己心仪已久的女孩很可能就不再回头。

    “你别走……”墨源一把攥住玲珑,言语几近恳求。

    这个美若天仙的女子,有着令人难以想象的才学,早已让墨源会不守舍,他如何能让玲珑从自己的生活中消失?

    “我告诉你,全都告诉你……”

    墨源彻底败下阵来,他攥着玲珑的手,又将她带回到椅子旁,复又坐下。

    “我求太后,再让我娶几个女子……”

    …………

    太师府。

    客厅里虽然坐满了人,却始终是鸦雀无声。管家和几个胆大的丫头好奇地几次朝里面探头观望,却始终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

    为何会有这许多如花似玉的千金小姐突然聚集到了太师府呢?既不是什么节庆之日,府中又没有什么重大的活动,为何不约而同大家都来了?

    而且,看装束模样,这些小姐都是富贵人家的千金,个个贵气逼人,大有来头。

    蔡玲珑坐在上首正中的主位上,半晌没有吱声。客位上依次坐着庄采薇、欧阳倩、王璐和叶媚四人。这四人均是美貌无比的女子,人人气质优雅,装束艳丽,整个客厅也因此熠熠生辉,格外生动起来。

    四人好奇地望着蔡玲珑,不知她为何将大家找来,又为何半天不发一言。

    大家都知道各自的身份,隐隐约约觉得,今日之事一定是与墨源的事情有关。

    蔡玲珑微笑着,思索良久,方才轻启朱唇,开口说道:“几位姐妹,找大家来,是因为一件与墨源有关的事情,需要大家共同商量……” 

第4章 明争暗斗() 
成章曰:叶子健暂代太师职,何巨贵巧阻墨源行

    京都皇宫文德殿。

    赵倨睡眼惺忪地来到大殿,在龙椅上坐定,心不在焉地扫视了一下站在下首的左右两班文武官员,李德福照例是扯着喉咙尖声细气地叫道:“圣上早朝,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官员们个个低头颔首,大殿内一时鸦雀无声。过了好一会儿,赵倨才恍然醒悟过来,原来往日第一个奏事的太师蔡宇鑫今日不在殿上,他因病缺席,在家中休养呢。

    文武官员们也是一直悄无声息地等着。多年的惯例已经养成了习惯,竟然无人第一个出班说话。赵倨又等了一会儿,摇摇头,终于开口说话了。

    “诸位爱卿,谁有本章要奏吗?”

    众臣这才反应过来。何巨贵向来胆大,第一个站出,向上施了一礼,奏道:“圣上,赵墨源在西北一战中,擅做主张,放鞑子兵入关作恶,祸害百姓,罪莫大焉,微臣恳请圣上降罪,严加惩处。”

    说完,退回队列之中。

    观文殿大学士胡志杰随即出列:“圣上,赵墨源轻敌冒进,致帅司罗星汉无端阵亡,应加严惩。”

    翰林学士承旨王宇翔、左散骑常侍李桐也相继出奏,弹劾赵墨源。

    赵倨越听越不是滋味,眉头深锁,面色铁青。看来这朝中与赵墨源唱对台戏的还真是不少,居然无一人为其评功摆好,出言辩驳。

    此时他突然想起蔡宇鑫来了。

    你这个老东西,为何关键时刻卧床不起啊。要是平常,你只要先开口,大殿中的气氛就迥然不同,至少,这帮喜欢吹毛求疵的家伙,不会如此猖狂。

    他的眼睛在两队臣子中来回扫视,希望能有一个人站出来为墨源说话。

    终于看到一个人,赵倨心中一喜,急急发问:“叶爱卿,这件事你怎么看?”

    叶子健正在暗暗着急。今天的朝会,气氛非常微妙,这么多人攻讦墨源,如同事先商量好的一般。但环顾左右,却无一人出言辩驳,看来,这赵墨源定是会受到责罚的了。

    原本他想出列,可是一想到自己的女儿叶媚已经赐婚赵墨源,如果自己为墨源说好话,只怕会有徇私的嫌疑。

    现在圣上点了自己的名,情况却有不同,自己应当是可以畅所欲言的了。

    于是他细细斟酌了一番,开口说道:“圣上,微臣得到的消息却与以上诸位大人有所不同。赵墨源此次西北监军,不畏艰险,亲临前线,与将士们同甘共苦。他胆大心细,将鞑子精锐围困在山谷中,以较小的损失歼灭对方数万人马。尤其是北鞑骑兵在此一役中损失殆尽,已经无法对西北边陲构成威胁。因此,微臣认为,赵墨源不但无过,反而有功,应当予以褒奖。”

    话音未落,御史大夫何巨贵便出言顶撞道:“圣上,叶子健与赵墨源关系非同一般,他巧言令色为赵墨源歌功颂德,应当与赵墨源一起受罚。”

    赵倨陡然沉下了脸,厉声喝道:“何爱卿,朝堂之上,各抒己见,岂能因言获罪?再说,叶爱卿是朕点名问话的,难道他不能赵氏禀报,只能说赵墨源的坏话吗?”

    寥寥数语,已经表明了赵倨在此事上的态度,何巨贵顿时惊醒,即刻住了嘴,胡志杰、王宇翔等人也是噤如寒蝉,不敢作声。

    赵倨顿了顿,手指文官班中的欧阳山尊:“欧阳爱卿,你的看法呢?”

    欧阳山尊回道:“微臣的看法与叶大人相同,并无二致。”

    赵倨点点头,正声说道:“朕也基本知道西北战事的整个过程,赵墨源确是英勇过人,战功卓著,不负朕望。朕要大大犒赏于他。”

    他这样一锤定音,殿中大臣人人无言。

    说到这里,赵倨回头看了身后的李德福一眼。

    李德福心领神会,即刻上前两步,展开手中织锦缎的圣旨,宣道:“赵墨源上前听旨……赵墨源主动请命,监军西北战事,功勋卓著……着即擢拔为副枢密使。望旨谢恩。钦此!”

    赵墨源闻言上前领旨。

    整个文德殿中顿时气氛一变。与赵墨源一向交好的官员个个眉开眼笑,心中又是羡慕又是嫉妒。而何巨贵、胡志杰等人则是心中忿忿,敢怒而不敢言。

    最为吃惊的当属董光。什么?副枢密使?那就是本大人的副手了?圣上看来对于赵墨源是格外器重啊,从三品的官一下子就拔到从二品,这种先例可是很少有的。

    尤其是,赵墨源一个文官,居然安插在了枢密院,算是怎么回事?是圣上有意牵制监视自己的吗?如果真是如此,自己这个知枢密院事的位置怕是很快就要不保了。

    想到这里,他感到头痛欲裂,胸中气堵。

    偏偏这时,圣上又点了他的名。

    “董爱卿,朕的安排如何呀?”

    这真是欺人太甚,明知自己不可能满意,却偏要听自己说些违心话出来,圣上是不是要气死自己呀?

    但是,他敢说不满意吗?除非脑袋不想要了。

    他强压心头怒火,假意唯唯诺诺地站了出来,脸上甚至露出一丝笑容,恭恭敬敬地回道:“圣上英明,赵墨源年轻有为,当得此任。”

    “那就好。”赵倨满意地往后一仰身,靠到椅子背上,一副悠闲神态,“赵墨源毕竟年轻,董爱卿今后应当多加提携,令他早日熟悉政务和军事。”

    董**不打一处来,嘴上却只能应道:“微臣遵命。”

    赵倨又说道:“太师身体有恙,可能需要休养一段时间,朝中政务就由叶爱卿暂为代劳了。”

    叶子健一听,喜不自胜。赶忙上前答应。

    “江南乱匪未除,太师已有派京师禁军再下江南的打算,诸位爱卿看看,这次领军前往谁比较合适啊?”

    众人闻言,即刻细细盘算思量起来。

    要说这领兵去两浙路,与西北监军却有不同。一则西北一战动用各方力量,除了京都禁军,参战的还有西军,以及周边各路的府兵,要想将各路人马聚集在麾下,统一指挥,已然不是一件易事,二则西北条件极为艰苦,鞑子兵凶残狠毒,领军前往风险极大,如遭败绩,人头官位都有可能不保。两浙路却是不同,参战的都是禁军,方乐盗匪乌合之众,并非训练有素的鞑子兵可比,武器装备又很差。而且,两浙路富甲一方,带兵前往江南,必是满载而归,是难得碰见的肥差美差。

    众臣由是人人心动。

    胡志杰早有打算,首先出班奏道:“圣上,微臣以为,这带兵剿匪一事非文官所能胜任,应在武官中挑选合适人选。董枢密熟谙军事,精通用兵之道,微臣认为由他前往最为合适。”

    说完,他讨好地朝站在武官队列首位的董光瞥了一眼,对方也用感激的眼神回敬于他。

    王宇翔不甘落后,随声附和:“微臣也有此意。”

    叶子健却心中忿忿,当初出兵西北之时,人人避之不及,如今肥缺当前,却又迫不及待地大包大揽,跃跃欲试,这算怎么回事?既然圣上已令他暂代太师职权,他自然不肯作壁上观,放过打击政敌的任何机会。

    “圣上,微臣以为不可。”叶子健不待更多的人出班附议,急急站出来表示反对。

    赵倨微笑地望着他。朝中历来是明争暗斗,互不相让,他并非不清楚。不过,他倒认为,有了派别之争,臣子们的矛头就会对着政敌,而不会在自己这个皇帝身上做文章,因此他很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