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桃花书生 >

第46部分

桃花书生-第46部分

小说: 桃花书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险情不断出现。南边的关墙上一下子跳上来十数个禁军士卒,王显和眼疾手快,冲入敌阵一阵砍杀。身边的几个小将也随之过来,手忙脚乱地将其余几人杀死,南边这才化险为夷。

    北边的关墙上,将士们也在与敌人肉搏。敌人爬上墙垛,张牙舞爪地向义军扑来。一个义军士兵丢下手中已无法使用的武器,竟然一冲而上,抱着一个立足未稳的禁军,跳下关墙与对方同归于尽。看到如此壮烈的场景,其余的义军士兵热泪盈眶,高声呼喊着牺牲兄弟的名字,奋不顾身一拥而上将另外几个禁军兵卒砍得血肉模糊,仆倒在地。

    关墙上的尸体越来越多,有禁军的,也有义军的。鲜血染红了关墙,又顺着墙壁缓缓地流淌下去,整个关墙东侧的墙壁已经由青灰色完全变成了深红色,随手一摸,掌上都粘着浓厚腥稠的血液。守关的义军已经完全杀红了眼,只要见到身穿铠甲的人影,手中的武器就下意识地挥舞出去。将对方击倒后甚至来不及看清死活,就开始寻找下一个目标。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战斗却一直在持续。王显和此时已是筋疲力尽,靠着顽强的意志勉强地支撑着自己的身体。一袭战袍破裂成几块,身上、脸上到处伤痕累累。他望了一眼墙下黑压压的人影,再看看不断补充上来的义军士兵。心中想道,这样拼下去,只怕自己的人手不及对方,这昱岭关就将凶多吉少……

    忽然,墙头上的义军将士们一阵欢呼。王显和看到,刘宝山带着几十个弓箭手匆匆上了关墙,一字排开,俯身向下,有小将喊了一声口令:“放!”,一排整齐的箭羽离弦而去,关墙下的禁军瞬时齐刷刷地倒下一片。须臾,随着再次的口令发出,禁军又倒下一片……

    官军终于退了下去。刘宝山见机不可失,当即命人将绳索系于腰间的几十名兵士,从关墙上放下去,在堆积如山的官军尸体中捡拾箭羽。很快一捆捆带着血迹的箭羽被送回到关墙之上。

    “七弟!”王显和喊了一声,突然两眼一黑,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京都秀明庵外程宅。

    “洪大师,你的腿好些了吗?”程二牛问坐在躺椅上的洪辰寿。

    “这两日已经感觉好多了。”洪辰寿脸色红润,手里捧着一碗汤药,正用嘴吹着热气,回身对二牛说:“多亏了你和雷老弟这样悉心照顾我,不然的话,我这把骨头只怕要丢在异地他乡了。”

    “说哪里话。”二牛腼腆地说。“你遭这么大的罪,也是因为我们俩,给你治好腿伤是我们分内的事。”

    他望着坐在门口的程灵姑说:“要谢,真要谢谢我姑姑,不是她,我们哪能把你从同文馆大狱中救出来,还提供这么安全的地方让你养伤。”

    他的姑姑程灵姑是个丧偶的寡妇,人长得虽然丑陋,但心地善良,做事又很麻利泼辣,令许多男子都自叹不如。

    “那是那是。”洪辰寿一叠声说道。“她还真是有胆有识,敢到何观基的府上去,那样狠毒阴险的人我见到都避得远远的,哪敢招惹。”

    洪辰寿在狱中吃了不少的苦头,两条腿都被狱卒打断了。好在雷高阳拿了不少金子出来,何灵姑深入虎穴说动何观基,这才捡回了一条命。出狱后无法行走,雷高阳与程二牛一合计,决定先将他的腿伤养好,然后再决定是否带他回江南去。

    何灵姑听到二人说话,连忙走过来,说:“都是自己人,别说些见外的话。二牛是我的侄儿,我不帮他谁帮?”她望着洪辰寿手中的汤碗,又说:“大师,汤药是不能用嘴吹的,要等它自己冷才行。”

    洪辰寿一怔,连忙把药碗摆回到桌子上,疑惑地问:“为什么?”

    “我也不知道。”何灵姑黝黑的脸上微微有些发红。“我是听老人们这么说的。”

    “那是迷信。”二牛嘴一歪。“大师,你别信那个。”

    洪辰寿笑笑,问:“雷老弟哪去了,怎么不见人影。”

    话音未落,雷高阳匆匆从外面走了进来。

    “真是说曹操曹操到。”何灵姑笑着,对刚进门的雷高阳说:“雷兄弟,你不要动不动就到处乱跑,有什么事情可以吩咐我去做,让二牛去也行。你就不担心官府的人认出你来?”

    “不怕,这京都人多,离江南又远得很,没人想到我会出现在这里。”雷高阳说道:“有些事情我必须亲自去打听才放心。再说你和二牛整天那么辛苦,我又帮不上手,无事可做,出门权当散散心。”

    他叹了一口气说:“算起来我们出门都好几个月了。最近一段时间也没有大哥和一帮弟兄们的消息,不知道他们到底怎么样了。真是很想他们。”

    “江南那边的情形不大好。我听说义军丢了杭州睦州之后,现在全部都撤到了歙州。”二牛说。“前几日不是有信来,让我们在京都收集些官军的信息,暂时不要回去吗?”

    “话是这样说,但我们在京都也是两眼一抹黑,到哪里能弄到些准确的情报?知道的消息大多都是些过时的,也派不上什么用场。”雷高阳有些无奈,说道:“与其这样下去,还不如早点回去,也能帮帮大哥他们。”

    何灵姑却说:“我倒不是怎么看。首先江南那边多你一个人少你一个无关紧要。京都这边如果能找到好的消息来源,留下来应该还是有价值的。”

    她接着说:“你上次说你有一个表弟叫做李墨源?”

    “是啊,怎么啦?”雷高阳诧异地问。

    “我倒是听说今科的状元就好像叫这个名字。至于是不是你表弟,我就不清楚了。还听说皇帝好像很器重他,一下子就封了一个四品官呢!”

    “真有这事?”雷高阳兴奋起来。“那一定是他。年前他路过睦州,就说是要到京都来赶考的。除了他还会有谁?”

    雷高阳他们都不是读书人,加上在京都举目无亲,与邻里间少有来往,又事事躲避,京都里早已沸沸扬扬传开的事情居然毫不知情。

    “我可以去找找他。”雷高阳自言自语地盘算着。

    “靠得住吗?”程二牛有些担心。“他现在是朝中的官员,一不小心,别把自己搭进去了。”

    “如果果真是他,就不会出事的。”雷高阳信心满满。“我这个表弟我清楚,不是那种卑鄙无耻的小人,就算不肯帮我们,也不至于到官府去告状,害我们的。”

    “小心些好。”程二牛还是摇摇头。“人心隔肚皮,有些人从表面是看不出来的。”

    洪辰寿却不赞同他的看法:“也不是人人都坏得透顶,该冒险也要冒。不然只能缩在小屋里,一事无成。”

    他又叹口气说:“相由心生。可惜我没见过他,否则我只要一挡眼,就知道他到底是不是值得信赖的那种人。”

    雷高阳两眼一亮:“有了,大师跟我去见见他不就看到他人了吗?这件事还不容易办到?”

    程灵姑看看躺椅上的洪辰寿,面露忧色:“可是你的腿?能行吗?”

    洪辰寿说:“没问题,现在已经好多了,拄着拐杖应该能走了。”他试着站起来,吓得陈二牛急忙去扶他。“实在不行,你们扶也把我扶去了。”

    “就这么办!”雷高阳决定一试。“回头打听到他的住处,我就找驾马车,先送到门口,我再扶你进去。”

    “这样不行。你先带灵姑暗中把人认准,确实是他的话,让灵姑扶我进去。你先不要露面,这样才最妥当。”洪辰寿心思缜密,想得确实比较周全。

    “好吧,就这么办。灵姑,这件事还要拜托你,先把这个李墨源的住处打听清楚。”雷高阳吩咐道。

    灵姑出面当然最让人放心。一来官府的人不会与她为难,二来她又是京都人,地头熟,最重要的是上次到何观基家的事情,灵姑有勇有谋,把事情办得妥妥帖帖,让雷高阳刮目相看。

    这件事定下来后,雷高阳又想起另外一件事情来。

    “那个董光家里的失火案,你搞清楚了吗?”雷高阳问二牛:“我倒是觉得有些蹊跷啊。”

    “还不太清楚。”二牛答道:“不过疑点确实很多。据说失火之后董府的大门紧闭,邻里们带着盆桶前去帮忙,却无法进门,拼命喊叫也没人开门。这就很奇怪啊。”

    雷高阳点点头。失火了当然希望有人帮忙,董府的做法有违常理。

    “还有,周边人传出话来,说是丑时失的火,或是从书房里烧起来的,是一个丫鬟碰倒了蜡烛引发的火灾。”

    洪辰寿接过话头说:“这里面有问题,丑时书房里还点着蜡烛干什么?这个时辰谁还没睡觉啊,就算董光没睡,丫鬟也不该这个时候进书房啊……”

    雷高阳说:“有理,看来董家在说谎,这把火一定不是这么烧起来的。那会是怎么回事呢?”

    “有几种可能。一个是丫鬟在说谎推卸责任,第二个是这把火,董府的人不想救,也不想说出真正的原因。”洪辰寿推断说。“从董府大门紧闭这一点看,第二种可能性最大。”

    “不想救?!”雷高阳自言自语地说:“这就非常奇怪啊啊,有哪个人家里失火了不想救,想让它继续烧下去啊。要知道,烧掉的,那都是钱哪!”

    “要不就是被人威胁了,不准救,要不就是自己放火,那才不想救!”洪辰寿喃喃说道。

    “自己放火?”雷高阳被这个大胆的想法吓了一跳,随即又摇摇头:“干嘛自己放火,为什么呀?”

    “毁尸灭迹?”

    洪辰寿抬起头来,问雷高阳。 

第1章 永绝后患() 
成章曰:罗盛威全意授本领,皇太后一心绝后患

    墨源深知这个时代重文轻武,有了状元的身份,有了从四品的官职,他的前途一片光明。他的心中也因此萌生了一种奢望,如果走上仕途,将来能够做一个左右君王、呼风唤雨的朝廷栋梁,为苍生百姓做点事情,岂不快哉!自己崇拜历朝历代的贤臣忠良,自小立下鸿鹄之志,有非同凡人的远大抱负,但这一切在进京都参加会试之前,都不过是画饼充饥的梦想,徒有一腔热血满怀豪情而已。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他的想法变了。因为,他有了进身的台阶,赫然是名正言顺的会元郎、状元郎、朝中新锐了。

    善良的人,总是有正义感的。他忘不了路过睦州时那些流离失所的灾民,忘不了舅舅等人对他的殷切希望。这一切也隐隐成为了他下定决心矢志不移的动力。

    现在他离自己的这个目标走近了很多,但同时也迷茫了许多。未来会怎么样?下一步该怎么做?尤其是与蔡宇鑫这种人走得越近,他的心中越是纠结,越是无助。

    出乎意料之外的事情接连发生,让他渐渐麻木。现在的他,已经不知道什么是欣喜,什么是震惊了。中状元、选驸马、蔡太师提亲、圣旨不准娶亲,现在又是除官四品,赐三道匾额。接下来还有哪些事情会发生呢?墨源不敢想,也不愿想了,就算冥思苦想下去,最终也是没有结果,他自嘲地笑笑,人们常说的宠辱不惊,是不是就指自己眼下的这种心态?

    他有些木然,但感到更多的是茫然。这种短暂的迷失,欢喜之后的失落让他寝食难安。为了不让自己胡思乱想,他一有时间就到天然居去,找罗盛威讨教古画鉴赏的诀窍。只有沉浸在那些泛黄古旧的绢布纸张里,他的心境才会平静下来,变得像没有涟漪的湖水,变得空灵而朦胧。他总是喜欢望着那些凝固的山水,想象它们是怎样从作画者灵巧的手指下幻化出来,变成让人赏心悦目的风景。不说话却与自己心灵相通,给自己心尖上添上一份柔软。他喜欢这种感觉,喜欢在无声的交流中读出一段历史,读出沧桑的岁月,读出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那种如烟的往事。他喜欢让自己的思绪纵横驰骋信马由缰,穿梭于千百年倏忽而过的时光里。

    好在他天资聪颖,对于罗盛威的悉心指点,他总能恰到好处地正确领会并一举反三。技艺在不知不觉中渐渐提升。直到这日上午,罗盛威笑吟吟地对他说:“墨源,我能交给你的也只有这么多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后面的造化如何,也只有靠你自己花时间慢慢琢磨了。”

    李墨源点点头,眼中露出感激之情,他直起身来,对着满屋的丹青墨宝,不无感慨地说:“罗叔,这些日子辛苦你了。学无止境,我会好好把握的。”

    “李大哥,你好好琢磨,以后再教我。”罗子衿故意逗趣。这些日子见到墨源过来,她总是寻些借口待在画室里,不离左右,罗盛威有些狐疑,这闺女,以前可是对字画从来不感兴趣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