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桃花书生 >

第67部分

桃花书生-第67部分

小说: 桃花书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到两人进来,柳氏艰难地伸出手,抓住了本善的小手,眼睛却盯向李墨源。本善哀哀地喊了一声“姨娘。”声音嘶哑,哽咽着再也说不出话来,眼泪如一串串断线的珍珠,扑簌簌流淌下来,滴在簇新的锦被上。

    李墨源在那双眼睛的注视中缓缓俯下身,靠近了床上的人。那双眼睛却慢慢地合拢,两片长长的睫毛敛下来,微微颤动,如同两只垂死的黑蝴蝶在蛛网上扑闪着翅膀,全力挣扎却无法脱身。

    “舅姨娘。”墨源希望自己微弱无力的声音,能唤回那个已经一脚踏上奈何桥的魂魄,哪怕只能留住片刻。

    那双眼睛幽幽睁开,眸子缓缓晶亮起来。她是听到了墨源的呼喊了吗?墨源的心渐渐有了温度,却发现那重新点燃的眸子倏然间,又如将熄的烛火,明明灭灭,越来越暗。

    这是回光返照吗?墨源不知道,他害怕知道。

    “舅姨娘。”墨源的声音再次响起,悲戚的语调如同敲击在无弦的琴瑟上发出的闷响,与窗外扰人的雨声交织,成一种不忍卒听的哀伤。

    柳氏放开了本善的手,手臂颤颤巍巍伸向墨源,却是无力抬起臂膀,在锦被上猝然落下,如一条将死的蛇。

    墨源猛然抓起那只手,像捡起一个失落已久的宝物,动作小心迅捷,再也不敢放开。

    “记住……你答应过……”柳氏奄奄一息却倏然开口,声音低弱,气若游丝。

    只有几个字,她只能说出几个字。

    “记得,我记得。舅姨娘你放心,我一定照顾好本善。”李墨源上气不接下气,一叠声地回应着。

    柳氏的目光再次亮起来,她应该是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盏灯,或者在漆黑一片的夜晚寻到了一轮明月。她的眸子生动起来,嘴角竟然挂起了一丝微笑,她自己知道,她又如从前一样美丽。

    屋外一声惊雷响过,震得整个屋子似乎都颤抖了一下。墨源脑中一阵轰鸣,不自觉地眨了一下眼。骤然听到本善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喊:“娘……”再看去,舅姨娘已经安然地闭上了眼睛。

    本善悲痛欲绝,嚎啕大哭。方昌义等人急急地奔了进来。

    她就那样躺着,安详而静谧。她唯一的心事已经了结,无牵无挂的她将自己重新交付给了天地。

    屋外的雨声大得惊人,那倾盆大雨中的雨点,也是人间难以胜数的眼泪吗?

    墨源不知道,也不敢知道。

    *************

    送走了舅姨娘,墨源回到了揽胜苑,李安端来饭菜,静立一旁等候主人动筷。墨源摆摆手,一句话也不说,李安想了想,又将饭菜全部撤下。

    他已经听闻了柳氏去世的消息,主人没有心情,他劝也没用。

    那个善良的生命,这样年轻,如此美丽,就这样匆匆去了,她与世无争,以善待人,从没有过高的奢望,只希望能平安度日,快快乐乐地度过一生,就是这么一点普普通通的要求,老天为什么就不能答应,是她做错了什么?还是别人错对了她?她为什么如此不幸呢。墨源再次感到了人生的悲惨和生命的无助。

    她临终前的那几个字一直像重锤一般敲击着墨源的心,他感到痛,万箭穿心般的痛,眼前再次浮现出舅姨娘悲哀渴望的眼神。他不能让她失望,他要拼尽全力呵护好本善,让九泉之下的舅姨娘彻底放心。

    墨源就这样想着。这样坐着。夜渐渐深了。李安端来一碗参汤,又给他披上一件衣裳。

    身后有一个看门小厮跟着。李安有些不耐烦地低声呵斥:“叫他们走!什么时辰了,主人不想见。”

    小厮磨磨蹭蹭,见墨源无精打采的样子,欲言又止。

    “什么事?”墨源好奇地随口问道。

    “主子。是两个自称是台州的人,说有事要找你,问什么事,又不肯说。”李安的声音很轻。

    墨源急得腾地一下站起身来,将李安吓了一跳。台州,会是带来了父母的消息吗?他顾不上责备李安,连声问道:“人呢?人呢?”

    小厮答道:“还赖在门外不肯走呢!”

    李墨源大步朝门外走去,衣裳掉落在地上:“还不快请。”李安急着跟出来:“主子,衣服,衣服,当心着凉。”

    过不一会儿,李墨源带着雷高阳、洪辰寿回到了客厅。

    见到了许久未曾谋面的表弟,虽然舅姨娘撒手人寰的打击仍心有余痛,对方也并未带来台州父母的消息,但墨源的心情还是好了许多,他边喝参汤便问道:“你们吃过饭了吗?”

    “早已吃过了。”雷高阳不住地打量着灯火通明的客厅,讪讪且自嘲地笑道:“表哥如今了不得,状元府可真是不好进,让我和洪大师在门外足足站了半个时辰。”

    墨源很难为情:“都怪这些下人,不知道通传一声,实在是……”

    洪辰寿却说:“雷老弟不要责怪了,我们这个时辰来也确实不太妥当,一般人只怕都已经睡了。”他的目光从墨源脸上移开。“何况你表哥刚刚遭遇丧亲之痛,心情不佳,就不要责怪他了。”

    墨源和雷高阳同时吃了一惊。雷高阳目光狐疑地望向表哥。

    “是我舅姨娘刚刚过世了。”墨源解释道,心想,洪先生怎么知道的?

    “通过你的面相我已经看出来了。”洪辰寿像是看出了墨源心中的疑问。“我上次就告诉过你,我是一个看相的。”

    墨源想起来了,这个洪先生曾经到方府去找过自己,当时还拄着拐杖,现在看起来,腿脚应该是已经痊愈了。

    对了,就是这位洪先生,那次偏要说自己是什么帝王之相,桃花很重。也是他说,表弟雷高阳要到京都来找自己。

    李安见主子心情转好,热好了饭菜端来。李墨源也觉察到腹中有些饥饿,就随意吃了两口。

    墨源提到了正题:“表弟到京都来,找我有什么事吗?”

    雷高阳望着自己的表哥,看他的神情,果然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告诉他实情会有什么危险吗?但是如果不挑明身份,今晚又岂不是白跑一趟?

    洪辰寿自从方府拜会过表哥之后,曾劝他不要轻举妄动,他为此也犹豫不定很长时间,最终,还是决定冒险一试。毕竟在京都满朝文武官吏里,自己真心信得过的,也只有这位表哥。

    他望了望站在墨源身后的李安,欲言又止。墨源会意:“李安,你先去睡吧,如果有事,我再喊你。”

    李安很知趣,这是客人有重要的话要同主子说,不愿旁人知道,就爽快应道:“好吧,主子把衣服披好,当心身子。”

    说完收拾起碗筷,匆匆走了。

    雷高阳见四下无人,低声对墨源说道;“表哥听说过睦州的方乐吗?”

    墨源睁大了眼睛,不解地问:“听说过啊,表弟提他做什么?”

    方乐聚众造反的事,从去年年底就在京都传开了。攻睦州、陷杭州,事情闹得很大,朝野震动,京都里几乎是无人不晓。

    雷高阳再次环顾四周人,压低声音说道:“我现在是方乐的六弟……” 

第21章 情深意重() 
成章曰:李墨源南郊送友,董公子府中见父

    京都南郊。

    穿过京河上的大石桥,向南十里,就到了京都的南郊。这里仍有零星的村落,但人烟稀少,与繁华的都城相比,又是另外一番景色。站在驿站的土坡上向南望去,只见层层叠叠的山峦,近墨远黛,逶迤连绵,一直望不到边,最后与遥远的淡蓝色天际隐约相接。极目远眺,山脉不高,都是北方那种圆顶的山峰,缺少巍峨耸立,陡峭险峻的气势,但山脊绵延,在远处画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横贯成岭,流畅舒缓,如画师工笔一气呵成。眼前松槐茂盛,绿柳成荫,村郭隐隐,田舍相间,缕缕炊烟升起,微风拂动,在半空中才渐渐氤氲弥漫,飘散开来,如雾气点缀,成一幅淡雅的水墨丹青,因有了鸡鸣犬吠,水声童语,令人心旷神怡,更觉置身于诗情画意之中。

    雨过天晴,驿道上仍然有些泥泞,三驾大马车停成一排,整装待发。王沛然与公主相携,与众人话别。许志雄兄妹、小公主等人都来了,甚至连沛然客栈的掌柜也一早赶来,守候在路边。

    李墨源远远地望着,一直不敢近身。他不愿在这样的时刻再与沛然发生争执,哪怕只是眼神上的尴尬。王沛然和安平公主满脸笑容,与前来辞行的人们一一拱手作别。李墨源看的出,那笑容里有很多无奈,很多苦涩,包含着离别时无尽的愁绪和对前程的忐忑不安懵懂未知。众人也都在笑,没有一个人脸上现出苦相和愁容,但墨源知道,大家心里都有一点失落,一种茫然,更甚至是一份依依不舍的伤感。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墨源心中默默念道。再见了,沛然。祝你一路顺风,事事顺利,在南方那个山清水秀的小城做出一番事业来。最主要的,是要保重身体,平平安安。

    王沛然终于注意到站在土坡上的李墨源。出乎墨源的意料,他放开安平公主的手,撇开众人,疾步跑到坡上,一把攥住了墨源的双手。

    “墨源,你真来了?我还以为临走前见不到你了呢。”他又惊又喜,握着墨源的手不住地上下摆动。“你的事情我听安平说过了,听说你马上要和安国成亲了。我真是太高兴了。”

    “沛然……”墨源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王沛然兀自激动地说:“都是我不好。错怪你了,害得你连一杯喜酒都没有喝上。”

    墨源终于笑了笑:“我不会在意。你生气是有原因的。”

    “不行,我要给你补上。我这就去找酒去。”王沛然固执地说。丢下墨源的手准备转身。

    墨源一把攥住他:“算了,沛然。喝酒以后有机会。咱们兄弟两个说说话。”沛然这才作罢。

    “我的为人你清楚。”墨源知道他是因为自己不可能与蔡府结亲才摒弃前嫌,如此兴奋,所以留下了话头。“不管将来发生什么事,你都要理解我,理解我的苦衷,再不要动不动就来个恩断义绝。”

    沛然并未听出他话中有话,有些愧疚地说:“不会了,我再也不会啦。不论如何,我们都是最好的兄弟,最好的朋友。”

    墨源也高兴起来,心中的愁云一扫而去。自己还是极为看重眼前这个人的,他的笑容,他的言语,对自己来说都无法轻视,他能与自己心心相通,就是一份喜悦,一种幸福,哪怕只是暂时的,哪怕只在眼前。

    “多多保重,记得来信。”墨源叮嘱道。

    沛然点头,再点头。

    安平公主终于走了上来:“相公,时辰不早了,该动身了。”

    李墨源抬眼望去,躬身施礼:“下官见过公主殿下。”

    公主穿着单薄的衣衫,不显华丽却气质高雅,扮妆得体大方,一双大眼透亮晶莹,尤其是端庄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和蔼可亲。

    “墨源你不必客气。嫂子是自家人。我还担心你不肯来呢。”几句话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墨源心中感到温暖。

    “墨源,我们这就告辞了,你也多保重。”沛然说出这句话,突然感觉鼻子有些酸酸的。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临别前纵有千言万语,最终也只能相对无言,李墨源挥挥手:“走吧,路上当心。”

    王沛然突然近身,一把抱住了墨源的身躯,用只有两人才能听得清楚的语调轻声说道:“我会想你的。”

    李墨源感动莫名,眼泪也在眶中打转。他用手轻拍好朋友的肩头,不停地安慰对方。那手势里隐含的深情自己知道,相信沛然也会知道。

    终于,王沛然与公主坐上了马车,在一众人目光的注视中,向南而去,越走越远,消失在官道尽头。

    与小公主等人坐着马车回程的路上,墨源一直在出神,安国公主滔滔不绝,叽叽喳喳,却显得十分开心。许敏对抢着坐到李大哥身边的这个小女孩侧目以视。

    马车过了京河大石桥。墨源还在兀自想着,安国在耳边的絮絮叨叨一句也没有听进去。舅姨娘、厉丝儿、王沛然……突然想到了昨晚的雷高阳。

    一个念头在脑海中倏然闪过,李墨源惊出了一身冷汗。

    **********

    天章阁。

    整个上午墨源都有些魂不守舍,他的脑海里一片混沌。与表弟雷高阳等人谈话的情景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得知表弟是方乐的结义兄弟,他呆愣了足有一炷香的工夫,等他清醒过来,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急匆匆将客厅的大门掩上。

    “表弟,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墨源的心怦怦跳个不停,说话舌头打结,牙齿也在打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