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明]狭路相逢 >

第49部分

[明]狭路相逢-第49部分

小说: [明]狭路相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卿家如此行事在京营却是行不通的。”朱由检看上去并不满意卢象升的小心,“你从地方上来,这里的军士多半与朝中的人都有大大小小的关系,要想把他们变成一支强兵就要敢下狠心,小心谨慎却只能绊住你的手脚。”

    卢象升半跪下来,“臣恭听皇上圣训。”

    “朕不怪你有所拘束,不过朕让你成为京营总督而不是选择别人,有两个理由。”朱由检语气慎重地说,“朕仔细看过你的履历,你年少便习得箭术,武功超群,又酷爱兵书,颇有自己的见地。这些年你任大名任知府时,也为官清廉,兼有实干之才。朕需要一个能文能武的人才将京营焕然一新,不能用怀柔的方式,他们那些人根本就是不见血不知道自己拿的是谁给的俸禄。

    这个新任总督的背后不能与京城的势力有所牵扯,他只需要把京营中腐烂的东西统统砍去,不能有任何的牵绊与顾虑。朕也希望神机营能够更进一步,成为一支奇兵,大幅地扩充人数,配备上更加精良的装备,成为一支动则威震四方的军队。卢卿家,朕要的是京营,却又远远不只是京营。而在你的身上,朕看到大明虎狼之师的明天,你不能辜负朕的希望。”

    “你不用有其他的顾虑,朕明白宝剑锋从磨砺出的道理,军士不狠狠的地训练,永远不可能有铁血之气,所以你就放手去做。王卿家协理营务,在文事上他也是一个果断的人,你能与他商量着来。要是在内务上有什么人给你使绊子,方正化也不是摆设。如此一来,你可有信心在正月之前的二次大检测之时,给朕一个好成绩?”

    “臣定当不复皇上所托。”卢象升低下了头,努力压制住了心中的震动,他明白了皇上的这个任命背后的深意。皇上并不单单希望整顿营务,让京营成为一支保护京城安危的军队。而是想要效仿永乐帝能够拥有一支只属于圣上的虎狼之师,有他们的存在京城是固若金汤,但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开拔到地方上,平定四方。

    卢象升想到这里,心中火热,那是一种骥遇伯乐的兴奋。自己在军事上没有显著的功绩时,皇上从千百官员中选中了他,还赋予这样的重任,全是出于信任,相信自己可以训练出一支震惊四方的军队。这样的知遇之恩,唯有用尽毕生才能报答。

    ***

    朱由检几乎把自己能做的准备都做足了,便京营的事情交给了卢象升,而这何尝不是在豪赌,他根据记忆中的名将录选拔未大放光彩的千里马,但谁也不能说改变了一个人的轨迹,后来会引发什么。

    时至十月,起码从后面的反响来看,还是向着好方向走的。卢象升与大明文官出生的军队统领有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他自己的实力很高,既有智谋又有武力值。他会与军士们一起训练,甚至比他们做的都出色,真的将自己融入了队伍中,让那些人心服口服,才逐步形成军。队的凝聚力。

    新物种种植的事情安排了下去,辽东有了一个短暂的安宁,京师的营务开始整顿了,朱由检却仍然与各种奏章斗。争着。不谈这些,眼下有个重要的问题,明年就是新帝登基后的元年,年号的事情要尽快定夺了。礼部那里上奏过一次,被朱由检一直拖着,定一个什么样的年号至关重要,那是帝王正统的象征,更是新帝继位后勘定正朔的标志。

    “你对于这四个年号怎么看?”朱由检把眼前的四张纸推给了吴无玥,这位神神叨叨的,不知道能不能通过年号预测一下吉凶。

    吴无玥心里叫苦,他的好皇上,这种国运大事能不能不要问他,他怕折寿啊!“皇上,年号之事事关国运,我这个区区草民不敢测算。礼部送上来的四个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名字,您就按照自己的心意选吧。”

    吴无玥忍住没有吐槽的是,这样定下年号的事情不应该在乾清宫里面,皇上挥退了众人,向老祖宗祈祷一番,然后定下那个最让他感到有脸面又符合心意的年号才对吗。为什么轮到朱由检,却是在雨化田的宅子里,还加上雨佑仁与墨汁大眼瞪小眼的游戏背景,来做这件载入史册千古的事情。

    “隐之,你来了。”雨化田在吴无玥陷入了脑内槽点的时候,敲门进来,“事情我都已经办妥了,东西运送到了神机营,卢大人亲自验收的。”

    “希望他们不要浪费那些东西。”朱由检说的东西,是朱棣藏宝洞中的那些兵器。那份宝藏中的金银已经被陆续取了出来,有些放入内库,有些作为陆家兄弟的商用,有的藏到了胶州湾。而那里还有不少其他的东西,锋利的兵器也在其中,种类还相当齐全。不要以为兵器放了一两百年就不能用了,永乐帝藏的兵器不是后世烂大街的假货,而是像唐刀那样传世之宝,就算时隔几百年但仍然削铁如泥。这里面还有不少的弓、弩、箭等等,这次让雨化田带着最精英的锦衣卫取了一半出来供京营所用。

    “对了,雨大人你也来看看这四个年号哪个更好。”吴无玥准备了一招祸水东引,既然朱由检都来到雨化田的府邸向他问年号之事,那么多一人商量也没有什么吧。

    雨化田就看到了四张分别写着乾圣、兴福、咸嘉、崇祯的纸。他甩了一下衣袍,没有理会拿着纸的吴无玥就坐了下来,再回以一个冷笑,“吴大夫不是曾说过医巫同源,懂得问天之术吗。我可不敢与你相比。”

    “我有说过吗?”吴无玥装傻,“隐之,你不会也相信了吧,我那是雕虫小技不登大雅之堂,在年号的事情上怎么能多说呢。”

    朱由检瞪了吴无玥一眼,只是为了雨化田倒上了一杯水,然后又笑地和善看着吴无玥,“无玥就当是随便说说,我也随便听听。其实国家如何,不是一个国号可以决定的。你不要有心里负担。”

    吴无玥露出了一个死鱼眼的眼神,看来是逃不了,好吧,那就只能看看。

    他先拿起了第一张纸,眼中微微嘲讽,礼部也想地出来,朱由检就算有心也不敢用,“乾圣,乾为天,圣为神,皇上如果是千古圣君可用此号。”

    他接着拿起了第二张,“兴福,所谓中兴降福,这与皇上在做的事情倒是吻合,成为一个中兴之主,振兴这百多年的颓败之局,福泽天下。不过太上皇还在世,这样的年号不是在说以前的皇帝有所过失吗。”

    接着是第三张,“咸嘉,咸带戈,如今天下不太平,皇上要不要大动干戈,让狼烟四起,还要细细思量。”

    最后,吴无玥的眼神落到了第四张纸之上,上面写着‘崇祯’二字,要说礼部若是揣摩上意,这词尤甚。崇为高大,帧示吉祥,谐音重振,又不会直晃晃地打脸以前的帝王,再好不过。

    但吴无玥却在看到这个词的时候,心口一闷。方术之学,感应天道,不是显学,也不能归入正道,信则有不信则无,若真有天赋却也秘而不宣,逆天改命的后果不堪设想。

    朱由检注意到吴无玥暗沉下来的眼色,同样心中一跳,崇祯并不像它所愿的那样,它不是一个吉祥的词语。难道吴无玥也看出了什么?

    “我觉得这四个都不够好。”朱由检先开口了,“如是要中兴大明何必用什么暗语,况且大明需要的也不是中兴,而是翻天覆地才对。所以,我让礼部再拟了一个年号。”

    朱由检从怀中拿出了第五张纸,只见上面写着‘咸元’。

    吴无玥一看就知道,这个年号不是礼部会拟的,而是朱由检的决心。他选用了咸字,它意味着‘全部’的含义,也根本不怕别人知道,想要天下太平,只有血染刀剑后才有盛世降临的可能。而这个元字,则是表示着过去种种终会终结,新的一幕将要开启。

    “哈哈,还是隐之想的周全,多一个选择很不错。”吴无玥算是侧面回答了这个问题,“不过其实还是像刚才说的那样,重要的不是年号本身,而是做什么努力来达成年号所蕴含的美好期望。” 

第六十三章() 
咸元元年·夏·江南

    以后的史书上会留下这样一行苍白无力的文字,‘咸元元年七月壬午,杭、嘉、绍三府海啸,坏民居数万间,溺数万人,海宁、萧山尤甚。’

    吴无玥看着面前的残垣断壁,还有那些水退去后留下的残尸,尸。体大多都断胳膊断腿地静静地挂在了海啸冲击后的破损断梁上。江南片昔日的繁华之地,在几日的海啸肆虐中,被坚毅保留下地只有那些浸泡过海水的建筑,而当他站在青石街上,可以听到的除了四周嘶哑的哭声,就是穿行在人群中的大夫们与衙役们的凌乱脚步声。吴无玥闭了闭眼,这一切都来的太快,天灾难挡,当人们反应过来时,可能已经妻离子散,成为了在临时搭建起来的帐篷下的面色木然的一员。

    事情从朱由检定下了年号咸元说起。

    吴无玥在那天夜里为朱由检看了看礼部定下的四个年号,年号几乎会跟随着一个帝王的一生,甚至到了死后人们也用它来称呼一个帝王,记入史册不能抹去。所以年号与国运的关系似乎细细相关,也有过改年号以而来改国运的说法。

    吴无玥通方术之学,却从不轻易卜测,篡改天意不得善终的戒告,他一直都牢牢记着。他不是朱由检从后世而来,自然不可能清楚的知道崇祯二字的意义,但是当他看到崇祯二字时,属于术士的敏锐让他心中不安起来。吴无玥隐约觉得如果选择这这个年号,并不是什么好兆头,也许有许多的苦难已经阻挡在了面前,虽然凡人不会知道过去未来五百年,更无法改变既定的天意,但天道五十,大衍四九,遁去其一。

    若是不用大凶之极的崇祯二字,而选用其他年号,那说不定冥冥之中,大明的国运将会被改变。

    由此朱由检提出了咸元二字。

    许是真的印证了这个年号,它代表着在风雨缥缈中破而后立的希望,大明在咸元元年就迎来了一大波的困境。几个藩王捐献的土地上刚刚有了那些土豆试种成功,但是产量还有待提高的消息后,没有太平几个月,*隐去之后,天灾急至。六月开始江南的天气就古怪了起来,还爆出了老鼠暴。动的消息,没有等着这样的八卦消息传播开来,七月十九那天狂风忽作,地面震动,东海的海水突然暴躁起来,掀起了滔天巨浪,然后就猛地涌向了江南沿岸地区。

    “师傅。”吴无玥在一个营地前找到了吴有性,他们已经有几年没有见了。虽然吴无玥称呼其为师傅,但他教授的也只是医术的部分。而吴有性出现在这里一点也不让吴无玥意外,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吴有性作为一个研究传染病学的大夫必然会深入疫区。

    “无玥,你把我们需要的药材给送来了吧。”吴有性微微抬了抬头确认来人是吴无玥之后,根本没有别后多年的兴奋与激动,而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面前的病患上面,这个医馆也是官府指定的救治点之一,但是因为海啸的关系,杭州的药材许多也都进水泡汤了。京城那里为了救灾,派人特地从邻省调集了一批药材,吴无玥也随队押送药材,救灾如救火,药材就是灭火的水,他不敢掉以轻心。

    “这批已经都送到了杭州,我还要往东走,萧山那里的灾情更重,还要把药材送到最后一站。”吴无玥帮着吴有性包扎起病患的伤口,一边问着眼下的情况,“这次的海啸是几百年难遇的大灾,没有想到会被我们赶上了,钱塘江那里的是不是决堤了?”

    “那是肯定的。”吴有性皱着眉头,他在为一个病人骨折的大腿做木板固定处理,一面说起了这几天的灾情,“我也听到官府说要兴修水利,不过三月说的事情,等到九月能办成就不错了,那些水坝的墙估计连一半都没有补好,这次七月里面遭了大灾,就把那一半也给冲毁了。不过,这不是我们大夫要想的。反而是外头那些尸体,我想朝廷还是要尽快下旨把它们都烧了才好。要不然等到太阳暴晒一下,或者再过几日又下雨,那些尸体上的病气随着雨水流到了河里面,可就不是小事情了。”

    吴无玥庆幸朱由检在知道了江南大灾的时候,就同意了他将大批受灾死亡的尸体火化的意见。虽然说世人讲究入土为安,能够接受火化的人不多,可是眼下当务之急还是要为了活下来的人着想。不能让尸体上的病气传染给幸存者,这也是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的源头。

    “朝廷也已经颁布法令,从今日起凡是引用的水都要烧开了才能喝,以而避凉水中的病气,不过烧水是要柴火的,那些家中原有的柴火估计也都浸泡的不能用了,还要重新劈砍,都是麻烦的事情。”

    吴有性听着吴无玥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