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得罪美女上司之后 >

第545部分

得罪美女上司之后-第545部分

小说: 得罪美女上司之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有道理。”我点点头,心里又有些疑惑,妈逼的,怎么会都没事了,这么快,老子今天还费尽心思去拯救这俩二货,这么说来,老子今天找老李老黎的功夫虽然白费了,但是这俩书呆子却也没落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倒也值得可贺。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会导致调查组突然撤离,会导致上面发下话来赦免了这俩人呢?这其中会不会是孙东凯的作用呢?

    刚想到孙东凯,我立马就否定了,这绝无可能,他是巴不得这俩死翘翘的。

    那么,还会是什么原因呢?我心里涌起巨大的谜团。

    “分析一下这其中的道道。”我看着秋桐。

    “有什么好分析的?事情已经结束了。”

    “当然值得分析,你不觉得很怪吗?”

    “官场怪事多了,少见多怪,见怪不怪……那么好奇干嘛?”秋桐说。

    “你说,是不是孙东凯真的起了作用呢?他冒死去进谏说情了?”

    “你觉得他会吗?”秋桐似笑非笑地看着我。

    “我看不会,我觉得他也就是嘴巴上说说,在大家面前做个好人而已。”

    “那你还说这个干吗?”秋桐说。

    “那……要不,就是总编辑自己找了上面的人,上面有人给他讲情了?”

    “这个时候,上面有谁会有谁敢给他讲这个情呢?”秋桐说:“我看够呛。”

    “那……要不,就是总编辑自己直接找了市委书记,自我检讨,恳请领导放自己一马?”我说。

    “说你是官场菜鸟,你还真菜鸟起来了……这个时候,他连边都靠不上的,这绝无可能。”秋桐带着肯定的语气说。

    “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总得有个理由吧,怎么着突然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呢?”

    秋桐皱了皱眉头,似乎也带着极大的迷惑和不解,思考了一会儿说:“说真的,我实在也是想不透……其实,不光你,我想集团里包括所有的知情人都会想不透……或许。”说到这里,秋桐停住了。

    “或许什么?”

    “或许只有市委书记自己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秋桐说:“撤回调查组,必定是市委书记的意思,否则,没人敢这么做。”

    “嗯……”我点点头,心里也不由感到十分困惑,到底是什么原因什么人导致市委书记突然做出这样的决定呢?这似乎是一个十分难解的谜团。

    我和秋桐都猜不透这其中的道道,我想此时也一定有很多人在猜测其中的道道,包括孙东凯,甚至包括很多市委的高官。

    当然,我也想到,或许是比市委书记更有来头的人帮助总编辑说话了,比如省里的什么人,但是会是什么人呢,这又是一个谜。

    此时,我丝毫没有把总编辑的大难不死和我自己联系起来,我只知道自己虽然试图努力想帮助他但是没有成功,白跑了半天。

    虽然我没有帮上他,但是他现在无恙了,我心里倒也感到了安慰。

    “总编辑虽然没有事了,但是,恐怕他今后的政治前途也到此为止了,虽然他现在是集团党委的主持,但要是想再进一步,恐怕也难了。”秋桐说:“我听到的消息,总编辑自己似乎也对突然转危为安感到很突然,似乎他自己也毫不知情……听到自己没事的消息时,他愣了好半天,满脸迷惘。”

    我同意秋桐的分析,的确,总编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死而复生的,看来他是没有找到什么可以帮助自己的人,如此看来他要想扶正,确实是难了,市委书记虽然赦免了他不死,但是恐怕也不会再重用他。

    如此分析,孙东凯还是得利了,自己的劲敌对自己的巨大威胁减弱了很多。

    此后,关于此次总编辑逃过一劫的原因,在市直单位包括集团内部,流传着好几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是孙东凯冒死进谏,直接找了市委书记,极力为总编辑开脱,声泪俱下陈辞,打动了市委书记,市委书记为集团党委班子之间的如此团结和友爱而感动,大发善心,赦免了总编辑。

    此版本在集团内外流传甚广,有的人不相信,有的人却深信不疑,都说孙东凯确实是大家风范,是一个充满正义的人。不管别人信不信,我是绝对不信的,我相信这个版本的说法一定是孙东凯专门安排人散布出来的。

    第二个版本是总编辑病急乱投医,到处找市里的常委恳求他们找市委书记说情,最后总编辑终于打动了市里的某一个常委高官,那高官经不住总编辑的生死硬磨,最终出头去找了市委书记,市委书记看在这位高官的面子上,放了总编辑一马。

    这个版本,我依旧很怀疑,正如我和秋桐分析的,总编辑一来在市里没有什么靠山,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二来市里的常委高官在那种情况下,很难有谁会替这样的一个书呆子出头去得罪市委书记。

    还有第三个版本,这个版本听起来颇具传奇色彩,说是市委书记在车上接到一个神秘人物的电话,接完电话后,市委书记脸色微变,接着就让秘书传达自己的旨意,撤离调查组,不再追究此事。

    此版本的来源据说是来自于市委书记身边的人,要么是秘书要么是驾驶员。

    在流传的这三个版本中,更多的人似乎更愿意传播第三个版本,甚至很多人绘声绘色进行了添油加醋,加工地头头是道,关于此神秘人物,有的说是省里的高官,包括省委书记,还有的甚至联想到是中央的什么人物,还有的说是江湖大佬……

    不管这些人怎么发挥想象来描述,似乎都缺乏成立的证据,因为没人会认为总编辑有这么大的能耐动员如此的大人物来给自己出力,说到这点的时候,传播此版本的人都想不通了。

    不管有多少版本在流传,但是有一个事实是不容质疑的,那就是总编辑没事了,安然无恙了。

    关于此事,或许是大家心中永远的一个谜团,也包括我和秋桐。当然,要不是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此谜团对我来说真的是永久的了。

    “看来,这做人做官,太老实也不行,容易吃亏啊,总编辑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这次虽然他大难不死,但是以后还很难说啊。”我感慨地说:“我看官场里的很多人整天一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样子,整天牛皮哄哄的,倒是很吃香……我有时候想啊,这做事做人,有时候必要的锋芒毕露也许是必须的。”

    “我不这么认为,虽然做老实人会吃亏,但是锋芒毕露任何时候都是要不得的,不管是官场还是职场,不管是做官还是做事还是做人。”秋桐说:“我一直认为,锋芒毕露的最终结果,只会使一个人众叛亲离!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那倒也未必!”我有些不以为然。

    “看来你不服?”秋桐笑了。

    “你的话听起来有道理,但是我心里总难以信服。”我也笑了。

    秋桐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人原则,有些人可能喜欢平淡从容,有些人可能喜欢锋芒毕露。我们会发现踏踏实实的人很容易与人共处,而锋芒毕露的人则没有什么太好的人缘。人缘可不是小问题,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你社交的成败。”

    “凡事都有两重性,即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同一件事,若从好的方面去理解,便是一件好事;但若从不好的一面去理解。便是一件坏事。人缘的作用正在于此,它有时可以使坏的变好,也可以使好的变坏。

    “假如你人缘好,那么你每做一件事,别人都会津津乐道,即使你做错了事,冒犯了别人,别人也会善意理解你的过错。生活在如此宽松和谐的环境里,你心理没有负担,处处可以尽情尽兴。

    “但如果你人缘不好,那么你每做一件事别人都会鸡蛋里挑骨头,更不要说做错事,冒犯别人了,即使你处处谨慎小心,事事正确,别人也会不以为然,不拿正眼看你。生活在如此冷漠的环境里,你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多余的人,不要谈什么欢乐和幸福了。好人缘的人脚下的路有千万条,反之,便只剩下一座独木桥了。而要想有个好人缘,就不要锋芒毕露,咄咄逼人。”

    “我觉得是否需要锋芒毕露,还需要看当时所处的环境还有人和事……未必非要一刀切。”我说。

    虽然秋桐说的有些道理,但是我心里还是不大服气。

第722章 你适合做大奶() 
秋桐微笑着:“或许你说的有道理,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的不一定是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没必要针锋相对。退一步别人过去了,自己也可以顺利通过。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又避免了许多麻烦。

    “假如你胸怀鸿鹄之志,可以一心一意去积蓄力量;假如你只想做普通人,可以活得从从容容,逍遥自在。可进可退,两头是路,何乐而不为?或许你会说这样是过于世故,过于圆滑了吧?你也许要说这不是压抑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吗?其实不然,我这里所说的收敛实际上是保护个性健康发展,成功实现自我价值的一条捷径……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有多少人由于年轻气盛,爱出风头,而处处碰壁,为了适应社会,不得不磨平棱角,令锐气殆尽,最终还是一事无成。有句话不是说好刀出在刃上吗?一个人的锋芒也应该在关键时候、必要的时候展露给众人,那时人们自然会承认你确实是一把锋利的宝刀。而不是时不时地拿出来挥舞一番,直杀得别人片甲不留方才甘心。刀刃需要长期的磨砺,只图一时之快,不懂保养,会令其钝化。”

    我笑着看着秋桐:“嗯……如此说来倒也对。”

    秋桐继续说:“大文豪肖伯纳赢得很多人的尊敬仰慕。据说他从小就很聪明,且言语幽默,但是年轻时的他特别喜欢展露锋芒,说话也尖酸刻薄,谁要是给他说一句话,便会有体无完肤之感。

    “后来,一位老朋友私下对他说:你现在常常出语幽人之默,非常风趣可喜,但是大家都觉得,如果你不在场,他们会更快乐,因为他们比不上你,有你在,大家便不敢开口了。你的才干确实比他们略胜一筹,但这么一来,朋友将逐渐离开你,这对你又有什么益处呢?

    “老朋友的这番话,使肖伯纳如梦初醒,他感到如果不收敛锋芒,彻底改过,社会将不再接纳他,又何止是失去朋友呢?所以他立下宗旨,从此以后,再也不讲尖酸的话了,要把天才发挥在文学上,这一转变造就了他后来在文坛上的地位……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平时锋芒毕露会使我们众叛亲离,走进死胡同,而适当地收敛锋芒,将才华用到有用的大事上,积蓄力量。必然会做出一番事业来。”

    这个例子让我深感赞同,不由点了点头:“说得好,那么,既然你不提倡锋芒毕露,那么,你以为如何做才好呢?”

    秋桐说:“我的处世哲学是沉默是金!”

    “沉默是金?”我看着秋桐。

    “是的,沉默是金……其实我这也是从你身上得到的启发,很多时候,你就是一座沉默的大山,只是你自己或许没有觉察而已。”秋桐笑看我。

    “我是吗?我还真没意识到。”我也笑了。

    秋桐说:“不管是职场还是官场,我们都会看到这样一些人,这些人以年轻人为主流,到了新单位后,就不分场合地大发议论,无节制地说三道四,大有初生犊不怕虎的精神,但是这种锋芒毕露很可能会使比较主观的领导和同事觉得你傲慢、偏激而产生对你的不良印象。

    “再说信口开河的浅薄和浮躁也是在损害你的形象。你不如保持适当的沉默,这是谦虚友好的表示,也是一种自信和力量的体现,将你的锋芒在工作中显露,以出色的工作成绩和谦逊的作风赢得声誉。”

    我专注地看着秋桐。

    “你要是比别人聪明,不一定必须张扬着让他人知道,时间会证明一切的,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收敛锋芒,韬光养晦,使你在与人共事时留下较大的回旋余地,是一种必要的自我保护,也是让旁人敬佩的一种内在气质。”秋桐又说。

    我点头:“嗯……秋桐,我发现你越来越有思想了。”

    “跟你学的,跟实践学的,跟生活学的。”秋桐笑呵呵地说。

    “哈……还跟我学的,我可没资格做你的老师。”我突然想起刚才秋桐打电话时候的称呼,说:“怎么叫我‘她二爷’呢?”

    “难道我叫的不对吗?人家不是一直在叫你二爷你不是也没有反对吗?”秋桐看着我。

    “我这是没办法,她非要这么叫,我也堵不住她的嘴巴,唉……无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