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和师姐寻宝的日子 >

第354部分

和师姐寻宝的日子-第354部分

小说: 和师姐寻宝的日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珍妃估计她当时死后,清宫原本就很乱,那会儿是庚子年八国联军入侵,后来估计慈禧回宫后自己也状态很差,反正她也是常驻在颐和园,就没有去做驱鬼这个事。

    也可能这个珍妃也没有出来吓人和报复人。

    所以一直到后来清朝灭亡,溥仪出宫,都没有高人来宫里做鬼驱邪过。

    所以珍妃能一直在这里。

    只是突然看到了她,剑御玫还是心里有些发毛!

第650章纱窗日落见黄昏() 
剑御玫看着这个珍妃,叹息一声。

    “你是不是那日死在井里后,一直在这里附近,没有去转世?“剑御玫问道。

    “嗯,那日我被老佛爷扔在了井里,一直就在这附近,我一直想多看看皇上,只是后来皇上一直不是在颐和园里就是在瀛台,我也没法看到,我就一直在这里等啊等!皇上死了,我都没法见他最后一眼,我也不想去转世了,我就在这里,没事看看往日我和他欢乐的地方!”珍妃说道。

    剑御玫看着金凤,金凤看着他。

    这珍妃和光绪皇帝的故事是民国时候大家都知道的。

    都知道当年光绪皇帝很喜欢珍妃,为了珍妃冷落了慈禧的侄女,所以慈禧一直很恨珍妃。

    后来光绪发动变法,新旧势力发展到水火不容,光绪在维新派的建议下,有包围颐和园,软禁慈禧的意思。

    慈禧原本就谋划要择日出动,这下正好,她有了借口,就从颐和园回宫,软禁了光绪,自己亲政。

    从此光绪就被软禁,只是在庚子国变的时候,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时,宫里的重要人物都在乔装撤离,这时的珍妃有些疯癫,她大喊大叫不走,慈禧老佛爷一怒之下,派人将她扔到了井里。

    剑御玫此刻看着她,此刻的珍妃没有疯癫的样子里。

    “你现在清醒了吗?”剑御玫问道。

    “嗯,是的,我很清醒,想当初我和皇上我们相互怜惜,我们在长夜里哭,长夜里一起笑,我们是真正的知己。他从小生活不如意,虽然是皇帝,可是他没有一点的自由,没有人怜惜他,我也是,我从小也是过着那样的生活,虽然是贵族人家,可是我也没有人真正怜惜,没有人真正的爱我。我们两个在一起,我们一起读那些伤感的诗词,一起春天看花,秋天看月,我们感觉我们是最贴近的!要是有来生,我和他继续在一起多好!”珍妃说道。

    剑御玫看着这个美丽的女子,叹息一生。

    此刻剑御玫在想,如何帮到这个女子。

    “你先看这个!”剑御玫给这个女子说。

    剑御玫从自己的怀里取出一面小镜子。

    剑御玫轻轻的一挥手,这面镜子里,画面就出现了。

    珍妃在那里仔细的看着。

    只见湖光山色,风景美丽。

    在那个山脚有一个很大的宝塔。宝塔很高很大。

    从宝塔那里转向,出现了一个院子。

    院子里有一个人,在那里站着发呆。

    他好像很麻木,神情很呆滞。

    不知道是在思念还是在想事。

    珍妃一下子就流出了眼泪。

    “这里是颐和园,那是我的皇上!”珍妃说到。

    “是的,那是你的皇上!”剑御玫说道。

    只见光绪啥都不想做,啥都不想看。

    终于他连站立的力气都没有了。

    他每日就坐在那里发呆。

    给他送饭的太监时常都摇头叹息,他们都知道皇上的寿命已经不长了。

    终于,他卧床不起。

    他在床上也是痴痴的看着窗外的花。

    珍妃此刻又哭了,她知道,那个花,是他们曾一起最喜欢看的。

    他们曾经一起赋诗,一切对酒。

    那些欢乐的往事此刻纠缠在了她的心里。

    “我知道,当时他的心里就是想速死,想来陪我,因为他是看着我死的,那一刻,他一定心都碎了!‘珍妃说到。

    剑御玫和金凤此刻心里也觉得很惨,他们说不出话来。

    只见那个光绪此刻喃喃低语,好像是在说,“我很快就可以去陪你了!我们又可以一起看花了!“

    慢慢的,光绪皇帝的窗外太阳逐步落下,此刻已经是黄昏。

    “纱窗日落见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遍地不开门!”此刻珍妃一字一句的念着这句诗。

    剑御玫有些伤感。

    光绪帝在那里也是在念着这几句诗,然后他慢慢的闭上了眼睛。

    那些往事,对他来说,都是一个春梦。

    那些和珍妃的相依相惜,那些听到甲午战败的消息后龙颜一怒,那些决意奋起变法维新救祖宗家业,救国图存的雄心,此刻都化作了颐和园里昨夜风雨。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此刻只有一个被囚禁的皇帝,一个从小被困在笼里的皇帝,一个万事不能自主的人,一个寂寞的男人。

    光绪帝就此闭上了眼睛。

    在他闭上眼睛几个小时前,在颐和园里,另一个威严的人,此刻也正要闭上眼睛。

    那个人叫做慈禧太后。

    此刻她也是在那里不断的喘气。

    她想起了她的一生。

    她作为叶赫那拉家族的秀女被选入了宫里,那些岁月她历历在目,因为她的家族曾经得罪过大清的开国首领,所以按照清廷的规矩,她的家族的女子是不能封很高的位置的,所以她只能是一名贵人,可是咸丰皇帝在偶然的机会在颐和园里遇到了她,那也是她精心设计的结果。

    从此咸丰皇帝迷上了她,她慢慢的开始了地位的攀升。在那些岁月里,多少的宫斗,多少的风云,好像一个梦一样。

    此刻慈禧老佛爷在那里想着。

    终于她在皇上死后,联合恭亲王一起夺得了政权。

    那顾命的六个大臣胆子真大,居然想杀了自己,好厉害的人啊,够毒,自己他们也太小看了自己,他们能杀得了自己吗。

    他们居然请了杀手在自己和东宫皇后以及小皇上从热河回北京的路上埋伏,准备杀了自己。

    在那个时候,自己的人也是无所不能的,居然能重新买通那些杀手,让他们虽然埋伏,但是却不行动,让那个肃顺为首的八大臣阴谋落空。

    自己到了北京城,那自然就是应该他们的人头落地。

    杀了六大臣,那是皇上临终遗言的顾命大臣啊,杀得不容易,不过如果不杀,他们会让自己活下来吗?

    那个肃顺,不是曾经悄悄给皇帝说,要皇帝效汉朝的汉武帝往事吗。

    当年汉武帝临终,要立勾弋夫人的儿子为帝,可是就是担心勾弋夫人夺得掌权,就下令提前赐死勾弋夫人。

    那是因为那个勾弋夫人不简单,她进宫前的一切都是一场好戏。因为那出好戏才进的宫。

    可是终究死在自己的太聪明上,因为被识破了计谋之后,就会让汉武帝深深的怀疑。

第651章慈禧风云() 
自己没有被咸丰怀疑,哪怕自己处理才朝政的能力当时就表现了出来,可是皇帝没有怀疑自己有权位之心。皇帝没有杀自己,成全了自己后来在岁月里为大清的社稷呕心沥血。

    事实证明自己也没有夺大清的权位之心,自己只是帮助大清支撑了风雨飘摇的几十年。

    如果换一个昏君,大清早完了。

    慈禧这样想着。

    杀了顾命大臣,当时虽然是两宫垂帘听政,可是东宫太后原本就是一个老好人,又是一个没啥主见的人,万事当然是听自己的,何况皇帝还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只是这两宫垂帘,日子久了,毕竟有人从中挑唆。

    相互的心隙渐生,这时老佛爷就想起了那只鸭子,那只自己派人送给东宫慈安太后的鸭子。

    慈安吃了那吃鸭子就开始腹泻,不久就死了,虽然自己封锁了消息,可是还是有人模糊的记载了此事,可是那又如何?自己已经取得了这个国家的控制权了。

    千秋功罪,后人来写吧,包括自己到底有没有杀慈安太后,这事,也成为历史之谜吧,反正历史的谜太多了,也不多这一个。

    至于那个曾经和自己眉来眼去的六王爷,他完成了帮助自己控制一切的使命后,他也应该歇菜去了,不然,让他独揽大权,岂不是对自己最大的威胁?

    老佛爷在重病之中,这些往事都在心里涌起。

    她想起那些岁月里,是如此的寂寞,是如此的惨淡啊。

    自己一个女人,要支撑这样大的一个国家,是如此的呕心沥血。

    自己曾经喜欢一些人,可是在岁月里,都淹没了。

    深宫一入啊,那些姑娘时候的往事就不要提了。

    慈禧想起那个僧格林沁的儿子,那样的一个高大威猛的帅哥,当时作为太后的自己和他也是情投意合,他是那样的爱自己,仰慕自己,尽管当时自己大他好多岁,可是他是真心爱自己。

    可是,那个顽冥不灵的僧格林沁,居然在逼他的儿子和自己分手不成,把他带到祖先的坟前让他自尽了。

    理由是害怕连累祖宗,害怕一门招祸。

    真有这样厉害吗?老佛爷此刻在迷糊糊中,想起了僧格林沁儿子那张帅气脸,叹息一声。

    他也想起了自己的儿子,那样的一个自己的心肝宝贝。

    自己的一切都是得益于他。

    可是就是因为自己管严了他,让他觉得在宫里不够快乐,可是他又不反抗,就在那些太监的带领下,悄悄出宫去游玩。

    那八大胡同是他常去的地方,终于招致了严重的梅毒。

    儿子的死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的轨迹。

    自己被迫在亲戚那里找到了一个小孩子,让他登基。

    那就是光绪皇帝。

    慈禧此刻很激动了,可恨,这个可恨的小孩。

    他的一切都是自己给的,居然不听自己的话,居然要去听那些他身边的秀才的。

    甲午,甲午战败又咋了,大清国力弱,当然会战败。

    可是他们都私下把责任都推给自己办大寿。

    说自己战前挪用海军军费修了颐和园才招致失败。可是自己不修园子,如何好好的过夏天?

    要是那个圆明园还在,不被洋人烧了,还用修颐和园吗?

    他们是说甲午战争输了,签了马关条约,割了台湾,都是因为没有变法,说日本明治维新了,变法了就强大了。

    事情会这样的简单?老佛爷愤愤不平。

    这天下的事,家国,家国,国就是自己的家。如果国和家比,那家比国大。

    如果变法要失去自己的权力,失去自己对国的控制,那宁可不变法。

    更何况,光绪皇帝用的那帮人,根本就是纸上谈兵之辈,自己当时在颐和园里,看着他们瞎闹腾。

    终于在最后时刻出手镇压了变法。

    杀了谭嗣同,逃走了康有为。真是痛快。

    只是自己夺回了大权,还是没法让国家能抗击洋人。

    洋人那依然是四处紧逼,终于举国爆发义和团。

    原先自己是想镇压义和团的,可是那帮主战的大臣,居然说啥民气可用,可以拿来打败洋人,自己当时也迷糊了,也信了。

    结果杀了那样多的洋人后,八国联军来了。

    还是打不过人家,自己只有仓皇的逃走。

    又是割地赔款,好像自己已经习惯了。那个李鸿章也算是奇才了,这次最后次抱着病体出面谈判。好歹还是谈出一个最好的结果,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可惜他谈完不久就死了。以后还有谁来谈?

    八国联军走了,自己也想明白了,凡是洋人想做到的,那就尽量去做吧。

    自己也开始和洋人们打得火热了。

    真正的改革也开始了,因为再不改的话,恐怕大清真的要亡国了,可是自己的天命也到头了。

    这风雨飘摇的几十年,就任后人评说吧,反正自己也不是武则天,没有当皇帝,也不需要无字碑。

    自己是尽力了,大清没有在自己手里亡国,自己也不怕去见列祖列宗。

    只是小光绪,我不能走在你前面。

    不过,我早就安排好了一切,我不会走在你前面的。

    你会先我而走的!

    这也是我们娘俩的生死缘分吧,虽然你比我年轻很多。

    可是我比你强大很大,你也值了吧,和我一起去死。

    这时,窗外的风在吹着,梅花又要开放了,一切都如当年的样子。

    只是慈禧老佛爷知道,自己不能在看到明年的此刻的样子。

    慢慢的,慈禧老佛爷闭上了眼睛。

    当珍妃从剑御玫的镜子里看到这些,她的泪水已经无法抑制。

    她嚎啕大哭了起来,剑御玫也怜惜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