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明奇女子 >

第136部分

大明奇女子-第136部分

小说: 大明奇女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表小姐。可因为马若兰的母亲在生产的时候难产而去了,所以马若兰小的时候就被抱回了马家,也就随之改了马姓。

    秦良玉对马若兰非常疼爱,就像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所以府里也没有人把她当作表小姐,而是当作了真正的马家小姐。

    马若兰十八岁,花朵一样的年龄和样貌,在石柱这一带是人见人爱。可惜马家门第高,秦良玉也不想委屈了马若兰,也想再好好挑选一下,所以现在还没有定亲。

    秦明武在石柱当地,由于农作物的大丰收,大家对秦明武是颇具好感的,在大姑娘小媳妇心目中,那都是好男人标准典型。石柱这一代不像中原内地那样男女大防,男女有了心意就会通过唱山歌或者赠礼物的形式表达出来,不管是拒绝了还是接受了,都不会受到别人的嘲笑。大家并不知道秦明武有没有成亲,有没有定亲,而且因为秦明武是官身,而且还是汉族,大家还有着一丝惧意,也没有人贸然的向秦明武提亲。

    秦明武在马家出没的次数多了,自然就认识了马若兰了,秦明武是大方性子,没有其他中土大家公子那么矜持,马若兰也是笑盈盈的回应着,听着秦明武和哥哥们一起说话。

    熟悉了以后。大家自然知道了秦明武原来还没有定亲,马若兰就上了心,马家几个哥哥也乐意促成,所以秦明武和马若兰就有意无意地碰到,聊聊天儿说说话儿,也都有些爱慕的意思,就是一直差着这张窗户纸没有捅破。

    按照土司这边的规矩,秦明武应该是和马若兰对山歌、赠礼物的,可秦明武哪里知道这些规矩,他还是信奉着中原地带的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所以两个小少年虽然内心都有着期盼,但是却各怀心事没有捅破。

    马若兰在香闺里独自发愁,以为秦明武是没有看上她,要不怎么这里每次的情歌节,秦明武都没有去。马若兰的丫头香草也为自家小姐抱不平,心想大小姐这如花似玉的样貌在石柱这一带哪个不是捧着哄着的,怎么着?秦大人就不动于衷。

    女孩子的心思,马家几个哥哥自然不知道,最终还是被秦良玉知道了。

    秦良玉到了这么大年纪,而且是汉族出生的,自然明白了两个人的误会在哪里。

    既然秦家没有长辈在这儿,秦良玉把秦明武请来,就单刀直入的问了问他的婚事安排,也提到了马若兰的事情。

    秦明武自然不反对,甚至不好意思地脸红了

    秦良玉见此也就应诺下秦明武和马若兰的婚事,不过要求秦明武还是按着石柱这边的规矩给马若兰唱情歌。

    知道了这个消息,马家几个兄弟和一干将士一阵好笑,不过几个哥哥也够意思。整宿整宿的教秦明武唱情歌,终于赶在下一个情歌对唱的夜晚,秦明武半是羞涩,半是稚嫩的唱着首最简单的情歌,在石柱老老少少哄堂大笑中,马若兰对上了情歌,接受了秦明武的心意,算是承认了这桩婚事。

第230章 红娘子出场() 
经过几茬番薯和玉米的种植,石柱终于保证了粮食的安全,虽然灾害还是不少,不过不论是白杆军还是老百姓,心里都有了底儿,饿死人的事儿应该不能发生了。

    一年以后。秦明武和马若兰在石柱举行了场面盛大的婚礼,只闹腾了三天三夜。

    而在这一段时间,秦明武也培养出大量能够进行番薯和玉米种植的技术人员,新建了杂学院,柳心的雕像也被安置在学院的广场内,受到全体学员的膜拜和致敬,秦明武做了杂学院四川分院的首任院长。

    番薯和玉米的种子也快速的向周围推广开来,秦良玉不仅在土司中威望日盛,而且在四川本土很快聚集了极高的人气,连带着秦明武,这个秦良玉的名义女婿也被神化了,被传成一个神仙下凡般的人物。

    秦明武原本在白杆儿军中就混的很熟,现在因为是马家女婿的身份,白杆军重要将领中也有了秦明武的位置。虽然他还是朝廷官封的七品农学使,可实际上他已经和马家其他的兄弟一样,能够独立带领一万白杆军了。

    马家几个兄弟不觉得秦明武在夺权,相反觉得他就是马家的一员,理应承担起统兵的责任。

    经过两年多的历练,秦明武颇具英武之气,而且中间马若兰生了一儿一女两个宝贝,秦明武算是正式在四川扎了根落了户。

    几个月前,秦明武和马若兰正带着自己这队白杆军在丛林训练,突然丛林中闯进来几百人,不太像兵士,倒像是逃难的百姓,为首的居然是个女子。

    看到丛林中密密麻麻的白杆军,那女子护着惊恐的众人,从手中拿出一串飞镖,随时准备战斗。

    马若兰看是位女子,倒没有立刻发动攻击,而是吩咐手下拿些水袋和干粮,送到女子面前。马若兰看那女子有些狐疑的目光,倒是和秦明武相视一笑:“你们一定好几天没吃没喝了,我们白杆军不是恃强凌弱之辈,你们吃点东西喝点水好好休息一下再赶路吧!”

    “白杆军,可是秦良玉将军的部下,红娘子在此叩谢大恩大德,等有一日定会相报!”那女子一听马若兰的话赶紧上前几步抱拳施礼。

    “红娘子,不必客气,后会有期!”马若兰和秦明武就要转身离去,谁知这红娘子说完话刚要转身,不想噗通一下栽到地上,她身后的人顿时惊呼“红娘子!红娘子!”

    马若兰和秦明武一看情形,赶紧上前救人。

    红娘子等几百人被带到白杆军大营,马若兰让军医给红娘子整治一番,醒来后红娘子对马若兰的救命之恩深表感激,也如实相告了自己的身份。原来红娘子这些人是闯王李自成的手下。

    在关内剿匪大军的层层重压下,闯王的队伍是节节败退,红娘子和丈夫李岩领着不到一千人跟随在李自成旁边,在四川边境,为了生存红娘子领着几百人穿小道而行,而丈夫李岩追随李自成走了另一条道,双方走散了。而红娘子在这过程中也负了伤,加上又累又饿,这才在碰到马若兰后昏迷过去。

    红娘子和这伙难民就是一群可怜人,要不是实在活不下去也不可能走上这条路,马若兰对这几百人动了恻隐之心,和秦良玉商量后,就让他们在石柱安心的呆下来。

    红娘子因为武功高强入了白杆军,那几百人被秦良玉给了些救济的粮食,然后安排去开荒。

    红娘子性子刚烈,在白杆军中拼了命的训练,让秦良玉和马若兰都很是欣赏,不久几个女人就惺惺相惜起来。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就是几个月,赶巧不巧地李自成大队人马也辗转到了石柱。

    秦明武的白杆军和闯兵碰到后,双方没等交手,红娘子倒是恳请秦明武让她回闯营去说服李自成接受诏安,能给手下留条活路。

    红娘子带着两个白杆军来到闯营,见到李自成后,红娘子说明了自己被救的事,也恳请李自成放下刀兵,为手下考虑考虑,李自成沉吟一阵,答应了红娘子,让两个白杆军先回去,并让红娘子与丈夫李岩相见。

    接到红娘子传来的消息,白杆军也放松了警惕,结果半夜里李自成率众突然发生攻击,打了个白杆军措手不及,造成了一定伤亡。这下秦明武和马甲几个兄弟不干了,带领各自分队和李自成打在一处,同时也认为红娘子是叛徒。

    而红娘子和丈夫李岩相见后就争吵起来,下边人的死活,李自成和李岩已经不放在心上,他们已经改变起义的初衷,完全被野心和权势迷住了眼。

    李岩劝红娘子回来就不要走了,直接就把红娘子软禁了,此时她才知道自己上了李自成和丈夫李岩的当。

    红娘子一怒之下,深夜仗剑闯出,返回白杆军,和闯兵战在一起。

    李自成他们毕竟是远方而来,疲惫作战,白杆军虽然被偷袭一把,但很快鼓舞了士气,李自成他们根本不是对手,结果连战连逃。

    秦明武和马家几个兄弟率兵在后边追击,这样一追就追到了青海边。

    柳心还不知道,历史上最后推翻明王朝进了北京城的闯王李自成,此刻却面临着被淘汰出局的大风险。

    青海的干枯的草原上,为数不多的闯兵被困在中间,

    一边是克鲁带的五万蒙古兵虎视眈眈,一边是白杆军怒气冲冲。

    李自成虽然在关内几次被围剿时,也都成为丧家之犬。可那毕竟是大明的武官作战,大家都是老相识了,多少年就是边剿边养。

    李自成看情况不对,赶紧把随身贵重物品都拿出来了,他身边的李岩等人也忍痛拿出家私,想向两边买条道。

    可这次李自成去打错了算盘,两边都不是左良玉之流,事情没有转圜余地。

    李自成被拒之后,一边往队伍中撤,一边也把手中的大刀提起,一方面是以防不测,一方面也想危险时杀身成仁。

    看着李自成和李岩就要走向末路,白杆军中的红娘子终于冲上去,在三方队伍前一声娇喝:“放他们一条生路吧!”

第231章 欢喜冤家() 
崇祯十年,因为红娘子为丈夫李岩和闯王李自成求情,明蒙双方没对闯兵赶尽杀绝。

    一部分闯兵加入白杆军返回了石柱,一部分自愿留在青海开垦荒地,最后只剩下了三千来人。

    克鲁提议红娘子他们继续留在青海,割一块领地让他们生存发展,可是红娘子拒绝了,她主动要求带领三千人深入草原内部,自己找一块生存之地。

    秦明武和克鲁这次相遇,开始还有些尴尬,毕竟一方是明军,一方是蒙军,双方都有几万人,动静有些大了。

    可克鲁毕竟是秦明武的师傅,两人都觉得心里暖乎乎的,很快两个人避开大队,到旁边的密林谈了一个半时辰,之后两个人各自归队,同时号令:“回拔!”

    ……

    秦家这边,心纯到了京城后。明远和明珠操持了心纯的婚礼。

    因为柳心没有到京城来,俞家害怕秦家这边没人张罗,派了家里两位夫人过来秦家帮忙,可两位夫人来过两天,不禁心里都郑重起来。

    虽然明远明珠年龄都不大,可是明远少年老成,而且有了准驸马的身份,加上又有官身,作为当家人,外事和男宾的安排上很是周全,没有什么瑕疵。

    明珠虽然只有十三岁,在家里也是娇憨长大的,不愿绣花弹琴,愿意舞枪弄棒,但是经过生活的磨砺,见识并不比其他人短,而且由于长期放养生活,做事也很有决断,即使在俞家两个京城名门贵妇人面前,也没有辱没了大家小姐的名头,没用人怎么提点,就把心纯出嫁的事宜安排的井井有条。

    心纯的婚礼办得热热闹闹,还真没有出现什么纰漏,借着俞家人的口,明远和明珠的名头都传了出去,京城里的姻亲故旧谁都得竖个大拇指,说柳淑人的孩子个个不简单,不但驸马爷玉树临风办事稳重,连秦家原来不知名的明珠小姐居然也是如此深藏不露。

    心纯当年随柳心到京城,闯出了偌大的名声,但那是一个敢打敢杀巾帼英雄的形象,正好随了俞家的门风。

    可是明珠同柳心上次来的时候很低调,后来柳心走了以后,明珠在家里也是深入简出,照顾着这一家子的生活,没怎么在公众面前露过面儿,借着这次心纯的婚礼,明珠也是大大地露了脸。

    心纯成家后,俞家老太君的身体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冲喜的缘故,居然又挺了过来。一家很是欢喜,觉得心纯真是个有福气的媳妇。

    因为老太君的身体渐渐好转,俞家的原本气压很低的家庭氛围一下子就热闹起来,借着新婚,又是年关,在府里办了好几场女眷们的宴会,明珠自然是被邀请的重要客人。

    京城里和明珠年龄差不多的女孩儿还真是不多,仅有的几个和俞家交好的人家也不过就是五六个小姑娘,这样每次宴会明珠只能和这几个女孩说说话儿。

    京城里这些大家小姐都被养得娇滴滴的,特别是都裹了脚,一见面就吟诗行文,要不就会说些绣花弹琴的事,明珠和她们真的处不上来,面上客客气气的和她们聊聊天儿,很快明珠就会找个借口到俞家的后花园里透透气。

    这一来二去,明珠去后花园里,就被一个人发现了,这个人就是戚思威。

    戚思威是戚夫人的小儿子,今年十四岁。这几年,戚思威主要在京城呆着,去书院读读书,然后和俞家的这些表兄弟在一起相处,在军队和兵营中打滚,所以和明珠并不认识。

    戚思威和他哥哥姐姐性情不一样,他有些随着父亲戚兴国,虽说是将门出身,但他对舞枪弄剑的女孩却不太喜欢。

    这次表哥俞云峰成亲,戚思威是有些不看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