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明奇女子 >

第168部分

大明奇女子-第168部分

小说: 大明奇女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三桂算是大明的少壮派将领,名声很好。他是辽东人,祖籍江南高邮,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吴三桂曾带二十余名家丁救其父于四万满洲人之中,孝勇之举遍闻天下,有“勇冠三军、孝闻九边”的美誉。后来在京城逗留,遍识名公巨卿及文人雅士,被人称为“白皙通候最少年”。崇祯登基,开武科取士,吴三桂夺得武举人。不久,吴三桂又以父荫为都督指挥。

    蓟辽总督洪承畴调到辽东,发现辽军缺乏训练,影响战斗力,急需练兵的将才,在众将中一眼就相中了吴三桂,报请朝廷批准,时年27岁的吴三桂被擢为宁远团练总兵。

    吴三桂从游击、参将到副将,再到总兵,升迁之快,超乎常规,和洪承畴的赏识是分不开的。

    洪承畴赶往宁远的时候,宁远关内的吴三桂正在为自己的前途担忧。

    前两日收到已投降大清的舅舅祖大寿的来信,意在劝降吴三桂,而且也捎来睿亲王多尔衮的手书,只要吴三桂投降可以封为异姓王。

    现在宁远独自在山海关外,吴三桂处境很是不妙,祖大寿的来信让吴三桂动了心。

    可这当中,京城的关系捎来信儿,洪承畴已死,吴三桂可能会被崇祯重用,又一下子使吴三桂打起了鸡血,把祖大寿的信扔到一边,等着京城的消息。

    松山兵败的消息八百里加急向朝廷报告,报的是洪承畴的死信儿,洪承畴是崇祯皇帝左膀右臂,崇祯很是痛惜,执意为洪承畴的葬礼罢朝两日,而且朝廷的诏令传喻九边,要边关将士为洪承畴守孝。

    别的边镇还没反应过来,吴三桂却不想失去在崇祯那儿的好名声,第一时间就下令三军缟素,为洪承畴举哀。

    举哀第三天,吴三桂刚为洪承畴上了一柱清香,就听见传令官三步一报:“洪总督没死!”“洪总督回来了!”

    吴三桂一时间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了

第292章 陈圆圆出现() 
洪承畴进了宁远关,这几天他的心绪颇不宁静,他没想到吴三桂竟然带着边镇将士为了他而全军缟素。

    虽然他尚未身死,但文人出身的洪承畴,自然希望自己身后留下清名,能风光大葬。

    吴三桂能为他做到这般,洪承畴打心眼儿里感激着吴三桂,也庆幸自己能来宁远关找吴三桂。

    洪承畴不知道吴三桂心里的小算盘,以为到这儿找到了归属,自然心安理得的住了下来,同时精心准备了份请罪折子让人往京城报送。

    洪承畴从吴三桂的嘴里知道,崇祯皇帝竟然为他的死而罢朝几日,皇上能为他做到此,洪承畴真觉得自己百死不足以报君恩了,为他的关外逃脱更是羞愧不已,自然不敢轻易往京城去了。思量后还是先写了份情深意切的请罪折子,在其中言明自己杀到最后一兵一卒,也没有投大清而去,而是要返回关内誓报此仇。只是令大明损兵折将,自己唯有引颈就戮,才能对得起死去的将士,只是临死前想见君王一面,死而无憾!洪承畴就用这欲擒故纵的方式向崇祯请了罪。

    估计着消息到京城再返回来也有一段时间,洪承畴在宁远就放松起来。

    吴三桂不管心里怎么想,但洪承畴没死已成定数,他也不能在此给洪承畴弄死,毕竟三军将士都在,他还没有这种胆量,自然得是小心伺候着。

    洪承畴好色,边关的人都知道。吴三桂自然投其所好,把几个美人送到洪承畴身边,每日曲意逢迎。

    洪承畴在草原碰到大玉儿的时候,是因为身陷险境,自然把他好色的心思收起来不少,才阴差阳错的救了自己的性命。可现在在自己的地盘,处境安全了,本性就露出来了。

    没有几日,吴三桂的府邸吹拉弹唱之声不绝,洪承畴渐渐沉浸于声色管乐之中。

    宁远虽然是一座边镇,但毕竟有着数万兵士,加上这些年中还渐渐有些边镇将官的家属迁徙过来,自然形成了比较繁荣的商贸流通街市。虽然东西不如关内的精致,但却很是实用,这日洪承畴闲的无事,换了便装到街市上走一走,顺便看一下宁远镇的风土人情。

    这个边陲小镇民风相对宽松,不像江南对女子要求那么严,这里的女眷也不用戴面纱出门,直接抛头露面,而且有些还会图方便直接穿起男装,把头发束起来!当然也有个别女子还是大家闺秀的打扮,不过在大街上行走,都是见怪不怪。甚至有些官员的家眷,也会直接到这儿的商铺中买些东西。

    这几日吴三桂给洪承畴送的几个美人儿,在边镇也算是很娇美的几个了。可要是在关内来说,那真是不上数,特别是对于见惯了温婉可人的洪承畴来说,就是些寻常货色。

    今天洪承畴出来,瞅着大街上的女子,虽然相貌普通,倒别有一番英姿飒爽的味道,也就留起了神。

    走着走着,从最大珠宝店珍珑斋中走出了一位女子,洪承畴只扫了一眼,顿时觉得有一种眩晕感!

    这女子落落大方,但真是漂亮,太漂亮了,在边镇这狂烈的西风下,更是有着九天玄女下凡尘的感觉。

    不知道这彪悍的边塞之地,怎么会有如此出色的女子,洪承畴看呆了。那边的女子也反应过来,不过她倒没有什么惊讶,因为在这边镇已经司空见惯了,最开始她出现的时候,很多男子都是这一表情,不过时间长了以后,大家都明白她的身份,也没有人敢觊觎她了。

    今天,女子看见洪承畴的表情,就知道应该是外客初到宁远,倒也没有在意,领着身边的侍女翩翩而去。

    洪承畴留在原地,望着佳人一去不返,心里空落落的,也没心思在街上行走,又回到了吴三桂的衙门。

    洪承畴身边的随从,自然是吴三桂府邸的。把洪承畴这一幕看在眼里,不过他倒是没有提醒洪承畴这女子是谁,而是回去后直接找到了吴三桂。对吴三桂一阵耳语。

    吴三桂听完,脸色一沉陷入沉思。

    其实这女子,就是吴三桂的爱妾陈园园。

    听说洪承畴对陈圆圆起了心思,敢肖想他的女人,吴三桂心里不禁对洪承畴生了怨念。

    又是一个早晨,洪承畴出屋在院子中行走,不自觉出了二门,一抬头看见前面有一位女子正要出门。

    “是她!”洪承畴一眼认出了,这不就是那天自己惊为天人的女子嘛。

    匆忙中,洪承畴向前走了几步,追了上去。女子自然听到后面的脚步声,扭过头来,看到洪承畴愣了一下,不过似乎想起什么。稍稍往旁边侧了侧,给洪承畴让路。

    “不知这位娘子是……”洪承畴看到陈圆圆是妇人打扮,猛然间开了口。

    “哦……”女子似乎吃了一惊,没想到洪承畴会和她说话,不过毕竟是在自己的宅院,想来应该是吴三桂的客人。女子也不好失礼,赶紧轻轻地回了一礼道:“妾身陈圆圆!”

    “圆圆,好名字!”洪承畴定定地瞅着陈圆圆,一时也忘了是在吴三桂的府邸,恍惚间有些失态。

    “大人,您这要去哪里?”这几日的跟班随从不知何时来到洪承畴近前。

    “哦,我随便走走!”洪承畴这时也觉得有些失态,忙正了正脸色对随从说。

    “大人您请!”旁边的陈圆圆福了福身,转身而去。

    洪承畴望着陈圆圆的背影,半晌才回过神来问旁边的随从:“她也是这府邸的?”

    “这是将军的陈姨娘!”

    “哦,原来是三桂的妾室!”洪承畴轻轻地叹息一声,又一动没动地向女子离去的方向注视了良久,才转回屋子。

    远处的房廊下,吴三桂和幕僚已经站了很久,透过回廊看到了这一幕。

    “将军,这洪承畴在咱们府邸就敢这样色胆包天,完全是没把将军您放在眼里,枉您对他的一番礼遇了。”

    “哼!”吴三桂用鼻子哼了一声,一言没发一甩手回了屋子。

第293章 洪承畴离去() 
宁远关的洪承畴,终于接到了朝廷的传召文书,让他返回京城。

    前一段时间,松山之战大败,边镇报来消息说洪承畴战死,京城里真是掀起了轩然大波。

    首先温体仁作为首辅,心里对洪承畴是有些不满的,不过温体仁并没有特别明朗的态度,这个首辅看上去有点儿软,其实也不能说是软,他是既要做事还要平衡关系,虽然他身处文官集团里,可是又不能不考虑崇祯的想法,他不能像那些有风骨的御史,动不动就挨板子受廷杖,还高呼着气节,他需要冷静而温婉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洪承畴这些年总揽边镇,消耗了朝廷大量的财力,但是并没有取得实际上的效果,当然这也不能怨洪承畴,这和军队的管理有直接的关系。

    虽然当初秦牧在陕西的时候,发现了边镇和后金走私,导致孙传庭后来在山西陕西发动了官场地震,肃清了奸细,还使俞家军入住。

    但是也仅仅是山陕两地风气有所好转,其他的边镇并没有多少警觉。

    崇祯这种猜忌的性子,加上文官集团的把持,军队大佬更加各为其政,边镇糜乱的状况愈演愈烈。

    这几年大旱,因为有柳心的番薯在撑着,虽然很是艰难,但毕竟没有死太多的人。从今年开始,旱情已经明显减弱,朝廷也稍稍松了口气,知道最艰难的时期已经挺过去了,文官集团这时候又开始蠢蠢欲动。

    洪承畴本身也是文官,但这些年总督边镇,和武将这边走的近,有点不符合文官集团的利益,自然有人想把他拉下马,所以松山之战洪承畴战死,文官集团就有不少人跳出来,要给洪承畴治罪。

    崇祯是一个个性非常强的人,洪承畴以前是他的左膀右臂,这次松山之败,崇祯对洪承畴也是有怨言的,可就因为文官出来太多的跳梁小丑要求给洪承畴治罪,崇祯倒一反常态,坚决给洪承畴发丧,而且自己还罢朝了几天,表明了自己一种态度。

    洪承畴这一页翻过去没多久,大臣们又开始讨论着谁接洪承畴的班,一般朝臣自然希望是文官主政,但也有人提出了吴三桂,虽然是个武将,但不像武将那么跋扈,名声还挺好。

    崇祯也在举棋不定,大臣们代表文官的利益,但武将这些丘八又真的很难听调,崇祯在这种情况下也在考虑是不是就要用吴三桂。

    吴三桂那边接到消息,其实也是崇祯有了这方面的考虑。

    可就在还没有下圣旨的时候,居然接到了洪承畴的请罪折子。

    这家伙居然没死,内阁首先坐不住了,折腾了好久,大家口水战也没少打,结果人家没死,回来了,怎么办?

    冲着崇祯对洪承畴的热乎劲儿,洪承畴估计还得接着干。所以文官又跳出来,接着论必须治洪承畴的罪,崇祯这时候也很为难,他对洪承畴这般看重,又风光大葬又报仇,实际上也是因为洪承畴死了才会这样,现在洪承畴回来了,而且损兵折将,就一个人儿,你说治罪还是不治罪?重用还是不重用,崇祯也纠结。

    几天的时间,朝堂又吵作了一团,最后崇祯还是决定,先把洪承畴找回来,看看他的表现再说,这样才往边镇下了圣旨,招洪承畴回来。

    洪承畴接了圣旨没敢怠慢,赶紧收拾东西往京城赶,他是一个人到宁远的,吴三桂怎么也不能让他自己走,赶紧派了一队亲兵,给洪承畴护送回去。

    事有凑巧,洪承畴上午起的身,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下午突然向吴三桂请示,因为义父病重,要返回关内一趟。

    陈圆圆的义父,其实就是田弘遇。和秦木川成亲的胡玉儿,曾经被田弘遇认做女儿取名田玉儿,而这陈圆圆也是其中一位,只是和田玉儿并不相熟,在田玉儿离开后他才来到田家的。

    陈圆圆命运不好,从小被卖入梨园。陈圆圆作为梨园女妓,秦淮八艳之一,难以摆脱以色事人的命运。他曾属意于吴江邹枢,江阴贡修龄之子贡若甫曾以重金赎陈圆圆为妾,然圆圆不为正妻所容。陈圆圆还与冒襄有过一段情缘,后来陈圆圆不幸为外戚田弘遇劫夺入京,并被认为义女。田弘遇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以及在乱世中找到倚靠,有意结交当时声望甚隆且握有重兵的吴三桂。田弘遇曾盛邀吴三桂赴其家宴,把陈圆圆引荐出来,吴三桂自然大为欢喜,当场承诺纳为妾室,后来又带来边关。

    不过陈圆圆也自知自己身份低微,需要田弘遇这棵大树,所以对义父颇为恭敬。

    田弘遇自从和韩公公联手想对付柳心,后来由于事情的败露,田弘遇被胡老爹夫妇告发,被削了爵位,就一股急火,身体一日不如一日。

    由于心情的关系,这几个月,病情越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