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明奇女子 >

第29部分

大明奇女子-第29部分

小说: 大明奇女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富没接东西,叹口气从怀里拿出一厚叠银票,“恭人,咱有钱,不用你那些!”

    “哪来这么多银票?”柳心问。

    “咱们把兵库劫了,从那贪官手里拿的。”

    “什么时候的事,没露出马脚?”

    “昨天晚上,全是我秦家子弟五十多人,下仆一个也没参与,不会有人知道的。兵库一共就十来个人,把他们都喀嚓了,没一个好东西,连小兵手里都有千把两,库头身上竟有二十万两,死不足惜!”

    “那兵库的东西呐?”

    “好兵器铠甲有八百多套,破损的还有近一千套,我们都摸黑送山洞里了。孔有德往莱州方向逃了,这屎盆子就扣他身上,没人会查。”

    秦富把一大堆银票递给柳心,出去一会又拿进一个大包裹,打开里面全是金玉之物。“恭人,去的人每人拿了二白两,剩下的还有三十万两和这些东西。”

    有了银子事就好办了,柳心打起精神和秦富合计抚恤的事。

    “恭人,这次咱秦家虽然没了一百多人,可秦家子弟仅有十八人,剩下的都是下仆,你也不用自责,何况经过此事,咱秦家在登州府就是一等一的人家,祖宗灵牌也是光鲜的,恭人对秦家是大功,不是有罪,何况莱阳城破登州城破,我秦家岗也不能幸免,这千来口人还不知能剩下几个,现在大家心里都明白着哪,一文钱不给,也没人怪恭人的。”

    秦富这么一安慰,柳心这心里好受了些。

    “不要计较钱,还是多给些,另外把身后事办得隆重些,也算给世人一个交代。”

    秦富又把秦坤元叫来,一起商量个法子,当然柳心也没和秦坤元提劫兵库的事,秦富说不说她就不知道了。

    最后商定,两次战事的抚恤标准:死难者为下仆,每人抚恤家属五十两银子,放奴籍。死难者为秦家子弟,每人抚恤家属一百两银子,另起二进院子一座。受伤重残者银两减半,其他照旧。其他参战人,秦家子弟每人奖励五十两,下仆每人奖励二十五两。

    莱阳那日战死的二十六人已经下葬,在祖茔地旁边按秦家本族和下仆在两块地方分别埋了。

    这次八十九人的丧仪,要把这二十六人的牌位摆上一起祭奠,停灵十四天,每天三上香,三哭灵,费用从恭人这儿出,一定要大办。

    第二天秦家岗重搭了灵棚,又放了二十六个牌位,放上供果供菜,安排人排班上香,哭灵。又搭了专门接待吊唁的礼棚,接待远道而来的外客。

    张云白在莱阳县城设了公祭,为保卫莱阳牺牲的二百一十一名莱阳义士,包括二十六名秦家军设了灵棚,每人发放十两银子以恤家属,建莱阳表功祠,享莱阳香火。

    几天后,府城也设了公祭,祭奠这次登州血战死难的兵勇义士,秦家军八十九人以“秦家义士”的名号参加了登州公祭,同样建了登州表功祠。

    一时间从府城到秦家岗人来人往,吊客络绎不绝,丧仪中的供果,唁联一直排了三里多地。

    柳心这些天在祭奠之余,一字一句地在写着祭文,不时泪水滴到纸上,模糊了一张,扔掉,再写,心中有千言万语,一时不知从何处下笔。

    直到下葬前三天,柳心才删除了大量华丽繁琐的描述,直留下短短的几百字,写成一篇简短的祭文,让人做了个大碑。

    石碑正面刻着“秦府烈士陵园”,背面刻下了这百多字的碑文:

    崇祯四年,山东孔有德叛乱,时年腊月二十八,兵逼莱阳县城,秦氏一族子弟下仆八百人拼死护卫莱阳城,全歼叛军,死伤二十六人。又急驰登州府城,和叛军血战一天一夜,解登州破城之危,死伤八十九人。我秦氏一族忠烈天地可鉴,无愧登州莱阳百姓。在此立碑记事,已警后人,家国有难,当取义成仁。今陵园烈士分秦家陵园和秦家义仆陵园,皆受我秦家香火,永世供奉,永享尚飨!

    崇祯五年正月

    秦族遗孀恭人柳心书。

    出灵前一天,秦富把一碟奴籍又还给柳心,这些人还愿意继续在秦家为仆,不愿离开。

    柳心收下奴籍。随之传下话:“凡死难义仆家眷,年过五十,不安排活计,月钱照发,安心养老。

    秦宅前,磕头谢恩声一片。

    正月二十七,凄风阵阵,卯时一刻,随着丧仪先生头前一喝“起灵!”,哀乐响起,两千多人跪下三叩首。

    由秦家军、莱阳护卫军、登州来的青壮吊客组成一千四百二十四人抬棺队伍,一个棺椁四人一岗十六人换岗,另有二十六人捧着二十六个灵牌随队伍缓缓前行。

    秦家妇人哭喊着把送葬队伍送到村口,只留下柳心一个女眷跟随送葬。

    五里的路三步一磕头,缓缓地来到墓地,秦府烈士陵园的石碑已经立在那儿,离它几丈远相隔二百米立着两块稍小的墓碑,分别写着“秦家陵园”和“秦家义仆园”。

    那二十六人的灵牌都放在了各自的坟头,剩下都是挖好的坟坑。

    随着哀乐响起,丧仪先生开始按程序进行一项项安排,纸扎唁联供品在各个坟头摆放的满满堂堂,最后随着棺椁的下放,一个个土包渐起。

    柳心不停地随着仪式磕头,脑中回想着这几年和这些人在一起的一幕一幕,这里有自己的族人,自己的学生,有抢劫过自己的大汉,还有投献自己的佃仆,自己何德何能,就让他们慷慨赴死。。。。。。

    下葬后;天上飘下了一阵细雨;众人皆称这是好兆头;老天眷顾秦家。

    柳心双手合一:愿逝者安息;永享仙福;泽被子孙万代!

    眼泪再次滚滚流下。。。。。。

    “不要伤心了;你的伤还没好利索!”不知何时;克鲁站在自己身旁;和自己并排跪在墓地前。

    “我心里难受。。。。。。”

    “我知道;我在陪着你;我们生还的人要好好的活着;他们才能安心。。。。。。”

第43章 党争() 
在柳心哀悼秦家英灵悲痛欲绝时,大明的朝堂就像一个炸药包捅开了。

    首辅周延儒低垂着脑袋,一脸沮丧。

    孙元化是东林党的骨干,在助推周延儒当首辅这事上出过力的,崇祯能看中周延儒不是一时兴起,那也是朝堂诸君有意无意地把机会送给周延儒,让他在崇祯那儿挂了号。

    大明朝官场上的事儿就是这样,党争党争,争得就是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哪个党派都要推出发言人,顶在前面给自己的党派说话,首辅就是分量第一重的,大家在后面砸钱砸关系砸面子,因为东林党势大,最终东林党人周延儒获胜了。

    大家把你推上去,你上去就得回报大家,孙元化的意见,就不能驳了,你就得力保。

    孙元化在朝廷上有自己罩着。孔有德叛乱初期,就有人上书弹劾他,自己给压下去了,后来还是在徐光启和王恰联合求助下,才勉强给了戚家军一次机会,现在看来真是打了脸。

    孔有德势大反攻了登州,好在戚家军出力又给孔有德赶出去了,但登州也遭到了血洗,孙元化被俘,山东巡抚的上奏顿时给了东林党一记耳光。

    自己要是没有举荐戚家军的一功,现在首辅这个头衔就得搬家。

    朝堂上一干文臣武将争得面红耳赤,一个颤巍巍的老头再次扯起公鸭嗓子:“陛下,老臣有本上奏!”

    “准!”

    “臣请罢免登莱巡抚孙元化,登州守军耿仲明!”

    “准!”

    崇祯帝没犹豫地点了头。

    朝堂上诸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老家伙真会钻空子儿,大家都把孙元化骂的狗血喷头,差点挫骨扬灰了,你轻飘飘地来一句“罢免”还有不准的。

    “臣再请罢免山东巡抚朱大典总兵官金国奇,此二獠不堪重任,任由孙元化肆意妄为!”

    这就是告两人渎职呀。这下大家明白了,孙元化就是引子,是想把山东一干人等一网打尽。

    “臣复议!”

    “臣复议!”

    朝中楚党、鲁党的马前卒都纷纷摇旗呐喊。现在是东林党势大,楚党被压一头,不时和东林党较劲,鲁党原本不怎么参与党争,毕竟是圣人故里,不管谁站上风,鲁人该有的体面还是有的。

    可今天这事关系到祖居故里山东出事,那就不一样了,明朝是异地做官,你东林党让我山东刀兵四起,百姓遭殃,不争馒头争口气嘛,鲁党也撸胳膊挽袖子上场了。

    这大明的朝堂自徐光启把柳心的汉语拼音提出后,虽没有明文推广,但在文官中也流传开来,虽然柳心把发音规则按现代普通话标准也写得清清楚楚,但在流传之中出了些偏差,目前读音偏向官话,也就是南京话和北京话的混杂后的产物,不过整体上还是接近普通话的。

    以往的朝议大家七嘴八舌,方言口音混杂,有些听起来饶舌难懂,争变起来就得反应一会才明白说的是啥,可现在不一样了,大家基本都能听明白了,这反应就快,你一言我一语,唇枪舌剑,这边音刚落,那边话就接上了。

    “臣奏请戚家军出征,剿灭叛贼孔有德!”

    “臣复议!”

    “臣复议!”

    几个老牌勋贵将门的发言人出马了,他们老辈和戚继光都有过交情,这些年崇祯用了很多新人,这些老牌军将日子并不好过。

    这些老家伙一向对以东林党为首的文官集团不感冒,现在逮着机会,自然上前推波助澜搅上一搅。

    “陛下,万万不可!”兵部尚书王在晋忙出了列。

    “陛下,戚家军现在的供给是由登州府出,恐怕经此一役,登州无粮啊!”王在晋没等出声,户部一给事中抢过了话头儿。

    “登州无粮,朝廷不会拨付吗?”礼部的又插上了言。

    “边关告急,粮饷都支援边镇了!”户部的争辩道。

    崇祯在上面脸沉地快能滴出水了。

    “陛下,臣有本奏!”首辅周延儒终于找到个突破口。

    首辅开口了,那就是在皇上决断前最后陈词了。这下朝堂就消停了,和现在一样,怎么着也得先给领导面子。

    “陛下,孔有德部火器精良,若要剿匪山东兵力恐损伤严重,现在边关吃紧,山西流民屡剿不绝,不应再分散兵力,况孔有德部在登州受挫,正是招抚的好时机,陛下应派能臣前去招抚才是老成谋国之策呀!”

    “臣等附议!”

    “臣等附议!”

    东林党羽纷纷复议。

    ”容后再议!”

    崇祯一甩袖子走了,留下满殿的朝臣又在打口水仗。这在崇祯的朝堂是司空见惯的事,皇上你不高兴你走,朝议没结束,我们就接着论战,你啥时想明白了再来接着议。

    后殿里,崇祯“啪”地摔了一个茶杯。

    “王承恩,你看看这满朝文武,还当朕是小孩子嘛,他们一个个大义凛然,之前干什么去了,现在不是一党的就罢黜罢黜,往死了整,是一党的不管对了错了就附议附议,现在朝廷还是朝廷吗,排除异己,党同伐异,哪个是为了朝廷,党争,党争,我让你们党争!”

    “啪”又一个杯子落在地上。

    王承恩挥一挥手,几个小太监赶紧上去把碎瓷片收拾出去,噤如寒蝉。

    “皇上,不管下面怎么争,最后还得陛下您决断,您可别气坏了身子。”

    “国事艰难哪。“崇祯发泄完,叹了口气,颓废地坐在椅子上。

    等崇祯再次坐上龙椅,大臣的口水仗还没有偃旗息鼓的意思。

    一个颤巍巍的试御史老泪纵横:”皇上,兵部误国呀,我百万雄兵要诛灭孔有德一跳梁小丑,不是探囊取物,怎么不发兵平叛,有损皇上威仪呀!皇上!”

    “你这老匹夫,粮哪,钱哪,没钱你去呀!是我兵部的事吗,他户部没银子!”

    “你兵部用人不当,怪我户部身上,每年几百万两雪花银都花你兵部身上了,国库空虚,皇上都没有修园子的钱,全让你们贪了,皇上呀,彻查兵部呀!

    “够了!”

    崇祯刚缓过来的脸色再次铁青起来。

    “王承恩传旨,罢免山东巡抚朱大典,登莱巡抚孙元化,徐从治任山东巡抚、谢琏任登莱巡抚,天津卫孙应龙,赶赴登州招抚孔有德,不果,引天津卫驻军平叛,山东总兵金国奇协助平叛。”

    “退朝!”

    一干人等鱼贯而出,午门外下了台阶口,一众东林党人围在首辅身边。

    “首辅大人,这孙应龙可是咱东林人,皇上让他招抚,可见首辅简在帝心,营救孔元化还有劳首辅大人。”

    周延儒嘴里只有苦笑。这首辅也憋屈那。

    后面的兵科给事中李梦辰冲着周延儒的背影狠狠地啐了一口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