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明奇女子 >

第5部分

大明奇女子-第5部分

小说: 大明奇女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代宗族家族是一个人立世的根基,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说明了家族宗族是共荣辱的,大明不但家族宗族、甚至同乡、师生都是很近的社会关系,犯事也是要诛连的,不像现代社会各人过各人的日子,亲兄弟还明算账。

    除了圆坟儿那天见过几个人,还有和坤山婶子拉过几次家常,这些天柳心也没再见过秦家人,上次要地事件后柳心就想亲自来族长这道谢的。

    吃完早饭,娘仨穿戴整齐,柳心找出一件半新的青色褙子穿上,在村里也算体面的装扮了。

    今天先去族长秦坤元家,问了明远族长家的路,柳心拿了两包晚春送的点心带着俩孩子走出院子。

    族长家在村里前趟房东头儿,柳心家在后趟房西头儿,走过去要穿过中趟房,差不多经过大半个村子。

    天还早,道上人不多,主要是些小孩子在玩耍。

    村里房子盖得不太整齐,有像柳心家这样小门小户三间房的,有家人多的是不太规矩的四合院,大都是泥土房,只有二三家屋顶装了瓦。

    差不多一刻钟,柳心娘仨才来到秦坤元家门外。

    这是个四合院,房子盖得年头不少了,木头大门风吹雨淋的已经斑驳不堪。

    柳心上去使劲儿叩了几下,院里一个妇人的高声问:“谁呀?”

    一阵蹬蹬的脚步声急促的走来,大门吱嘎一声打开。

    “秀才家的,快,快进来!”

    柳心三人进到院子,屋里又出来几个年轻的媳妇和姑娘,估计是听到说话声,大家迎了出来。

    明远嘴里“奶奶、婶婶、姑姑”地叫着,柳心就着这辈分也叫着“大娘、弟妹,妹妹”不漏痕迹的打招呼,知道这就是秦坤元的娘子、儿媳妇和女儿。

    大家簇拥着娘仨进了堂屋。

    柳心对秦坤元的娘子说:“大娘,这些天都忙这儿忙那儿,今天才有空过来看看,不知三爷和大伯可有空闲。”

    秦坤元论辈分是秦朗的大伯,秦坤元的父亲排行老三,现在已经是秦家岗辈分最老的长辈,小字辈都叫他老祖,秦朗叫他三爷,柳心也就随着叫了。

    秦坤元妻子李氏热情地说:“侄媳妇儿,你以前也不出门,这些年也没见过几回,咱娘几个没说过几句话,今天可要在这多待会,你三爷和大伯在后屋,我领你去看看。”

    柳心娘仨随着李氏来到后屋,也许是听到了前屋说话声,几人刚到门前门就从里面推开了,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走了出来。

    古代人都显老,老人头发白了大半,看精神很不错,腰板挺直。

    柳心三人上前行了礼,进了后屋,里间的床上躺着老爷子,看年纪七八十岁。

    看见柳心娘仨想挣扎着起来,柳心和明远忙上前扶住,让老人躺着说话。

    柳心把一包点心打开,让明远拿一块放到老人嘴里,另一包递给李氏说:“大娘,这是前几天去县衙,知县老爷家送的,给三爷和大伯尝尝。”

    “知县老爷?”秦坤元吃惊的问柳心。

    柳心就把去县衙的事详细说了说,柳心娘仨没觉得是什么大事,可听在秦坤元几人耳中可是天大的事了。

    这时代老百姓和当官的是两个阶级,秀才已经被全家当做神明一样恭敬着,知县老爷那是秦家这样人家几辈子也不一定能攀上关系的大人物了。

    半晌,秦坤元才缓过神儿,眼里再也没有对晚辈的傲然,甚至有了些许恭敬的目光,连三爷也挣扎着围着被坐了起来。

    “侄媳妇儿,你还和知县夫人结拜了姐妹,烧百日还要亲自来,这,这可是我们秦家的大事儿。”

    想了想,秦坤元吩咐李氏,快去准备午饭,把近支几家长辈找来吃饭。

    柳心和秦坤元聊了一会儿,对秦家岗的事也知道个七七八八了,这秦家除了死去的秦朗这个秀才外,剩下的连个童生都没有,只要几个人认识个把字儿,都在这里种田,前几年糊口都成问题,这几年因为秦朗是秀才的关系没交粮税,才有了点起色,但也是能吃饱饭而已,只有个秦玉因为外祖家家传的秀活儿好,她和他娘做了绣娘,日子好一些。

    柳心原本只是单纯地来认认门;方便以后在家族中顶门立户。可现在柳心改了主意,家族力量不强实在是短板,不但对自己,就是以后对明远也是扯后腿的,振兴家族是绕不过去了。

    拿定主意,柳心也不犹豫,郑重地对秦坤元说:“大伯,我秦家子弟众多,可读书识字的太少,我也算识文断字,以后要是可行,孩子们就和明远明珠一起和我读书识字吧,读书好的就考考秀才,读书不行的,识些字,我再教教记账,以后出去做个掌柜的,账房也是个出路。”

    “你能做女先生,那可太好了,这可是天大的好事,这个,这个;可是各家不富裕,这束脩和笔墨花费……”

    秦坤元说着说着自己也不好意思起来。

    柳心笑了:“大伯,这个你且放心,咱秦家之人,我怎么能收束脩,笔墨纸砚虽然花些钱,但知县老爷对我有些资助,我买些便宜的还能够支付一阵子,考科举的时间长花费多,只是识些字学记账不用太长时间,而且我还打算过段时间和知县家的姐姐合伙做些小生意,学的差不多就能去帮忙挣钱了。另外,我还忘记告诉大伯,知县老爷已经答应咱家还能免三年粮税的。”

    秦坤元这下高兴了,连三爷也老泪纵横,直呼:“祖上有德,祖上有德了!”

    说话间,到了午饭时候。秦家近支各家长辈都来了,摆了三大桌子,秦坤元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来招呼大家了。

    吃饭间,秦坤元把柳心的想法当众宣布,大家激动地一时语无伦次,特别是圆坟儿那天柳心能做带字面食的事已经在家族传开了,这一听柳心打算教书,没人怀疑,都感谢不已,而且还能再免三年粮税,实在是意外之喜,有好几家看秦朗去世都愁眉不展,听说粮税还能免三年,真是老天保佑,免不了千恩万谢。

    看着这场面,柳心眼角湿润了。这些质朴的家人,都是最底层的善良老百姓,感恩德重情义,自己要是不理不睬实在是良心不安。

    柳心下决心一定把这个家族带向兴盛,这个家族日后也没有让人失望,一直和柳心共进退,成为了大明朝数一数二的大家族。

    午饭后,大家又热烈地说了一会儿,七嘴八舌地说谁家哪个孩子去上学。

    后来有人提议柳心家要新建房子当学堂,大家都点头称是,秦坤元拍板定下来,明天起,全族各家出人帮柳心盖房。

第10章 盖房和学前准备() 
盖房是大事,可倒没让柳心操心,秦坤元一手操办了。

    其实古代盖土房除了人工和伙食费也花不了多少钱,秦家人多,第二天便有四五十族人来到柳心家,秦坤元是总指挥,大家商量一下,盖个简单的四合院。

    大明有规定,百姓建房不得超过三间,这样就设计了一个以柳心家老房子作为正房堂屋,在老房子两边各加一间耳房,正房往前东西各建三间厢房,就是东厢房和西厢房。再往前大门两侧各建一间仓房,加上大门一间房的规格也是三间的面积,建完房四周用围墙一围就是简单的四合院了。

    挑土打坯垒墙抹泥,这些都是农村常见的活计儿,就地取材不用花钱,这时还没有森林保护,二十多个大小伙子去几里外大树林伐了五十多棵杨树,回来扒皮晾晒做檩子,剩下的就打门窗和桌椅,只是周围没有太粗的树木能当坨的,柳心拿出八两银子买了八个大坨,材料就齐全了。

    大家都回自己家吃饭,柳心只是和本族的几个妇人天天烧些热水,随时给人打个下手。

    到底是人多力量大,十天左右房子四框就建个大概了,只是檩子没晒好,不能上梁。人工停下来,会木匠活儿的就开始打门窗桌椅,做些农用家什。

    柳心趁着这空闲,领着明远去集镇买笔墨,当然是找了李厚德。

    这次李厚德和徐氏可比上次还要热情几分,上次毕竟是初次见面,还带着几分客气,可上了一趟县衙,李厚德和知县攀上了关系,可是乐坏了,这都是柳心给带来的,何况柳心还和知县夫人成了姐妹,那也是大人物了,他从县衙回来就告诉了父母和徐氏,全家都是狂喜,这对李厚德甚至李家可是大机遇。

    李厚德看柳心上门,忙给父亲李掌柜送信。

    不一会儿,李掌柜从铺子里回来,李母和李厚德儿子李金元也来到前堂,大家相互见了礼,柳心便说明了来意。

    李家开的是杂货铺子,里面也卖些简单的笔墨,因集镇上的读书人不多,只有一两个私塾二三十个学生罢了,就没有专门的笔墨铺子。听说柳心要买笔墨纸张就问需要多少,去铺子里取就是。

    柳心事前和秦坤元大致算了下,秦家六岁到十二岁的男孩就有四十多个,这时代女孩是不在考虑之列的,柳心暂时也没计算,但等稳定下来她还是要想办法教的。

    柳心就说现在就得需要五十套,这下李掌柜犯难了,这么大数量铺子可没有,让柳心等等他可以去县城上一批货。柳心想建房和办学这些大事也应该告诉姐姐李晚春一声,于是和李家商量让李掌柜帮忙上货,李厚德和柳心及明远去县衙见见姐姐姐夫,李家自然高兴,大家赶着牛车去了县城。

    李掌柜去买笔墨,李厚德和柳心明远去了县衙,这次跟上次可大不一样,县衙的人都知道知县夫人认了义妹,看到柳心一行赶紧向后堂报告。

    李晚春领着丫鬟迎到二堂就碰到柳心几人,一番见礼后,把柳心迎到后堂,李厚德被让到迎客厅喝茶,一会王知县和他叙话。

    柳心给晚春说了自己的想法。晚春佩服地说:“还是妹子想得远,远哥儿自己还是单儿,以后有了前程也得有家族的兄弟子侄帮衬。”

    晚春又说起前几天给江南父亲捎了书信,信中交代了和柳心结拜的事,还把柳心上次说的生意经给父亲详细的学了一遍。

    柳心接话说以后一定找时间亲自去江南给父亲请安之类的。

    又唠了一会儿,柳心和晚春说起生意,“姐姐,上次匆忙也没详细说起生意的事,我最近有些想法,给姐姐找点事儿做。”

    “能做生意,那好呀!”晚春高兴起来。

    “姐姐每年都得往江南送信,送节礼年礼,这大车小车也抛费不少,怎么没想在县城和江南开个铺子,来回都不空手,运送下两地土特产贩卖,这样即使挣不了大钱,也能把路上抛费挣出来,两边的消息也能传的快一些。另外父亲是做酒楼和绸缎生意,这两边要都做起来,菜方子穿插下两地的风味,绸缎做成衣服多加些款式也能有卖点,千里之遥也没竞争岂能不赚钱。”

    “妙,太妙了,妹子你可太厉害了,这事就交给姐姐,家里这些年做生意也培养了一些人,我出嫁跟过来一些,没什么事做现在都在庄子里,把这些人用起来不缺人手的,到时给你分二成红利。”

    “你是富婆嘛,给我我就要,不过我也不能闲着,我可以给你设计衣服款式,还可以研究点菜方子。”

    “好,就这么说定了。”

    柳心和晚春叽叽喳喳地说着话,晌午李掌柜也回来了,大家一起在县衙吃了饭。

    王天书对柳心此举大加赞赏,又赠送了柳心一些纸笔,柳心看都是粗黄纸,正适合初学者使用,也就都收下了。

    王天书又提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书籍。

    这时启蒙的读物就是《三字经》,一本倒是不算太贵,但要是几十本,可是一大笔钱,柳心还没有这个预算,她只想自己编一套教材包括生字和数学加减乘除法。

    柳心把自己的想法一说,王天书顿时对这套教材充满期待,李厚德也觉得实在是惊世骇俗,不过也没人再问柳心怎么会的,现在他们已经把柳心当做生而知之无所不能的天才了。

    王天书想了想还是认为得有一本启蒙书,买着贵可要是抄书还是花不多少钱的,他决定自己承包三十本,自己、志德志明还有师爷、文书等等县衙能抄书的人还是挺多的。

    李厚德也承包了十本,自己、儿子,实在抄不过来在找同窗帮忙,对于这种助学之事文人们还是乐于做的。当然制作书的纸张也由王天书和李厚德包了。

    至此,学前准备就差不多了,柳心只花了李掌柜给她批发笔墨纸砚的十八两银子。

    柳心返回秦家岗,和秦坤元商量又打造五十个小木格,上面没盖,也不用太高,只要二、三寸高就行,也不用太厚太大,能放在桌子上,放上土孩子拿木棍写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