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成大事者处世101箴言 >

第30部分

成大事者处世101箴言-第30部分

小说: 成大事者处世101箴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方面,由于晋阳被大水淹了,城里情况十分危急。这个时候赵襄子再也坐不住了,他找来门客商量对策。门客张孟谈认为,韩家和魏家顺从智伯瑶并不是心甘情愿的,只要我们去找他们谈谈,事情或许还有转机。

    于是当天晚上,张孟谈便偷偷地出城,他来到韩康子和魏桓子的营帐,跟他们约定反过来攻打智伯瑶。这个时候,韩、魏两家正在担心自己以后的命运,听到张孟谈的说法,自然十分同意。

    第二天夜里过了三更,智伯瑶还在自己的营帐里睡觉,突然之间他听到一片喊杀声。于是他慌忙爬起来,才发现自己的兵营里已经全部是水。开始,他还以为是堤坝决口,于是赶紧叫兵士们去抢修。但只一会工夫,水势越来越大,一下子把兵营给全部淹没了。智伯瑶很是惊慌,突然之间只听到四面八方都响起了战鼓。赵、韩、魏三家军队驾着小船冲杀过来了。智家的士兵还没有反应过来,结果被杀死和淹死的人不计其数,而智伯瑶也被逮住杀掉了。

    智伯瑶之所以功亏一篑原因在于太猖狂,过于贪婪,使人感到了威胁。历史上凡是太猖狂的人最后都没有得到好的下场。

    成大事者认为,过于锋芒毕露,容易让别人感到威胁,他们会采取手段来防卫自己。

第83章 我知道,我很无知() 
成大事者认为,人贵有自知之明。

    在原野上飞跑的野马通过人的驯养而成为能够驾驭奔跑的好马,溅到熔炉外面的金属最终还是被人放在模具中熔化成可用之物。如果人一到游手好闲不思振作的地步,那么就不会有什么出息。所以白沙先生说:“人有很多毛病并不可耻,那些一生都找不到自己毛病的人才是令人担心的。”这是至理名言。

    人应该有一种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并没有多大成就,知道自己其实什么都不知道。

    知道自己无知的人往往不会行为太过。他们会把握事情的分寸,会去听取别人的意见,综合别人的意见来决定该如何去做。他们会虚心求教,在求教的过程中让自己不断得到成长。正是因为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去做,所以对别人的意见会格外地看重,这样别人会感受到自己受到了尊重。同时也是因为自己比较无知,所以不会走极端,不会将事情办到不可回头的地步。

    知道自己无知的人往往会比较注重学习,注重自己能力的提高。他们不会太相信自己的经验,他们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往往能够得到更大的成长。人是需要不断学习才能成长的,苏格拉底临终的时候还觉得自己一无所知。

    他们往往以一种虚怀若谷的精神赢得别人的尊重。很多时候事情已经处理得很好,但是自己并不因此而自满,反而反复去征求别人的意见。

    正是因为有这种无知的空杯心态,所以能够学到很多的东西,而学到的东西将是自己成长的重要基础。有一个人去一家公司面试,公司的领导对他说在大学里有什么成就。他想了想,于是用了三十多分钟来详细介绍自己在大学里的成就,说完以后领导问是否还需要补充。他说没有了。于是领导发话了:“前所有的成就都忘记吧!”

    人在社会中生存一定不要把自己装得满满的,这样会觉得活得很累。有个人去听老师讲课,但是他总是听不进去,原因在于他总想表达自己的观点,总认为老师的观点不正确。其实很多时候,即使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也应该尊重别人。更何况去听人家讲课,一定要有个空杯的心态,这样才可以舀回水来。学问在于掌握,而并不是争论或者辩论。辩论只不过是提高思考的一种方法,并不是学问本身。

    我知道,我很无知,其实质是一种忘我的精神。人很多时候都不能忘掉自己。在任何时候都想强调一下自己。开会的时候,总是想出出风头,如果确实感觉到自己很是无知,确实感觉到自己虽然知道很多,但是今天主要是听别人来讲的话,那么就不会毫无顾忌地信口开河了。

    同时正是因为一个人比较无知,所以他无所畏惧。在他心中不会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这样他才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

    无知也是一种很谦虚的心态。这种心态不但会尊重别人,而且不会因为自己的锋芒而让别人受到伤害。很多时候很多人往往表现得锋芒毕露,他们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很有才华。其实这种自我表现不但是自己虚弱的表现,而且容易让别人受伤。很多时候的表现并不是别人所喜欢的,人们都希望能够和你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现在你拼命地想表现自己,反而让人觉得难堪。

    成大事者认为,无知是一种艺术,一种以退为进的艺术。它不会伤害任何人,同时也为自己的表现找到了一个十分充足的理由。因为我不知道,所以我就不发表意见。也是因为我不知道,所以我才有希望能够继续听取你们的意见。这样自己就可以有很多的学习机会。

第84章 此刻的状态决定了下刻的命运() 
成大事者认为,此刻的状态决定了下刻的命运。

    有一个木匠在一个老板那里干了很长时间。有一天他觉得自己特别劳累,于是想退休。他去跟自己的老板说了他的想法。老板挽留不住他,于是,老板对木匠说:“希望你再帮我搭建最后一座房子,无论花费多少木料我都不在乎。”木匠想了想,于是答应了。

    然而木匠的心思全部在回家上,完全没有放在搭建房子上,建房子的时候也漫不经心。过了三个月房子搭建完了,表面上很漂亮,但实际上并不耐用。

    这个时候木匠来向老板辞行,老板给了他一串钥匙,对他说:“你是我的老伙计,这么多年多亏了你,你最后搭建的那套房子,我本来就是打算送给你的。”

    木匠听了这话目瞪口呆,同时也后悔莫及。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自己搭建房子,从我们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在做这个工作。我们小的时候养成的各种习惯都是在给这个房子打地基。如果我们养成好的习惯,比如遵守诺言,珍惜时间,自然是把人生的地基打得更加牢靠。如果我们养成一个很是随意的习惯,信口开河,浪费时间,那么这个人生的地基自然很不牢靠。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都在给自己搭建房子。我们今天的种种努力,是为了明天的房子更加宽敞和亮堂,我们今天的种种放弃只能让明天的房子更加灰暗和狭窄。时间是永续的,人是慢慢成长的,随着人的不断成长,我们会发现昨天做的种种事情到了今天都有了结果。小的时候就像春天的播种,等到长大以后就会收获。而且很显然,播种得越早,所积蓄的力量就越强大。起点越高,以后所创造的成就就越辉煌。

    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为别人而活着,而是为自己活着。今天有的人喜欢用不吃饭、离家出走甚至是自杀来威胁自己的亲人,其实这和亲人关系不是很大。人的生命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的。固然你可以通过这种要挟来伤害你的亲人。但是你要想想,真正你能伤害的人只是最关心你的人,那些对你丝毫不关心的人才懒得管你死活。然而人就是很奇怪,总是喜欢为一些不值得的事情,恣意去伤害最关心自己的人。这种行为令人十分寒心。

    人年轻的时候,首先是为自己读书,为自己而好好活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只有你自己活得好了,成功了,你才有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人在年轻的时候就要明白自己是在给自己搭建房子,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喜恶而恣意妄为。

    搭建房子最重要的是打好地基,这种地基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要学习知识。没有知识在这个社会上很难生存,没有知识就很难开阔眼界。知识是基础,知识水平越高,将来能看到、能做到的事情就越多。知识水平越低,自己能做到、能想到的事情就越少。要学习的知识不仅包括书本上的知识,还应该包括自己感兴趣的任何知识。人年轻的时候是一生中好奇心最强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一定要尽量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当你发现你学到更多的知识的时候,你才知道未知的领域还很多。当你一心扑向更大的领域的时候,你会发现未知领域又增加了许多。正是这种忘我地、完全沉浸在知识海洋中的学习精神,到最后会造就一个见识不凡的人。

    其次,要养成各种各样的好习惯。在前面已经反复说过,人很多时候都会遵从于一种习惯,各种各样的习惯造就了一个人。其实人在处理事情、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往往是从自己的习惯出发的。一个小偷小摸的习惯日后很有可能造就一个盗贼,而一个仗势凌人的习惯十有八九会创造一个劫匪,这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在很年轻的时候必须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因为时间就是生命;要养成谦虚的习惯,因为只有谦虚才能使人进步;要养成自尊的习惯,这样可以培养自己的气质。

    再次,要学会与人相处,与人相处是永远的学问。在家应与家人好好相处,在外要和他人好好相处。人在社会上究竟能有多大的成就,固然和这个人的能力有关,同时也和这个人与人相处的本领有关。所有的人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而只有广结善缘才能够得到别人的最大帮助。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立的,他是这个社会的一分子,也只是社会的一分子。因此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固然要有自我,不要成为别人,但是也不应过于自我,不要总是事事时时都脱不开一个我,总是为自己的个人利益着想,丝毫没有考虑过别人的利益如何得到满足。

    最后,人生搭建自己的房子必须有明亮的窗户。明亮的窗户是指人拥有一种积极阳光的心态,这种心态对于人生特别重要。很多成功人士,虽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是他们并不开心。最快乐的文字往往是最困难的人生造就的。每个人都希望成为伟人,但绝对不希望活得很不开心。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这些人往往忘记给自己一个明亮的窗户。在他们的世界里一片灰暗,他们对阳光的渴望格外地强烈,于是才有了那么阳光的文字。在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笔下,世界上那么多很是稀疏平常的景象被描述得那样富有神采,原因是海伦凯勒看不见。其实这些伟大的人物最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但是他们已经没有办法改变,或者到了这个地步已经不愿意再去改变什么。人在年轻的时候就应该立志做一个伟大和崇高的人,同时还要注意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这是幸福的源泉。

    成大事者认为,人要善于为自己搭建房子,要保持良好的状态。

第85章 学习永远都不能停() 
成大事者认为,学习永远不能停。

    从前有个叫乐羊子的人,他年轻的时候,并没有做什么丰功伟绩,但是他十分幸运地娶到了一位知书达理、勤劳贤惠的好妻子,他的妻子总是激励他上进,要有抱负。

    他的妻子认为堂堂的七尺男子汉,一定要多学习一些有用的知识,将来才好去做大事。于是她辛苦劳作,为丈夫存了一点钱,并让他到远方去找名师学习本领来充实自己。

    乐羊子听了十分感动,于是听从了妻子的建议,收拾好行李出远门去了。夫妻分别后,妻子十分挂念自己的丈夫,一天比一天思念,但是想到他在异乡求学,所以她始终始终把这份惦念埋在心底,每天都通过不断地织布干活来排遣这份思念。这样也可让乐羊子安心学习,而不用记挂着自己和家里。

    突然有一天,她正在织布,听到有人敲门。她开门一看,发现站在门口的居然是自己日夜想念的丈夫。她特别高兴,赶紧把丈夫迎进屋里坐下。然而这种高兴没有持续多久,她就开始疑惑了:“你才刚刚出去一年,怎么突然就回来了,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事情?”乐羊子看着妻子,很是深情地回答:“其实也没有什么事,只不过离开你的日子太久了,对你实在太想念了,忍受不了就回来了。”

    妻子听到这番话,什么也没有说,她十分地难过。顺手就拿起剪刀,跑到织布机前“咔嚓”一下地把织了一大半的布剪断了。乐羊子很是吃惊,问她这是为什么。妻子回答说:“我日日夜夜不停地织着这匹布,它才好不容易从一丝一缕积累起来,逐渐快成为一整匹布。现在我却把它剪断,我白白浪费了那么多时间,它再也不可能成为整匹布了。难道你不明白吗?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取得任何一点成绩都需要一点点地积累知识。你现在半途而废,与我剪断布有什么区别,你不觉得可惜,我还觉得可惜呢?”

    乐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