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成大事者处世101箴言 >

第34部分

成大事者处世101箴言-第34部分

小说: 成大事者处世101箴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道是比较务实的一个人。当李从厚逃亡,李从珂进逼都城的时候。以封建朝代忠臣的标准来看,似乎在这个时候,冯道要么就应该追随李从厚而去,要么就在李从珂面前自杀。但冯道这两样都没有选择,他知道跟随李从厚去是没有前途的,而在李从珂面前自杀于国家无益,于自己的家庭更是重大伤害,所以他同样没有选择,在这一点上他是绝对明智的。

    冯道从来没有把自己想象成为救世主,认为国家有难,作为臣子的应该死节。在他的世界观中,他坚持认为自己做好自己本分的工作就足够了,至于君王弄权,胡乱猜忌而丢失了国家那是君王自己的事情。况且他承认天下是百姓的天下,国家是百姓的国家,因此即使朝代更迭,所丢失的也只是君王的国家,而不会是百姓的国家,百姓的国家是永远存在的。

    有一些人总认为自己十分厉害,社会经验虽然不足,但是对别人却是一片忠心,而且把自己想象成救世主一样。然而他们却总是对小事不屑,而希望能够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在他们的意识中,有一种意念在作怪,他们认为别看那些用心工作的人表面上十分忠诚,一旦大难临头,他们往往就各奔东西,最后能留下来,支撑大局的只能是自己。这种想法是为自己不努力工作找借口。这刚好颠倒了一个事实。每个人都需要明白自己不是救世主,自己也不是英雄,而是整个社会运转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自己所要做的就是在自己的位置上好好地做好自己的事情。

    人们要想在社会上生存,就必须有一种务实的态度,能做就是能做,不能做学着去做。千万不要不能做却偏偏要求扛大梁。曾经看过很多关于成功学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无一例外都是做自己根本做不到的事情,最后获得了成功。这样的事情都只是故事。如果哪个人真的为这样的故事所煽动,真的去做自己根本就做不到的事情,那么很容易会遭遇失败。

    当然人要勇于接受挑战,但前提是正确地估计自己的实力和当前的形势,如果确定自己能做,那么自然应该自告奋勇;如果确信自己不能做,那么就不要强出头。

    很多事情都是很难预料的,千万不要过分自信,信心爆满,很容易栽跟斗的。虽然信心和勇气都是重要的,但是只能作为精神要素,最要紧的还是自己的实力。

    如果觉得自己很出色,不妨冷静地把自己出色的地方一一写下来,然后找出这些地方出色的原因,这样可能会让自己冷静。古代战争中,有很多将领都对敌军不屑一顾,认为自己很英勇,但他们找不到自己英勇的原因,于是很盲目地领兵出征,甚至立下军令状。结果呢,要么兵败被杀被俘,要么就是回来被杀。然后国人又将兵败的责任全部归咎到他的头上。

    在社会中生存,自我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自己的安全都无法保障,那么就不用提在社会上如意了。保护自己的首要原则就是量力而行。向来是自不量力的人最快灭亡。把自己想象成为救世主是自不量力的表现。如果一个大厦倒塌了,难道是哪根钢筋能够支撑得住的吗?

    在社会中生存,人们不要有从一而终的思想。以做人而论,人这一生可以做很多大事的,何必要在一棵树上用尽一生的精力呢?以做事而论,权衡利弊自然要选择利多害少的来做。

    人们应该明白自己的价值,要学会冷静处理事情,而不是冲动或者头脑发热。其实在很多问题上,人们都要学会妥协,毕竟很多事情不是那么顺心如意。不妥协的话,到最后吃亏最多的还是自己。应该把妥协当成一种艺术,而不要去逞强。

第94章 大道无道,圣人不仁() 
成大事者认为人们应遵从大道无道,圣人不仁。大道和圣人并不代表一定要一味地当老好人。

    在社会中不要当老好人,老好人难当。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首先,没有人相信你的好心。人们往往会习惯性地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你,因为社会有利益的争夺,有勾心斗角,有权利斗争。你的好心很可能会被别人认为是有企图,如果他们自认为看出了你的企图,他们自然会十分得意自己的聪明;如果他们看不出,自然会十分提防着你,认为你有很大的阴谋。也许你仅仅是出于一片好心。在社会中绝大多数人都有着自己的利益目标,熙熙攘攘都是为了利来利往。如果你没有自己的个人利益而仅为了做好事,别人会不习惯的,自然也会排挤你。

    其次,你的好心很可能办错事。如果一片好心把事情做对的,也许别人会对你有所感激;但如果把事情办坏了,很多人就会以为你是故意的。与其承担办错事情的风险,倒不如不要表现出自己的好心。

    再次,好心会被认为是一种感情投资。如果感情投资过度会让人对自己产生反感。有个地主十分同情一个穷秀才,出钱出力让他去应考,那个穷秀才十分感激这个地主,始终想不到办法回报地主的栽培,十分苦恼,最后就将这个地主给杀了。这是个很极端的例子,但也是个事实。好事做多了,人们会觉得亏欠你什么,如果不能回报你的话,他们自然会主动疏远你。

    最后,好心容易被别人当成一种习惯。你每天都给办公室打水,大家开始也许会对你有些感激,但是如果形成习惯以后,如果你哪天不打水,大家会对你产生一种陌生感。他们会把打水的任务自然地当成是你的任务。

    在社会中,不要过分好心,不要经常做好事,如果自己实在是爱心泛滥,可以选择一些慈善机构当义工。曾经有一个人,十分好心,他看到自己的村庄和邻村之间有一条河,但是没有桥,人们每回来往都要走很多弯路,于是把自家的树木砍了一些搭起了一座桥。开始大家对他的行为表示赞赏,但是后来由于桥太窄,偶尔有人从桥上摔到河里,于是大家开始抱怨,说这个人不知道安的是什么心,简直是在害人。这个人觉得自己很委屈,于是要将这座桥拓宽,有个智者拦住了他,对他说:“桥即使拓得再宽,也很难保证人们不会从桥上摔下去,而且木桥很容易腐烂的。所以对于你来说,要想不挨骂,最好的办法就是今天晚上把桥砍断,然后当作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以后不要再这样好心了。”后来这个人按照智者出的点子把桥砍断。果然第二天人们到桥头的时候又开始说起他的好话,认为再也没有人像他那样为乡亲着想了。

    愚道遵从大道无道,圣人不仁。遵从愚道的人基本特征是貌似好人,从来不害人,追求个人利益,做好自己本分的工作。让人在社会中不追求个人利益是不可能的,每一个人都追求个人利益,没有必要舍弃自己的个人利益而成全别人,千万不要要求别人舍弃个人利益而成全自己,其实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人在社会中生存貌似好人,他向别人表示自己不会害人。这样能够得到别人的信任。

    遵从愚道的人就不要太过分地坚持自己的道德和原则。有些人很注重自己的道德和原则,很多事情他们都觉得有违自己的原则,是办不到的事情。比如说些好话,他们觉得他们做不到。他们在向领导提意见的时候,总是不知道变通,很多话都直通通地说出来,根本就不考虑领导是否能够接受。别人向他们提意见,他们却以自己不懂得阿谀奉承为理由拒绝采纳。

    大道无道,圣人不仁,有伤害别人的能力,但从来不伤害别人。有帮助别人的能力,但从来不把自己当成一个爱心泛滥的施舍者。你想得到什么,你也将得到什么。

    愚道首先在于一种自我保护意识的树立和能力的培养,一个人自己都保护不了,自己都无法维持什么,拿什么去帮助别人。只有自己先保证了生存和发展,然后才能帮助别人。当然不能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去损害别人的利益。不要随意去伤害别人,不做老好人,也千万不要随意去做个坏人。其实,懂得愚道的人,更看重的是行为的价值,而绝对不是好坏。其实社会上,又有多少人是以好坏来判断别人的呢?每一个人只要遵从自己心中的道,想得到什么,然后努力去争取就可以了,确实没有必要揠苗助长,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无私的奉献者。

第95章 不流于世俗,方有丰功伟绩() 
成大事者认为,人只有不流于世俗,才有可能做出丰功伟绩。做人是需要讲求变通,但同时也必须有原则。有些原则是人立身的根本,是绝对不容许修改的。即使有些时候受到别人的指责,也完全没有必要太在意别人的说法。

    古时候有个将军在国家危急存亡之秋起兵,为了避免自己的将士过于骄横,失去民心。他三令五申要求大家遵守纪律,同时还派一个官员负责监管。后来他的侄儿违反了他的法令,这个将军很是为难,并不想杀自己的侄儿。但是那个负责监管的官员丝毫没有顾及将军的感受,依照军令将他的侄儿给杀了。将军十分生气,于是要将这个官员杀掉。但是过了不久,这个将军突然醒悟到,侄儿已经人死不能复生,现在杀了这个官员也无济于事。而且这个官员正是按照自己的军令来办事的,丝毫没有违规。如果杀了他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于是他不但没有杀这个官员,反而格外尊重他。

    官员坚持了自己的原则,并没有徇私枉法,最后赢得了尊重。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官员不杀他的侄儿,有意放他一马。这个官员以后的工作该如何开展?肯定是没有办法继续执法,而且将军也肯定会因此而罢了他的官。

    做有原则的人哪怕不讨人喜欢,但一定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我们如果能够恪守一些基本的原则,自然会和一些志同道合的人相处得很好。这些原则不仅包括做人方面的,还包括做事方面的。

    做人方面的第一原则就是一定要有尊严。也就是说要想让别人看得起自己,首先自己要尊重自己。如果自己没有尊严,那么别人也就不会来维护你的尊严。人应该是个独立的人,应该有自己的独立观念,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不应受到别人观念的左右,也不会因为要迎合别人而放弃自己的主张。

    做人还必须自信和信任别人。相信自己的人往往也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一个相信自己的人是强大的,他能做到的事情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他有毅力去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也是值得别人去信赖的。一个人如果特别自信,必然会成为领导者。这些都可能成为他以后成功的基石。相反,如果一个人过于自卑,总是不相信自己能将一件事情做好,那么自然什么都做不好,也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大家都喜欢和能够让自己有安全感的人交往。同时信任别人也是很重要的,对别人信任,别人自然会对你有一种责任感,会为你的利益着想。当然首先要明确的是这个人本身不是十恶不赦的人。信任别人往往让别人觉得特别的荣耀和自尊。

    做人还需要有一种义气,需要有一种敢于担当的精神。这并不是说拉帮结伙。而是说要学会去帮别人分担一些忧患,当然,这种分担要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人应该有一种担当的精神,在家庭里要担当起家庭一份子的责任,在班级里要担当学生的责任,在单位要担当员工的责任,在国家要担当公民的责任。义气只是担当精神的一个表现。也可以将担当精神通俗地理解为讲义气。

    没有原则的人是可怕的。倒不是他们让别人感到可怕,而是他们自己的前途可怕。他们什么都不会去敬畏,什么事情都能做,不道德的,不遵纪守法的,都不惮于去做。这种人往往也找不到自己。

    每一个人都有一些自己需要遵守的东西,这种东西或者隐晦,或者明显,但总该是有的。人们常常会谈到底线问题,其实正是一条条底线才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人。拿破仑的故事并不值得效仿,但是它至少说明了一个道理,如果一个人比较有毅力的话,这种顽强的毅力表现出来的原则往往会征服比你更强大的人。

    成大事者认为,很多人都有十分害怕的人,在这些人面前他们往往没有原则可言,自己也认为没有尊严可言,只有服从,而从来不知道据理力争,这或许是很多悲剧发生的源泉。

第96章 人无家庭责任,则信义皆休() 
成大事者认为,人无家庭责任,则信义皆休。

    每一个人都在社会中生存,而社会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单位就是家庭。

    很多古代的典范人物都是因国忘家,这里谈到先有家,后有国,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