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歌尽桃花,锦书难寄 >

第14部分

歌尽桃花,锦书难寄-第14部分

小说: 歌尽桃花,锦书难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跪。一时之间,殿内,殿外,凡是看到此事的宫女,侍卫,宫妃,除去皇后,皆纷纷下跪谢罪。

    “好大的阵仗。”牵涉其中的胡真早已跪下,从未见过如此巨大场面的她一下子置身于此番情景之中,心底里未免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这样的场面显然皇后没有预料到,眼见大大小小的宫女侍卫都跪下了,刚刚还笑容满面的皇后一时脸上挂不住,生生的将笑容僵在了脸上。在这僵硬之中,还有一丝慌乱。

    “看妹妹说的,好像本宫气量有多小似的。”皇后微微一思索便上前去扶修仪。

    “行了,大清早的,大家也别跪着了,都起身吧。”皇后在扶修仪之时,还不忘顺势让众人起来。

    众人见皇后亲自去扶修仪了,一时明白皇后的意思,纷纷起身。殿内殿外,一时之间又恢复了刚才的情景,唯一不同的,便是此刻一片寂静,在没有了方才的随性自在,再没有了方才的热闹。

    “请皇后娘娘上座。”惊魂未定的修仪刚刚起身站稳,便请皇后进去。

    皇后也没多说什么,等众人慢慢的闪开一条道路之后,接着不紧不慢的走了进去。众位妃嫔见到皇后坐定之后,紧跟着内侍进殿,以品阶大小排好,款款落座。

    许是提前都知晓自己坐在哪里,倒也没有出多大的差错。胡真刚来,有些不懂,见众人进去,未免有些慌乱。

    修仪恰逢其时的察觉到了这一情况,并没有急着进殿,只是等众人走的差不多的时候,轻轻拽了拽胡真的衣袖,示意她跟自己走。胡真何其聪明,不肖修仪提点,便跟上了修仪的脚步。

    走到右侧中间微微靠前一些的时候,走在前方的修仪稍微停了停脚步,胡真明了,这是在示意自己站在这里,而这里恰巧空出了一个位子。

    顾不得旁人是否看见,胡真赶忙闪了过去,定定地站好。

    没有平平提点的胡真如同失去了左膀右臂,无论顺境逆境,多多少少总会不安,就害怕有任何的行差踏错,惹来杀身之祸。

    “多想无益。”有些慌乱的胡真别无他法,只好暗暗的告诫自己镇定下来。

    刚刚抬首,便看到站在最前方的修仪刚刚站定,这一次皇后身居在殿中的主位之上,一脸的肃然,不悲不喜,不怒不惧。不似昨日的合宫夜宴之上,与修仪怒目相对,只是柔柔的看了修仪一眼,便看向了前方。

    胡真默默的看着这一切,突然觉得高坐之上的皇后,有些可怜。以前她是宠妃,纵有千般不是,总有后宫之主替她扛着。现在她是皇后,便是没有不是,稍不注意,便会惹来是非。

    身居非常之位,必做非常之事,必担非常之责。

    在胡真这样的可怜之中,高位上的人开始了她的训话。

第56章 众妃朝拜(二)() 
“本宫入宫不过数月,承蒙上天垂眷,得以铸金人以成,享这皇后之宝。”皇后顿了一顿,复又说道:“只不过资历尚浅,后宫诸事繁琐,忝居后位,实在有愧。以后之事,多赖众位姐妹扶持。”

    “嫔妾谨遵娘娘教诲。”众位夫人妃嫔齐齐列班而跪。

    趁着起身之余,胡真望向了那个坐在主位上的皇后,发现她虽然柔弱,眼神之中却充满了刚毅之色。

    “修仪妹妹入宫日久,且多次协助先皇后处理后宫之事,以后后宫琐事,还是要劳烦妹妹稍加指点一二。”出奇的,这声音之中没有一丝波澜,没有一丝的愤恨,只有真诚之音。胡真很是想不明白,为何一夜之间,皇后的转变如此巨大。正在疑惑之间,修仪从从容容的起身,福了福身子。没有一丝嫉妒,没有一丝惊奇的说道:“能为娘娘效劳是臣妾之福,承蒙娘娘不弃,若娘娘有吩咐,嫔妾定当竭力完成。”

    皇后听到此话,对众位夫人妃嫔投来一丝赞许的目光,继而与修仪对视良久,才收回目光,沉声说道:“本宫要说的,便只有这些了,若是无事,众位妹妹便回去吧。”

    “嫔妾告退”又是齐齐一拜,但是起身之后都没有急着出殿。

    反倒是皇后,在随侍宫女的搀扶之下,款款起身,下了主位,向殿门处走去,不疾不徐,将衣服上的牡丹,衬托的恰到好处。

    原来这便是众妃朝拜,也不过如此。许是众妃朝拜的时间过短,许是众妃朝拜的规模不似她想想中的那般盛大,胡真有些失望。但是转念一想,皇后娘娘尚且都不失望,自己又何谈失望二字。摇了摇头,不再去想。

    只是刚要起身,她才发觉自己的衣袖被人轻轻扯了去,她有些气恼,但是当众不好发作,只好顺着衣袖看去,发觉来人竟然是今天在大殿门前刚刚结识的承华世妇。虽是同为世妇之列,但因着承华册立时间比她早,胡真还是需要遵照礼数,唤她一声“承华姐姐。”

    “不知承华姐姐拉住在下,是有何事指教。”胡真虽然气恼,出于礼数,还是问了出来。

    可是那承华却笑的云淡风轻,甚为熟络的笑道:“指教倒是谈不上,只是妹妹的宣光宫与我所居明光宫相距不远,此番回去,也好结个伴儿。不知妹妹可否赏脸?”

    “不敢不敢,既然姐姐诚意相邀,岂有不尊之礼。万不敢拂了姐姐的脸面,辜负了姐姐的一番美意。”胡真听到此话,当着众人的面也不好拒绝,更何况她久居宣光宫,很少出来,对回宫的路也还不熟悉,缺了平平引路,不知该如何回去,只好应承下来。

    两人就这样携手一同出了殿门,胡真本想再仔细观赏一下皇后宫中的奇草,可是却听到承华有些纳闷的问道:“妹妹宫中的侍女现在可好?怎得今日出门,也不带个随侍的宫女照应。”

    “今天皇后娘娘和修仪娘娘的关系转变的如此之快?”不等她回答,胡真竟然生生的被这句闲话所呆住。

第57章 相伴而行() 
说话的宫妃显然没有注意到胡真,有说有笑的从胡真的身边擦肩而过。等到胡真看她们的时候,她们早已走远。

    “有劳承华姐姐费心了,只是妹妹宫中的宫女现在有些痴狂,身边不能缺了人照应。”胡真回过头,有些不经意的说道“左右不过一个随侍罢了,也指不上她能多做些什么。”

    “妹妹体恤宫中之人,真真让人佩服。”胡真满不在乎的模样令承华吃惊。

    胡真也没有接下去说平平,只是有些好奇的说到:“今日感觉好生奇怪,修仪娘娘和皇后娘娘的关系似乎缓和了不少,不知昨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竟然有如此巨大的功效。”

    她深知,昨晚皇后宿在晖章殿一整晚,自己与皇后同宿了一整夜,俢仪纵然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在未见面的情况下,与皇后发生一些什么。若真的发生了什么大事,也是在自己离开嘉福宫前往晖章宫的那段时间。

    “六宫和睦,往小处说,能安定后宫,往大处说,则可安定前朝。”承华说完,一改刚刚对胡真的亲热态度,若有所思的说:“皇后娘娘与修仪娘娘和睦,当属后宫之福,后宫之幸。”

    “到底还是年轻,看到什么便说出什么,私议皇后,乃是重罪,这些人也不知道祸从口出。”承华显然也听到了刚刚的议论,这句话看似是对刚才的人说的,实则确实在暗暗的警告胡真,不关自己的是就不要管,小心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是有些失言,多谢承华姐姐提点。嫔妾感激不尽。”胡真有些感激的说道。

    可是此刻的承华却略微有些怅惘,无不惆怅的说到:“你们刚刚入宫,还不知道言语之祸的威力,想当初,本宫刚入宫时,也是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探个清楚,探个明白。若不是因为栽了大跟头,本宫现在,前景也不似这般凄凉。”

    胡真有些纳闷,自她注意到这承华之时,便感到她有些活泼,能与众妃和睦相处,想不到,在这乐观活泼的背后,竟然有如此大的辛酸与无奈。

    她有些好奇,到底是何事让承华这般凄凉。

    她有些好奇,到底是何事能让乐观开朗之人如此心酸,如此的无奈。

    她好想问一下,她刚刚认下的这位承华姐姐到底以前经历了什么,出了何种变故。但是看到承华此刻有些怅惘的神态,刚到嘴边的话,被她深深的咽了下去。

    承华现在很是伤神,可见而她经厉的不见得是什么好事。一般遇到这种事,当事人唯恐避之不及,想方设法的忘掉。她若是在此刻贸然提起,无疑是揭人伤疤。

    “多谢娘娘提点。”思索良久,待承华稍微平息之后,胡真说到。

    可是承华却更加的伤感了:“没什么,只是不想让人重蹈覆辙了吧,你和她们不同,听本宫一句劝,趁早逃离这里,去寻找自己的生活吧。”

    胡真听到承华的话,不由得,想到了曾经的秦川。

第58章 初见秦川() 
若说小妹能够去瑶光寺与她相认,是她的人生一大喜事的话。能够结识秦川,则是她的人生的一大幸事了。

    自小妹册立为皇后,第一次去瑶光寺便于她相认开始,每到初一和十五国母必到瑶光寺进香之日,小妹总会借着各种各样的由头与她这位在瑶光寺名不见经传的半出家半隐居的世家小姐。

    若说人多,却也不多。等在寺外的,不过是护卫小妹安全的随行侍卫。真正能随小妹入寺上香的,皆是小妹的贴身亲随,细细数来,也不过数十个人而已。时间久了,她渐渐的也与每次随小妹出行的人熟络了起来。

    若说如何结识这些亲随,倒也不难,她与这些亲随虽是不熟,但是既然跟小妹有联系,私下里少不得要跟几位说得上话。一来二去的,也就熟络了。

    既然熟络了,有什么异样没什么异样,有时候一眼就看得出来。

    因为心中记挂小妹,每次小妹前来瑶光寺上香,她都早早的来到主殿等候,隐身于主殿一旁的柱子后面,专心拜佛的人看不到她,而她却将殿内殿外的情景看的一目了然。

    不知从何时开始,她注意到有一位模样甚是俊俏的身着官服的公子总是恭恭敬敬的侍立在殿外,都未缺席。

    因为一个藏于殿内,一个孤身侍立在殿外,许是因为都不能光明正大的站在殿内的缘故,她像是找到知音一般窃喜。

    开始只是有些感同身受,觉得他同自己一般都有着无与伦比的孤独感。但是对于他,她总是一笑了之。

    渐渐的她有些好奇,好奇他是谁,为何总是随同小妹出行。

    后来,她开始想他,痴痴的想他,内心深处渴望初一过去便是十五,十五一过去便是初一。见不到他时,她总是不断盼望见到他,但是真真正正的见到他时,她又欣喜若狂。

    时间总是在她见到他的一刻停止,她的世界里,只有初一和十五两天是清醒的,说是清醒,也不大清醒,只是因为能见到他的缘故而清醒。

    剩下的时间,她只是浑浑噩的过日子,白天和黑夜不复存在,都是有些晕晕乎乎无精打采。

    住持以为她生病了,急急地派人去山下请郎中为她诊治,她的姑母监寺莫问师太很是担心她的状况,一向迷信的师太以为她中了邪,日日在佛前祈祷驱邪,一日三次,次次都没有落下。

    如此过了一两日,再见到她时,看她的情况没有好转,甚至面容枯黄,还有些消瘦。这位师太更加担心她了。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命人将她禅房里的被褥佛经搬到自己的禅房里。自己亲自上马,日夜看护着胡真。

    因为心事太重,又不好开口问姑母,一下子搬到人生地不熟的姑母的禅房,找不到人诉说的她更加的郁闷,更加的愁苦了。

    瑶光寺附近的郎中都请了一遍,就连被住持花高价请来的京城第一名医在为胡真请脉之后,也只是无奈的摇了摇头,说自己才疏学浅,不会医治。

第59章 山顶观日() 
住持没有办法,她的姑母却趁着入宫祈福的时机将这件事告诉了皇后,皇后虽然着急,但是也不好大张旗鼓的送太医前去为她诊治。

    所幸的是,太子刚刚册立,三日后宫中但凡有名位的夫人世妇都要前去瑶光寺为储君祈福,路上少不了发生些头疼脑热的症状需要照料,因为人数众多,皇后正好可以沉寂安排自己的亲随太医前往。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熬着,然而让住持和莫问师太震惊的是,她们本来以为胡真的病情会加重,然而随着众妃祈福那日的临近,胡真的精神却渐渐的好了起来,气色也渐渐的好了起来。

    本来她还是要去主殿的大柱子后等皇后的,但是住持和莫问师太却只当是她身体渐安,不宜太过操劳,况且宫中的有名位的夫人世妇都在,人数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