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宫闱 >

第62部分

宫闱-第62部分

小说: 宫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莺妃闪了闪眼,面色微微发白。

    “娘娘,若这根毒针刺中的是贵妃娘娘,谁在当中获益最大,娘娘心中明白。”冷静道

    莺妃咬住手指甲,眼睛直着,不再开口。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这根针竟然伤了皇上,结果便是谁都得不了意,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到头来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而已。”

    冷静慢吞吞的说道。

    “冷静,我可以对天发誓,虽然我也想方设法想上位,也做过不少对付别人的坏事,可这件事不是我做的。”莺妃抬头望着冷静,目光真纯,半点不掺假的神情。

    “娘娘,现在这个时,孰是孰非已经不重要,总要等皇上的身体好了以后,太后自会查明此事。”冷静道。

    “你是说皇上能好起来?”莺妃猛的立起身,声音高亢起来。

    “也许罢?”冷静将目光伸向远方,模棱两可的说道。

    莺妃桀然一笑:“冷静,你在撒谎,你这个人,一向说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根本不会有什么也许可能。”

    “娘娘,奴婢出来不少时候了,再不回去,怕被怪罪,告辞。”冷静施礼告辞。

    莺妃丢下怀里的哈巴狗,拉住她的衣袖:“帮我一个忙,大家互利互惠,都有好处。”

    冷静走不脱,只得站住,听她讲下去。

    “去告诉司马南,我怀了龙种。你说的话,他肯定相信。”莺妃低声道。

    冷静张大眼睛瞧着她,一脸吃惊。

    “我并不想把你拖下水,可我想了这几天,也只有你能帮这个忙,这话只有从你嘴里说出来,司马南才会相信,而只要司马南相信了,朝中便无异议。”莺妃道。

    “可你并没有怀孕,谎言总有被戳破的一天。”冷静道。

    “离祭祀大典不足三月,封后也要在这些天内完成,只要这个谎言能维持到大典之后,就算破了,也无所谓。”莺妃道。

    冷静明白了她的意思。

    只要她好好的伪装了这两三个月,成功封后,这孩子有没有,都不再是问题。

    “娘娘,这种事并不是我说司马南信这么简单,御医院的御医并不都是吃素的。”冷静苦笑道。

    “冷静,御医的事我自有主张,不用你操心。”莺妃紧紧握住她的手,一脸向望:“你是知道的,若是能做皇后,就不必担心没有皇帝,自己也不得好死。

    我这么做,也是无奈,我尚青春年少,不想就这么白白死去,我只是想活下去,而活下去,唯一的出路就是在皇帝死之前被封为皇后。

    冷静,求你给我一条生路,若是成功,我对天发誓,绝不负你,若有违此誓,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冷静有些悲哀的瞅着她,心中翻腾不已,确实,每个人都有活下去的权利,为了活下去而做出的卑劣的事,似乎也应该被原谅。

    莺妃如此,她与司马南又何尝不是如此?

    “娘娘,奴婢尽力而为。”冷静不忍心再拒绝她。

    “那我就可以找个适当的时机,告诉皇上,我怀孕了是不是?”莺妃露出欣喜的表情。

    “娘娘千万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奴婢身上,大将军他,很有主张的一个人,未必就会完全信我的话。”冷静给她当头浇了一盆凉水。

    “只要你肯帮忙,我自有厚礼相送,也罢,当你收到这份厚礼,再考虑帮不帮我就是了。”莺妃面上依旧洋溢着笑容。

    冷静不知道她所谓的厚礼是什么,不过她有那么一丝的好奇心,想知道她究竟能给她什么样的恩惠,才敢于如此肆无忌惮的在她面前,说出这样的话来。

    冷静慢慢转回偏殿。

    大臣们早已经散了。几位值勤的公公正四处寻她,见她走了来,方才落下笑容,苦笑:“我的姑奶奶哟,你要再不回来,我们可都要上吊去了,太后她老人家说话就来了,若见你不在,可不要咱们这些人的命?”

    “太后她,不是刚走不久?”冷静道。

    “可不是刚走不久,回去打了个盹,这不又要回来瞧皇上不是。”明公公摇头叹道。

    冷静瞧了瞧门外,已经能够看到太后的仪仗,忙随众太监一起迎了出去。

    刘太后面色萎靡,无精打彩的模样,见了冷静,眸中方稍稍放出些光芒,哑声问她:“皇上他可安好?”

    “回太后的话,皇上安好。暂时无忧。”冷静回道。

    刘太后闻言,眼圈子却是一红。

    正要进门,只见莺妃袅袅走来,施礼见过。

    “你来干什么,不是传旨下去,所有妃嫔不得近皇上寝宫么?”刘太后不悦的喝道。

    御医吩咐过,皇上现在体虚,脑中的针又尚未取出,不易做激烈的活动,房事自然更加不行。

    故太后早就传下懿旨,禁止妃嫔过来探望,怕正值虎狼年纪的儿子控制不住自己,再因此而弄坏了性命。

    “老祖宗,臣妾本来是去仁寿殿找您的,可守宫的公公告诉臣妾,你来了这里,臣妾追了过来。”莺妃小心翼翼的回道。

    “什么事,这么急?”刘太后问道。

    “皇上遇刺,臣妾心急如焚,恨不得替皇上受这罪,可惜臣妾不懂歧黄之术,只能眼睁睁瞧着皇上受罪,臣妾心中不服,既然替不得皇上受罪,那臣妾便要用心查出究竟是谁,对皇上下的毒手,臣妾定要这人碎尸万段,永世不得超生!”

    莺妃气愤难平的说道。

    “你查出来了?”刘太后紧追着问道。

    “是,臣妾确实查出来了。”莺妃道。

第82章 众口() 
刘太后瞬间一脸杀气,咬牙道:“究竟是谁?哀家要将他碎尸万段!”

    莺妃关切的抬眼瞅了瞅殿内。

    刘太后扭头过去看一眼,径朝来路走去,冷声道:“去仁寿宫说话。”

    莺妃答应一声,跟在她身后,瞅了一旁的冷静一眼,却又低声道:“老祖宗,此事与冷司设有些瓜葛,能不能连她一起带过去?”

    刘太后眼睛一眯,哼一声:“哀家就知道,她肯定知情,就带她一起过去。”

    冷静随她们一起来到仁寿殿。

    仁寿殿外跪着两个尚宫局的女史,披头散发,浑身血迹,冷静瞧着她们面熟,却一时记不起是哪个司里的。

    “是她们?”刘太后冷声问。

    “老祖宗,您还是进去坐着,容臣妾慢慢给你说。”莺妃扶着刘太后走进殿内,侍候她坐好,又亲手递了茶过来,方才立到一边,低声道:

    “老祖宗,这事还要从选新尚宫的时候说起,韩尚宫一死,尚宫局无首,那几个有资格选尚宫的便坐立不住,各现神通想上位。

    可她们心中都明白,老祖宗心中器重冷静,怕您会改了规矩,让冷静也参选,故便作出百般丑事,只为置冷静于死地。”

    刘太后不耐烦的挥手:“哪个与你说些闲话,只说皇上遇刺之事。”

    “臣妾说的正是这件事,可这件事的发生总要有个引子,才刚就是个引子,梁司制中毒也因此事而起,可惜她们机关算尽,却没得逞,冷静因自己的机智倒脱了罪。

    于是一计不成遂又生一计,这一次却比上次要恶毒的人,也足可见这个人心肠之狠,让人咋舌。”莺妃接着说道。

    刘太后眯了眯眼:“你的意思是,这次的事,是冲郑贵妃而去?目的是栽赃冷静?”

    莺妃点头:“正是如此,这些贱人,为了一已之私,竟然想出如此狠毒的主意,真该千民万剐,方解心头之恨。”

    “你可有证据?”刘太后冷声道。

    莺妃伏身施礼,气愤的声音:“回太后的话,臣妾若无证据,岂敢当众胡说?”

    说着,扭头对晓月道:“将彩明叫进来。”

    晓月答应着,须臾工夫,将早已经等侯在殿外的女史彩明叫了进来,跪到在刘太后面前。

    刘太后仔细端详了两眼,点头:“有些面熟,好像是司膳司的丫头,伺候哀家进过膳。”

    “太后好眼力,她正是司膳司的女史,还好有这样正义不屈的丫头,否则,这段公案万难重见天日。”莺妃叹道。

    刘太后盯着彩明,面色阴沉下来:“你抬起头来。”

    彩明慢慢抬起头,瞧着刘太后,泪水瀑雨一般顺着脸颊流下来。

    “你是个哑巴?”刘太后问道。

    “老祖宗,她不是哑巴,她讲不出话来,只因有人割了她的舌头!”莺妃痛心疾首的说道。

    刘太后拍案而起,怒道:“这是什么地方?怎么竟然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当真能为哀家死了,你们个个可以为所欲为么?”

    莺妃见她发了雷霆之怒,忙撩衣跪下,不再讲话。

    刘太后兀自气恼一会儿,呷了两口茶,方和平静下来,接着问莺妃:“她既然不能讲话,又岂能作证?你这不是存心糊弄哀家么?”

    “老祖宗,她把所看见的事,都告诉了她的朋友彩薇,彩薇现在殿外,只叫她进来,让她告诉老祖宗事实,若说的对,这丫头便点头,若是错,便摇头,老祖宗以为如何?”莺妃道。

    “彩明,这么做,你可同意?若你当真受了屈,只管放心,哀家一定会替你讨回公道。”刘太后肃色说道。

    彩明流着泪磕头。

    莺妃宫中的两个小太监带着彩薇走进来。

    彩薇眸光惊惧的瞧了莺妃一眼,跪到彩明身边。

    “你叫彩薇?怎么瞧着面生?”刘太后盯着她,发问。

    “回太后娘娘的话,奴婢是司膳司做粗活的,伺候不到太后跟前,故娘娘才会觉得奴婢眼生。”彩薇回道。

    刘太后点点头,伸手指着她:“那你快说,你都听到些什么?”

    彩薇微微抬起头,说道:“回太后娘娘的话,就是梁司制中毒那天,奴婢收拾完院子里的活计,找彩明说话聊天,却见她正躲在一棵太树阴下偷偷的哭。

    奴婢便走过去,问她发生了什么事。

    她原先不肯说,只说沙子迷了眼,后来,架不住奴婢再三追问,她才告诉我说,司膳大人让她熬的药膳能吃死人。

    奴婢闻言大惊,劝她来太后这里自首,可她却说,她的父母兄弟皆在司膳大人手里,她不敢。

    奴婢着急,跟她说,太后她老人家何等英明,若万一这药膳吃死了人,追查起来,你一定逃不掉,到时候还不是一个死,不如现在就去自首,

    太后她老人家一向宅心仁厚,知道你是被逼,必不会重判你,能讨出一家人的性命也未可知。”

    “那她怎么说,为什么不来哀家这里说明事实?”刘太后插言问道。

    彩薇流了几滴清泪,望了正在哭泣的彩明一眼,接着说道:“奴婢跟她说了会子话儿,因被周嬷嬷叫去打扫花圃,便再也没见着她。

    又过了几天,我问她,为什么不去太后处自首,她却笑着告诉我,是司膳大人弄错了药方子,并不是存心要熬制有毒的药膳,那有毒的药膳并没有送出去。司制大人的死,并不干她熬制的药膳的事。

    奴婢听她如此说,方才放了心,也没再过问此事。

    直到前两天,我又在院子里遇着她,见她手里捧着个包袱,神色有些慌张,便上前问她,有什么事,怎么面色发白,嘴唇哆嗦。

    她摇头,说没事,是司膳大人遣她到司设司送点东西。

    若只是去送点东西,又为何会如此慌张,我便多了心,悄悄的尾随她来到司设司,见她进了司设司的杂物房。

    我躲在窗户外,捅破了窗户纸,朝里面望去,只见她自包袱里拿出本泛了黄的厚厚的书,打开杂物柜最上面的抽屉,塞了进去。

    奴婢见她是真的过来送东西,便不以为意,自去营生。

    再后来就发生了皇上遇刺的事。”

    彩薇说完,擦着眼泪,磕头,求太后放过她,她并不知道此事关系重大,如果知道,就算劝不了彩明,也会大义灭亲,到太后跟前举报。

    “行啦,你一个粗笨的粗使丫头,哪里有那些人那么多心眼子,这不怪你,起来罢,一边站着去。”刘太后紧皱眉头,冷声道。

    彩薇再磕个头,站起来,走去一边垂手立着。

    “彩明,彩薇的话是不是真的?有没有说错的地方?”刘太后指着彩明问道。

    彩明流着泪点头,又摇头。

    刘太后的面色越发黑下来,又开口道:“莺妃,依彩薇所说,她只不过看到彩明把书放进了杂物间的抽屉里,并没有看到究竟是谁制作了那个带暗器的盒子。”

    “老祖宗,盒子确是冷静一个人做的,可做完后,放在司设司的陈列室里那天夜里,分明被人做了手脚,使了个掉包计,将冷静做的盒子换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