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混球 >

第79部分

混球-第79部分

小说: 混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英国第一八卦大报的太阳报则是继续发挥了他们“不八卦,毋宁死”的高尚情操。把李威脱掉球衣递给塞拉,浑身上下只剩一条内裤的相片给挂了出来。而且在跟随潮流夸了李威一通后,又自行脑补起李威与塞拉的关系来。总结起来就是“威尔李与女球迷不得不说的故事”,再次秀了把他们的八卦功力和无穷创意。

    这些还只是报纸,电视媒体的花样更多。

    bbc的新闻之夜又把李威放进了讨论话题,虽然他们还是没采访到李威,只能自娱自乐。

    这次的嘉宾是现任英格兰u21队的主教练斯图尔特皮尔斯,也就是上次阿勒代斯对布朗说,从李威身上看到了其影子的前英格兰国脚、著名硬汉。

    新闻之夜邀请嘉宾当然不是盲目的。不止是阿勒代斯有那种感觉,bbc同样认为李威和皮尔斯踢球的风格很相像——顽强、不屈、誓不放弃。

    皮尔森当然也乐意来新闻之夜露露脸,毕竟这是一个著名的时政节目,影响力可不仅仅局限于足球圈子。人家除了世界杯那种国际大赛,平时就很少把足球作为一个话题来谈。

    这期节目自然也不是以足球为主题,而主要是讨论从李威身上引申出来的个人英雄主义,以及秩序在各行各业的重要性。

    皮尔斯和主持人帕克斯曼先例行公事般地对赫尔城球迷的冲场行为进行了申讨,然后才算进入正题,就李威挺身而出,一个人上前阻挡上万人人潮的个人英雄主义各抒己见。

    皮尔斯对此当然是大夸特夸。他一个典型的英格兰硬汉怎么可能会不为这种英雄行为叫好?而帕克斯曼则只能与其唱反调,表示人还是该量力而为,首先顾好自己的安全,螳臂当车始终是种不理智的行为。

    帕克斯曼也明白社会主流舆论肯定是对李威阻止灾难的行为持褒扬态度,公开唱反调会显得他三观不正,甚至智商有问题。但没办法啊,若是两人都在表扬李威,这节目还有啥看头?几句好话说完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为了制造噱头和矛盾,他只能自我牺牲了。哎,媒体也不好做啊!

    不过在节目的最后,帕克斯曼问了皮尔斯一个问题,却成了这期新闻之夜不同于那些平面媒体的一个卖点。

    “斯特瓦特(皮尔斯),为什么现在李现在表现得如此出色,连你也赞誉有加,可他现在还是没进入任一级别的英格兰代表队呢?你们就不担心他被苏格兰或者威尔士挖走吗?”

    因为方方面面的原因,英国作为一个完整的主权国家,却分了四个足协组织,及其下属的四支足球代表队参加国际足球活动,这也是全世界独一份的奇葩。

    虽然四个足协组织是按照地区划分的,也各有各的民族习性、历史传统,甚至相互间还有不小的矛盾,但在足球代表队这事儿上面,他们却经常互挖墙脚,甚至曾经有过用主力承诺、金钱攻势来引诱球员加入其代表队的做法。至于“户口”问题,对几家足协来说,那都不算事儿。

    通过这个赛季的表现,谁都看得出李威的实力以及未来,也均认为其已经够资格加入英格兰代表队了,可是至今卡佩罗还是没向其发出征召通知。也就意味着李威仍可以自主选择英国四家足球协会中任意一家,作为其未来征战国际足坛的母队。

    以李威表现出来的东西,若是他愿意加入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这三家足协的代表队,恐怕他们做梦都会笑醒。而现在谁也不知道这三家足协是否已经开始了对李威的“引诱攻势”。若到时真被他们得手了,恐怕英格兰足球又要失去一个天才级的人物。这种先例,真的不要太多。

    皮尔斯面对这个问题,其实也很疑惑。

    他看过李威打曼联、打纽卡斯尔、以及最后这一场联赛收官战的比赛录像,觉得这种球员早该进国家队了。所以他这个u21队的主教练才没有向其发出征召令。人家哪怕才19岁,也不该再来u21这种“幼儿园”玩了。可卡佩罗的英格兰队为什么至今也还没有把李威纳入其中,这他就搞不明白了。

    难道卡佩罗把注意力都放在英超里,没关注英冠?那也不至于没注意到李威啊?人家在足总杯里的表现也够耀眼了吧?这都进决赛了!

    虽然自己也摸不清是怎么回事,但皮尔斯还是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我相信卡佩罗先生很快就会像威尔打开英格兰队的大门,而且我更相信威尔不会做出不理智的选择,去跟苏格兰、威尔士他们发生什么关系。我可以向大家保证,他的未来一定是在英格兰足球。”

    他敢打这种包票,完全是因为通过这次球迷事件,李威在短期内绝对会成为全英国家喻户晓的明星人物。这种情况下,他就不信卡佩罗会完全视而不见,而只要一留意观察,以卡佩罗的眼光,难道会看不出李威身上的技战术特点来?

    这期新闻之夜一播出后,除了帕克斯曼真的被许多网友喷成了“脑残”之外,又给许多跟风媒体提供了一点儿炒作佐料——关于李威将会在何时为国征战,又为哪一支球队征战的题外话。

    不错,这只能是一点儿题外话。孤胆英雄、内裤超人,奇迹制止灾难的事情仍在继续发酵,其他任何事都抢不了这个风头。

    别忘了,李威制止球迷冲动的方式可是以暴制暴,直接放翻了几十个人啊!

第113章 英国好男人() 
任何一个有正常判断力的人都知道,就是因为李威果断、勇敢、干净利落的冲自己球迷动手,才没有让事情走向不可预知的结果。但他毕竟是打人,是对球迷使用了暴力。

    这不是在提倡“牺牲小我,成全大我”、“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是把个体权益看得极重,每个人的合法权利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西方社会。

    这种尊重每一个人的价值观,从好莱坞电影拯救大兵瑞恩里就看得出来——一个人的生命并不比十个人生命要来得轻贱。

    李威及时制止了可能出现的成百上千人伤亡的严重后果,却是以对几十人使用暴力为代价。虽然最后证实被打伤的只有三个人,但不可回避的事实是,李威打的对象是球迷,而且是自己球队的球迷。若是换个场景,这必定是足球圈儿里最难以容忍的事情,看看坎通纳当年脚踹球迷后所遭遇的处罚便知道了。

    本来媒体们是没打算放过这个炒作话题的。他们原计划是第一天先把这事的主角——李威给彻底炒火,尽量增加公众关注度,然后第二天再从其行为中发掘引申话题:侵犯少数人权益,挽救多数人生命,那啥,你怎么看?

    之后,让各方发表看法,等话题热度到达峰值那一刻,自己突然站出来为整个事情盖棺定论,继续掌握舆论导向,扮演好自己无冕之王的角色。

    虽然媒体们也很清楚这件事的讨论结果必然是以李威做得对、做得好而告终,但就跟帕克斯曼想的一样,身为媒体,必须善于制造噱头与争论,否则一切太平淡,显不出自己的本事来。

    有人就说了,你们现在已经把李威称作英雄了,接下来又准备争论其行为是否恰当,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自虐啊?

    媒体当然不是自虐。他们先亮明自己的态度,等于占据了道德制高点。而之后的争论他们是不会亲自加入了,只是提供个平台,让些“专家”、“名人”来进行大探讨。不管谁褒谁贬,那都跟他们没关系。跟他们唯一有关系的就是,报纸销量上扬、网站点击飙升、广告商抱着一大堆钞票来跪求让他们广告多露几次脸。

    不过还没等媒体尽情施展出自己的炒作功夫,他们后面的计划就进行不下去了。因为谁也想不到,突然有重量级人物站出来,先于所有人把李威打球迷这事儿给盖棺定论了。

    就在赫尔城与伊普斯维奇比赛结束的第二天下午,伦敦唐宁街10号的现任主人,英国首相戈登布朗在接受美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突然提到了李威,并直接把其称为勇气、智慧、博爱集于一身的现代圆桌骑士。

    这名新闻周刊的记者长驻英国,当然知道李威是谁,毕竟今天全英国的媒体都在为这个19岁的球员而激动,但这次采访的主题是正在全球范围内泛滥成灾的金融危机,对首相大人突然提到一个足球运动员,他感到非常莫名其妙,采访差点儿因此冷场。

    幸亏戈登布朗随后详细解释了他这个神转移,否则,还不知这个记者回去后得为交稿而愁白多少头发呢。

    “金融危机并不可怕,前提是我们本身不要因为恐惧而失去冷静。如果放任不管,或者说回避问题,让事态恶化,这次金融危机最后造成的破坏当然会很惊人。但如果我们像李一样勇敢面对,积极解决呢?我相信我们能很快便把这次危机化解于无形。李刚刚做了什么事,你该知道吧?”

    首相大人微笑着反问了记者一句后,见对方愣愣地点了点,便又继续发表起自己的演说来:“我刚才为什么说李威集勇气、智慧、博爱于一身?就是因为他面对上万名失去理智,即将造成严重后果的球迷,能舍身而出,能用最有效的办法快速解决危机,能为了拯救更多的人而对少数球迷使用暴力,他难道不知道这样做可能会对自己造成负面影响吗?他当然知道,人家又不是傻子!”

    首相大人用力地挥舞了一下手臂,语气相当肯定。不愧是杰出的政治家啊!新闻周刊的记者已经被忽悠得差点找不着北了,只能呆呆地继续跟着对方的节奏走。

    “可他为什么还要义无反顾地出手呢?很简单,就因为他是一名真正的英国勇士。而我可以跟你保证,像李这样的勇士,我们国家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派出一个勇士就能解决上万人的混乱,而现在只是一场金融秩序混乱所引发的危机,我们千千万万的勇士又怎么会解决不了呢?”

    当这位被戈登布朗完全侃晕了的记者回去整理采访记录时才突然发现,对方在整个采访中根本没有谈到应对金融危机的具体措施,也从来没有正面回答过他的问题,反而是以李威为幌子,说了一通假大空的废话。

    尼玛,咱承认那小子做的事儿很令人震撼,但这咋就跟应对金融危机扯上关系了呢?扯犊子也不是你这么个扯法吧?

    发现自己是被忽悠了的记者还得交差啊,怎么办?接着忽悠呗!他被首相大人忽悠了,那他就去忽悠读者!反正这些话又不是他瞎编的,谁说的谁负责。

    戈登布朗这么忽悠记者也都是被逼出来的。

    这次金融危机从去年就开始爆发,而爆发的源头正是英国曾经的小弟、现在的大哥——美国。

    作为与老大经济关系几乎可以不分彼此的小弟,英国这次也是被坑惨了。可以说现在各行各业均被卷入了危机,金融危机已经不仅仅是在金融行业里搞破坏了。但就算破坏再大,英国政府也根本拿不出有效的措施来救市。美国佬不把自己的经济秩序给调整好,一切都是瞎扯淡。

    而美国的新闻周刊来采访自己,首相大人原本是想拒绝的。尼玛,有没搞错,这种事你拿来问我?我还想问你们的总统呢!但当他今天翻报纸突然发现关于李威的报导时,突然改了主意,觉得自己可以用这则新闻来把事情给忽悠过去。毕竟对方是在全世界都拥有巨大影响力的知名报刊,直接拒绝采访太不给人家面子了,哪怕他是堂堂的首相,也得谨慎再三。

    就这样,李威突然从一名足球运动员拔高了好几个档次,成了为经首相大人认证,代表英国人勇气、智慧、博爱的形象代言人。而且这个形象代言广告还直接越过大西洋,打到了6000多公里以外的美国。

    不知首相大人如果得知被他当成幌子的那个“杰出青年”当时放翻几十名球迷,还冲着上万人喷粗口,仅仅是因为被球迷扒衣服的行为给激怒后愤而发飙,会是怎样的一副表情。

    若只是戈登布朗对美国记者的这个说法,还不至于让英国媒体们轻易放弃既定的炒作计划。首相又咋滴,也没少被媒体喷啊!可随后又有一个谣言冒出来,却让这些舆论弄潮儿不敢冒然行动了。

    有一家小网站率先曝出,白金汉宫正在考虑授予李威一枚乔治十字勋章,以表彰其在波特曼路球场为制止事件演变成灾难而作出的英勇行为和杰出贡献。

    乔治十字勋章是由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在1940年设立的,专用于表扬“最伟大的英勇行为,或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所表现的杰出勇气”所用的勋章,一般都是由国王授予平民。

    虽然这则谣言出现得很突兀,但正准备花一个星期让波特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