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凤命天下之夫君,温柔点 >

第222部分

凤命天下之夫君,温柔点-第222部分

小说: 凤命天下之夫君,温柔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兰妃为了给青合公主择婿,除了大半赏花宴外,又陆续召见朝中命妇,一时之间竟博得不少赞扬。一时之间,兰妃在朝中大出风头,连御史都赞其勤勉雍和,柔顺温良,堪为妇人表率。

    何江刚被皇上迁怒斥责,此时听到御史当众赞兰妃堪为妇女表率,心思便活泛起来。若兰妃成了皇后,自己就是名正言顺的国丈。

    没想到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

    三番四次设计青合公主不成,兰妃却无意的在前朝出尽风头,何不借着这股东风达成心愿。

    何江当即就递了帖子进宫求见。

    兰妃的计划被接连破坏,正是心烦气躁之时,何江的话就像吹了一股六月的微风,又像春天适逢春雨的种子,让她心中抑制不住的期望起来。

    两人一拍即合,何江就带着目的的四处走动起来。

    西北之地,上官瑾手下的士兵像狼一样卷席了整个西北之地,用一种几近血腥的手段掌控西北,杀贪官,短短月余时间,整个西北之地三分之一的官员被强势斩杀,郭公公连同锦衣卫悉数被他控制。

    直到最后两个县城的消息送到手上,除了被暴民占领的太原,西北之地悉数被他控制在手中,上官瑾这才展颜一笑,这才去了软禁公公的营帐。

第852章 围太原() 
郭公公自半月前就被关入这个大帐,他身边的锦衣卫被上官瑾悉数拿下,帐外有上官瑾的亲卫把守,如今的他再不复当初的嚣张自得,这半月来上官瑾并为在生活上苛刻于他,可他脸上任然布满了掩都掩不住的憔悴。

    上官瑾自把他关起来后,就再没来见过他,郭公公不知道上官瑾要如何处置自己,心中煎熬可想而知。

    郭公公颓然的坐在帐中,见大帐的帘门掀开,上官瑾的身影就随着掀开的大门进入帐中,他下意识的挺起身体,强打精神道:“上官瑾,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囚禁皇上咱家。”

    上官瑾并不理他,大步走到帐中,似笑非笑的看着郭公公道:“本王担心暴民危极公公安全,特意派重兵保护,何来囚禁之说?”

    空口白牙,如今还不是他想怎么说便怎么说。

    “王爷有没有做,自己心知肚明,本监军是皇上亲封的监军,王爷难道就不怕回去不好向皇上交代?”郭公公一连被关了半个月,可上官瑾并不曾为难于他,他隐隐觉得上官瑾定是在自己身上还有所图谋,不会杀了自己,因此这才敢把皇上搬出来。

    本以为搬出皇上,能让上官瑾有所顾忌。

    上官瑾却是一笑道:“本王如何跟皇上交代,是本王的事,公公还是好好想想自己怎么给皇上交代吧!”

    郭公公一颗心被他说得悬在胸口,上官瑾说却不再说,看了郭公公一眼便起身出了营帐。

    直到大门再次合上,郭公公这才一屁股颓然坐下。

    他跟在皇上身边多年,自认对皇上了解甚多。皇上生性多疑,且刚愎又自私,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肯天下人负我的。平日里,他们这些跟在皇上身边的人没少利用这点排除异己,设计陷害对手。

    如今自己没有把西北的情况送出去,已是办事不利。若是再让人引导着,让皇上以为自己和瑾王爷沆瀣一气,自己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

    他太了解皇上这个人,是宁可错杀一千也不能放过一个的。

    自己若是遭了皇上的怀疑,还能落得了什么好去不成!郭公公越想越怕,来之前他还为被皇上点为监军激动不已,觉得皇上这是完全把他当成自己人了。没想到在惊中缩手缩脚的瑾王爷,一到军中便如同鱼入大海,龙翱九天,根本不是自己能够控制的。

    他想过上官瑾可能会忌惮他,行事会回避他,来之前他还挖空心思的想过怎样应对上官瑾的刁难,却从来没想过上官瑾会直接就把他囚禁了。

    一到大军之中,皇上给的那队锦衣卫根本不够看。

    这时候他也明白,皇上根本低估了上官瑾,平日在惊中看到的上官瑾不过冰山一角,他隐隐觉得这样的上官瑾定会成为大患。

    可这些如今都不关他的事,他想的只是怎样才能保全自己。

    上官瑾直接回了自己的帅帐,还有太原被暴民占领,如今西北大局已定,是时候解太原之困了。

    帅帐之中,一干将领早已等候在那里。上官瑾打开舆图,其副将上前道:“王爷,太原城如今只许进不许出,城中情况不明,据可靠消息,暴民的首领原是一落草的盗贼,此人心狠手辣,若是打起来,只怕伤及无辜。”

    西北之地因灾荒民不聊生,官府又贪官污吏横行,本就激起民怨,再被有心人一鼓动利用,百姓不满暴政又为了生存,这才跟着占领了太原。

    一个流寇虽然不足为惧,可是若打了起来,城中的百姓便成了现成的人质,这就让人投鼠忌器了。

    偏偏现在流寇封了城,乔装入城的斥候传不回更多的消息。

    两方对阵,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如今想要用最低的伤亡以解太原之困,这点信息就显得捉襟见肘,过于被动了。

    不管怎样,太原是必须要拿下的。

    上官瑾当即命令大军拔营,向太原城进军,让大军在太原城七里之地驻扎。

    黑压压的大军一路向挺近,大军先后解了西北各县困局,正是士气高发之际,远远的都能感到大军释放出逼人的威压。

    太原城中,高高的城墙上的守卫远远的就看见浩浩荡荡的大军往太原围拢,仿若形成一股摧枯拉朽之势,大军整齐的步伐让地面跟着颤动,站在城墙上的守卫那见过这样的阵势,只觉得放佛在地动山摇似的。

    守卫吓得屁滚尿流的奔下城墙,往府衙方向跑去。

    上官瑾只让大军围住太原,却并不让人攻城。先让人写了许多纸条,然后召集军中射箭的好手,把纸条射入太原城中。

    箭上坠着的纸条大意是:西北贪官悉数伏诛,如今朝廷开仓赈灾,五日之内,境内治下百姓俱可回到原籍,朝廷既往不咎,若冥顽不顾、负隅顽抗者,以叛逆罪处之格杀勿论。

    贪官被诛,又有朝廷赈灾,压在百姓头上的两坐大山解除,而朝廷大军压阵。纸条上的消息传来,城中的人想法就微妙起来了。

    不过西北之地沉珂已久,一时之间,大多数人不过半信半疑,怀疑这是朝廷为了骗他们打开城门编的谎话,因此只是观望。

    上官瑾倒也并不着急,让人把纸条悉数射入城中,就率人回了帅帐。

    京城的消息此刻却传了过来,上官瑾屏退手下,这才拆开看了起来。信是马成亲自写的,详细的说了他回京后的情形。

    看到后面,就忍不住翘起嘴角。青橙真是他的福将,没想到把马成派回去帮忙,却意外把骠骑将军拉下了马,利用舆论的力量,迫得皇上不得不自断臂膀。

    只是,在看到后面马成说青橙如今闭居公主别院,外人都道青合公主因婚事连翻受阻,大受打击之下闭不出门,上官瑾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马成说得含蓄,只怕京城之中说的更难听吧,到底还是让青橙受了委屈,无端的背上这种不详的名义。女孩子家最重名誉,纵是青橙再过洒脱,也会觉得难过吧。

    一想到此,上官瑾就迫不及待的想赶快结束这场战事,早日回到京城见到青橙。

第853章 立国母() 
对外宣称避居公主别院的青橙并没有闲下来。

    陈立的事传到她这里的时候,她就猜测是上官瑾的人动的手,果然不久马成就和她联系上了,知道上官瑾竟然把马成派了回来,青橙就忍不住的感动得不行。

    马成是什么人,他自小跟在上官瑾身边,和上官瑾最为默契,说是左膀右臂都不为过的。

    她不是不能应对,退一万步说,就是真一顶花轿把她抬到膘骑将军府上,她也是不怕的。陈立在她手上讨不讨得到好都不说,她是做什么出生的,最不济跑路也是最在行的。

    可上官瑾还是不顾一切,把马成派了回来,这种被人珍视的感觉就让她觉得很窝心了。

    不过马成一回来,她就觉得如鱼得水了,有什么事也不用她亲自撸胳膊上阵,吩咐下去把话传给马成就行。

    骠骑将军府出事后,兰妃也没来找她麻烦,刚立了秋,秋老虎还在发威,青橙笑眯眯的拿了颗冰镇过的葡萄剥了放进嘴里,想着马成传进来的消息,觉得趁着这个时候,她应该再加一把火才是。

    自从兰妃给青橙选婿后,她就收起了自己小打小闹膈应兰妃的心思,可兰妃这般‘关心’她,青橙就觉得自己不能白白受着,辜负了兰妃的一片‘好心’了。

    于是,每每她一出席聚会,对兰妃总免不了‘真心诚意’的夸上几句。兰妃管理后宫日久,又有青橙的刻意恭维,那些进宫的命妇们谁不趁机说上两句好话。

    皇宫内院的,迎高踩低也是常事,谁不会张口说几句恭维话,可积毁销骨,说的人多了,渐渐的大家就品味出些不一样的味道来。

    不得不说惠贵人经了一事,人也变得聪明多了,宫中的闲言片语传到她耳朵里,她当即察觉出点什么。可皇上近来常去她的宫中,并未提过有立后的心思。

    想到兰妃最近给青橙选婿,别人不知道,她却是知道瑾王爷对青橙心思不同,因此惠贵人当即就带人去了青橙的公主别院。

    隔了一天,趁皇上留宿兰辰宫后,惠贵人就毕恭毕敬的每日到兰宸宫中请安。惠贵人这般懂事,皇上自然是无比满意,虽然他喜欢纵着后宫之人争风吃醋,可这看得多了,也就腻了,这些嫔妃能够和谐相处,岂不一大快哉。

    兰妃一颗心都扑在怎样尽快吧青橙弄出去上,也只当惠贵人被皇上冷落一回,变乖了而已,并不曾放在心上。

    惠贵人这一举动,看得后宫众人目瞪口呆。皇上对惠贵人另眼相看,每月就数到她的宫中次数最多,说是宠妃都并不为过,隐隐有了和兰妃分庭抗礼之势。

    本来宫中嫔妃也乐得看惠贵人和兰妃相争,可不知为何一夜之间惠贵人竟然主动做小伏低起来了。这后中之人,但凡活下来的,谁没一颗九曲玲珑心肝,想着这惠贵人平日里最得皇上心意,又经常侍奉皇上,莫不是知道什么口风不成?

    这后宫之人,谁还没点眼色。不知不觉间,对兰妃态度就分外恭敬了起来。就连深居宫中养胎的玫贵人都顾不上和兰妃之间的龌蹉,向兰妃示起好来。

    渐渐的,连那些进宫走动的命妇都察觉出异样来,纷纷猜测是不是皇上动了立后的心思。又想着前段时间青合公主一反常态对兰妃的夸赞,越想越觉得自己猜中了事情真相,回家就把消息告诉自己的丈夫。

    一开始,青橙还有些束手束脚,马成一回来,这样的消息就如风似得传了开来。这才有了前朝御史称赞兰妃一事。

    紧接着马成就把何江的动态传了进来,果然上蹿下跳的好不热闹。

    何江想说服御史,上书皇上请立中宫。而一些自认为猜中真相的官员,也巴不得此时向未来的皇后抛出橄榄枝。

    毕竟自己的家族要是在立后的事情上出了份力,这就比等立后之后再巴结上去亲近多了。

    两方一拍即合,俱都心满意足。

    皇上最近过得却不太好,骠骑将军被削了官,他要用新的人选的顶上,可这个人选却让他非常为难,要不资历不够,要不出身太低,两者都满足的,他却觉得为人太过刚直不够合适。

    这个位置,必须要是他的心腹之臣才是。不仅要忠心,还要无条件的为他所用才是。在他看来,瑾王爷再军中威望过高,只怕军中只知九王爷,不知道他这个皇上的比比皆是,他要慢慢的把上官瑾手中的军权收归回来,这自然就要用些非常规的手段了。

    所以太过刚直的人却不堪此任。

    这两日大朝会上正为骠骑将军的人选争执不休,皇上窝着一肚子火,正是左右为难,焦头烂额之际,只得让明日再议。

    然后就有大臣站出来请旨道:“如今中宫空置,于社稷不利,为了江山社稷,为皇家子嗣延绵,请皇上册封国母!”

    立后之事自皇上登基以来就常有御史提及,直到两年前皇上以江南水患为由,应以国家大事为重,当场发作罢黜了那名御史,这两年来就再没人敢提。

    皇上微不可见的眯了下眼睛,此时西北大旱,怎么现在提起立后的事情来了。

    他没有说话,立即又有人道:“臣以为,兰妃娘娘掌管后宫多年,贤良淑德,堪为天下之表率。”

    他说完,随即就有几人附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