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荒村鬼事 >

第75部分

荒村鬼事-第75部分

小说: 荒村鬼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福,有啥事就说……咳……咳……”爷爷也看出了村长是有话要说但又憋着不想说出来,爷爷挣扎着说道,不禁咳嗽起来。

    旺顺急忙放下晚碗垫了垫枕头让爷爷躺平不要吃力。

    “这……江叔……村里又出事了……”村长见二人都看穿了自己的心思,觉得掩饰不住了便开了口。

    旺顺一听这话急忙扭过头问村长,“啥?出事了?出啥事了?”旺顺的脸色立马也变了,现在不仅仅是村长一人怕听到出事了这几个字,几乎是所有人都怕听到这几个字眼。

    “大娃……大娃……死了……”村长艰难的从嘴里挤出这几个字,眼睛迅速在旺顺和爷爷身上扫了一下又躲开,不敢直视二人。

    “啥……大娃死了……不是……不是咱们走的时候大娃都好了吗?咋就死了?”旺顺显得很激动。

    爷爷听了这话也愣在床上,这是爷爷始料未及的。

    村长接下来便把自己从村民那里听来的李大娃的死前前后后给旺顺和爷爷讲述了一遍。

    爷爷和旺顺听了后都楞的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就这样三人都愣在那里,良久,旺顺才慢慢扭过头看向爷爷,村长也将目光转向爷爷,二人都期待这个时候爷爷说点什么。

    爷爷看着村长半天吐出一句话,“你确定大娃是死在渠边的?”

    村长点了点头,“当时看到大娃尸体的人都是这么说的!”

    爷爷皱眉思量,按理说不应该啊,八卦渠已经修起,而且还是大白天,能有什么样的东西竟然能破了这八卦阵法,爷爷的心不仅提起,看来一直是忽视了这家伙的能耐了!

    当然,这个时候村长也不知道其实李大娃是在渠内被吓死的,并不是在渠内被那东西害死,村长的表达不准确直接导致了爷爷的推断偏误。

    爷爷思量了半天,长长叹了一口气说道,“”我现在身子还不能动,如果那家伙真的能破八卦阵,那落凤村的百姓就处境危险了!那东西迫害的人毫无规律,甚至可以说是残杀无辜,这样下去肯定不是办法!“

    ”那……那咋办啊……江叔……你可得想想办法啊……村里上百口人命啊……“村长一听这个话就急了。

    爷爷躺在床上慢慢闭上了眼睛,但是透过眼皮可以看到爷爷的眼珠在缓慢的转动着,爷爷似乎是在考虑什么问题。

    几分钟后爷爷慢慢睁开了眼睛,扭头看了看村长和旺顺,开口说道,”德福,事已至此,看来你得去请我的一位老故人了……“

    ”老故人?江叔说的是谁?“村长急忙问道。

    ”土条村的‘不过五’!“爷爷说道。

    ”‘不过五’!!“旺顺和村长听了爷爷的话不约而同惊喊出来。

    欢迎大家加入《荒村鬼事》群,或者腾讯微博直接@谭润康

第287章 “不过五”何许人也() 
爷爷口中那个那个“不过五”可是个人物,当然,“不过五”只是个绰号,此人年龄和爷爷相仿,确切的说要比爷爷小个三四岁,在落凤村方圆三十里,爷爷的能耐要是排第二绝对没人敢排第一,而同样,在距落凤村五六十公里公里外的土条村,这位“不过五”要是排第二也绝对是没人敢排第一。

    “不过五”是这人的名号,为什么要叫“不过五”,是因为这人是个怪头,每句话从来都是控制在五个字以内,决不会超过五个字。而这人年轻的时候的经历更是颇具传奇味道,“不过五”原名梁福,是湖南人,祖上曾官至湖南布政使,后来冯玉祥将溥仪从紫禁城赶出,大清朝完结,梁家也开始败落,到了梁福的父辈,更是家道没落,梁福父亲偏偏又染上洋人灌输的鸦片大烟,两年间便把偌大一个梁府吸的家徒四壁,而梁福正是在这样家境不顺国事胡乱的情况下出生的,待梁福少年时正处民国年间军阀混战,梁福便投身吴佩孚的军队以图能在这条路上干出些成绩重震家威,但无奈吴佩孚的军队节节败退,在一次战役中梁福所在的团被敌军围在一个山包上浴血奋战三天三夜,直到一颗炮弹落在了梁福的身边。

    等梁福醒来时发现自己正在死人堆里躺着,身边全是自己的战友,原来那一炮弹将梁福炸晕,之后阵地也失守了,敌人在清理战场时误以为梁福也死了便将梁福堆在了死人堆里。

    梁福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时双腿已经失去了直觉,而此时,梁福从被困在山头上已经有三天三夜滴水未进,又饥又渴的梁福此时感觉全身无力,就在梁福奄奄一息之际,身边来了一个人,此人灰发长髯,眉长面善,从死人堆里扶起奄奄一息的梁福后此人从口袋中摸出一块饼来,梁福见食物递过来了二话没说一把抓住就往嘴里塞,没成想狼吞虎咽了两口却被大饼卡住,咳不出来咽不下去憋得梁福面红耳赤,急需一口水冲服,“水……水……水……水……水……”梁福一口气连着呜咽了好几个水字。

    只见那老头微微一笑,双手在地上的坑里轻轻画了一个圈,那圈中便源源不断的流出清水来。

    梁福一见水来了二话没说便扑了上去……

    待梁福再次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在一间庙里,原来是这位长者救了梁福,而这位老者不是别人正是崂山第三十二代传人李青天,徐福经过此次生死一劫后彻底看透了尘世,决定出俗跟随李道长修行。

    老者便为梁福起了一个法名,即为“不过五”,因为梁福第一次开口和老者说的话就是连着五个“水”字。自此以后梁福也性情大变,沉默寡言,就算说话也往往是每句话绝对不超过五个字,正好响应了他的名号。

    梁福跟随李青天修炼了三十多年的崂山术,待李青天仙去后“不过五”便下了山。爷爷口中那个那个“不过五”可是个人物,当然,“不过五”只是个绰号,此人年龄和爷爷相仿,确切的说要比爷爷小个三四岁,在落凤村方圆三十里,爷爷的能耐要是排第二绝对没人敢排第一,而同样,在距落凤村五六十公里公里外的土条村,这位“不过五”要是排第二也绝对是没人敢排第一。

    “不过五”是这人的名号,为什么要叫“不过五”,是因为这人是个怪头,每句话从来都是控制在五个字以内,决不会超过五个字。而这人年轻的时候的经历更是颇具传奇味道,“不过五”原名梁福,是湖南人,祖上曾官至湖南布政使,后来冯玉祥将溥仪从紫禁城赶出,大清朝完结,梁家也开始败落,到了梁福的父辈,更是家道没落,梁福父亲偏偏又染上洋人灌输的鸦片大烟,两年间便把偌大一个梁府吸的家徒四壁,而梁福正是在这样家境不顺国事胡乱的情况下出生的,待梁福少年时正处民国年间军阀混战,梁福便投身吴佩孚的军队以图能在这条路上干出些成绩重震家威,但无奈吴佩孚的军队节节败退,在一次战役中梁福所在的团被敌军围在一个山包上浴血奋战三天三夜,直到一颗炮弹落在了梁福的身边。

    等梁福醒来时发现自己正在死人堆里躺着,身边全是自己的战友,原来那一炮弹将梁福炸晕,之后阵地也失守了,敌人在清理战场时误以为梁福也死了便将梁福堆在了死人堆里。

    梁福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时双腿已经失去了直觉,而此时,梁福从被困在山头上已经有三天三夜滴水未进,又饥又渴的梁福此时感觉全身无力,就在梁福奄奄一息之际,身边来了一个人,此人灰发长髯,眉长面善,从死人堆里扶起奄奄一息的梁福后此人从口袋中摸出一块饼来,梁福见食物递过来了二话没说一把抓住就往嘴里塞,没成想狼吞虎咽了两口却被大饼卡住,咳不出来咽不下去憋得梁福面红耳赤,急需一口水冲服,“水……水……水……水……水……”梁福一口气连着呜咽了好几个水字。

    只见那老头微微一笑,双手在地上的坑里轻轻画了一个圈,那圈中便源源不断的流出清水来。

    梁福一见水来了二话没说便扑了上去……

    待梁福再次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在一间庙里,原来是这位长者救了梁福,而这位老者不是别人正是崂山第三十二代传人李青天,徐福经过此次生死一劫后彻底看透了尘世,决定出俗跟随李道长修行。

    老者便为梁福起了一个法名,即为“不过五”,因为梁福第一次开口和老者说的话就是连着五个“水”字。自此以后梁福也性情大变,沉默寡言,就算说话也往往是每句话绝对不超过五个字,正好响应了他的名号。

    梁福跟随李青天修炼了三十多年的崂山术,待李青天仙去后“不过五”便下了山。

第288章 “不过五”何许人也2() 
“不过五”下山便回了老家湖南,当时”不过五“四十余岁,正年富力强,而当时正处解放前夕,黄赌余毒依旧泛滥,没成想这梁福虽然跟着李青天修行二十多年但是还是六根未尽,下山没两年便染上了逛窑子的坏习,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内“不过五”染上了一个比每句话不过五字更大的怪癖,就是喜欢闻窑姐的裹脚布(解放前女人是要裹脚的),每次逛窑子“不过五”必先捧起女人的裹脚布深深一闻,表情犹如闻到磬人心脾的花香,然后才开始办正事,然而这逛窑子也是要花钱的,“不过五”在山上修行的那几年也没攒下些家伙什,但是凭空多学了一身崂山术,“不过五”真是靠自己这一身崂山术发家致富。崂山的梅花心易、三煞五黄、七玄八脉“不过五”都牢记在心,就连崂山术的遁地穿墙之术,点石成金之术也修炼的相当娴熟,当然,这些遁地穿墙、点石成金之术只不过是崂山术的障眼法而已,凡人是看不出其中奥妙的,但这些法术也不能轻易施展,比如遁地穿墙之术,施展次数多了身体吃不消而且会折阳寿,点石成金之法只是个应急之法,法术往往在一炷香之间就会失效,石头还是会变回石头,所以说这些法子都是些障眼法,要不人人都去修炼点石成金之法岂不天下金子乱飞了。因此“不过五”要想逛窑子自然不能用自己那点石成金的障眼法去糊弄人,因为那只能糊弄一次,但是“不过五”精通梅花心易,三煞五黄之术却是真真实实的,久而久之“不过五”的名气越来越大,附近但凡有红白喜事、迁居搬家、修宅选址、开基填磉、上梁卦顶之事都要去请“不过五”,而且凡是得到“不过五”指点的家户基本都是越来越兴旺,因此随着”不过五“的名气越来越大,”不过五“的出场费自然也是水涨船高,一般的佃户自然是请不起”不过五“了。

    而最为流传广的一个故事是这样的,相传在1947年”不过五“老家镇子上的赵家有一位长辈西归走了后,赵家便用轿子抬接”不过五“过去主侍,选好了阴地正名“鲤鱼跳龙门”的风水宝地。也挑选好了出殡安葬的日子,时晨他就用《梅花易数》术数表答五字五句:“明天一早晨,见戴铁帽人,开始响锣鼓,看见鱼上树,即刻就出殡”。可是这给一些帮忙的、跑堂的、孝官孝子打了一个迷语,大家都琢磨猜测不透,再问也不解释,只让众人猜悟。若悟透便是福分,若吾不透便无福消受。到了出殡那一天早晨,各方面已经就续,大家都思索猜着迷语,等着“见戴铁帽人”是谁,鱼在水里怎么又会上树呢?正在议论交急之时,偶然看见远处走来一个头上顶着“铁锅”的人经门前而过,(此人是早上赶场买锅回家的)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即刻响起锣鼓。约过了两刻时辰,一个从街上赶场买了鱼回家的人也经过此处,看见白喜事的隆重,耍龙灯舞狮子好不热闹,就停下来观赏,顺便把鱼就往树上一挂,就有人喊“看见鱼上树”啦。就是这样神算”不过五”主阴宅风水安葬用这样的天、人、地之三元三合之偶数和“奇门遁甲”接天地之气点化风水之所应验。这个赵老太公安葬在“鲤鱼跳龙门”之风水宝地后,天意助之,纳气生财,更显赫赵家门庭,一、二、三年被风水之灵的发动,后人子孙更进一步兴旺,年连买田进庄,在湘鄂两湖南北之间也聚有粮田数百十石。“不过五”下山便回了老家湖南,当时”不过五“四十余岁,正年富力强,而当时正处解放前夕,黄赌余毒依旧泛滥,没成想这梁福虽然跟着李青天修行二十多年但是还是六根未尽,下山没两年便染上了逛窑子的坏习,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内“不过五”染上了一个比每句话不过五字更大的怪癖,就是喜欢闻窑姐的裹脚布(解放前女人是要裹脚的),每次逛窑子“不过五”必先捧起女人的裹脚布深深一闻,表情犹如闻到磬人心脾的花香,然后才开始办正事,然而这逛窑子也是要花钱的,“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