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草根律师外传 >

第2部分

草根律师外传-第2部分

小说: 草根律师外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章 童年拾趣() 
第1章童年拾趣

    冥冥中,似乎命中早已注定,在四川川东北地区将会有一位大律师出现!

    这位大律师不是别人,一定是我。对,绝对是我!非我莫属!

    不过,大律师之前生一般来说也是草根一族,哪有一出世就是大律师之理?

    律师这个神圣而又鲜为人知的职业,有着太多的心酸,有说不完、道不尽的苦、累、屈辱和遗憾,但是跟其他职业一样,还是少不了尊严。

    道理非常简单,尊严不是属于某个职业,或者某个人,而属于需要和尊重尊严的主。我常常是大言不惭,认为就是那位需要尊严,有尊严的现在是草根律师将来是大律师的主。

    一路走来,除了别人的喝彩之外,还有很多很多自己流泪、流汗、无助的遗憾。

    不论如何,既然天降大任于斯,何苦多愁善感!相信自己能行!于是,一路颠簸,走到现在。

    回头望望,正在路上!

    展望未来,前途一片光明!

    我的律师梦成就我的一生,天降大任担当律师一职,定有他的安排。

    除了天降大任,与别人一样,我也有过很多梦想;也和其他人一样,遭遇过无数的打击和挫折;同样,我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经历了无数的痛苦和磨难;我也想过放弃,退缩;我为自己的梦想流过汗、流过泪、流过血。

    最终,我选择了坚持,选择了努力,选择了成功!

    所以,我终于成功了!我的律师梦实现了。

    为此,我为自己感到自豪,为自己感到骄傲!

    从小,我相信一句话说:别人能办到的事,我也能办到。我时常以此为自己打气、加油、鼓劲!心中老想,上天一定会助我一臂之力!

    我一直坚持认为我并不比别人差,恰恰相反,我认为我比别人更强。所以,我相信我能成功,原因就在于我敢于相信自己。

    上世纪70年代初,一个小生命出生在四川省川东北的一个小村庄里。

    这是的一个半工半农家庭。父亲是一个工人,原来在四川省林业厅某处,后来分到了雅砻江木材水运局。母亲是农民,在家种庄稼并抚养孩子。

    那年代,当地包产还没下户,还要参加集体劳动挣工分,凭工分分粮食,所以劳动力很重要。家里父亲在外面工作,没有男人,也就是没有全劳动(那个时候把男人叫全劳动,把女人叫半劳动)。加上母亲又是农村妇女干部,经常到大队(现在的村委会)、人民公社(现在的乡、镇政府)开会,耽误又大,因此母亲一人的劳动所得根本就不够吃。

    不过,基于上天的垂怜和眷顾,一家也算生活得平平安安。

    每年,父亲都要在单位节约粮食,拿回来给我们补贴,还要分一些给大伯、二伯、舅舅、二姨等亲戚家,换取他们对我们家的照顾。

    因此,我也跟着从小学会了节俭、关心他人。

    我们家两兄妹,三个人吃母亲一个人挣的工分。父亲节约的粮票拿回来也不是我们自己能吃完的,日子照样很不好过,只是比没有父亲的补贴好些。

    由于出生在那个年代的农村,或多或少的都体验过饥饿的日子,就算父亲能够补贴,我们也不例外,没吃饱的日子还是常有的。

    记得稍微大一点,我就知道帮助母亲,跟着母亲一起去挣工分。记忆中,我参加的集体劳动有割花生藤、剔油菜叶子、捡狗粪。所以,从小我就养成了爱劳动的好习惯。

    尽管生活是那么的艰苦,但是童年的趣事还是历历在目。

    下雨天到农田缺口接鱼、夏天到湖里摸鱼、偷人家的茄子自制咸菜、守嘴、挣公分、捡狗屎等等都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记忆。

    现在回想起来,记忆犹新,其乐无穷!

    我所经历的或许很多同年朋友都没有过,根本不知道说的这些到底是什么,更不要说体会其中的乐趣了。

    或许,一些朋友会认为这些不会与律师有关吧?

    但是,我的认为却不一样!

    在我的律师生涯中,我觉得正是有了童年的这些经历,才会在我后来的成长中有所帮助。我的性格,也正是在那个阶段培养和定型的。或许,可以说我的个性就定格在我的童年时代。

    天道酬勤!这在童年的接鱼经历中我就有所体会。因此,注定我会一生勤奋!

    过去,生活条件艰苦,粮食不够吃,我们就在雨天去接鱼。

    老家小地名儿叫易田塝,院子四周都是稻田。那年月,农药、化肥使用很少,污染自然也就很少。所以,稻田里长了很多鱼儿。

    每到下雨天,只要稻田里水满或者到了一定的程度,人们就是开田放缺(就是在稻田的田埂上开一条口子放水,不然雨水大了会在灌满稻田后损毁田埂)。

    这时,我们就会拿着各式竹编器具到开口的稻田放水处接住,以便鱼儿随着流水流进我们的竹编器具里。

    还有的稻田里鳝鱼较多或者田鼠的原因,非人为原因损坏了田埂,下雨到了一定程度,被损毁的地方就会出现一个个大窟窿,我们也会将这里接住。

    哎哟,现在回想起来,还是美滋滋的,每次几乎都是满载而归。

    要是在某个缺口接不到鱼儿,我们就会不停的移动接鱼的器具,并寻找、分析、总结原因。根本不会就此罢休!

    儿时接鱼的经历,至少让我懂得了勤劳、思考,也上我早早就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农药、化肥的使用,农田的污染逐渐严重,我们成长的岁月里接回来的鱼儿慢慢变小、变少。

    不过,粮食却逐年增产、丰收!

    经历了这一变化,让我后来对顾此失彼的理解很有帮助。

    现在,回到家乡,已经再也看不到儿童接鱼了,农田也因种种原因荒芜或者变成高楼大厦了。在童年接鱼的易田塝,再也找不回儿时接鱼的乐趣了!

    不过,通过这一儿时的接鱼事件,我慢慢的也知道了很多道理,比如:有得必有失!比如:因果循环、因果定律等等,无形中对我担当律师大任起到了很好的帮助和锻炼作用。

    看来,这好比唐僧到西天取经一般,非要经历这些苦难才会修得正果。

    当然,到湖里摸鱼也值得回味。

    记忆最深的是那次,正值春耕时节,湖里的蓄水都放到农田用于耕种了,湖底很多鱼儿在浅水中挣扎。

    一群小伙伴儿争先恐后的到湖里摸鱼,把湖水整得十分浑浊,根本无法看到鱼儿藏身何处,真的只好在湖中乱摸。

    一般来说,人们说趁浑水摸鱼指的是这个时候更容易得手。殊不知,我们那时的浑水摸鱼却举步艰难,弄得满身泥浆,糊得像一个泥人儿,根本无法摸鱼。

    小时候,我很腼腆,不敢在他人面前光着身子。当别的小伙伴都赤条条的跳进湖里时,我却穿着小裤衩在湖中摸爬滚打。

    湖中淤泥较深,我不时被陷在泥中,难以行动,小裤衩多次被淤泥扯掉下来,弄得我怪不好意思的。不过,鱼儿的诱惑,摸鱼的乐趣,让我完全顾不得害羞,拉上裤头继续奋斗。

第2章 人小鬼大() 
第2章人小鬼大

    记得那天我在湖里搞了很长的时间,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们都有收获,唯独我还是两手空空的。

    劳作的大人们都劝我,让我放弃了,在那样的浑水里我一个小孩是摸不到鱼的。

    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就是不听,我就不相信他们可以摸到鱼,为什么我就不行。倔强的我一直在湖中淤泥里寻找我的目标。

    或许,真的是我的坚持感动上苍,为了不让我空手回家,我终于抓住了一条鱼。

    不过,虽然抓住了这条鱼,我感觉并不是很光彩,因为它不是我真正意义上抓住的。正是因为如此,才使我对这次摸鱼至今不忘。

    说来好笑,当时我不但没有摸到一条鱼,反而被淤泥弄得筋疲力尽,嘴上不愿意放弃,心里早就想离开了。只是,别人都有收获了,我却空空如也,怎么退场呢?正在大家劝我回家时,一条可怜的鱼儿居然自投罗网,跑到我的小裤衩里面了。。。。。。

    我可不管是怎么来的,只要是我抓住的,就是我的收获,反正我也没偷没抢,这也算劳动所得。

    后来,我在想这是不是正如某为伟人所言:管它黑猫白猫,逮到老鼠就是好猫。虽然,我实在小裤衩的帮助下抓住这条鱼的,但是反正是我抓住的。

    这下好了,有总比没有强,至少不是空手回家了。反正别人也不知道我是怎么逮到这条鱼儿的,天知地知我知,就是不让别人知道。

    至于说小时候偷别人家的茄子自制咸菜的事情,有人会觉得很俗、不光彩,还要拿出来炫耀?我不是这么认为的。

    我总觉得,小时候的很多事情都充满了童年的乐趣。有了这些经历,对我的人生真的很有帮助的。

    比如,那个年代无法吃饱,大人、小孩都会做出一些现在认为很不耻的行为来,其中免不了盗窃等。我也不例外,偷鸡摸狗的事情我虽然没有做过,小拿小摸的事情还是有的。

    在干这些小拿小摸的事情的时候,我是不会学别人的样,我会按照自己的方式,至少可以对抗别人认为这是不良行为。

    还有就是捡狗粪的经历,记得当年我们到外面的路边去捡狗粪,交到集体可以挣工分。通过捡狗粪我也学会了如何识别人。

    一般来说,我们都是提着粪筐,沿路寻找狗粪,或者在野地里寻找。但是,就有一些人他们不仅仅是在路边和野地寻找狗粪,而是直接到集体的庄稼地里去寻找。

    通过对他们的行为观察,我发现一些人向集体上交的狗粪在浇灌庄稼后,依然还是整堆整堆的,一些人成天就围绕刚浇灌的庄稼地里寻找。

    这样一来,他们捡的狗粪当然远远比我们多,而且是反复捡、反复上交,可以多次循环。虽然,他们这样做挣的工分多,但是我却不支持他们的做法,比较鄙视。

    正是有过这些经历,我觉得自己从小就养成了观察、分析的好习惯。

    或许,这也是我从事律师职业的一个优势。

    再比如,我们老家李姓比较多,是个大姓,队里的队长、保管员都是姓李的。所以,在分粮食时李姓人家的基本上比我们这些外姓要多些、好些。父亲不在家,母亲又经常开会,好多时候分粮食都是我带着妹妹去。

    有一次,队里分大麦又遇到母亲没在家,我就去参加分配。在排队时我发现保管员在为李姓人家分时是用手捧的箩筐下面的,而跟其他人分的却是上面的,我一边观察一边动脑筋想,后来我知道箩筐上面的壳壳要多些,下面的麦粒多些。

    在轮到给我分的时候,我就不要保管员给我捧,我说我要自己来捧,并对保管员分配不公平提出了意见。因为母亲是妇女干部,大伯又是支部书记,他们听我这么说也不便于说什么,只好让我自己去捧。不但如此,我还提出他们是大人,手比我的手大,我要捧两捧,他们也只好依了我。

    通过这次分粮食,我觉得从那时侯起,我就学会了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并敢于对不公平的事物提出抗议了;从那时侯起,我也就开始发现社会不公平了;从那件事情,我看到了大人们的私心;从那件事,我也觉得当干部有很多好处……

    有一次,队里组织社员去油菜田里剔油菜叶,母亲又没在家,我也参加了劳动。

    我们队里有一家人跟我们家的情况差不多,也是半工半农家庭,也是一个半劳动带着两个孩子。她老公与父亲在一个地方工作,而且关系还比较好。她前夫是去世了的,后来父亲就在他们单位上给她介绍的一个,所以我们两家人关系比较融洽,父母让我叫她表姑。

    那一天,她也在参加劳动,但是她跟母亲一样身体都不好,经常都生病,剔油菜叶那天她是带着病来的。由于她有病在身,手脚就比一般人慢,而且剔下来的油菜叶子又背不动,只好放在那里去找人背。

    她一走,就有人去偷她辛辛苦苦剔下来的油菜叶子,我当时也剔得有点多,同样背不动,在等关系好的大人来给我帮忙。这时,我看到有人偷表姑的油菜叶,我感觉他们一点都没良心,就叫他们不要那样做,可是他们根本不可能听我一个小孩的,照偷不误,反而还恐吓我。

    那时,我心里就想自己长大了,一定要当个好人,不能做出象他们一样的事情,还要帮那些弱势群体,为他们打抱不平。

    为了帮助像表姑这样的弱势,我也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