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红楼俏厨娘:史上最无良 >

第120部分

红楼俏厨娘:史上最无良-第120部分

小说: 红楼俏厨娘:史上最无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最重要的是,他不会在你和别的女人之间做选择,他的眼里,只看得见你一个。

    柳五儿很冷静地告诉自己,这样的男人,或许压根儿还没有出生。即便如此,她此生也只愿寻他一个。

    晴雯哥嫂家的草屋里,两个出身怡红院的小丫鬟在窃窃私语。草屋外头,宝玉悄立风中,静听了良久,最终还是没有进来探视晴雯,而是转身走了。

第252章 俏丫鬟抱屈夭风流(3)() 
且说宝玉不曾进来见晴雯,而是在外头听了半晌,这才匆匆回去。

    进园子的时候,小厮正抱着铺盖,而里边的嬷嬷们正在查人,若再迟一步后角门就关了。宝玉暗道一声:“好险!”

    回到怡红院,袭人已经将铺盖移至宝玉外床。而宝玉发了一回呆之后,终于睡下。袭人等也都睡下,只听着宝玉在枕上长吁短叹,翻来覆去,直到三更以后,宝玉才渐渐地睡去了。

    袭人略略放下心来,刚刚朦胧要睡,却听见宝玉唤:“晴雯!”

    袭人惊醒,忙睁开眼连声答应,才晓得宝玉要吃茶。袭人忙下去从暖壶里倒了半盏茶来给宝玉吃过。宝玉这便笑道:“这两年叫惯了她,却忘了今晚是你。”

    袭人笑道:“那时我回家,你也曾在睡梦中直叫我。半年后才改了。我知道晴雯人虽然去了。只是这两个字怕是不能去的。”

    说着,大家卧下,宝玉又辗转反侧了一个更次,到五更方才睡着。只见晴雯从外头进来,仍是往日形容,进来笑向宝玉道:“你们好生过罢,我从此就别过了!”说毕,转身便走。

    宝玉忙叫时,却将袭人叫醒。袭人还只当宝玉叫习惯了,却见宝玉哭了,说:“晴雯死了!”

    袭人笑道:“这是哪里的话!你就知道胡闹,被人听见这是什么意思!”

    宝玉却哪里肯听,恨不得一时天亮了就遣人去问信。可巧一早上宝玉便被贾政叫去,匆忙中间寻不着人,便叫随身的小厮茗烟去晴雯家去问信儿。

    茗烟去了,敲门敲了半天,出来的是晴雯那个不成器的姑舅表哥,绰号叫做“多浑虫”的那个。多浑虫昨夜得了柳五儿给的几个钱,喝了个酩酊大醉,这时候尚未全醒,听说问晴雯,只手一挥,说:“死了死了!”

    茗烟也认得晴雯,闻言大惊失色,又滚下泪来。他忙拉着多浑虫细问:“多早晚没的?如今停灵何处,丧事如何整治?”

    多浑虫哪有闲心思与茗烟废话,挥着手说:“早上就拉化人场去了。老人家都说,女儿痨死的,断不可留。”

    茗烟听了,免不了也大哭一场,自己回园子里去送信去。

    *

    其实晴雯昨晚抱着柳五儿一场痛哭,胸中郁积的热毒,却也借此发了出来,又发了汗,养了养,病便能好。

    而柳五儿特地陪了晴雯一晚,免得晴雯与宝玉见面,也是为了了晴雯的病考虑。《红楼》原书上倒是记着宝玉去探视晴雯,两人生离死别地说了一番话。柳五儿认为,这令晴雯自己给了自己太多的心理暗示,结果导致晴雯自己也相信这是生离死别了,再加上心里不甘,活生生将个美婢给气死了。

    而这一回,因柳五儿照顾得当,晴雯断不会死。

    柳五儿一夜未睡,早间天尚不曾亮,她便自去相熟的赶车人那里,雇了一辆大车,然后再将晴雯扶上了车。车轮挟裹着京里的烟尘,出了城门,往紫檀堡去。

    而这时,多浑虫冒着浑身的酒气刚刚回到自己家里,而他老婆灯姑娘儿,此时正不知道在哪儿鬼混。

    至于多浑虫为什么要说晴雯死了,可能也是出于一个酒鬼,外加一个本来就没有多少亲缘关系的表哥的心理。晴雯在大观园里的时候,就没有给过多浑虫这两口子什么好处,凭什么病得要死的时候,想起来兄嫂了?

    所以多浑虫那浸满了酒精的脑海里,一厢情愿地认为,这个表妹反正得了痨病,治不好,死了算了。

    话登时就这么传了出去,大观园里的人都信了。连多浑虫自己也信了,还拜托了邻居求到周瑞家的跟前,到王夫人那里讨了笔烧埋银子。至于这笔烧埋银子是给了多浑虫当做酒资,还是给灯姑娘儿抢了去买花戴,就没有人知道了。

    宝玉也不知道。

    他相信自己的梦,也相信茗烟给他传的讯息,更相信大观园里的小丫头子说的晴雯是花神的说法。

    因此,宝玉自说自话地给晴雯安上了个芙蓉花神的名头,写了《芙蓉女儿诔》,在园子里烧了,希望冥冥中自有邮差,晴雯在地底下也能收到。至于晴雯能不能读懂这文绉绉的祭文,就不在宝玉的考虑范围内了。

    *

    除了晴雯被撵的事情成为大观园里众人的谈资之外,过了一两天,芳官等人竟然也成了新闻人物。

    原来,芳官等几个小戏子被干娘们领回去以后,很快干娘们便发现,她们没有这个能耐能驾驭得了小戏子们。为首的芳官、藕官、蕊官三个,都是连疯了似的,茶也不吃,饭也不用,这倒也罢了,最主要的是,这三个人什么活儿也不干,整天只寻死觅活,要剪了头发去做姑子去。

    干娘们发现非但没有得到几个劳动力回来,反而迎了几个祸害来家,商量之下,便又去寻王夫人去。“求求太太,或者就依她们做姑子去,或教导她们一顿,赏给别人作女儿去罢。我们也没这福。”

    王夫人识得这种踢皮球的惯用伎俩,当下喝道:“胡说!佛门也是轻易人进去的?每人打一顿板子,看还闹不闹了。”

    这时正值中秋节之后,各寺各庵的僧尼过来送供尖之例。王夫人当时曾留下水月庵的智通与地藏庵的圆心住两日,至今未回。两名尼姑听了这个信儿,巴不得骗几个女孩子去庵里做活使唤,因此对王夫人大说了一通“众生平等”“一切众生无论鸡犬皆要度他”云云,给王夫人大拍马屁之余,又大灌了一通迷汤。

    王夫人听了,哪里会在乎这些小事。当下将芳官、藕官、蕊官三个叫来一问,见都说是去意已坚,王夫人便点了头,忙命人取了些东西来赏了给三个官,又送了两个姑子一些礼物。

    从此芳官跟了水月庵的智通,蕊官、藕官二人跟了地藏庵的圆心,各自出家去了。

    正所谓,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从此,晴雯的人生和小戏子们的人生走上了分岔路,而且越来越远。

第253章 月明轩面试求职位() 
中秋前后,大观园中先是抄捡,而后又是逐了晴雯、司棋等几人,闹得迎春恼、探春怒、惜春惊、宝玉哭。

    园中正热闹的时候,薛宝钗薛大姑娘,却悄没声息地搬出了大观园。待王夫人、凤姐儿等人知道消息,薛家已经搬走两三天了。

    王夫人还担心自己是哪里做得不当,惊扰到了这位她心目中的儿媳人选。王熙凤则料定了宝钗是因为抄捡大观园时候想要避嫌,才这么忙忙地搬走的。

    不多时,宝钗便回园子里来看望王夫人,见王夫人问,便赔笑说:“我原早就要出去的,只是姨母这边一直忙着,所以不便来说。如今妈这边一直身子不大好,而我哥哥眼看着就要娶嫂子,多少针线活计并器皿之类,少不得准备起来,须得我回去帮着妈去料理料理。”

    王夫人无法,只得由宝钗去了。又问起薛蟠的婚期:“大侄子什么时候上京?”

    宝钗微笑道:“已经上京了呢!算日子也就还有半个多月就到了。我那兄弟和琴妹妹如今正在家中照料婶母,只担心这快要入冬了,路上不好走,所以特为请了琴妹妹的夫婿,那叫柳湘莲的,送哥哥上京呢!”

    王夫人这时候才想起薛宝琴嫁了个世家子弟叫柳湘莲,只可惜这柳家如今已经没落了。王夫人便笑着说:“如此也好,等你哥哥将邢家闺女娶过了门,想必你的担子会轻上一些。回头有空可千万别忘了给你凤姐姐、大嫂子搭把手啊!”

    王夫人这话说的,就是在暗示将来想要给宝玉讨她做媳妇的事儿了。宝钗听着,一下子红晕上脸,连忙寻了个借口岔开了话。然而宝钗一直到与王夫人说完话,尚且觉得面红耳热,心口直跳。

    她这副样子便不再好意思进园子里去见黛玉等姐妹,径直出来,坐上了自家的小轿,看看天色还早,索性便去巡视一圈自家的产业。

    “稻香村”一切都好,她问起掌柜,倒晓得柳五儿最近来了好几趟。宝钗微微吃惊,她在大观园里有不少眼线,柳五儿等人被逐出大观园的事,她知道得很清楚。柳五儿名义上说是“自赎”,但总是被王夫人叫去问过话,因此走得也算不上光彩。

    宝钗便想,这柳五儿过来,莫非是有求于己?

    也好,若是能将这柳五儿完全收拢在旗下,将来对薛家的生意,想必更有助益。

    想到这里,宝钗一敛眉,说:“去月明轩!”

    而柳五儿果然在月明轩里,而且柳五儿很是头疼——她面前是三个女人。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而眼前这三位女性则都不是省油的灯,柳五儿只能在旁边看着,母亲、舅母、和扈春娘三人,瞪着眼互不相让,一言不合便又吵了起来。

    原来柳五儿是带了柳母、陈氏舅母一起上月明轩来找工作,来面试应聘的。

    柳五儿虽然有月明轩的分红文书,可是却算不得月明轩的股东,因此在店里经营上头说不上话。可是她好歹与扈春娘相熟,如今扈春娘总管月明轩厨上的事儿,所以柳五儿就过来问问,有没有轻松的、拿钱也不少的活计,又不用抛头露面的,好让自己本尊这位娘亲和舅母来做做的。

    岂料柳母却和扈春娘像是有仇似的,一见面就吵,一个说,“你是我女儿的手下败将”,另一个说,“我只服你女儿你算老几”。

    这个时候宝钗进来,柳五儿反而对这位宝姑娘有点不敢直视起来,自己都觉得奇怪。想了半天,才想明白,如今她想替两位长辈跟这位宝姑娘求一份工作,又晓得这位宝姑娘绝对不是好糊弄的,有求于人,自然不同于以往,做不到那般超然。

    宝钗却好似很有兴趣,问了问柳母与陈氏舅母的履历。

    柳母的履历自然没的说,宝姑娘也算是吃了一年多柳母亲手做的饭的,又见识过柳氏母女呈上的蟹宴,自然没的说。然而陈氏舅母那里,却有点麻烦,舅母站在屋里,想了半天,也没想出,她若是到了这月明轩里,到底能干点啥。

    宝钗也没有见怪,而是将陈氏舅母单独请到一旁,两人喁喁谈了许久,最后,陈氏舅母终于满脸坚毅地点了点头。而宝钗面上则露出了笑容。

    最后结果是,宝钗宣布,柳母和陈氏舅母都被月明轩雇佣了,柳母隔天来一次,负责外头大灶上的活计。而陈氏舅母则得了个非常奇葩的差事,需要她与京里各家各户的厨房采买和仆妇打交道,打听时下里流行的口味,和京里一些大户人家饮食上头的禁忌。说白了就是个吃食上头的包打听。

    陈氏舅母对自己这一份新工作十分满意,毕竟可以发挥她爱说话爱打听的专长。

    柳五儿也觉得这项工作很适合舅母,而且想着回头可以介绍忠顺王府的孙管事给舅母认识。

    相形之下,柳母的满意度要低一些,一来只是隔天才上工一次,工钱自然少些,另外外头的大灶上的活计,怎么也比不上扈春娘负责的那等雅间精致宴席来得体面。

    柳五儿却对宝姑娘的安排十分满意——如果让自己的娘来做月明轩的招牌席面,说实话,她还真有点儿不放心。那扈春娘,虽然跟自家一直是竞争对手,可是柳五儿却很了解她的水平,柳扈二人的实力,其实只差一点点。可是柳母跟扈春娘相比,尤其是那份执迷于厨艺的心境,却差了好大一截。

    柳五儿解决了母亲与舅母的新工作,心里还挺高兴。毕竟宝钗这月明轩,厨下工作的女厨子就占了一半有余,从上头老板到账房,干活儿的大多都是女人。只是前头跑堂的和掌柜是男子,工作环境比较适宜,而且还不用抛头露面,谈下来的工资也不少。总体来说,柳五儿感到十分满意。

    宝钗见到柳五儿这一副满足的模样,微微一笑,说:“柳姑娘,那么你自己呢?有什么打算?”

第254章 人贵有自知之明() 
柳五儿一愣。

    她想到了母亲,想到了舅母,唯独没想着要给自己找份工作。

    宝钗似乎料到了她会是这个反应,笑笑说:“其实凭柳姑娘的能耐,自己开个铺子绰绰有余,本不需要依附于人的。我说这话,确实是杞人忧天了。柳姑娘莫要怪我置喙。”

    柳五儿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