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红楼俏厨娘:史上最无良 >

第186部分

红楼俏厨娘:史上最无良-第186部分

小说: 红楼俏厨娘:史上最无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尽量往南行,越南越好——永远都不要再回京城来,尤其是你!”卫若兰口中说着,可是他自己却始终舍不得放手,因为,一放手,就是永远。

第391章番外 二次抄家难相救(1)() 
内城贾府小院,二进偏厅,薛姨妈坐在王夫人对面,手中托着茶盏,脸上挂着尴尬的笑,道:“这不是为了蟠儿的官司,想找琏儿问问衙门里头的情形究竟怎么样了么!蟠儿不是说无罪么,怎么还没法儿从牢里出来呢?”

    这一阵子,贾家的男丁都从狱神庙里放了出来,家中又有贾政盯着,又有薛宝钗带来的嫁妆勉力支撑,贾府的境况终于稳定了下来。然而薛家却每况愈下。虽然薛姨妈求了贾琏在外头奔走,每次都给贾琏一大笔银子用来打点,然而这些钱到了贾琏手中,不过被他用在那些风月之事上头,薛蟠的事情,贾琏其实哪里真的上过心?他不过想着薛蟠顶多判个误杀,获个流刑罢了,而且这案子在刑部走上一遭,最终判下来,少说也有个大半年。这大半年里,他少说也要将薛家的银子讹个七七八八。

    所以,今儿个贾琏一听说薛姨妈过来,便已经从后门溜了出去,免得与薛姨妈打照面。

    薛姨妈再度扑空,只得与王夫人拉拉家常,顺便倒倒苦水。

    王夫人其实这时候也怕与薛姨妈说话。她晓得薛家将钱交给贾琏去打点,想必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可是这话,又偏偏不能说给薛姨妈听,只能委婉地劝两句,然后又将宝钗夸两句,转移一下薛姨妈的注意力。

    “如今宝玉也肯认真攻读了,学里的先生看过他的文章,说是今年乡试是稳的。宝玉回头挣个功名回来,也不枉了宝丫头为全家辛苦这么一场。”王夫人话里满含着希望。

    “哎呀,宝玉上进就好!”薛姨妈从袖子里抽出帕子,擦擦眼泪,说:“这几天宝丫头都累得脱了形儿,我看着心里也真难受得紧。宝丫头是个有福的,想必宝玉将来能给她挣个诰命回来。”

    薛姨妈不提到诰命也就罢了,一提起诰命,王夫人就立即郁闷起来,想起早先府里自贾母以下,邢夫人、她、尤氏,都是一水儿的诰命夫人,如今贾赦贾政贾珍被夺职,家里的诰命就只剩病榻上的贾母一位。宝玉如今虽然用功,可是自打失玉以后,那等灵性天分便去了七八分,考个秀才容易,要在往上,怕是也得好多年。要给宝钗挣个诰命,只怕得好多年。只是宝玉宝钗是她的亲儿子媳妇,这话王夫人没法儿在薛姨妈面前说。

    “对了,史家的大姑娘听说这两天就要出阁了,府上可有什么准备没有?”薛姨妈问自己的姐姐。

    “史家来的人现今就在老太太房里,是史大姑娘出阁前来派来拜望老太太的。后天应该就是正日子了。”王夫人微笑着说,心里颇有几分郁闷。早知道卫家不嫌弃史家夺爵一事,当初贾府在史家抄家之后,就应该多照应史家几分的,若是如此,现在只怕还多一门贵亲。可是当初贾府那么冷淡,只怕史家也寒了心,待老太太过世之后,史家那头的联系,只怕也就要渐渐断了。

    想到这里,王夫人心里也不是滋味,贾史王薛,金陵四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说得果然不错。到如今,四家都已经败得差不多了,眼见着也没有什么出色的子弟能够重振家声的,这一两代之内,只怕便都混着了。

    正想着,王夫人便突然听见外头一个尖利的声音在喊:“都嫁到贾家来了,还将嫁妆偷摸着往娘家搬,帮衬娘家,打量着我们不知道哩!”

    听声音,正是那个永不知消停的赵姨娘。

    “赵姨奶奶,您有话就明说,什么叫‘偷摸着将嫁妆往娘家搬’,如今偌大的一个贾府,吃我们姑娘的,喝我们姑娘的,住我们姑娘的,不说声谢谢,也没关系,按说都是一家人。可是您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我们姑娘自己的东西,难道自己安排不得么?”

    回话的是莺儿,她早在宝钗身边练出了一张利口。

    薛姨妈一听就毛了,拉着王夫人说:“姐姐,你听听,你家的姨娘怎么能这么说我们宝钗?”

    王夫人脸上也是一阵红一阵白的,可偏偏赵姨娘这话也说出了她的心声,薛家眼看着就要倒下去了。而她也晓得宝钗正在变卖手中的产业,准备搭救牢里的哥哥——可是,薛宝钗既然嫁入了贾府,她名下的产业,应该就是姓贾的,是属于她的宝贝儿子贾宝玉,和她未来的孙子的啊!

    听到这儿,王夫人便也略显得几分为难地说:“莺儿这丫头,唉,怎么能这么跟主子姨娘顶嘴——”

    薛姨妈:“……”

    正闹着,贾政从里间出来,将赵姨娘喝止道:“家中有外客,你在院中这样大声吵嚷,成何体统!宝玉媳妇的嫁妆,几时轮到你来说嘴!”

    薛姨妈见赵姨娘挨训,正觉得大快人心,却听见贾政接下去教训莺儿:“你这丫头也颇不晓事,什么叫‘吃你们姑娘的,喝你们姑娘的,住你们姑娘的’?为人媳妇,应有的谦恭敬上难道就都没有了么?我贾家百年大族,簪缨诗礼之家,断没有这样倨傲的媳妇……”

    刚才这一番较量,看似是莺儿出面,实则乃是赵姨娘pk薛宝钗。然而在贾政这头,貌似宝钗吃亏吃得更大些。

    屋子里,王夫人与薛姨妈两个,听见贾政的话,都是面面相觑。薛姨妈想了想,觉得实在是心头堵着慌,终于忍不住又握着帕子哭了出来。

    外头莺儿也哭个不住,府里正乱哄哄地闹个不休,便见鸳鸯跑来,对众人说:“别闹了,史大姑娘马上要出来,老太太说,别叫外头亲戚见咱们的笑话。”

    贾政这才又喝止了赵姨娘与莺儿两人,院子里稍微安静些。

    薛姨妈想起薛宝钗的处境,一时更觉得心酸,心想自家既然做了贾府“内里头”的亲戚,又全凭着宝钗一个撑着贾家,怎么偏生就丝毫不受待见,反而不如一个没落了的史家的。想到这里,薛姨妈又拉着王夫人哭了起来。

第392章番外 二次抄家难相救(2)() 
王夫人被薛姨妈哭得心烦意乱,劝又不知道如何劝起。正在这当儿,忽听外头发一声喊,道:“将这院子,从前到后都堵住,里头的人,一个也不得走脱,凡是姓贾的,全部给扣下来直接下狱。”

    薛宝钗这三进小院,本就不大,这么一声大喊,阖府上下,都是听得清清楚楚。大家都是经历过一次抄家的人,听了这话,“轰”的一声,炸开了锅一般,全如没头苍蝇一样,四处奔走躲避。不少人都直奔自己藏私房钱的地方而去,贾府抄了一回家之后,如今大家多多少少又攒下来一丁点儿,这会儿都拼了命地找出来,藏在身上。

    薛姨妈也着了慌,也顾不得哭了,也不避人,直闯出去,见了人就说:“我不是贾府的,各位差爷请高抬贵手,放我回家去吧!”

    跟着出来的还有史家的两个媳妇,都没有想到竟然会遇到这样的事情。

    这时候,终于有人说话了:“贾府亲友且请出来,一一登记身份之后通知家人,由家人领回。”众人听见这话,觉得还好,然而那人下一句说出来,立时叫人吓破了胆子,只听那人喝道:“圣上有旨,原荣宁二公府,犯助逆大罪,上下人等,全部下狱,以待查问。钦此!”

    听到这里,贾府上下已经全部都蒙了。贾政整了整衣衫,来到门口,见带队过来抄家的乃是西宁郡王。贾政此时已经是白身,便行大礼相见,起身后便问:“王爷,我等自上回抄家,都是好端端地在家中教养子弟,如何会得了这等滔天的罪名,请王爷示下啊!”

    西宁郡王紧绷着脸,口中依然留了几分客气,说:“政老,刚才那是圣上口谕,我等被钦点的来办此差事,不好意思,得罪了!”

    贾政一派酸腐,还只管问个不休,说:“王爷明鉴,如今我贾家,除却妇孺,便只有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之人,哪里有什么助逆的能耐啊!……”

    西宁郡王面无表情,继续说:“我也不知实情,不过政老府上,十九是被宁府中人连累罢了。”

    贾政吃了一惊:“先兄贾敬,一心只知修道,已于去年升仙。而宁府其他小辈,断无这等胆气,行大逆不道之事。是不是哪里弄错了?”

    贾政一而再再而三地问,西宁郡王终于不耐烦了。他冷笑一声,道:“贵东府当年不是有一名儿妇,乃是得了一副出自潢海铁网山,原是给义忠亲王老千岁准备的樯木板下葬的么?皇上已经命人,去贾氏祖坟,开棺相验了。”

    贾政听了,竟如五雷轰顶一般,这才记起,当年东府的侄孙媳妇秦可卿因病而死,贾珍伤心过度,以当时能找到最好的棺材板葬之,自己当年还曾苦劝过,觉得樯木这样的东西,非寻常人可以享用的,硬要如此,反而折了逝者的福分。贾政现在想起,才突然觉得那秦氏身份来历可疑,而死得也更为可疑。

    西宁郡王见贾政失魂落魄一般终于闭嘴,讥诮地一笑,说:“此女的身份,不会连政老也不晓得吧!”

    说着,西宁郡王回头招呼兵丁进来,说:“将人口一一与花名上核对,断不走走脱了任何一人。”

    贾政犹自在琢磨,他迄今为止,仍然不晓得秦可卿的真实身份。然而贾母与王夫人等在内,听到了消息,贾母一声长叹,晓得阖府大限将至,并无一人能够逃出生天。

    而王夫人则恨恨地道:“我就知道,都是那个妖精惹的祸。”

    贾母淡淡地说:“当年做决定的时候,大家都没说什么,只是想着,万一事成,荣宁二府,只怕能更进一步,封王封侯,指日可待。当时大家都为了一个‘利’字冲昏了头脑。如今自食恶果,又有什么可抱怨的。”

    王夫人想了想,恨道:“我自己愿赌服输,可是宝玉有什么过恶,非得跟着下狱,受这等罪过?”

    贾母眼皮也没抬,不看她,只说:“宝玉也是咱们府男丁,阖府受惩戒,没有他单单一个逃脱的道理。再说,凭宝玉的性子,就算他走脱了,离了家人父母,下半辈子也难过不下去。”又说:“若说可怜,宝钗那孩子,才真是无辜可怜,前些时日都是她一手支撑这一家子,如今,却也因为咱们府的事情赔上一辈子。唉,真是命苦啊!”

    说着,贾母一转身,走到自己屋内的小佛龛前面,命鸳鸯焚起一炉香,道:“只因早年间一念之差,以致今日阖府抄捡。如今全家上下都将监禁,自然凶多吉少。我今只求皇天保佑,在监的逢凶化吉,有病的早早安身。总有阖家罪孽,情愿我一人承当。只求饶恕儿孙。若皇天见怜,念我虔诚,早早赐我一死,以宽免儿孙之罪。”说到此,突然想起贾氏百年的基业如今毁于一旦,自己到地下,没脸去见自己的夫君。一想到这里,免不了伤心,便呜呜咽咽地哭起来。鸳鸯便也顾不上其他,赶上去劝解。

    而王夫人依旧不死心,指天怨地,却没什么办法。

    少时薛姨妈与史家的仆妇总算是被自家人“认领”,接回了家去。而贾府上下,无论主人奴仆,无论男女老幼,都被西宁郡王带来的人锁走下狱。

    这时候贾赦、贾珍、凤姐等人,虽然判了流刑,可是尚未起解,所以都监在同一间大牢之中,见到家中老幼,自贾母以下,竟全部被送进大牢中来,都是大惊。牢中登时哭叫声连连。

    只有一个不哭的,那便是凤姐。

    凤姐起初也是震惊,明明她已经都顶了罪,如何阖府上下竟又下了大狱。

    可是接着凤姐便听说贾府另获了罪名,阖家上下没有一个人走脱,只有巧姐儿一个人,因前些日子报了走失,所以无人在意。整个贾府之中,只有巧姐一个人,没有被抓到大牢里来。

    凤姐听了这事儿,忍不住高声大笑,数声之后,笑声突然从中断绝,人也厥了过去。

第393章番外 二次抄家难相救(3)() 
话说,在那狱中,凤姐听说贾府被二次抄家,阖家下狱,而只有巧姐一个人因祸得福,得以逃脱大难的时候,忍不住放声大笑,笑过几声之后,便扑地身亡。原来,这凤姐在狱中熬了许久,被逼顶罪,又担心巧姐,一身的病,早已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知道了这样的消息,凤姐又是幸灾乐祸,又是为巧姐欢喜,大喜之下,终于心脉断绝。

    平儿也被囚在女监,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哭得不行,将身上所有带进来的钗环首饰银钱,都交给了一名看上去算是忠义的狱卒,嘱托他买一扇薄板,将凤姐好生葬了。只是那人收了平儿的钱,到底有没有将事情办妥,便再无第二个人知道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