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宫外桃妃:暴君也温柔 >

第127部分

宫外桃妃:暴君也温柔-第127部分

小说: 宫外桃妃:暴君也温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匡胤笑了笑,也说道:“还是当初好,什么都不用想。睁开了眼,就是打,杀,怎么攻城,怎么夺地。反而简单。现在倒好,不用整天把头别在腰带上等死,却也多了很多烦恼,整夜翻来覆去,都难以入眠啊。”

    王审琦大大咧咧问道:“陛下还有什么睡不着的,要是我,看着身边那么多漂亮的宫女儿嫔妃的,不想起才是真的。”一席话说得大家又是哈哈大笑。

    赵匡胤笑过后叹气道:“是啊,你们只看到了这皇宫气派,后宫佳丽,莺歌燕舞,好像当皇帝是这世间最享受的活儿。但是每天操的心,从一个家,到一个国,也是疲累。更何况,你们都觉得当皇帝好,别人肯定也这么觉得,还不知道有多少人惦记着这个皇位呢。想坐上这个皇位,自然要想着怎么把我除掉,你们说,想到这,我还怎么睡得着?”

    赵匡胤这番话说的大家面面相觑,变了脸色。刚才的欢笑氛围凝固了些,赵光义唇角扬了扬,把手中的酒杯旋着,放到唇边抿了一口。无事摆酒宴,必有说道。看来今晚的目的,在这里。

    过了半晌,高怀德才斗着胆子说道:“陛下这是忧思过度,如今已经不是之前的乱世,天下都安定了,谁还敢有这大逆不道的想法?”

    赵匡胤苦笑一声,叹道:“手握重兵,你们不敢想,但你们的部下敢想啊。把你们推上来,他们就成了今天的你们,不是件很令他们热血沸腾的事吗?谁不想过荣华富贵的日子,更何况,你们就是他们的榜样。所以即便你们不想,也架不住他们拼命推。”

    夜,变得很静。赵匡胤的话音落后,整个玉英阁再也听不到一丝喧哗吵闹之声,好像刚才的热闹只是一场梦境似的。空气像凝滞了一般,赵光义又抿了一口酒,偌大的厅里,只听得到他啜酒的声音。

    过了很久,石守信声音微颤地问道:“陛下,臣等都绝无二心。只是如今太平盛世,也确实没多想。还请陛下明示,臣几个,该怎么做,才能让陛下安然无忧?”

    赵匡胤忙抬手:“不要这么紧张,继续喝着,吃着,只是闲聊。”说罢吩咐宫女去抬窖藏的好酒,给大家分杯畅饮。但大家再也不能像刚才那么毫无芥蒂了,一个个相对看着,方才喝的酒早已醒了,脸色都变得有些刷白,只是一口一口抿着,都咽不下一肚子的疑惑。

    赵匡胤一边喝,一边随口说着:“我以前,总觉得建功立业这四个字,是大丈夫一辈子的追求。如今,我们哥几个,都已经是建功立业了。说来,都是光宗耀祖的人。已经把一辈子的尊荣基业都打下了。我被套在了这个位子上没办法,我常常想,要是不做这个皇帝,到山高水远的地方,做个节度使,守着一方百姓,婆娘孩子热热闹闹,才是真正的舒心啊。”

    高怀德最先露出了恍然的表情,随即石守信几个也都转过了弯儿,纷纷举杯敬着赵匡胤:“陛下说的极是。”前朝的皇帝,都有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毛病。生怕这些当初追随他们的猛将将来成了逆臣贼子,恨不得一个个赶尽杀绝。刚才他们几个听赵匡胤的意思,吓得差点以为老命不保。现在听赵匡胤的意思,只有他们远走他乡,就能保住性命,顿时也轻松了许多。

    只是那酒,终于喝的不是滋味了。先前的开怀畅饮,缅怀过去,好像都成了笑话。赵匡胤已经成了高高在上的皇帝,如何能回到当初去呢?

    不多时,酒席散了,几个人都装着醉了的样子摇摇晃晃赶回了家里。只有赵光义,把杯里的酒细细喝完,很清醒地站起了身子。转身向玉英阁外走去。

    赵匡胤顿了顿,大步追了上去。外面,一院的月光,照得四处清明。赵匡胤追上了赵光义,迟疑了下,喊道:“光义!”

    赵光义顿住步子,扭头看着追来的赵匡胤,问道:“陛下,还有什么事?”

    赵匡胤别扭地扯了扯嘴角道:“都没人了,还叫的这么生疏。”说着往前缓缓走道,“今晚天气不错,你我兄弟好久没有这么走了,走走吧。”

    赵光义随着赵匡胤的步子,也缓缓向前。四周没有侍从跟随,只有他二人的脚步踩在青砖上的声音。

    赵匡胤的声音有些苍凉:“老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以前打仗那会儿,觉得有个亲兄弟在跟前,真的踏实…………”

    赵匡胤自言自语着,赵光义只是跟在后面,两个人不急不徐地走了一条甬道,到了一处门口,赵光义打断了还在怀旧的赵匡胤,淡淡道:“陛下,我从这里出宫了。改日再叙。”

    赵匡胤怔了一下,看着赵光义道:“不如到朕的内室再长叙一番?”

    赵光义依旧声音平平,没什么表情:“不必了。陛下的意思,臣弟明白。殿前都虞侯也好,大内都部署也罢,就是个虚职,不会让陛下夜不能寐的。再者臣弟身体不适,异乡客居也不适于养病。”说完向后退了退,拱手揖身道,“臣弟告退。”说完,转身向一侧大步走了出去。

    赵匡胤留在原地,眉头皱了起来。赵光义这番话,便是不肯交出兵权了。大宋的兵力,主要是两支。一支是禁军,在京城护卫皇帝安全的,而另一支是各个地方的节度使,守卫藩镇。赵匡胤当初黄袍加身,就是在做殿前都点检,即属于禁军系,近水楼台先得月夺了皇位。如今他害怕的,也是这些调度着皇宫和京城守卫的禁军系,所以才在酒后奉劝那些曾经的兄弟,离自己远点儿。但赵光义却偏偏不买他的账。

    赵光义出了皇宫,又派人把李月娥接回了府邸。赵光义把袖中的金钗往紧攥了攥。人心难测,交出兵权,不知道下一步等着自己的会是什么。也许就是莫名其妙地去了另个世界。权力这个玩意儿,还是攥在自己手里可靠。

    第二天,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等人纷纷上书称自己身体不适,辞去了禁军里的职务,赵匡胤给他们安置了各个地方的节度使,又赐了不少金银和良田宅子。为了安抚这些曾经兄弟的情绪以免动乱,赵匡胤不惜用联姻的手段,和石守信、王审琦结了儿女亲家,又把张令铎的女儿嫁给了赵光美做平妻。

    赵光美听说张令铎的女儿相貌丑陋,一百二十个不情愿,暗暗抱怨为什么让自己娶,皇上怎么不自己去娶?但杜太后已不在人世没人能帮他做主,没有任何办法,只得接受。

    但惟独赵光义,没有任何动静。

第二百二十四章 才使龙虎斗() 
赵匡胤等得着急,对着赵普直抱怨:“别人的兵权都交了,只有这一根鱼刺,卡在嗓子里,上不上,下不下的。”赵光义带兵多年,跟随他出生入死的将士并不在少数,如今赵光义不肯交出禁军中的兵权,让赵匡胤如鲠在喉,那晚的感情牌,看来赵光义完全不接受,如果硬来,大宋刚建朝,好容易按下了一桩桩起义暴动,自然不能轻易出乱子。

    赵普摸了摸下巴,想了想道:“臣与光义也算有些交情,不如臣去探探他的口风?”赵普跟随赵匡胤多年,对赵家的人,都很熟识。

    赵匡胤点头:“也好。试探一番,只要他肯交出兵权,不要太过分的要求,我都能答应。”

    赵普领命而去。

    赵普去到赵光义府邸的时候,赵光义正在书房写着字。如今心性难静,他就强迫自己做一些能静下来的事,比如下棋,写字。但下棋需要对手,府里又没有几个能和他对的上的。赵光义便只能以写字为乐。看着自己笔下的一幅幅字,许多画面便像梦境一样,让他恍惚得幸福。曾经有一个女人,是他手把手教过的,也能写一手和他相似的字。

    府里如今都是李月娥在料理事务。符雪婵整天恍恍惚惚,说话倒三不着俩,沉迷于做法论道,整天总想着请道士。

    魏王符彦卿被赵匡胤加封了顶太师的大帽子安稳住,在李筠和李重进的叛乱平复后,赵匡胤下旨命他去驻地上任,给了个甜枣打了一棒子。魏王本就是河朔三镇的节度使,皇上下令,自然也只好去了驻地。

    魏王走后,符雪婵在府里的地位更加一落千丈。赵光义索性将符雪婵禁足在后院,不得随意出来行走。虽说吃穿用度不曾减少,但是总关着不让出来,符雪婵的神情更加呆滞,渐渐有些错乱糊涂。好在李月娥也不曾亏待她,时常请个郎中过来诊治吃药。

    赵光义听得下人禀告赵普到了,勾了勾唇,他们终于坐不住了?赵光义把笔放在青玉的笔洗里涮了涮,对下人道:“请赵大人到松兰堂。”松兰堂是赵光义府邸会客的地方,宽敞明亮。

    赵普在松兰堂里坐了小半个时辰,赵光义才缓缓从内院过来。见到赵普拱了拱手,也懒于客套,只是吩咐下人上茶。

    赵普随口和赵光义闲聊着天气饮食,赵光义勾了勾唇笑了:“你我相识多年,无需虚礼。如今国事初定,大人又是皇兄的股肱大臣,忙得很。想来找我不是叙旧闲聊吧?有事不妨直说。”

    赵普呵呵笑了两声道:“既如此,那我也就有话直说了。大宋初定,虽说是众望所归,但也的确是敏感而紧要的关头。人心还不踏实,不少后周的旧臣,邻邦敌国,都虎视眈眈。虽说没人敢出手,但是一旦大宋有个风吹草动,现在作壁上观的这些人,一定也跟着跳起来掺和,这点,您一定知晓。”

    赵光义啜了口茶,抬了抬手,示意赵普继续。

    赵普又说道:“所以陛下如今最头疼,也最上心的事,就是大宋的基业稳固。”

    “那依你之见,如何才能稳固呢?”赵光义淡淡道。

    赵普来了劲头:“当初大周先帝柴荣重武轻文,内有禁军,外有各地节度使,以至于养成了一批虎狼之师,江山不保。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所以陛下准备调整军队布防。”

    “禁军听命于天子,是京城和皇宫的守卫,尤为重要。但禁军的要职,动辄就能调动千军万马,一旦有了二心,后果不可估量啊。”

    “所以皇兄就把他那些禁军里的兄弟都打发去当节度使了?”赵光义的唇角划过一丝嘲讽的笑意。

    赵普不置可否,继续说道:“那些位置,换了谁都不放心。所以不如干脆把那些位置撤了,重新排布禁军。相互牵制,调兵权、领兵权都分开,禁军的将领便也不能随意调动军队了。”赵普这话有点要挟的意味,意在警告赵光义,不交兵权,皇上也能强行收回。

    赵光义点点头,直看着赵普目光阴沉:“你的意思是,即便我不交出殿前都虞侯的兵权,皇兄也会重新调整禁军兵力,以后,所谓的都虞侯就有名无实,空掌着一个大印了?”

    赵普笑笑:“言重了。陛下绝无此意。只是其他大人都已经卸了禁军的职务,若是只剩下自己亲兄弟,难免让群臣说陛下偏私。也让别的大人心里不公。”

    赵光义的声音冷冷:“兄弟情深,本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皇上除了赐我殿前都虞侯的兵力,还有泰宁军的节度使。别人,能比吗?”赵光义在征讨李重进的时候,赵匡胤把泰宁军让赵光义调度。李重进兵败自焚后,泰宁军划归了禁军,虽然不再由赵光义直接调度,但也有着牵系。赵光义此时便是在敲打赵普,如果逼得他急了,自己手下及原泰宁军的兵力,也够赵匡胤喝一壶的。

    赵普的脸色有些尴尬,额角泛了层薄汗,拱手道:“那自然是别人比不得。”

    赵光义冷哼道:“皇兄有新的想法,我自然会支持。只不过,我麾下也有一批兄弟,有失有得,我才好交代。”

    赵普一听赵光义可以谈条件,这便是松了口的意思,舒了口气问道:“不知有何中意的位置?”

    赵光义轻轻勾唇,许久才缓缓道:“先前总是带兵打仗,血腥厮杀,已经够了。今后,若能职守一方政务,体察百姓甘苦,能为民解忧,也就无憾了。只是在汴梁呆惯了,又不想去其他藩镇。就请皇兄看着安排一处吧。”

    赵普是何等聪明,瞬间已经明白了赵光义的意思,忙恭敬地回答道:“臣一定把这番话转述给陛下。想来陛下素来惦念兄弟情分,一定会安排到最恰当、也最合适的位置的。”

    “那就劳烦大人了。”赵光义淡淡笑笑。

    赵普看目的已达到,又同赵光义随意聊了几句,便匆匆告辞,急忙进宫禀告赵匡胤。

    赵普把这番话和赵匡胤转达了后,赵匡胤还是有些摸不着头脑:“那他到底想做什么官?”

    赵普叹道:“陛下还不明白吗?光义是瞅上开封府尹的位置了。”

    赵匡胤皱了皱眉头,开封府尹?别的还好说,这个位置就有些微妙了。虽说开封府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