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红楼之邢夫人的逆袭人生 >

第133部分

红楼之邢夫人的逆袭人生-第133部分

小说: 红楼之邢夫人的逆袭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太太看时辰差不多了,人也是来齐了,连忙吩咐王夫人说道,“既然人都到齐了,那便开膳吧,别把孩子们饿坏了呢。”

    “都听老太太的。”

    一家子坐了一桌,贾母身边坐着林瑾和黛玉,然后是琮儿和珏儿,迎春,宝玉也是醒了,宝玉虽然还小,但也是能吃点米糊糊了,便也是抱出来凑个热闹了。

    邢秋雨和王夫人则是站在贾母身后布菜,不过也是夹了一两筷子,贾母便吩咐她们也坐下吃饭。

第265章 邢夫人的第二百六十五天() 
饭后; 贾母也是不多留孩子们,“你们几个孩子也不用待在这里陪着我了,瑾儿和黛玉只怕也是累了; 不妨去休息休息; 琮儿珏儿; 你们几个年龄相仿; 要好好的相处,知道吗?”

    “祖母放心; 琮儿知道的,瑾儿弟弟随我来; 我还准备了礼物给你和妹妹呢。”

    邢秋雨回来了,原跟着贾母住的琮儿和珏儿都要搬出去; 琮儿搬去和林瑾一起住在如意院。

    珏儿倒是因着年龄还小,要住在邢秋雨的院子里; 迎春也是要跟着邢秋雨住的,只不过贾母念着黛玉还小; 又怕她寂寞,便留了迎春一起作伴。

    王夫人也只是在自己忙的时候让李纨带着宝玉去贾母的院子里玩耍; 晚上还是要回她那里住的。

    这个时候大家也都是散了的; 王夫人自是带着儿媳妇和贾政一起回了院子,贾赦眼看着琮儿和瑾儿一起跑远了,也是笑着说道,“难为他们两个倒是一见如故,以后也不担心会闹什么别扭了。”

    邢秋雨也是笑了笑说道; “大概也是因为平日里也没有什么年龄相仿的玩伴,瑾儿一来,难免新奇了些呢,这也算是好现象了。”

    贾赦也是点了点头,说道,“听闻这次回来,也只有一位胡先生,这样一来岂不是瑾儿和琮儿都没有正式的先生了?”

    “原想着有弟弟在呢,好歹也是进士出身,这又是守孝期间,也没什么事情,倒不如教一教孩子们,也算有个事情忙着,瑾儿也只在这里呆一个月呢,也用不到再找先生了,不妨在当地找个秀才先教着吧。”

    贾赦也只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也有道理,倒是我们在金陵这边,若是请了扬州的先生,只怕他也是会牵挂家人,也很少有像胡先生这样独身一人,无牵无挂的了。”

    邢秋雨也是笑了笑,说道,“这也是妹夫想的周到,虽是为了孩子的将来打算,但也得考虑先生的人情往来,总不能让先生忍受亲人分离之苦。”

    林瑾和黛玉也是在金陵安顿下来,虽然有时候也是会想念家人,但大多数时候都是和贾家的兄弟姐妹玩耍。

    林如海这边出了孝期,圣上也是官复原职,朝中局势也越发紧张,听闻圣上时有训斥于太子。

    林如海已经在这个位置上任职三年,巡盐御史又是个紧要的官职,朝中各个派系都盯着呢,更少不了别人的试探。

    林如海本不想再连任的,心里承受的压力那就可想而知,再加上母亲身体不好,贾敏也是疲于应对。

    但圣上有旨,也不得不担任,在林如海守孝期间过来暂代的官员也是松了一口气,很想快点交接完,赶回京城。

    但一年累计下来的账目也不是个小数,也只能再留一个月进行交接。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林老夫人又是受了一场凉,生了病,昏昏沉沉的一直养不好,林如海也是怕母亲若是有个什么万一。

    连忙快马加鞭往金陵送信让孩子们回来,贾赦那边接到消息,情况并不好,让林瑾和黛玉都是哭了一顿。

    贾母也不放心孩子们自己回去,干脆吩咐老大一家的,说道,“我看事情不妙,孩子们自己上路我也不放心,你妹妹一个人又是照顾孩子,又是照顾林老夫人,只怕也分身乏术了,不妨你们夫妻两个去看顾着。”

    邢秋雨也是有些迟疑,毕竟这也才回来一个月不到就又要离开孩子们,也是有些不忍,但老太太说的也有道理。

    贾母见邢秋雨这样,也知道是舍不得孩子,“我知你是不放心孩子们。不过是十来天就回来了,孩子放在我这边,和我一起住,你还不放心我吗?”

    看着孩子们不舍的目光,也只能狠狠心了。不过好在贾琏也在,到底十一岁了,也能当半个大人看待了。

    “是,都听老太太的就是了。”邢秋雨说道。

    贾赦也是立马吩咐管家备行礼,眼看着要连夜出发呢。

    邢秋雨叮嘱贾琏,贾琮,“你们已经大了,要知道照顾好自己和弟弟,母亲忙完就回来了。”

    邢秋雨看着贾母跟前娇娇弱弱看着这边的迎春,也是心软了一下,忙招招手,等迎春过来,又是说道,“我们瑛儿是个大姐姐了,帮母亲照顾好弟弟,好不好?”

    迎春也是点了点头,这番吩咐下来,王夫人也是连连点头,说道,“大嫂放心好了,侄子们我也会照顾的,到了扬州,帮我看看珠儿过的好不好,我这儿媳妇也是交给你了。”

    原本还打算再拖着李纨一段时间,但到底是不放心儿子,还是让李纨去扬州替她照顾贾珠去了。

    这一番话别,也是连忙赶去码头,连夜去了扬州。

    林老夫人也已经重度昏迷不醒,也只硬挺着一口气,等她的乖孙孙和乖孙女回来,见最后一面呢。

    一进了林府就直接去了林老夫人的院子里,贾敏眼看着儿子和女儿回来了,连忙和林如海一起牵着孩子们的手去了床前。

    林如海也是哽咽的说道,“母亲,你睁开眼睛看看,瑾儿和黛玉回来了。”

    林老夫人也是眼皮沉重,听到儿子的话音,这才睁开眼睛,往床边看去,果真是她疼爱的孙辈儿回来了。

    颤颤巍巍的伸出手去,林瑾拉着妹妹的手,一起放到了祖母的手中,带着哭音的说道,“祖母,我们回来了,祖母要好好养病,要听话,乖乖吃药,才能好起来。”

    林老夫人倒是豁达,笑着说道,“我这身子知道,原本也是偷来了这么多年了,能够看到我们林家有后,健康成长,也算是心满意足没什么遗憾了,就算是下去了也对得起林家的列祖列宗了,这都是敏儿的功劳,如海以后要好好待她。”

    “母亲放心,我会的,孩子们都回来了,以后见的时候多着呢,好好调养,定能养好的,以前比这大多的病都能养好,更何况是这小小的风寒了。”

第266章 邢夫人的第二百六十六天() 
林老夫人也只虚弱的笑了笑; 并不抱太大的希望,这个时候林老夫人虽然很累了,但也不敢睡; 只怕这一睡就一睡不起了。

    她还想好好看看孩子们呢; 虽然她并不懂朝中局势如何; 但看如海这忙起来; 一日多过一日晚回来,就算是休沐日还要出门应酬; 醉醺醺的回来,也知道只怕情况不大好。

    其实林老夫人也是有些清醒的; 若是她这个时候去了,说不得还能帮助儿子从这激流中退出来。

    因着大概也是存了这个心思; 这病才一匹重过一日,这样的想法林老夫人并没有向谁说起过; 别人不得而知。

    林瑾向来懂事听话,林老夫人也没有不放心的; 黛玉又是将养回来了,林家已经朝着好的方向转变; 身处在这个位置上; 风险是不能少了的。

    林老夫人知道圣上年龄与她相当,底下皇子长成,朝中无论是大官小官也都有主动站队或者是被迫站队的人家,朝中官员众多,但只怕圣上手中能用的人又信任的人甚少。

    但圣上呆在皇位上的年岁又能再有几年呢; 作为圣上颇为重要的棋子,如海处在这个位子上,也只怕是挡了别人的路了。

    圣上不轻易放过,林老夫人倒是有些庆幸自己这破败的身子,还能再帮儿子一次忙了。

    唯一有些遗憾的就是没能看到她的乖孙,不过这一快马加鞭赶回来,倒是让林老夫人心里提的那顾气一下子就散了。

    林老夫人带着笑容慢慢睡去,仿佛是真的累了睡着一样,只不过那下垂的手表示着这身体的主人已经溘然长逝,再也醒不过来了。

    一时之间屋里陆陆续续响起了哭声,高喊一声,“老夫人去了。”

    林府上上下下的下人们就都跪下来,哭了起来,贾敏也是难过的不能自己,邢秋雨也只扶着站不住的贾敏,也不知道说什么安慰的话才好,也只能默默拥着她,给予支持。

    林府上下就开始布置起来,林如海也是去衙门请了假,派人快马加鞭的将守孝的折子递了上去。

    因着林如海处在这个位置上,又是要守孝三年,一年的时间倒是能等,三年的时间只怕也等不得了,大家也算是心里默认林如海这巡盐御史的职位是保不住了。

    也没有给林如海添堵的想法,也都是客客气气的派了人上门祭奠林老夫人,贾赦作为林如海的姻亲,这个时候也是帮着应酬来往祭奠的人。

    林家宗族也是越发凋零。得到消息过来的林家人,也是和林如海这一脉出了五服的了,血脉远着呢。不过他们能来,林如海也是记着这份人情了。

    圣上虽然有些苦恼手中无人可用,但到底是丧事,本朝又是以孝治国,就算夺情处理,也得守孝一年有余。

    只怕下面的皇子也是等不及了。圣上的身体也越发不好,只不过密而不发罢了,就这几天就已经举荐了很多人了,圣上也心里有数,只怕那些人都不能用了。

    这样一想,去年暂代林如海职位的人好似还算纯粹的人,便圣旨一发,就将他按在了扬州这地界。

    邢秋雨和贾赦在帮完林如海办完丧事之后。也是连夜赶回了金陵去了,林如海也不打算在扬州这地界呆着,毕竟也已经卸任扬州知府和巡盐御史的职位,便是打算扶灵回姑苏,要在老家守孝三年。

    这次为了巡盐御史这个职业,京城里也是吵了有一个月,这才在圣上忍无可忍,便是便宜了一个小官,倒是谁都没有捞到什么好事。

    年末太子奢侈浪费,又无友爱兄长之意,圣上又是废去了太子的封号,二皇子被圈禁深宫,无令不得出入。

    一月后太子抑郁而终,圣上念及父子之情,赐义忠亲王爵位,葬入王陵,太子一脉也只剩一庶出幼子,即刻搬出皇宫。

    半年后,圣上圣体微恙,立皇四子为太子,一月之后,退位于皇四子,尊称太上皇。

    新皇一月之内迅速登基,大赦天下,大封兄弟,太上皇也是满意于新皇的作为。

    张家人得以解脱,只不过因着还有太上皇在,张家人也是不打算去京城。不过也是督促小辈儿读书上进,等待时机,东风再起,不过这些和正在守孝的贾家和林家都没太大的关系。

    不过因着新皇恩典增设一恩科举仕,胡先生也是有些心动,只不过想着到底就算是此时出发去京城,也太匆忙了些,机会也渺茫,便也放下了那点心思。

    倒不如等明年的机会,到时候也能够入的新皇的眼里。

    京城里贾敬也是闭门不出,到底和太子有些牵连,怕新皇不喜,好在当初他机灵,对外宣称,叔父待他如亲子,宁国府自是要为叔父守孝三年。方可报答叔父培养之恩。

    这还有一年时间,宁国府只要闭紧门户,应该也碍不到别人什么事了,家里也是延请了一位先生为家里的孙辈儿开蒙,读书。

    贾珍这性子已经定型。贾敬对贾珍的未来也不抱有什么希望,撑死了也是要他继续练武艺,好歹等出了孝,捐个职位撑着,起码要等到蓉儿和蔷儿长大。

    因着守孝的缘故倒是躲过了朝中这番局势的,只不过现在新皇手中无人,倒也沾不到什么好处,不过胜在稳妥。

    毕竟太上皇还在呢,他们贾家也一直忠心耿耿,但这太上皇和新皇都是主子,怕也是他们父子闹什么矛盾,他们贾家夹在中间,反而里外不是人了。

    一年的时间。也足够让新皇站稳皇位,也能让太上皇适应一下太上皇的身份和心态了。

    因着太上皇健在,新皇也是避讳宫殿,太上皇妃嫔众多,一时半会儿也是挪移不开,新皇后妃倒是算少的,新皇也就没有着急将她们接进来,也只册封了皇后,进来帮忙打理宫务。

    就这样过了一个月,皇上那些兄弟们眼看着皇上就要坐稳皇位了,自然是着急的。便是找着理由的拜见太上皇。

    皇上自认为自己很是孝顺,又是以兄友弟恭胜出的,自然不好对兄弟们进宫来陪伴太上皇有什么意见。

    也只能每天都笑着送走那些兄弟,还得亲自送去太上皇住的寝宫里,眼看着父子情分也越发良好,也只能苦逼的去处理政务。

    就连朝中的大臣们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