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红楼之邢夫人的逆袭人生 >

第65部分

红楼之邢夫人的逆袭人生-第65部分

小说: 红楼之邢夫人的逆袭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镇国公也是掌管一方军权,又是因为家里的小子刚成亲没多少年自然拿不出那么多的银子来,有些着急的说道。

    “是那些小官不成问题,但你们可别忘记了四皇子还在户部坐镇呢,这四皇子又一向与太子交好,怎么能愚弄四皇子,老夫也没什么办法,虽然是教训了一顿贾赦,但也只能无奈的,到最后也还是得还了欠银。”

    “你又不是不知道,圣上都没说要还呢,就你们荣国府还了,这下倒好,在圣上眼里,荣国府是突出来了忠心耿耿的,我我们这些人就成了拖着欠银不还的人……你这不是为难我们嘛。”

    “你们也可以还嘛,好歹都是大家族出身的人,最小的也是国公府下来的,老夫就不信你们这大半辈子就没积攒下点家业,可别在我这里哭穷。”

    镇国公可就不干了,这里面也就他儿子多,不说嫡子就有五六个庶子庶女就不用说了,还真对的起他这牛姓了。

    这好不容易将女儿都嫁了出去,儿子们都娶上了媳妇,这才过一两年的好日子,怎么就又要因为还欠银的事给耽误了。

    “老贾,你这事可就做的不地道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那一大家子要养活,一年到头,根本就没剩什么银子了?!”

    贾代善也是无辜的看着镇国公,说道,“老牛呀,孩子都大了,也成了亲,难道你还能养大了他们之后还给儿子养大孙子不成?老嫂子可是同意了?你就分了家又如何?”

    镇国公也是没脸,他也是因为当初年轻气盛,抬回来一堆的姨娘,气的媳妇现在都不乐意搭理他。年轻的时候,觉得生的多是个荣耀,但现在却是生了那么多儿子有什么用,虽然孙子们很可爱,但这也很费钱呀。

    “你,好啊,老贾你可真是能言善辩,我不跟你多扯,反正你今天就得给我们个交代才行。”

    贾代善也是觉得铺垫的差不多了,诚恳的说道,“你们呀,都老糊涂了,你们以为这收缴欠银的事是四皇子的事?若是没有圣上的默许,四皇子和户部能有这个效率?这事,你们怎么处理,我也管不了,但也不能拦着我们贾家向圣上尽忠。”

    众人也算是看明白了,这贾家一脉也是铁了心的要将这银子还了,更何况贾代善那老匹夫说的也不无道理,那也没办法了,这有点家底的自然要回去准备好银子,总不能让荣国公一人专美于前吧?

    既然无法改变荣国公的心思,再加上贾代善也是一向得盛宠,这猜测也八九不离十了,既然早晚都得还,自然要将利益最大化才行,也得让圣上看到他们的忠心才行呀。

120。邢夫人的第一百二十天() 
贾代善戎马一生; 立过无数的战功; 又与圣上有伴读情意; 圣上对荣国府恩宠不断; 这才能保住了祖上的国公府的荣耀。

    相对于贾代善不降爵位封荣国公,其他国公府也大多已经没落了; 不是降了爵位; 就是立过的功劳不足以得封国公。

    虽然皇家仁慈,并没有收回国公府的牌匾。只要家里有那么一两个超品国公夫人还在,就能仗着长辈的诰命,仪仗老人以前的情分,打着国公府的旗号做事。

    镇国公还好; 家里子孙后辈多,大多也都是充军从武; 一大家族住在一起; 也不讲究分家分财,倒也没养出什么纨绔子弟惹事。

    以往战事频繁,皇家还算看重; 但近几年天下太平,没有大规模的战争; 以军功晋升的镇国公子孙也不大如意; 机会不多。

    其他国公府虽然也想要力挽狂澜; 但一来没有贾代善那样有天然的优势; 和圣上有几分香火情; 二来也没那个本事上战场打拼。

    更何况贾代善多次救驾有功; 他们也望尘莫及,再加上大多数的后代里,总会出那么几个纨绔子弟,好在虽然仗着家里的权势,颇有些为非作歹,但也有些眼力见,没惹到不该惹的人,也没闹出什么人命来,大的纰漏也没有,这也讲究的是你情我愿这一套,但家族的发展就有些后继无力。

    能保持住国公府的场面就不错了,虽然也是跟着有权有势的过来说是一起讨要说话,其实也是见缝插针,想着若是能得到一些好处这才跟着来的。

    也没见这些软骨头的过来就讨要说法,还是有权有势的四王在说话,再加上荣国府也是从军中退了下来,镇国公可不就有些抖了起来。

    南安郡王,东平郡王,北静王和西宁郡王一向都是死守一方,手中也握着一部分兵权的,也是被皇家批准可以圈养私兵,以抗外敌。

    倒是北静王因为一脉单传,子嗣凋零,北静王小时候又是个体弱多病的,还不知道能不能养活呢,北静王府自然舍不得孩子去受苦,倒是寻求了皇家的许可,正好皇家有意收拢兵权,北静王府痛快的将兵权上交,这才又得了恩宠,是没降爵位的继承了王位,全家在京城定居。

    其他的倒是降了一等成了郡王,除了退下来的老弱病残在京城定居,家族里出息的子嗣都在各地驻守,也是成年累月的苦守一方。

    这本朝中仅有的四位异姓郡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落了,四王也是怕爵位再往下降,虽然确定了继承人,但也不敢轻易传爵位给继承人。

    反而没有贾代善这样方便了,毕竟贾赦的字可是圣上给取的,字恩侯,可不就暗示了贾赦一定会承袭侯爷的爵位。

    本朝现下对爵位的把控也是越来越严格,若是无重大贡献,都是降等级承袭爵位。

    若继承人无功劳无功名,自是降一等到三等不等的承袭爵位,这都得看上位者的想法,荣国府以后至少是个侯府,但他们这些王府以后也不知道会是什么等级了,也只能在继承人立下功劳才趁机传下爵位也是为了少降一点。

    就这样大家过来讨要说法,也不敢和贾代善太大声说话,向来贾代善在他们之间也是威望颇高。

    更何况四王八公一向自成一体,现在荣国公也给大家指出了一跳明路,虽然这路有些坑了点,但也不是不可作为。

    大家心不在焉的喝了一壶茶也陆陆续续的告辞了,有老家伙在,那些年轻自然没什么话语权,也只能跟着长辈告辞。

    贾代善也是有些累了,虽然现在看似打发他们,但这背后会不会做什么小动作,贾代善也把握不了,好在贾家的一层忧患去了,也直接回了梨香院休息去了。

    若不是宁国公也是去的早,贾敬出了孝,虽然圣上也是有气,但也不会太吝啬,好歹贾代化也是因为救驾才死的,不能寒了臣民的心,贾敬早晚也是要承袭宁国府的爵位,降一等爵位,那也是个侯爵。

    圣上虽然暗恨那些跟着太子的人,好巧不巧贾敬就在那群人之中,圣上也不去想这宁国府的立场到底是不是支持太子的了,虽然因为这救驾之功,圣上不好再降贾敬的爵位,但也在程序上卡着贾敬,让承袭爵位的时间再推迟一些。

    贾敬本来是宁国府第二子,从科举入仕,又是太子伴读,以后又有大哥保驾护航承袭宁国府,在他大哥还在的时候,贾敬也是从来没有想过继承爵位,但世事无常,一场重病,贾敷去后,贾敬不得不重新学习怎么做一个家主,这宁国府一脉的重任落在了贾敬的头上。

    再加上贾敬和贾敷感情深厚,唯留下一个侄子,年龄还小,撑不起整个家族,贾敬就算是心灰意冷也不能对不起家族,对不起侄子。

    官场上虽然也不顺心,虽然职位也有了盼头,倒是这一向不在意的爵位,圣意倒是发下来了,倒是半年都过去了,也没能将程序走完,这也更让贾敬意识到他有多惹圣上厌烦。

    要不是贾代善还在,有贾代善替贾敬张罗着,贾敬还真有些心灰意冷,支撑不下去,干脆辞了官,推了爵位,也不去圣上眼前碍眼得了。

    好在贾赦过来带来了转机,将还欠银的事说清楚了。

    贾敬自然知道自家还欠户部银子,就算以前不知道,贾代化也是在临终前和贾敬交代了清楚,虽然还没说清什么时候还,不过也是因为有贾代善在,自然放心,让贾敬一切听贾代善的安排。

    “敬大哥也是知道,我们贾家已经从军中退了下来,但这欠银的事,虽然是给圣上当初南巡的时候修行宫所欠下的,但此时国库空虚,我们又急于转型,现下圣上对我们贾家下一辈的人也没多少感情。”

    “这事我知道,当初父亲也有交代,跟着叔叔走的,叔叔可是有什么吩咐?”贾敬自然知道这是一个机会,贾敬现在到底年轻,也没真的到了末路的时候,自然也是激动起来。

    “此次追缴欠银的事,圣上交给四皇子,正好弟弟在户部当值,也算是有了时机,正好将这欠银还了,兴许圣上也能感念贾家一片忠心的份上,对哥哥的印象也有所改变。”

    “弟弟放心,哥哥也是明白,马上轻点库银,将银子准备好就是了,也不奢求圣上能对我感官有所改变,但求不给后人留下这么大的烂摊子。”

    现在贾珍也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又有父亲母亲教导着,虽然在读书这方面没什么天赋,但也能对书画一道有鉴赏的能力。

121。邢夫人的第一百二十一天() 
在北静王府上交兵权的时候; 皇家并没有推辞; 反而让北静王府平袭爵位的时候; 贾代善就从其中嗅到了皇家想要收拢兵权的打算了。

    贾代善和贾代化商量过后; 也是预料到未来战事会不断减少,功高震主; 皇家早晚会收拢兵权; 集中权力。

    因此早就对贾家未来发展定下了计划,是时候从军中退下来,免得落得一个功高震主,家破人亡的下场。

    自然从下一代开始就有意识的区分培养,贾敷和贾赦是继承人该学习的课程; 贾敬和家政注重读书仕途的培养。

    要承袭爵位的继承人,例如贾敷和贾赦; 一开始就是也多是往文艺方面培养; 注重古玩,字画等的鉴赏能力培养,如何处理家务; 通俗物,也是为了能够保证这过度能够安稳的度过。

    贾敷本身身体不好; 也恰如其分有了理由不习武; 宁国公作为族长; 若无意外; 贾敷也是内定的下一代族长; 也足以能够代表贾家。

    贾敷也一向比贾赦聪慧; 更是比贾赦多了许多课程,也能够把握贾家大方向的发展,确保贾家不会在将来走了歪路。

    也是为了向皇家表示贾家的忠诚,虽然贾敷的身体不好,但也不是不能学习一些强身健体的武艺。

    为了让皇家放心,即便是贾赦有着非凡的练武资质,是个将才,但家族也只让贾赦也就学了个花拳绣腿,也是领不了兵的。

    从皇子出生之后,贾家也是准备好了,等选伴读的时候就将年龄相当的贾敬和贾赦送进了宫里。

    贾敬和贾赦从小就送到了宫里当伴读,一切都是在圣上眼皮子底下长大的,也算有了点情意。

    自然皇家见贾家如此忠心,在贾赦一成年就赐下了恩侯的表字,也是为了暗示贾代善,不会亏待了荣国府和宁国府。

    正因为如此,这不能承袭爵位的老二,贾敬和贾政都是找的好先生培养,科举入仕,去了宫里读书,圣上也是嘱咐了先生按照科举入仕的标准对待贾敬,贾赦也就不勉强了。

    若不是贾敷去的太早,贾敬也不会赶鸭子上架又培养怎么做一个家主做一族之长,但这么多年读书下来,性子也是太过板正了些。

    虽然也是培养了继承人该学的人情往来,但也只太匆忙了,跟着贾代化学了几年,勉强合格,本来贾代化还想着多带贾敬几年,但谁知道会发生那种事,又去的急,只来得及交代欠银的事,也只让贾敬有什么拿不定主意的去找贾代善。

    贾敬之后也是没人带着,自然有些事情倒是没有从小就学习怎么做家主的贾赦做的好,交际能力也是差了点。

    好在贾敬还算聪明,自然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不去朝上给圣上添堵,其实也是在询问过贾代善的意见之后,这才不着急。

    相对于贾赦的直白性子,贾敬更为委婉,这也就看着好像贾敬比贾赦更加聪慧,但上位者其实更加喜欢直白听话的贾赦,所以出了太子那一件事,圣上就更迁怒那些聪明的人。

    贾珍现在就如以前的贾赦一样,作为一个合格的爵位继承人,不需要多大的本事,只要相对的交际能力还有鉴赏能力的培养都是合格的。

    贾敬也知道他不是一个合格的族长,自然在教导贾珍的时候也是按照赦弟弟的标准来培养的。

    更何况贾珍的处境倒是和贾赦的处境有几分相似,到目前为止,也没出什么大的差错。

    贾珍本身有爵位承袭也不用科举入仕,在这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