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红楼]且听一曲将军令 >

第124部分

[红楼]且听一曲将军令-第124部分

小说: [红楼]且听一曲将军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敛曾说过,在战场上,五名天策将士,可以干掉十名暗士。然而,那是因为,有足够大的空间供天策将士闪避挪移。

    如果换做一个狭窄区域,一名暗士,足以干掉五名天策将士。

    倒金汁!

    站在高台之上的传令兵收到了信号,挥舞着信号旗,传达着贺齐的一个个命令。

    金汁本来是一种民间中药名,是以收集来的粪便,加上上好的井水或地下泉,用赤土密封,埋入两米深的泥土里至少一年,一般二十至三十年后,形成的中药。据说,自晋代始就有以粪便入药的记载。本草纲目和医事别录分别称为黄龙汤、人中黄、还元水或粪清。味苦、性寒、无毒,主治时行大热狂走,解诸毒,可大解五脏实热。

    然而,金汁同样作为古代守城方最为常用,杀伤力也极为强大的一种工具。守城方把粪便、尿液搅拌煮至沸腾后,美名曰金汁。把沸腾的金汁倒下,不仅可大规模的烫杀敌军,而且由于粪便肮脏,被金汁烫伤的伤口多半会腐烂,难以医治,实在是守城必不可少的利器之一。

    因着呼韩邪的命令,更加拼命想要攀上城头的匈奴联军士兵并没有留意上面的动静,自然也不会知道自己悲惨的未来。

    倒金汁!赶紧的!让这群狗娘养的尝尝金汁的滋味!收到命令的各个小队队长们来回奔走,大声地呼喝自己手下的士兵们。

    纵是已经用布紧紧蒙住了口鼻,但那股冲天而起的臭气还是不免传入士兵们的鼻子里。他们不由得张嘴欲吐,看着自己手里特制的木瓢露出狰狞的表情。

    为了早些脱离苦海,士兵们无不用最快的速度又小心翼翼地把木瓢朝着长梯上正在努力爬墙的匈奴联军士兵劈头盖脸的浇落了下去

    凡是被金汁浇头的匈奴联军士兵没有准备之下发出骇人得不似人声的惨叫声,双手捂住脸从云梯上摔了下去。而且因为臭气实在熏天,就算是侥幸没有被金汁给浇到的匈奴联军士兵,有的下意识伸手去捂住口鼻,导致重心不稳也一并摔下了长梯,非死即伤了。

    一个匈奴联军士兵气喘吁吁的想要爬上城头,正张大嘴巴喘气,眼见朝他泼来的金汁,面容扭曲,来不及闭紧嘴巴,滚烫的金汁就这样射进他的口鼻。

    呕!这是一个大周守军亲眼目睹这种人间惨剧后,忍不住对着城下呕吐出来。

    不得不说,这一波金汁攻击,成功给攻城的匈奴联军士兵们造成了极大的麻烦。十几锅金汁从城头陆陆续续的倒了下去,不单止造成了上千个匈奴联军士兵伤亡,进一步打击了他们士气的同时,其他匈奴联军士兵更是忍不住心生畏惧的四散开去,给了大周士兵一个喘息的空间,也给雁门城下留出一片空地。

    此时,英靳、赵锋、贺诚贺信兄弟趁机领兵冲杀出城。

    城外一双暗沉的眸子看到这一幕倏地亮起来。

    狼崽子们随我冲!

    眼见一支装备精良的匈奴骑军从侧面向自己等人冲来,英靳都是百战老人了,并不慌张,镇静的大喊:步兵举枪右转列阵!弓箭手准备!

    英靳等将此次率领的三万兵马之中,步兵有两万,骑兵和弓兵各五千。

    面对寒光闪闪的枪阵,匈奴骑军并没有停下步伐,跨下战马依然踏着沉重的脚步往枪阵里冲去。

    距离自家阵型越来越近,英靳等将就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气。

    这他娘的算什么骑兵!士兵全身盔甲,左手盾牌,右手长矛也罢了,什么时候连战马也得全副披挂铁甲的!!!???

    这支重骑兵就是人数不多,仅有三千,但却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威胁给出城的大周将士。

    英靳、赵锋、贺诚贺信兄弟等人只感觉有一道由钢铁铸造的城墙迎面压来似的。

    说时迟,那时快。

    在全身披甲的战马快速冲撞之下,大周的枪阵就像是纸糊似的,一撞就穿,把出城的周军切成两半。

    匈奴战马以强大的冲击力冲翻了前排的大周步兵,彻底冲乱了阵型。只有部分匈奴战马被大周步兵的长枪恰巧捅中铁甲之间的间隙,匈奴战马受痛发出长嘶声,或原地立了起来,前蹄在空中不断乱踏;或跑出队伍,发狂地奔跳颠簸,把身上的匈奴骑士甩倒在地;

    而大周那五千名弓箭手发射的箭矢可一直没有停止,但能穿过铁甲重伤到匈奴骑士者,寥寥无几。大多箭矢不是跌落到一旁,就是只能浅浅地插在他们身上。

    然而,只要是没死不残的匈奴骑军都一声不吭地重新爬起来跟上队伍,一副一往无前,悍不畏死的模样。

    待冲进三万大周士兵的阵型后,他们先是用盾挡住大周士兵的兵器,再用长戈直刺,轻松带走一个又一个的人头。

    一时间,三万大周兵士损失颇大。

    而在城头上看见这砍瓜切菜一幕的李明珠一阵皱眉。

    既然城下弓箭手也拿这群匈奴骑兵身上的重甲没办法,天弓营的将士也不见得能破开他们的重甲。

    李明珠只得当机立断的下命令:天弓营听令!对准城下匈奴重甲骑兵,箭头附上内力,射!

    唯今之计,只能以注满内力的箭头破去铁甲的防御。

    不得不说,这命令下得着实及时。

    那无坚不摧、一往无前的狼牙军竟然倒下了差不多上百道人影,稍稍阻止了一下前进步伐的同时,也引起了破六韩拔陵的注意。

    李明珠只觉着一股异常锐利的视线犹如实质般盯着自己,她毫不示弱的瞪回去。

    只见一个八尺以上身材,二十八、九年纪,双眼微微眯起来,似是多情又似是漠然,鬓若刀裁,鼻梁高挺,相貌极好,完全不像是生活日晒雨淋下草原的匈奴人,倒像是大周朝里的贵族皇孙公子似的。

    破六韩拔陵瞧着这位美得张扬又英姿飒爽的女将,心里不禁一动,嘴上露出一个邪邪的笑容,伸出舌头舔舔干涸的嘴唇,带着几分说不出的性感。

    纵然在这危机四伏的战场上,每个人都在争分夺秒的时候,他指着城头上的李明珠,不知道是跟身边的狼牙军将士说,还是在自言自语。

第一百一十七章 夫当关() 
回城路被阻;任李敛再有自信也不认为自己能带着十万天策府将士;硬生生冲过四十多万匈奴联军士兵的围堵后;再冲过四十万匈奴联军士兵组成的人墙,一路杀回雁门郡。

    直娘贼的!元帅;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冉封一边爆粗口;一边以一招战无不胜;把数个匈奴士兵连人带枪掀翻在地。

    林寒冷静的道:元帅;现在回城路被堵;雁门是回不到去的了。请元帅尽快下决定;要不然兄弟们都撑不到多久!

    李敛放眼一看;就知道林寒的说话是对的;再不决定,只怕天策府的兄弟们都要被这四十多万敌人硬生生耗尽体力、内力而亡。

    来不及细思,他立即下令:全军随我向右突击!

    遵令!

    李敛记得当年在雁门初战的时候,师父王翊命英靳将军领两万兵马埋伏在雁门外的归雁谷中。战后,他曾经向英靳将军打听过归雁谷的地势。据英靳将军所言,归雁谷谷内地势宽敞可容纳二十万大军,然而只可以经谷外一条狭窄的小径进谷。只要守着小径;谷外是绝对打不进谷内的,实在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好地方。

    但缺点也很明显,只要敌人把守着小径;围而不攻;就能把谷内的大军活活耗死。不过;记得英靳将军曾言;替他领路的雁门老乡提及过归雁谷深处有一条极为隐蔽的秘道可以通往谷外,但当时他们因着是埋伏等待时机的关系,并没有派人手去侦查过。

    李敛咬紧下唇,只望英靳将军没有夸大归雁谷的情况,而且那位老乡也是所言当真。要不然

    呼韩邪看着那数万天策将士跟着前头的李敛,调转马身往右方冲杀去。

    他稍一思量就知道李敛是在打什么主意。

    吃一堑,长一智。对于败阵过一次的呼韩邪来说,归雁谷已经不是什么新鲜隐蔽的地方了。

    不过,呼韩邪仍然任李敛领着人马往归雁谷逃走。虽然他内心很想拦下李敛,但李敛的武功不比他差,加之又有那个蛮横的大汉(冉封)和那个使得一手精妙枪法的周人(林寒)在,呼韩邪自咐纵然有大军相助,但自己的武功未神勇到能以一挑三的地步。

    他吩咐将士向敏何查和破六韩拔陵传话,把雁门郡的战场交由他们接管,自己则亲自带队死死尾随着李敛等人不放,并从远处放箭,意图逐步蚕食天策府这数万人马。

    混蛋!饶是以林寒的冷静自持也忍不住骂了一句。

    到了!同样一直憋屈的李敛看到前面不远处,有一条大约只容五骑并肩而行的小径。

    这时,李敛突然坚毅的道:友德。

    一听到这个久违的称呼,林寒就眼皮子一跳,一股不详的预感袭来。

    李敛没有发现,自顾自的道:你为人心细。归雁谷里头有一条极为隐蔽的秘道,你和老冉率兄弟们进去寻找小径通往谷外。

    我来断后,负责护送兄弟们进谷。

    林寒眼皮子又一跳,通往谷外后又当如何?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这两次跳的都是右眼没错,没毛病。

    出谷之后李敛的眼神突然有点闪避,不敢对上林寒那双仿佛看透一切的眼眸。

    你们再杀一个回马枪。我会把呼韩邪等人引入谷中,到时候你们就放火烧谷!他们这次出城的目标本来就烧毁抛石车,在烧毁抛石车后,身上的引火之物还有不少,足够引起一场大火燃烧整个归雁谷。

    见得李敛回避自己的眼神,林寒就知道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好!烧死这群狗娘养的鸟货!冉封大声拍手叫好。

    冉封不懂,不代表林寒不懂,但是他话未说完,李敛就已经打断了他。

    这是军令!

    而军令如山!

    属下遵令!林寒艰难的道。

    仍然摸不到重点的冉封瞧瞧李敛,又瞧瞧林寒,完全不明白气氛为何突然变得如此僵硬。

    林寒看着一无所觉的冉封,生平第一次羡慕他那愚笨的大脑。

    冉封仿佛感受到来自林寒眼中的深意,他努力运转大脑,掂量半响总算是恍然大悟,对着林寒嘿嘿一笑。

    要不还是我随元帅一同断后吧!完全不知道自己曲解了林寒意思的冉封,误打误撞提出了一个让林寒心动莫明的提议。

    对!就算不让老冉跟着,我也派一队人留下来吧!万一有什么事,也有个帮衬!林寒赞成的道。

    李敛坚定的说:够了!你们带兄弟们离开,我一人断后!这是最好的决定!

    林寒默然。

    以李敛的计划,林寒和冉封带领数万天策府的将士入谷,再从谷内的隐蔽秘道离开,绕到呼韩邪等人的身后。在李敛引呼韩邪等人进谷后,就放火烧谷,把守两条能进出归雁谷的径道,呼韩邪等人就只能在谷里待死。

    但是

    一切都能如李敛所料的一般完美吗?

    在进谷这条狭窄小径上,呼韩邪只需要命人放箭,就能把断后的士兵们射成刺蝟。而且,林寒自己也不能保证能在最快的时间下,寻出那条通往谷外的隐蔽秘道。即使成功撤出谷外,但绕道需时,谁能保证在这期间内断后的士兵还能在未身死的情况下,成功吸引呼韩邪的注意力,并成功引呼韩邪大军进谷内?

    这个计划的变数太多,只要其中一个环节有差错,整个计划都会全盘崩溃。当中,负责断后的人可以算得上是十死无生,差在死早死晚而已。

    李敛抿嘴,神情凝重。

    林寒想到的问题,作为计划的提出者李敛会不清楚吗?

    但诚如李敛所言:这是最好的决定!

    因着呼韩邪的多次招揽,李敛赌呼韩邪不会命人放箭。呼韩邪若是想要他心服口服的归降,那么就只有凭真本事才能让他服气。不论呼韩邪是派人单挑,围殴,还是车轮战也好,李敛一定能够拖延呼韩邪大军的前进。呼韩邪对他也许还会心慈手软,但李敛不认为对待他麾下的天策府将士都能这样。是以,李敛才会拒绝林寒留下人手的提议。

    退一步来说,死李敛一个,能救出天策府数万的兄弟,李敛认为都这是一笔再划算不过的交易。

    眼看已经到了进谷的小径上了,林寒向身后的天策府兵士交代了两句后,就让冉封先带领将士们放缓了战马,五人为列,一路小跑进谷里去。

    李敛皱眉,正想说些什么的时候,就见林寒吹了个清脆的口哨,带着一大队人回身,在谷口散下一堆又一堆反着闪光的物事,又布置了一会后,就头也不回地追上大部队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