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红楼]且听一曲将军令 >

第149部分

[红楼]且听一曲将军令-第149部分

小说: [红楼]且听一曲将军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王死后,希望你们能够善待本王的族人。他们不懂什么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但养马牧羊却是一等一的好手。临到人生最后的一段时间,呼韩邪终究是心软了。

    不谈族中的老人当年对他有多冷漠,但族里的同辈和小孩一向敬爱他,崇拜他,亲近他,眼下他把整个匈奴都险些玩没了,什么怨气也出了,也是时候放下心结了。

    呼韩邪看得很清楚,匈奴上下所有人都可以活,但唯独他必须要死。

    因为只有他死了,匈奴才会没有了领头人,失去了主心骨,把反抗的勇气都丢了。如果他活着,大周朝庭上下恐怕是夜不安寝,时刻担惊受怕,害怕那几十万匈奴人什么时候会反。

    换着他是周人皇帝,他也会选择把自己在献俘大典上明正典刑,一举把匈奴人的心神都杀没了。

    只是,与呼韩邪所想的不同,朕,不杀你。

    太上皇语重心长的道:朕不单止不杀你,朕还要封你为安陵侯,世袭罔替。

    你想要羞辱本王!?呼韩邪猛地挺直身子,危险地眯起双眼,仗着身高优势,俯视着太上皇。

    他挛鞮呼韩邪即使虎落平阳,也不容许其他人羞辱他!

    太上皇毫不畏惧地对他的泛起杀气的眼神。

    远处的百姓等人虽然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但单凭动作和表情就可以推断情况出现了问题,不由得静了下来。

    气氛一时间变得剑拔弩张。

    朕用人向来不拘一格,不问出身,唯才是举。你是个有能力的人,若肯为我大周所用,朕绝不亏待你分毫。太上皇从容的道。

    呼韩邪凝视了太上皇很久,倏地语出惊人的道:你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是勇猛的雄狮,但再强悍的雄狮都敌不过时间的流逝,变得垂垂老矣。你就不怕日后你的儿子压不住我吗!?

    大胆!

    放肆!

    站在附近的牛继宗、冉封等人怒道,他们把手按在自己的武器上,只要皇上或者太上皇说一句话,他们保管呼韩邪立时就血溅三丈。

    太上皇毫不动怒,拍拍皇上的臂膀,反问道:他是朕最出色的儿子!也是大周立国以来最出色的皇帝!在他的带领之下,大周一连把你匈奴和突厥两个部落都彻彻底底的打败了,朕有什么好怕的?

    皇上从未听过父皇这样赞赏自己的说话,这下子还要是当着无数老百姓和交武百官勋贵面前所说的,让他满脸欢喜。

    正一正色,道:朕即位以来励精图治,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整饬吏治,薄赋尚俭,发展军备,未敢有一日懈怠。大周朝臣民上下一心,疆土辽阔,蒸蒸日上,国力日益强大。匈奴和突厥的覆灭是必然的结果。

    皇上迎上呼韩邪锐利的眼神,半步不退,朕相信只要百姓人人丰衣足食,谁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敢去造反?只怕未揭竿而起,就已经被人斩下首级呈于殿前了。语中隐隐带着压迫感。

    他这话说得没毛病,谁吃饱了没事会造反?史上为了自己野心而造反的大多半都没有好下场。就像汉末时期的黄巾起义似的,要是当时百姓个个有饱饭吃,他们会拥护张角这个什么大贤良师去杀官造反!?有时间都宁愿去抱着婆娘生娃了!

    好。既然如此,那么本臣就多谢太上皇和皇上的信任了。呼韩邪收回一身的气势道。

    呼韩邪不介意死,但既然有生的机会,又何必去寻死呢!

    况且,到了这个地步,难道真的扯大旗再跟周朝人打过你死我活吗?恐怕对方一个冲锋,自家这次手无寸铁的族人就死了大半了。

    再说,这个周人皇帝现在看起来还挺顺眼,不像他当初以为是的一个软蛋,还挺有脾气和能耐的。

    好!好!好!太上皇作为对手,最是了解呼韩邪的能力,他敢夸下海口,有了呼韩邪,大周其他地方不说,单单日后的商税定会三倍、五倍、十倍的往上翻。

    解决了呼韩邪一事后,就到突厥的俘虏上场了。

    只是,皇上和太上皇对突厥人没什么大兴趣。

    在将士们的押解下,一个个突厥贵族从皇上和太上皇身前经过,所有人都低垂着头,垂头丧气,昔日砍杀周人百姓的凶焰全然没有了。

    突厥的阿史那曷萨那可汗垂着头,大气都不敢出,噤若寒蝉,生怕引起皇上和太上皇的注意。

    他一向不把周人放在眼里,直接或间接死在他刀下的周朝百姓简直是数不胜数。但打从见了李明珠率领的周朝大军后,方才知道周朝真正的实力有多强大。别的不说,光是今天从这周人京城里听到的吼声就足以让他心胆俱裂。

    等俘虏们走完场后,献俘大典正式礼成。戴权一招手,就有不少侍卫把王旗、王座、王帐等物搬进宫里去了。

    大典结束了,一众百姓兴高采烈地缓缓散去,一边离开的时候,还一边热情不减地互相聊起来。

    但对很多人来说,真正的高潮现在才刚刚开始。

    他们当中不少人留意到皇上身边的安德海把今天的风头人物……李敛请进宫里了。

    保和殿大学士被革职,一大群官员被罚一年俸禄,这事情传出去满朝上下无不哗然。

    而当中的原因……康禾泰联同王子腾等人一起弹劾李敛找荏的事情已经在百官勋贵中风传。

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子之怒() 
启禀皇上;臣有要事禀报。甫一进到养心殿;李敛就脸色凝重的道。

    皇上一楞;示意安福海屏退左右。

    不知爱卿有何要事?皇上和颜悦色的问。

    皇上,此乃极为要紧;关乎皇室体面的要事!李敛抬头看了一眼站立在龙椅旁边的安福海再次重申;让皇上颇为意外。

    哦?皇上讶异地道;就摆了摆手;你也出去吧!没朕吩咐;任何人等不准进入养心殿。让安福海也一同退下去。

    安福海没有多言;恭恭敬敬地退出去时;不自觉地瞧了李敛一眼;却正正撞上了李敛审视的目光。

    他微微一怔,没有转移视线,只是谦卑地一笑,就低眉顺眼地退了出去,还贴心地把殿门关上。

    现在殿内再无外人,爱卿有话不妨直言!李敛居然如此小心,让皇上很好奇;同时因为事关皇室的体面,他不得不变得慎重起来。

    李敛直起身子,把自己身上的甲胄一件又一件的脱下。

    皇上一时间呆住了。

    他自然不会以为李敛是想要自荐枕席;但脑里却忍不住拐了去诡异的方向思考。

    难道康禾泰之前所说的话有几分真?真的有士兵或者官员不怕死的送了美女给李敛;因此李敛被冯子芝家暴了!?现在李敛满身伤痕;忍无可忍;决定来找朕为他做主!?

    冯子芝作为司礼监首领太监兼东厂厂公,在外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天子。天子家人虐打当朝元帅,这事传了出去确实让皇家乃至整个朝庭失了颜面。

    嗯!所以冯子芝家暴李敛,李敛苦不堪言来寻朕为他做主,而他一来不想事情传扬出去,二来脸皮薄,所以要朕把外人都屏退出去这事没毛病!皇上忍不住点点头,为自己的机智点了个赞。

    殿里甲胄声碰撞出的清脆声此起彼落,不一会儿,李敛就把上半身都脱得干干净净了。

    皇上正尴尬地移开眼睛,想要避嫌,免得看到不该看的地方,事后被吃醋的冯子芝和后悔的李敛给埋怨上。

    怎料,皇上的双眼倏地就像被什么粘住似的,牢牢盯在李敛的胸膛上。

    不是预想的青紫瘀痕,也不是满是疤痕的表面,更不是光滑如玉的皮肤。

    李敛胸前俨然被一团白布里三块外三块的包缠,明显是受了重伤,而且不知道是因为刚才骑马进城的原因,还是参与大典的关系,厚重的白布表面隐隐渗出血色,看来是伤口破裂了。

    静涯!你这是发生什么事了!?来人!传太医!!看到这一幕,皇上无论如何也不会认为李敛身上的伤势是冯子芝造成的了。

    微臣无碍,让皇上挂心了!李敛制止了他。

    这可是你前年上战场追击敌军所受的伤?伤势何以会久久未愈?还是你突袭敌军大营时伤口破裂,导致伤势加重?军中的大夫能力何其低下!一个小小的伤势竟然这么久都医治不好,要他们何用!越到后期,皇上就越发的生气,连一军之主的伤势拖了一年多都医治不好,可想而知有多少受伤的将士被这群庸医耽误!

    想到大典上见过的那群身体残缺的将士,又联想到前方传来那触目惊心的伤亡数字,皇上此刻是心痛欲绝,恨不得一个旨意下去把那群害人不浅的庸医通通砍头!

    眼见皇上周身杀气的样子,加上刚才的话语,他明显是误会了。

    李敛急忙道:请皇上息怒!臣在战场所受的伤势早在军医的妙手下痊愈了。

    听得此话,暴怒的皇上总算是冷静了下来。

    爱卿究竟发生何事?皇上不敢再自己胡乱猜测了,焦急的问。

    李敛没有正面回答,反而说出几件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又让皇上大惊失色的事情。

    景和十年四月二十七日,臣中了匈奴人的蛊毒,卧床不起之时,有东厂掌班钱禄在臣的汤药里下了砒霜。

    景和十年五月十四日,臣的晚膳里有几种相克之物,单独吃之无事,合则成剧毒。负责掌厨的尹善当晚自尽身亡。

    景和十年七月初八日,臣巡视雁门,有死士假装平民百姓行刺臣,被制服后,咬破牙里毒囊自尽。

    景和十年十一月三十日

    李敛每说一样,皇上的脸色就难看一分。

    李敛所说那十多个人名里确实有不少人都是皇上的死忠。

    钱禄还好说,可能是皇上把罢手的消息送往前线前,他已经行动了,打了个时间差。

    然而,之后皇上已经命安福海撤销一切针对李敛的命令,为何他手下的这些暗子还会前仆后继的去害李敛!?

    皇上知道这些暗子对自己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那么,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他们才会这样做呢?

    难道,他们并没有收到朕撤销的命令?还是,朕的命令被中途篡改了?皇上立时想到最有可能的两个原因。

    在回京前一晚,有刺客潜入臣的帐篷,刺杀臣,被臣当场击毙

    不用再多言,皇上已经明了。

    李敛胸前的伤口乃刺客所伤,但被李敛把消息封锁,所以元帅回京前夕被刺伤这骇人听闻的消息,才没有流传开去。

    臣知道钱禄、尹善等人对皇上忠心不二,绝无半点二心。李敛说这话时,低着头,皇上看不到他的神情。

    没错,但朕敢保证从没下达过要害你性命的命令。皇上这话说得半点也不亏心,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刻意加害李敛的性命。他的性格、他的骄傲不允许他出手加害为国立下大功的臣子。

    臣相信皇上。虽然在其他人看来,皇上的确是优柔寡断,妇人之仁,但作为这样一个皇帝的臣子,李敛不得不庆幸和感激。

    他把自己和冯子芝的调查结果一字一句的说出来。

    皇上委派东厂档头侯显向钱禄传递消息,侯显盲眼的老母居住在京城外的忠靖王爷名下的一个庄子之中,而两个未及弱冠的幼弟则在忠顺王爷府上当差。事情到这里已经很明显了,李天瑾和李天瑛欲要加害李敛却假借皇帝之手,向钱禄传达假命令,意图借刀杀人。即使失败了,按照钱禄对皇上的忠诚,定然不会说出什么有用的情报,届时李敛和冯子芝等人再能干都只能追查到皇上的头上,更能挑拨他们之间的关系。

    如果不是李敛拥有能够看透人心的面板,又恰巧被赋予了节制边境之权,说不定李天瑾的计划就成功了!

    啪!皇上愤怒地拍案而起。

    老八和老十也太过份了!他们心里有再多的怨愤只管寻朕便是了!无论如何也不该把手放到外臣身上!

    李敛又抬手道:皇上!臣还没有说完。

    什么?皇上惊愕地看着李敛。

    短短年余的时间,李敛已经被刺杀了十多次。

    忠靖王爷和忠顺王爷即使笼统人心的手段再多,也没有可能每一次都把皇上的人迷惑住,而不引起疑心。

    皇上恍然。

    的而且确,哪怕只有一人对朕的命令起了疑心,朕自然会得知朕下令杀死李敛此事。老八和老十不可能每次也成功骗到朕的暗子,定然会有疏漏、失误之处,那么

    有内应!

    能够安抚暗子,并让暗子毫无疑问的去刺杀李敛的人,除了朕,那就只有

    安福海!皇上咬牙切齿的道。

    安福海作为养心殿总管太监,是皇上最信任的心腹太监,人所皆知。

    某个程度来说,安福海的意思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