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红楼]且听一曲将军令 >

第202部分

[红楼]且听一曲将军令-第202部分

小说: [红楼]且听一曲将军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翊刚刚走到殿门,正好看到贾敛最后一招沧月和接下来的事情发展。

    只见他不慌不忙走进来,神情淡然地朝贾敛的泛青的肩膀看了看,然后回过身,朝牛金重重踹了一脚。

    你这个老杀才!小孩子身子娇,你也不想想你一巴掌拍下去多重的力道!

    牛金皮肉结实,和王翊交情也不小,倒也不生气,嘿嘿笑了两声。

    师父──贾敛惊喜的拉着王翊的手,打小报告的道:这老黑炭坏得很!取笑我起名,欺负狗蛋,还打我!师父师父!你得替我教训他!

    王翊顿了半响,问了一个问题:谁是狗蛋?

    牠啊!白嫩的手指指向身后无辜地眨着眼的小里飞沙。

    他也是含笑的道:儿子哪里敢欺骗老太太了,敛儿还是王学士从街上带回府的。回头咱们得补上一份六礼送过去,这要靠老太太准备了。贾代善虽还端着严父的架子,但看着小男孩的眼神却很柔和。

    真是老国公爷保佑啊!我的敛儿!我的乖孙啊!张氏眉欢眼笑的把小男孩揽在怀里,不住地揉搓,下巴抵住了他的小脑袋,那可是王学士啊!当年你老祖父最佩服、最推崇的人就是他了,你老祖父总是跟我说虽然王学士年纪尚小,不过与代善相约,但却有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大才。不只这一点,王学士还上通天文,下知地理,诸子百家无一不通,无一不晓。敛儿你得用心跟王学士学习才是啊!可不准偷懒、淘气的!知道吗?张氏欢喜完后,仔细交代说。

    嗯!小男孩乖乖的点头,反正他本来就已经认了王翊当师父,说过要好好听他的话了。

    弟弟,你真惨!这是贾赦的脸上挂着明显的同情心。他自己因着张氏的宠溺,也没有正经八百的上过一天学,但从别家关系交好的同辈里都知道读书进学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而且听起来弟弟认的那个王学士还不是那种交上一笔束修,爱学不学的启蒙先生,而是要郑重其事地奉上六礼,叩头行礼式的那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来的。

    老爷,政儿一向勤奋好学又踏实沉稳,只是文章尚欠缺几分火候,也是没有名师之故,若能得王学士教诲两年,一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史氏急了,这位王学士她都隐隐有耳闻,是个有大才的且人脉广泛,又得圣上倚重。这么好的先生又怎能让那个顽劣的寤生子得了去呢!该让她的政儿拜师才恰当。

    哼!人家王学士是内阁的文华殿大学士,官居正一品,又是简在圣心的人物。即使是皇子想拜他为师,他若不喜欢,圣上也不会勉强他。他能够看得起敛儿,收敛儿为徒就已经是我们贾家天大的造化了!言下之意,贾政算是哪个门面的人物,能够成为王翊的弟子。

    史氏闻言拧起了眉,只是看了看身边满怀期待、哀求之意的贾政,还是道:老爷,敛儿年纪还小,我们政儿一心向学,再过几年就是大人了,可担误不得。要是再没有明师,只怕会误了他啊!寒窗苦读十数年,可不能前功尽废啊!在心底里,她仍是以为王翊没什么大不了的,无论多受皇帝重视也好,还不得给他们国公府面子。如果不是因着国公府的面子,她可不信就小男孩这一个小小顽童会入了王翊的眼,还收作弟子。

    史氏!你这是什么意思!?是要敛儿把先生让出来给你政儿吗!?你怎敢你怎敢!!张氏敏锐的察觉出史氏的话中有话,不由得大怒道。

    老太太,儿媳的意思只是想反正敛儿也尚未正式进学,不如让王学士好生指点政儿一二碍着孝道和丈夫的关系,平日史氏是万万不敢当面顶撞张氏的,只是这次为了贾政,她豁出去了。

    老爷,政儿上进又懂事,读书又勤奋刻苦。敛儿呢?他年纪还小,性子活泼,又是个坐不定的,活像个猴儿

    史氏!!!

    眼见一场婆媳大战又开始爆发,贾代善感觉脑门的青筋隐隐作痛。

    正想制止她们之际,够了!一把稚嫩的吆喝声响起。

    随声看去,却是她们话题中的主角──贾敛。

    只见小男孩,不,是贾敛面若冰霜,不含半点内心情绪的盯着史氏:师父是我的,谁都不能抢!年纪虽小,却别有一番威势。冷看了一轮下来,他对史氏的心是冷了,这样的太太是二哥哥的娘,他的太太而已。

    虽然不是注视着自己,但贾政却觉得自己脸上一阵发热,小男孩这话不就是说他这个做哥哥的不要脸抢弟弟的先生吗!

    敛儿,你怎能这样跟太太说话的!?你的教养都去哪了?还不快快跟太太道歉陪罪!贾政只觉众人都用不屑的眼神看着自己,恼羞成怒的大喊。

    贾敛的眼神冷冽地扫了过去,刚张开口想说什么的时候,好了,你们都别吵了!贾代善板起脸,怒道:你这是究竟生的是哪门子的气?政儿是我们的儿子,敛儿也是!敛儿被王学士看好,你不但不欢喜,反倒是生气起来了!

    作了十多年夫妻,贾代善又怎会看不出妻子刚才被母亲质问是否对当初难产的事而耿耿于怀时,那一瞬间的慌乱和那险些察觉不出的丝丝心虚呢!

第一百八十三章 梦回大唐(三)() 
晋江防盗:读者购买v文章节百分比不够;看新章节就会成了盗文!

    她当下唯一的想法就是往还在坐月子不见人的史氏房里,痛骂她一顿,但这个时候

    大少爷来了。门口负责打帘的婢子亲热的道。

    祖母;赦儿来跟你请安。来人的衣服是蓝色的上好丝绸;绣着雅致的竹叶花纹与他头上的羊脂玉发簪交相辉映。眉清目秀,唇红齿白;颇有风流少年的佻达。

    只见他下巴微微抬起;一双桃花眼因着见到最疼爱自己的祖母而微微眯起;一脸濡慕之情。

    这大天早;祖母你要去哪了?少年连忙上前搀扶张氏。

    不就是张氏顿了顿;不就是你这小弟弟,你太太说小妹妹身子弱,没空照料他;就把他送到祖母这里了。

    弟弟?贾赦一提起弟弟这两个字就心塞起来;想到又多一个和他争宠的弟弟,就满脸厌烦。

    他自幼养在张氏膝下;动动屁股;张氏也知道他想做什么。

    张氏拥着他的身子,语重深长的说:赦儿;以后小弟弟就养在祖母这里。你得记着;小弟弟是你的亲弟弟;你得做一个好哥哥;照顾弟弟;将来弟弟也会好生敬重你。

    贾赦耳朵动动;不会有一个和贾政那小人一样和他争宠的弟弟,会有一个他指东打东,指西打西,指贾政打贾政的弟弟!?贾赦顿时两眼放亮,不住的点头保证一定会好多对待小弟弟。

    见贾赦应下了,还饶有兴致的逗弄弟弟,两兄弟玩得一脸开心,张氏欣慰的笑了。

    没错。她本是想着去怪责史氏一顿,但看到了纯良的长孙,她就想到以后。史氏和她不对头,因着赦儿和她亲近,就连赦儿也恨上了。他老子在史氏的挑拨下,对长子也不上心,反而去看重史氏捧在手心的次子贾政。

    想起贾政的爱读书,张氏冷冷的一笑,她这二孙子是被史氏养废的了。她不是没想过出手,但每当她想要教好他的时候,史氏不是冲出来护得死死的,就是他对她满口子曰子曰的,话里话外都是史氏才是对的。既然人家心意如此坚定,她又何必枉作小人呢!

    张氏是知道儿子贾代善是怨她养得赦儿不通四书五经的,游手好闲的,但他也不想想,他们荣国公府自丈夫贾源起没,蒙今上仁厚,不减爵位传承国公已有两代,手握兵权,加上今上诸位皇子渐长,荣国府已如火烹油。若承爵的嫡长子还年少英武有为,只会陷全府上下于险境,今上再仁德都不会允许荣国府继续下去。

    以赦儿之才守成足矣,但她百年之后,赦儿纯孝,难保史氏不会搓揉他。这个时候,一个与他亲近、有才的嫡亲弟弟就很重要了。

    抱着这个想法,张氏在平日就处处为贾赦兄弟制造亲近机会,而贾赦也不负所望,和小弟弟越发亲近了。

    宁国公到!镇国公、理国公、齐国公、治国公、修国公、缮国公到!

    恭喜代善兄喜得贵子贵女啊!这个时候的八位国公还是很齐心,来往相交很是密切的,毕竟是一起打天下的同袍来的。荣国公人到中年得了一对龙凤胎,大摆满月宴,他们都很给面子,纷纷携家带眷亲自到贺。

    谢谢!谢谢!里面坐,咱们老兄弟今天不醉无归!贾代善红光满脸,他这年纪不仅老来得子,还是一对龙凤胎,着实是对他能力的肯定。

    场面话说了一阵后,来宾纷纷入席。

    吉时到!

    只见两个奶娘各自抱着一个红色和蓝色襁褓,从后堂走出来。

    收生姥姥首先接过红色襁褓,走进女眷堆。不论是贾家人,还是其他来宾不是参加过别的洗三礼,就是自家也举办过,可谓经验十足,无须收生姥姥提醒也知道该怎样做。

    一个个大方得体的夫人脸带笑容的把早已经准备好的金银锞子、长命锁等物放入盆里。

    收生姥姥纯熟的就着每人摆放的物事不同,而说出不同的祝词,把贾家人和各家的夫人们哄得高高兴兴。

    三梳子,两拢子,长大戴个红顶子;左描眉,右打鬓,找个女婿准四村;刷刷牙,漱漱口,跟人说话免丢丑。

    经过一轮繁琐后,龙凤胎的女婴总算是渡过了洗三。过程很顺利,除却被收生姥姥用凉水洗澡时,她受惊小声地啼哭起来,让后头得到消息,还在坐月子的史氏心痛外,一切都看起来也非常和谐。至少,表面上是这样,其他与史氏关系不好和嫉妒史氏生出龙凤胎的夫人们见得女婴怯弱不胜,一副先天不足的模样,都只在心底里暗暗幸灾乐祸。

    左掖金,右掖银,花不了,赏下人。祝愿小孩长大后,福大禄大财命大。

    女婴洗完了,在不少国公爷、将军眼中的重头戏──男婴的洗三礼开始了。

    一个个重量十足,明显是诚意和良心之作的足両金银元宝被这群土豪国公爷和败家将军们放到添盆里,沉重的回响声在盆里不断徘徊。

    收生姥姥拿起棒槌往盆里一搅,说道:一搅两搅连三搅,哥哥领着弟弟跑。七十儿、八十儿、歪毛儿、淘气儿,唏哩呼噜都来啦!

    完成了这些程序后,才开始替男婴洗澡。收生姥姥一边洗,一边念叨着祝词:先洗头,作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洗蛋,作知县;洗洗沟,做知州。

    男婴虽然与女婴一胎所生,但两人的表现却有着极大的不同。只见男婴被浸进凉水时,圆滚滚的眼睛一下子睁开,待得反应过来的时候,扯高了声音,嘴里不住的呀呀,仿佛是在愤怒地骂人似的。

    哈哈!代善啊!听听这嗓门!你这儿子将来至少也是一个猛将啊!说话调笑的人就是贾代善的堂兄──宁国公贾代化。

    有人带头,还是荣国公的兄长,其他豪爽的国公和将军们纷纷你一言,我一语的称赞起来。

    虎父无犬子,代善兄你将来就等着受儿子的孝敬吧!

    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娃儿将来也定是一个大将军。

    可惜老牛我没有生女儿,不然非让他做老牛的女婿不可,将来也不知道会便宜了哪个混帐老丈人!

    啧啧啧!雏凤清于老凤声,长江后浪推前浪,代善老哥你等享福也行了!洗三礼通常就只有亲友才会出席,所以可以说一众能够来这洗三礼的国公、将军们和荣国公贾代善的关系很是不错,皆是一起上战场打天下,刀里来火里去的战友同袍。

    贾代善得众同袍一阵恭贺,脸上有光,欣慰的瞧着仍扯着嗓子,大喊着的大胖小儿子。

    看起来,满堂乐也融融,就只有抱着男婴的收生姥姥才亲生体会着这男婴的折腾劲儿。

    感受到胸口、手臂、肚子的隐隐作痛,收生姥姥虽然久经考验,脸容不改,但心里早已暗暗叫苦:这才生了三天的哥儿哪里来的这么大力气!?难道真的是因为将门虎子吗!?看来接下的这几天得好好的休养一番才是。

    好不容易,总算是捱过了这洗三礼,收生姥姥忙不迭地的把男婴交回奶娘怀里后,就匆忙地往后头张氏那儿请辞了。

    摸摸怀中的那笔丰厚赏银,收生姥姥咬咬牙,静悄悄地牵了张氏身边一个深受器重的老嬷嬷进了后厢房。一会儿后,那老嬷嬷又塞了一锭银两给收生姥姥后,两人才各自离开。

    贾敛!你不要仗着外公宠爱你,你就仗势欺人!我告诉你!别人怕你,我吴裘不怕你!我父亲是户部侍郎,我母亲是瑞芳公主,我舅舅是当朝太子!皇上是我的亲外公,今天你要是打了我,我一定会让外公狠狠的责罚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