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半生缘:少帅的前妻 >

第85部分

半生缘:少帅的前妻-第85部分

小说: 半生缘:少帅的前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鸿显然没有料到,刘天风这会竟然会在天德镇上,原还以为他是回广州去了的,因而忙躬身道:“老师!”

    刘天风身着黑缎面的老式团花长袍,脚上登着一双极为朴素的绒布鞋子,他的两鬓蓄养着一挂黑白交替的长髯,一见是裴鸿与书言,他也是大感意外。再看看裴鸿手边抱着的静云,面色显着一股不正常的绯红,知晓他们定然是遇到了什么难处了。

    于是刘天风忙道:“不要站在门外了,怕是说话不方便,先进来罢。”

    待得几人入内,方才刘家阿姆便先上了几盏茶。书言忙摆手道:“不劳阿姆了,茶怕是也顾不上喝了。静云正是发着高热,我实在是没有法子了,只得来找你们帮帮忙了。”

    刘天风皱着眉头说道:“原来这就是静云呀!怎么好好的一个孩子,折磨成这样了!桂子!快去!快请顾郎中来看看!”

    此时,顾郎中刚用过午饭,才进了自家药铺里头过堂问诊,就听见刘家的桂子来请。一听是刘天风找,他也顾不得旁的了,只是拎起了药箱,就往刘家赶去。

    刘天风已经安排了静云在卧房里躺着,顾郎中进门的时候,书言与裴鸿正都守在屋子外头,眼见着两个身形魁梧的陌生男子,他心下自是有疑虑,也顾不上问了,张口就问道:“府上是哪位身子不适了?”

    刘天风便将顾郎中请进了屋子里头,指着床上气若游丝的静云说道:“这是我的侄女,怕是不知晓害了什么病症了,看起来挺严重的,你快给瞧瞧罢。”

    顾郎中做了个手势,示意诸人稍安勿躁。书言忙将静云手上垫了一块垫子,这会静云昏睡不醒,面色绯红,鼻息听起来也是十分的困难。这顾郎中先是伸手探了探脉细,而后又从衣服里头取出一根听诊器来,在静云胸前胸后听一番,面色便跟着凝住了。

    裴鸿见顾郎中有些踟蹰的模样,便急道:“顾郎中,您这一会诊脉,一会听诊器,看的我可糊涂了,可瞧出什么毛病来了?”

第335章 天德旧事(二)() 
顾郎中轻叹了一声:“小伙子,甭瞧我这洋不洋、中不中的,可是但凡瞧起病来,那是一点都不含糊的。这位小姐看样子,怕是得了肺炎了,多半都是身体虚弱的缘故。”

    一听是肺炎,书言便坐不住了,忙起身问道:“这肺炎可要紧么?”

    “先生放心,这肺炎不是肺痨,只是急症罢了,倒是也说不上太凶险,就是病症看着厉害。不过但凡这用药对了,来得快,去得也快,倒也不算难治。”顾郎中说道。

    见状,刘天风就做了一个“请”的姿态,当下着人收拾了一间客房出来,要顾郎中在家中帮着看诊,怕是夜里还有变故,一时半会找不着人也便麻烦了。顾郎中心神领会,便先将带来的药水给静云灌了一些下去,而后又开了一些方子,着人去抓药。

    书言就一直守在静云床头,不过半日的功夫,这静云的面色瞧着果然是恢复了一些,额头上探起来也没先前这样滚烫了。他轻轻地舒了口气,将静云托付给底下的人,便轻手轻脚地出去了。

    此时,裴鸿正与刘天风在中堂说着话,见是书言来了,刘天风便示意他在另一头坐下,而后开口道:“此番我倒是没料着,你竟也来了天德镇上。”

    书言叹了口气,面色有些凝重,许久方才回道:“都是申城守护不利,溃不成军,竟然整个都败下来了,实在是愧对国民,愧对孙先生的遗愿!”

    听到这话,刘天风不禁冷哼了一声:“这蔡委员长,仗还没打呢,人就先跑到重庆去了,这不是把上海、南京拱手让人么?这日本人都打到家门口来了,结果姓蔡的跑得比老百姓还快。堂堂中华大国,怎么败下来的?可不就是从根源上就先败了了!说到这个,我当真是悲愤难当。”

    裴鸿知晓,刘天风向来对蔡国仁主政颇有微词,如今这形势之下便更是不满了,于是他便说道:“老师,说起来我也是惭愧,当年在老师跟前聆听老师传道授业,竟然连一座城也守不住,是我愧对老师的期望呀!”

    刘天风忙起了身来,将裴鸿给扶起:“国之不国,又哪里可以独独怨了你们,我也是实在是灰心了,这才毅然罢官回家。旁人许是不一定明白我在想些什么,你父亲润之当是明白的,这已经是我仅有能做的了。”

    听罢,裴鸿与书言两两相望,许久都说不出话来。

    是夜,裴鸿刚要躺下歇息片刻,就听着敲门声响起。他忙起了身来,开了门。这时候,他就看到爱颐拎了一篮龛盒站在门口。

    这刘家的祖上在清廷的时候是做过朝廷命官的,在天德镇自然算是大户人家。可惜到了刘天风这一带,只得了这么一个女儿爱颐。这爱颐与裴鸿同岁,虽然容貌不如静云这般宛如天人,却也是眉清目秀,我见犹怜。

    从前爱颐在本地念书的时候,写得一手好字,还画得一手好画,据说镇上的人还常来跟爱颐求字画,裴鸿倒是从前在军校的时候见过爱颐几面,一直觉得她也算得上是个玲珑剔透的人儿。

第336章 天德旧事(三)() 
“裴大哥,我就晓得你还没睡呢,这不给你送些宵夜来的。”爱颐边说,边将碗筷从食龛里拿了出来,一样一样地摆在了案台上。

    这爱颐为人最爱干净,但凡经过她手收拾的,这家里头就如彻彻底底清水洗过一般。她人也是这样,看起来就是清清爽爽的一个姑娘,不管是多大脾气的人,但凡见了她,那性子也能沉下来几分。

    裴鸿笑着伸出手来,想帮爱颐的忙,爱颐笑了笑:“哪里要你亲自动手的,来的都是客,还是我来罢。”

    裴鸿嗅着鼻子,自不用看,便知道,爱颐这上的头一道就是臭鳜鱼。从前在军校的时候,爱颐来广州探望刘天风的时候倒是做过一次,那时候裴鸿直捂着鼻子,还以为这鱼是坏了的,倒是被爱颐笑了好一阵。

    有了从前的经验,裴鸿自然是不慌了的,不仅不捂鼻子,还觉得口津满溢。这菜用料必须是新鲜鳜鱼,整个腌制在木桶当中。过了六七日,等这鱼发出了臭味,便入锅油煎,配以猪肉、笋片,小火熬制,这时候,味道正是入味,骨刺与肉分离,肉就分外鲜美了。

    这第二道是杨梅丸子,顾名思义,这菜自然是用杨梅汁水做的。只是如今早已经过了吃杨梅的节气,不过是刘家一贯的传统,夏令时候,采摘最新鲜的杨梅,放置到酒中浸泡成杨梅酒,这样酒中入了杨梅的味道,倒是也可以替代没有杨梅汁的不足。

    这裴鸿捱了几顿饿,到了刘家以后又整日在姐姐与老师之间走动,也没什么时间坐下来吃口热的。眼见着爱颐亲手做的这两碟小菜,裴鸿别提有多感动了。这才夹了一口鱼肉下肚,只觉得眼上一热,一下竟就热泪盈眶了起来。

    爱颐打笑道:“你这个人,可真是奇怪,打鬼子的时候不晓得哭,这会子倒是眼眶红了,怎么看着跟个孩子似得,难道这鱼就这样臭到你流眼泪么?”

    裴鸿脸色一红:“爱颐妹妹误会了,我倒不是这个意思。你的手艺精妙,哪里敢说一个不好。不过是突然想到,自从姆妈去世以后,许久没有吃到家里的饭菜了。”

    爱颐一听,只是挑眉道:“我倒是有个主意,干脆你就别走了,就在咱们刘府里头住下。咱们虽说不比从前家大、业大,可是也不怕多添一双筷子。父亲最喜欢两个学生,可都是你们裴家人,一个是克文大哥,还有一个就是你了。但凡你说要住下,父亲心下可不是欢喜的很。”

    裴鸿听得直挠头:“这”一时窘迫地竟然说不出话来了。

    爱颐“嗤”的一声笑:“好了,好了,我不过是与你说笑的呢,你倒是当真了的。快些把这两碟东西给吃了罢,也不枉我花费了几个小时的时辰呢。”

    裴鸿点了点头,埋头就吃了起来,爱颐就在对面坐了下来,两人说说笑笑之间,两碟子菜早就见了底。爱颐甚为满意地收了碗筷,挎上龛笼便要往外出走。

    裴鸿若有所思地将她送到了门口,这爱颐超前走了几步,而后回过身来,莞尔笑道:“你若是喜欢的话,明天我再给你送一笼旁的小菜来。”

    裴鸿微微愣住,而后有些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欸”

    爱颐又是“嗤”地一笑:“你可真是个呆子。”

    裴鸿凝视着爱颐渐渐消失在回廊处的身影,唇边也不自禁地扬起了一丝笑意。

第337章 天德旧事(四)() 
静云在刘家住了几日,因着有个现成的大夫守着的缘故,这高烧也便不再复发了。只是偶尔有些咳嗽,且喘气也带着急。那顾郎中见她有所好转,便改了方子,又开了一些凝神静气的药来给她悉心调养。

    这刘家老太太也是个古道热肠之人,见静云病着,便主动去镇上的集市买了好些个鸭梨。买回家以后,就亲自下厨,将那鸭梨对半剖开,去了核,然后中间放置上二钱的冰糖,就这么放在小盅里隔水慢火炖了一整日,一直到酥酥烂烂的模样,方才出了锅。

    刘老太太着爱颐亲自给送到静云屋子里去,时值静云仍在小憩,爱颐便将这梨汤用热水温着,转交给了书言,估摸着,等她醒来时吃正好。

    约莫过了一个钟的功夫,静云便醒了,书言便将那盅梨汤给端了上来,要喂静云吃掉。静云问了这梨汤的缘故,想着也不好拂了老太太的心意,便轻啜了几口。

    书言说道:“我还记得小时候,家里头还不时兴西医,请的也是些郎中,但凡有咳嗽之症的,多也会开这样一道食疗方子。”

    静云道:“这不过就是鸭梨,若说是真有什么奇效,我看还是有待考究。从前那些郎中多半是这样的。一剂不奏效,那就吃十剂;今日不奏效,那就明日再吃;今年不奏效,那就一直吃到明年都不算得什么事。反正横竖这梨汤都是润肺开胃的,吃起来又是甜丝丝的,止咳、好吃,总归也不算得太坏。”

    书言眯起眼,微微笑道:“你既然觉得心下不一定可信,那还吃?”

    静云将头歪在肩膀上,一袭长发自然地从跌落在胸前,她只道:“这既是刘老太太一番好意,那便受之不恭了。况且这甜甜的味道,吃起来人也觉得精神许多,谁要较这个劲了。”

    书言道:“是了是了,但凡是裴小姐说的,那便一定都是真理了,横竖都是极有道理的,倒是小的多嘴了。”

    书言故意拉长了语调,惹得静云直低头轻笑了几声:“什么时候,你也这般的油嘴滑舌了。”

    就在两人说笑间,只听着外头有人禀道:“张先生,我们老爷请您去中堂一趟,说是有事相商呢。”

    静云轻戳着书言的手道:“快去罢,也不用整日都在我这屋里头闷着。”

    书言起了身,轻抚着静云发鬓道:“我倒是愿日日沉迷这屋中”

    “你”静云面上浮起一丝红晕来,半推半就着,好歹算是将书言劝出了屋子。

    书言到了中堂,就瞧见几名身着军装的男子在那里与刘天风、裴鸿说着什么话。见是书言来了,为首那人便主动起了身,上前与他敬了个军礼:“张司令好!”

    书言上下打量着这人,穿着虽然是军装,可是又不似正规的守军,那人显然知晓书言的顾虑,便自我介绍道:“张司令,你好,我是驻扎在附近的保安团团长,我叫潘达。前些时日,我在镇子外头还碰着你属下的人了,没想着,竟然能在这儿见到您,实在是荣幸之至。”

第338章 天德旧事(五)() 
听他这样一说,书言心下也便明了了。听闻皖北先前的守军司令不战而降,这偌大的皖北,直接就拱手让给了日本人。这许多底下的官兵心里头颇有不满,在皖北司令逃出城之际,底下许多官兵自发地留了下来,与本地的游击队合作抗日。

    这些人师出无名,自然就需要需要一个名目,那就组成了四个保安团来。这个潘达是一团的团长,因而他出面来找刘天风,自然也是有事相求。

    原来先前皖北沦陷,许多城里的孩子和老师纷纷逃难到了皖南的乡下避祸。日子一久,就有个孩子上学的问题需要解决了,日本人如今风头正盛,这仗怕也不是一两日能打完的,自然这上学的问题就变得很是急切了。

    退一步说,这也是一种培养抗日时期的人才的方式,这也是游击队与保安团的共识,因而便由着胆子最大的潘达出面,来协调各方的关系。

    再说,如今这天德镇上,镇长一向都是明哲保身之人,从来不肯轻易出面去担保什么事,那么自然而然的这事就找到了德高望重的刘天风头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